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的移民主要集中在贫困人口的区域迁移上,不论是生态移民,还是工程移民,甚至产业性移民(人口在不同产业之间的流动),都比较集中在东南部的贫困地区。从人口迁移的方向或者区域上看,比较集中在土地、水资源相对比较充足的河西走廊地区。而在河西地区,移民比较集中在酒泉市的各种市县。所以,这里主要介绍酒泉市的移民情况。
(一)酒泉市移民概况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甘肃省政府提出“兴西济中”战略,大规模开展“两西”建设,把以定西为代表的中部干旱地区和南部高寒阴湿地区20多个县的部分贫困人口迁移到河西地区,形成了“两西移民”,该项目实施至今,酒泉市已安置移民近7万人。在90年代后期,随着疏勒河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陇南、定西、临夏、甘南4个市州11个县的部分贫困人口有计划、有组织地迁移到疏勒河流域灌区内,该项目实施至今,酒泉市已安置移民5万余人。加上因以上两项目实施后,按照计划先期安置移民的带动,至今形成的非计划移民已有2万余人,酒泉市目前安置移民已达14万余人,占到酒泉市总人口的近15%。大量移民的迁入给酒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研究和解决这些移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问题,对于移民安置区移民、对于酒泉市乃至对于甘肃省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移民形式上来看,主要有三种:一是农垦移民。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国家“支援大西北、建设大西北”的号召下,部队成建制地拓荒屯垦,形成了“农垦移民”。二是两西移民。20世纪80年代中期,甘肃省政府提出“兴西济中”战略,大规模开展“两西”建设,把以定西为代表的中部干旱地区和南部高寒阴湿地区20多个县的部分贫困人口迁移到河西地区,形成了“两西移民”。三是疏勒河移民。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疏勒河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陇南、定西、临夏、甘南4个市州11个县的部分贫困人口有计划、有组织地迁移到疏勒河流域灌区内,形成了“疏勒河移民”。
这些年来,通过各种渠道和自发进入酒泉市的移民也为数不少,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计划外移民”。截至2005年底,酒泉市累计接受安置甘肃省中、南部贫困地区移民14.02万人,占酒泉市农村总人口56.26万人的24.92%。其中:接受安置“两西”计划移民6.89万人,占移民总数的49.2%;接受安置疏勒河项目计划移民5.03万人,占移民总数的35.88%;接受安置非计划移民2.1万人,占移民总数的14.92%。接受安置的移民已组建成建制乡镇6个,行政村45个,集中安置点110个。
(二)玉门市的移民
玉门市于1993年成立了“玉门市农业建设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由一名主管农业的副市长兼任指挥部指挥,办公室主任担任指挥部副指挥,其主要职能是负责“两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拨付、工程监督、移民安置等工作。为了加强对移民工作的领导和管理,1996年3月,玉门市成立了“玉门市移民安置办公室”,与玉门市农业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合署办公,两个机构两块牌子,一套人马,隶属玉门市政府和上级对口业务部门双重领导,机构延续至今。1983年至1992年“两西”建设前十年累计安置移民2241户10374人,分别占总安置移民户数、人数的50%和52%。1993年至1997年安置移民829户3388人,分别占总移民户数、人数的50%和48%。其中,1986年至1989年实施的玉门市疏花干渠工程新增保灌面积1.4万亩,安置中部贫困地区通渭县移民1000人;1989年至1994年实施的赤峡水库建设工程新增灌溉面积1.3万亩,建成了由东乡族为主的乡级移民基地,移民6005人;1996年至1998年通过实施黄闸湾35千伏输送变电工程,采取分散插花安置的办法,安置永靖县移民508人;1993年至1996年投资100万元,建成柳河乡官庄子村移民基地,安置武都、东乡县等地移民229户956人。
玉门市的移民规模、结构和分布。玉门市于1983年至1997年累计安置我省中南部贫困干旱地区21个县市的移民4460户20063人。其中定西县204户862人、静宁县72户295人、古浪县71户302人、会宁县448户1950人、永靖县216户934人、陇西县63户260人、泰安县17户65人、通渭县327户1327人、临洮县16户61人、靖远县6户33人、永登县46户191人、东乡县1266户6234人、榆中县17户64人、庄浪县98户350人、景泰县1户2人、武都县90户383人、积石山59户243人、临潭县12户46人、岷县1400户6344人、礼县22户84人、宕昌县9户33人。
