书城社科陇南市灾后重建与人口迁移研究
6585400000017

第17章 “十五”时期的人口总量和结构特点

人口迁移是区域人口空间变动的一部分,区域人口发展的主体状态决定着人口流动的形式和方向,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实际上,不仅这次地震灾害引起了人口迁移或者异地安置,而且在陇南的历史上早就有过由于各种原因而发生的人口迁移或者移民问题。

(一)人口分布和人口密度

1.人口分布。陇南人口分布在全市9个县区195个乡镇。2004年,全市常住人口为268.81万人,2009年增加到279.17万人。其中,武都区和礼县人口在50万以上,是全市人口规模最大的两个县(区),分别为53.77万和51.19万,合计为104.9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9.05%,乡镇数也是全市最多的两个,均为36个,人口规模最小的为两当县,仅为5.21万人,占全市人口的1.938%,仅为礼县的十分之一,乡镇也是最少的为14个。土地面积最大的是文县,为0.5万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17.92%,但耕地面积较小,为33.7万亩,仅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7.5%,人均耕地为全市最低水平,仅1.39亩。土地面积最小的是两当县,为0.14万平方千米,占全市土地面积的5.02%,耕地面积为12.43万亩,占全市的2.76%,但由于人口少,占全市人口比重低,人均耕地却是全市最高的县,达2.38亩。

2.人口密度。从人口密度看,西和县在占全市6.81%的土地养育着占全市14.301%的人口,是全市人口密度最高的县,达203人/平方千米,为全市平均人口密度的两倍多,两当县人口密度最底,仅37人/平方千米,不到西和县的五分之一。从耕地人口密度看,全市平均为0.59人/亩,说明全市每59人有100亩耕地,最高的为武都区为0.75人/亩,说明每75人才有100亩耕地,人地矛盾突出,而两当县仅为0.42人/亩,耕地负担较轻。从人口综合密度看,全市为4.24人/万元。说明全市约4人对应1万元工农业生产总值,最高为礼县,为8人/万元,说明礼县人口与经济发展矛盾突出。最低的为徽县,人口综合经济密度为2.29人/万元。说明人口对经济发展压力小。

3.城镇化发展水平。在全市195个乡镇中,现有建制镇60个。2004年,全市城镇总人口112.31万人,占总人口的41.78%;乡156个,乡村人口156.5万人,占总人口的58.22%。镇数最多的是成县,有12个镇;最少的是两当县和文县,各仅3个镇,乡村人口约为城镇人口的一半(从密度看)。陇南城镇大都分布在川坝地区、交通沿线和江河流域,这些地区一般生产、生活条件较好,政治、经济、文化比较发达,因而人口分布密集。

(二)人口构成

1.年龄构成。2004年,陇南全市16岁以上人口187.47万,约占总人口的69.74%,新增劳动力资源2.12万人,占全部劳动力资源183.88万人的1.15%,人口已进入缓慢增长期。

2.性别构成。2004年,全市男性140.5万人,占总人口的52.26%,女性128.3万人,占总人口的47.74%,性别比109.51,比1990年时的性别比有所增大,表明陇南人口性别结构问题日趋严重。

3.少数民族人口。历史上陇南是古代氐羌民族的居住地,绝大多数时期陇南社会是少数民族的社会,陇南的古代历史,是以各少数民族为主体的各族人民创造的,而历史上的氐羌民族的主体已经融合为今天的汉族。1953年第一次普查人口时,陇南少数民族人口有20704人,少数民族仅有3个,分别为回、藏和蒙古族,人口以回、藏为主。目前,陇南少数民族有5万多人,民族有23个,但人口仍以回、藏占绝对数。

(三)人口素质

1.人口素质现状。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陇南人口素质有很大提高,平均预期寿命由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提高到目前的69.9岁。在文化素质方面,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人口的文化素质有了很大提高,文盲、半文盲占总人口的比重由1949年占总人口的68.96%下降到2004年的22.68%,高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都有很大增长。但是,同全省和全国比,陇南市的人口文化素质不能满足陇南经济发展的需要,是陇南当前十分突出的一个严峻问题。

2.文化教育素质。陇南劳动力资源丰富,但熟悉各种业务和技术的人才不足,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工人、农民、技术人口少。缺乏高级科技人才,工程师、讲师、主治医师、助理研究人员以上的专门人才只有8224人,占科技人才总数的23.53%。文盲、半文盲比例高。教育事业还比较落后且教育结构不太合理。陇南幼教事业很落后,特别是农村,幼教率几乎是零,全市小学毕业生约有10%不能升入初中,有超过50%的初中毕业生不能升入高中,超过90%的高中毕业生不能顺利升入大学,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也比较落后。文化教育水平地区分布不平衡,徽县、成县、两当县由于经济条件较好,人口文化素质也较高,而其他6县区则相对较低。

3.身体素质。陇南是个贫困山区,也是地方病的高发区,全市患各种地方病的人近10万人。在全市总人口中,残障人员达19万多人,约占总人口的7%。青少年生长发育较差,在身高、体重及胸围等方面,全市青少年除体重外,身高和胸围约比大城市及全国平均水平低。

(四)劳动就业

1.劳动人口和就业人口。2004年末,全市劳动适龄人口183.883万人,在业人口156.09万,劳动参与率58.06%。从业人员155.18万人,按职业身份分组分别是:全部职工10.77万人;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0.013万人;私营业主2.25万人;个体业主3万人;私营企业从业人员4.3万人,乡镇企业从业人员9.97万人;农村从业人员126.67万人,其他人员0.213万人。全市16岁及16岁以上不在业人口27.79万人,占总人口的10.34%,其中16岁以上在校学生9.22万人,料理家务18.57万人,失业人员0.91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3.43%、6.9%和0.034%。

2.就业结构。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9.51万人;集体经济135.98万人;私营经济2.43万人;个体经济5.573万人;联营经济0.78万人;股份制经济0.48万人,外商投资经济0.03万人,其他经济0.253万人。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组:农、林、牧、渔业126.17万人;采掘业3.08万人;制造业2.38万人;电力、煤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1.01万人;建筑业3.76万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65万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0.21万人;批发和零售业4.65万人;住宿和餐馆业1.02万人;金融业0.43万人;房地产业0.02万人;租赁和商业服务业0.05万人;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0.37万人;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0.66万人;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21万人;教育2.52万人;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1.07万人,文化、体育和娱乐业0.63万人;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3.29万人。

3.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人力开发利用涉及在业与不在业两个部分的劳动力人口,因而它不仅仅包括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但是,从目前陇南实际情况看,各县剩余劳动力普遍存在,且问题比较突出,所以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目前陇南贫困山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问题。当前,陇南市人力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劳动力供求状况严重失衡,劳动力市场上供给远远大于需求;劳动力不但在总量上存在较为严重的供大于求,在质量方面也存在着素质低下的问题;与劳动力有关的各种经济结构,如劳动就业结构,各产业的产值结构,产业内部的行业结构都不同程度存在着不合理现象;贫困地区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往往需要大量资金,而陇南由于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底子薄,财力不足,因而难以形成综合开发能力;大量季节型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使劳动力剩余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劳务输出尚处于初级阶段,输出量不大,2006年只有46.5万人,涉及的行业面也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