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青少年最喜爱的名人故事(青少年成长必读系列)
6585000000169

第169章 苦中成才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叫李冰,他有一身降龙伏虎的治水本领。秦昭襄王在位的时候,岷江洪水泛滥,他被派到蜀郡做太守。李冰接到任命,没有多说什么,准备好行装,就要带着儿子二郎上路。“你我都已经老了,膝下就剩下这么一个儿子,你就让他在家读书学点本领吧。”夫人劝道。

“我时时都盼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成才。但真正的本领决不只是在书斋里学就的呀。”李冰说道。

父子俩昼夜不停地向蜀郡进发,越往西就越荒凉,他们看到的是一片凄惨的景象,杳无炊烟,饿殍遍地。那漂浮在旋涡中的尸体,更使父子俩感到震惊,禁不住泪如泉涌。

他们并没有进蜀郡的官府,只派个人去通知一声,就踏上了实地考察的征途。一路之上,他们访贫问苦,察看灾情,勘测水道,渴了喝一口清泉,饿了吃一碗农家粥。最后,他们一直走到松潘境内的岷山脚下。终于找到了岷江祸害的根源。李冰一边让儿子记下一个个精确的数据一边抚摸这个刚满十七岁的孩子的双肩,疼爱地问:“孩子,苦吗?”

“孩儿不觉得苦。”

“为什么呢?”

二郎看着父亲那消瘦了的面容,深情地答道:“父亲翻山越涧,风餐露宿,从来都不说苦,孩儿怎么敢叫苦呢?”

“你这些话语,并不能表明你的高远志向。”李冰感慨地说。

二郎说:“孩儿往日在父母的庇护下,没有见过风浪,也不知道民间的疾苦,就像一只井底的青蛙,目光短浅。今天跟随父亲来到蜀郡,既开阔了视野,又了解了民间疾苦,并决心要和父亲一起消除这里的水患!”

“你已懂得了为父要在治水中育你成才的良苦用心。你长大了。”李冰一把将儿子搂在怀里。

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李冰带领儿子进行精心的设计,每一步设想,都会请来一些民工,和他们一同商量对策,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又特别重视那些能工巧匠的作用,使整个设计周密、科学。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被称为“鱼嘴”的分水堤、被称为“飞沙堰”的溢洪道、被称为“宝瓶口”的引水口这三项主体工程以及成千上万条渠道与分堰组成的。施工非常艰难。但哪里最艰险,李冰就将儿子安排到哪里。

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都江堰工程竣工了。李冰领着儿子和大小官员们一道,最后一一巡视检查质量。当他们走到“飞沙堰”的东面、离堆的右侧时,李冰发现有一石塑犀牛站立着。他下了水,围着石塑犀牛转了一周,问道:“二郎,这是干什么用的?”“主要指示后人以筑堤之高度及淘滩之深度。”二郎答道。李冰连声称“妙”。“父亲何不题字以备镌刻?”二郎说。“题何字最好?”李冰问。 “孩儿已经想好了,‘深淘滩,低作堰。’”二郎应声答道。 李冰久久地凝视着二郎,突然,热泪夺眶而出:“孩子,你已经成才了!”在历史的长河中,都江堰是一颗闪亮的明星,它一次又一次抵挡着洪魔的侵袭,消除了这里的水患。他们父子的功绩将永载史册。

读故事,悟道理:

其实逆境并非是不可逾越的障碍,每一个困难都是一次挑战,每次挑战又都是一次机遇,战胜困难就等于抓住了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