所有移民中集中安置的2826户13162人,分散安置1634户6801人。分别安置在8个乡镇、51个村、334个村民小组、3个市属农场、5个乡办林场和两个移民基地。全市累计建成乡级移民基地2个、村级移民基地1个、相对集中的组级移民点15个。其中玉门镇393户1585人、下西号乡218户901人、黄闸湾乡244户1031人、柳河乡208户989人、赤金镇166户597人、清泉乡42户190人、花海乡295户1256人、昌马乡10户45人、柳湖乡1390户6301人、畜禽良种场24户85人、下东号苗圃31户109人、二中农场3户13人、官庄子基地229户956人、小金湾乡1207户6005人。
(三)瓜州县的移民
在建国初期的1956年至1958年,人民政府从河南辉县、兰考县、东明县和上海、天津等地共迁入该县人口2381户,10636人,其中男5516人,女5120人,南女全半劳动力5228人,内有各类技术人员699人。1957年迁入人口7436人,1958年迁入9867人。在最困难的1960年迁入33925人,迁出39676人。1964年以后,国家为了开发大西北,陆续从天津、上海等大城市动员大批知识青年来安西开荒办农场,这部分人以后陆续返回原地。
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的二十多年,瓜州的土地开发和移民安置经历了由过去乡村零星开发、自然分散安置向项目规模开发、整乡整场集中安置的过程。特别是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相关政策和疏勒河移民安置等一批开发项目的推动下,瓜州境内的移民、垦荒进入了大规模快速发展时期。据调查统计,至2006年6月底,全县境内共接收省内外各类移民15274户,71644人,移民占全县总人口的50.75%。共开垦荒地27.56万亩,现已耕种26.72万亩。2006年省上又决定在瓜州县实施九甸峡水利枢纽工程瓜州白旗堡移民安置项目,计划安置13216人,开垦荒地4.66万亩,此项目结束后,该县移民总数将达到8.48万人。
1.“两西”项目区移民、垦荒情况。1983年瓜州县被省上列为“两西”移民安置重点县,共接受安置甘肃中东部永靖、东乡、宕昌、榆中、积石山、定西、天祝、古浪等十四个干旱贫困地区移民5446户、22925人。其中,在腰站子移民基地安置2138户、8970人,占移民总数的29%;在其他乡镇17个移民点集中或分散安置分散2923户、12355人。移民基地和移民点累计开垦耕种土地5.9万亩,开挖衬砌支斗渠152公里,新打机井55眼(其中人饮井23眼),修筑道路46公里。
2.疏勒河项目区移民、垦荒情况。疏勒河流域农业灌溉暨移民安置项目于1996年实施以来,在瓜州县境内双塔、七墩、向阳、扎花营及小宛农场、七道沟农场六个项目区集中安置甘肃省中东部贫困地区礼县、和政、东乡、临夏、临潭、岷县、积石山等11县移民7978户、37980人,现已耕种土地18.05万亩。其中,双塔、七墩、向阳、扎花营四个项目区集中安置4410户,21225人;小宛农场项目区集中安置2000户,7513人;七道沟农场项目区集中安置1568户,8775人。2005年12月,双塔、七墩、向阳、扎花营项目区已正式移交地方政府管理。其中双塔乡建成12个村(其中回族村1个),安置移民2762户、12988人,已开垦耕地6.8万亩,修建渠道18条130公里。七墩回族东乡族乡建成3个村(其中少数民族村2个),安置移民847户、4070人,开垦耕地3.2万亩,建成渠道37条100.3公里。扎花移民点安置移民459户、2517人,设立民族村2个,开垦土地1.2万亩,有机井9眼,供水管线24.9公里,斗渠4.3公里,乡村砂石路2.5公里。向阳移民点安置移民342户、1650人,开垦耕地0.86万亩,有砂石道路12公里,输水管线10.2公里,支斗农渠35公里。
3.非项目移民、垦荒情况。在计划内项目移民的同时,县境内的小农场、林场和一些企事业单位也陆续开发土地,接受移民。境内非项目移民主要有省农业厅四工开发区、省国土资源厅六工开发区、小宛农场、七道沟农场、城南开发区鸿丰公司、金州公司、绿洲公司以及各乡镇零星接受的小量移民共1850户、10739人,其中省属单位接受移民224户,997人;小宛农场接受809户,3592人;各乡镇接受817户,6150人。共垦荒耕种土地4.07万亩。
4.九甸峡水利枢纽工程瓜州移民安置项目情况。2005年,省政府启动实施九甸峡水利枢纽工程,决定在该县南岔镇、瓜州乡区域内的白旗堡古城区安置九甸峡库区非自愿移民,涉及迁出区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临潭,定西岷县。主要为藏、回、撒拉几个少数民族。此项计划已于2006年启动,三年内完成土地开垦、基础设施建设和移民安置任务。计划新开垦荒地4.66万亩,建制乡政府1个,行政村5个,安置移民1321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