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陕西文化产业现状与发展研究
6584900000011

第11章 机遇与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陕西文化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一、机遇

1.经济与文化一体化为文化产业提供广阔的生存空间

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历史潮流下经济与文化一体化趋势的越来越明显,构成了“经济文化”或“文化经济”的新经济形态,经济与文化交叉融合,互为补充,互为条件。从广义上讲,文化经济包含知识经济,它以高科技为特征和前提。而知识经济的要义在于文化(知识和信息)成了经济发展的最重要、最直接的资源,人的智慧即知识成为决定性作用的生产要素且具有非损耗性和高增值性优势。正因如此,“高技术”含量的背后其实是“高文化”含量。因此,知识经济应该说是以人的智慧成果即文化资源的资本化开发为基本特征的“人文经济”或“精神经济”。从狭义上讲,知识是文化经济(产业)的首要财富,知识经济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文化经济,文化产业是知识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知识经济加速了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互为条件、相互促进;正因为知识创新带动着经济发展,生产活动属于知识密集型,开辟了文化经济一体化的新局面。事实证明,未来社会发展必然是文化与经济合二为一,文化就是经济,经济就是文化。

2.国家文化产业的理念的明确及政策的完善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文化及文化产业的理念的明确及政策的不断完善,让大家对发展文化产业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有了清醒的认识。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纲领,首次提出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新理念;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在1992年国务院将文化艺术列入“三产”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文化产业”这一概念。这反映了党中央对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共性与个性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中央还对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政策性导向,指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经营机制”,“推动信息产业与有关文化产业结合”,“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国家对文化产业高度重视,对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和强大的政策导向功能。

3.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生活需求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动力

近年来,陕西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宏观调控的有利机遇,继续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全省经济呈现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之势,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2002年全省生产总值2035.96亿元,比上年增长9.7%。2003年全省生产总值2398.58亿元,比上年增长10.9%。2004年全省生产总值2883.51亿元,比上年增长12.9%。2005年全省生产总值3674.75亿元,比上年增长12.6%。2006年全省生产总值4383.91亿元,比上年增长12.7%。

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使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2006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68元,比上年增加996元,增长1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7%;人均消费支出7553元,增长1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260元,比上年增长10.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9%;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181元,比上年增长1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2%。城乡居民在收入持续增长的前提下,居民消费需求结构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随着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也将发生重大变化,信息、教育、娱乐、旅游、体育等文化消费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为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文化体制改革为陕西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陕西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在“十五”期间的文化体制改革,使文化产业得到充分的发展。五大支柱产业的出现,会展业兴起,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文化体制改革力度的加大,组建的广电集团、报业集团、出版集团,以及非公有制文化产业的兴盛,为陕西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挑战

1.发达国家强势文化的渗透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业仍十分弱小,面临着“强势文化”的扩散渗透。纵观当今发达国家发展历程,经济国际化程度越高,其文化产值所占比重也越高,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美国文化产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已由20世纪60年代的2%上升到12%;英国也由3%上升到10%;2000年美国电影、电视和音像出版等总收入已达700亿美元以上,成为美国出口创汇仅次于航天业的第二大产业。好莱坞一部影片《泰坦尼克号》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映后,赚回了20亿美元的票房收入;美国的《读者文摘》杂志年营业收入高达25亿美元。1995年日本仅娱乐业经营收入就达35万亿日元,超过了当年日本汽车工业产值。2000年《财富》杂志评出的世界500强企业中,有九大企业是以文化产业为主的大公司,它们控制了全球五大唱片公司中的四家,好莱坞八大公司中的七家以及全球最重要的电视、报刊和出版集团。相比之下,我国文化产业尽管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由于起步晚,受经济实力和体制制约等方面影响,与近13亿人口大国的需求相比,还显得力不从心,文化资源大国与文化产业弱国的矛盾十分尖锐。一是总量规模偏小,质量档次不高。二是组织形式还处于小规模分散化经营状态,普遍缺乏竞争力。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依靠其发达的文化产业,对发展中国家实行文化扩张和文化渗透。以学术为代表的思想文化,以艺术为代表的高雅文化,以影视音像为代表的流行文化,以服饰和餐饮为代表的商业文化,都以其时尚化、大众化和多样化的娱乐性吸引发展中国家消费者的兴趣。与文化资源大省的地位相比,与文化大省的现状相比,陕西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仅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有很大差距,也与周边省份存在着一定的距离。特别是上海、广东、浙江等地近几年来的文化产业已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而湖南、广西、山西、安徽等中西部省份,也在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步伐,这都给我们提出了挑战。

2.文化体制性障碍仍然存在

由于计划体制的影响,政府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忽视了文化的产业属性和宏观管理,因而省内没有统管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的职能部门,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缺位,文化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没有建立,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研究工作还没有起步,分析陕西文化产业现状至今缺乏系统的统计资料。从管理职能看,一些文化管理部门兼政府管理职能和企业经营功能、事业单位职能于一体,存在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管办不分的现象。政府既担负管理职能,又投资兴办企事业单位,出现“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现象。这种政企不分、政事相混的管理体制,一方面造成政府对企业诸多的干预,另一方面导致了经营管理者的依赖心理,“等、靠、要”思想严重。从管理方式看,权力高度集中,政府统得过多、管得过死。一方面,将本来可以推向市场的经营性文化企业同公益性文化事业混为一体,政府包揽过多。另一方面,对文化单位的人事、工资管理、职称评定甚至产业项目的确立等,基本上没有摆脱计划体制下的传统管理模式。文化企事业单位人事及分配的自主权很小,多余的人调不出去,需要调的人才进不来;调来了,薪酬水平又太低,人才流失严重,问题非常突出。这种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严重抑制了微观主体的积极性。

3.文化产业总体规模偏小

“十五”以来,陕西的文化产业伴随经济的增长有了长足发展,以大众文化为中心的文化生产和消费机制已经形成,但是文化产业基础薄弱,产业集中度高、市场竞争力强的文化产业集团少,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经营层次普遍不高,文化事业单位在内部管理机制上尚未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没有真正形成“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多能少”的微观机制,面对市场的生存发展能力很低,很难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相当一部分文化单位,游离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外,思想上对文化的产业属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把文化产业当作事业来办。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服务习惯于根据上级的要求安排,缺乏强烈的市场经济意识。文化企事业单位数量不少,但“大而强”、“大而优”的知名企业和集团不多,缺乏发展文化产业的“航母”和“旗舰”,核心竞争力不强。

4.投融资渠道单一

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单一,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陕西文化产业的资金,特别是重要文化活动经费,国有大型文化产业集团组建启动,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的开发,文化基地和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财政投资仍是主渠道。虽然建立了文化产业基金,但因基数太小,不少具有发展潜力的文化项目难以启动,一些能够提升文化建设总体水平的标志性设施无力上马。二是对外开放程度不高,文化产业招商引资起步时间不长,吸引外资规模不大。三是文化企业投资多以自筹资金为主,大多是“白手起家”、个体或私营合伙的中小型企业,资本市场融入度极低。四是基层文化建设资金没有摆脱政府单一投入的传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