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陇南民间美术研究
6582500000034

第34章 实用器物编织

陇南虽然在历史上曾经是众多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但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海拔低,气候湿润,适宜于农业生产,所以这里居住的各民族祖先在很早以前就进入了发达的农耕文明,尽管民族战乱频繁,但发达的农耕文明一直延续至今。伴随着农业生产的需要,各种与其相关的生产和生活用具极为丰富多样,编织品就是其中的一大类。陇南的民间编织种类繁多,主要是与广大劳动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实用器物,这些器物虽然主要体现实用功能,但制作过程中老百姓在注重坚固、平整、光滑、结实耐用等实用性的同时,也注重造型的美观大方,人们在集市上购买这些编织器物的时候,除了看质量以外,也十分看重造型的美观与色彩的清新,所以也涉及艺术审美的因素。陇南南北地区文化差异较大,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习俗也有所区别,所以民间编织的种类也有一定的差异,但总体上相同的器物占绝大多数,所以这里不再分地域阐述,只进行总体的梳理。

陇南实用类器物的种类十分丰富多样,几乎涉及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了便于梳理,这里按编制器物的原材料进行简要叙述。

一、竹编类

(一)背篼

是陇南地区民间最为常用和普遍的劳动工具,有些地方也称为“背篓”,因劳动者背在背上来搬运东西而得名,主要用来背各种较重的东西。背篼制作工艺简单,造型单纯,所以其编织在陇南民间有普遍的群众基础。背篼的造型一般为圆口尖底的竹筐,先将两根等长并曲成U型的木棍交叉,在交叉点上进行固定作为基本骨架,然后用竹篾进行编制,交叉木棍的长短决定背篼的大小。背篼编成以后,再在靠脊背的一面挽上背篼系,背篼系为左右对称的宽皮带做成。市场上出售的背篼一般无背篼系,村民买回来以后再自制背篼系。背篼的大小根据需要可以自由编制,有些背柴草的背篼较大,而其他背重东西的背篼较小。背篼编制不仅要求结实耐用,而且造型要对称美观,并符合人体结构的需要,背起来舒适,所以一般编制粗糙、样子难看的背篼,最后只能便宜出售。

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陇南各县的集市上背篼是最奇特的景观,不仅市场上有专门的背篼集,而进城赶集的村民基本都背着背篼,每到腊月逢集,集市就变成了人和背篼的海洋,十分壮观。近年来随着农村生活的飞速发展,农村机械化运输工具的逐步普及,背篼的数量逐渐减少,而县城的集市上已经很少见背篼了。

还有一种造型较为独特的背篼,底部为方形平底,当地称为“圆脑背篼”,或“方背篼”。这种背篼造型别致,上圆下方,由于是平底,可以随处立起放置,主要用于做生意,装轻便贵重的东西,一般不用于背粪土、石头等。同时这种背篼在走长路时,可以和当地一种特殊的歇脚工具“平拐”结合,在路上可以随地歇脚。而且做工较为精细,竹篾也是较为优质细致的上等竹篾。

陇南南部部分地区的方背篼造型与北部有一定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口沿较为宽大,形成喇叭形造型,有着特别的民俗风情。白马藏族由于居住在高山上,所以他们往往将两个背篼编制在一起,专门为牲畜驮运货物而制,样子也非常别致独特。

(二)鋬笼

也是陇南地域最常用和普遍的劳动工具,和背篼所不同者除了造型迥异以外,其用途也不同,鋬笼一般用手提或挎在胳膊上,由于承载的重量比背篼少,所以一般为农村妇女的常用工具,多用于盛猪草、野菜等,城镇周围的菜农也可以用来摘菜、卖菜等。所以在陇南当地,孩子不刻苦读书,家长就会以将来“背背篼”、“提菜笼”来提醒孩子,意即步入农村劳动生活,“背背篼”和“提菜笼”也成为农村生活的象征。鋬笼的造型结构为圆形的平底竹筐,用柔软的木条削成扁平带状的“鋬”,再曲成半圆形,两端分别编制在竹筐壁上,左右对称,受力均衡,直径最大不超过两尺,一般根据女孩子的年龄需要大小不一。陇南南部的鋬笼造型与北部基本相同,所不同者是南部鋬笼的笼鋬是用竹篾编制,而且是两个笼鋬合并起来,牢固结实,造型朴素美观。另外南部的有些竹篮与鋬笼造型相同,但无笼鋬,主要用于盛放东西。

(三)钱笼

为过去陇南当地人们拜年、走亲戚时装礼品的方形竹篮,有些地区也叫“书笼”,因为过去在私塾上学的学生常用它装书和笔砚而得名,各地、各时期的用途倾向不尽相同,名称也不尽一致。钱笼的造型为上大下小呈楔形的带提鋬的方形竹篮,并配有笼盖。钱笼的造型别致,竹篾细致,做工精细,具有很强的地方民俗特色。主体部分的竹篾为2毫米以内的细竹篾编织,笼盖上则间以1厘米宽的扁竹篾,笼畔上的竹篾为1厘米宽且较为结实的竹篾,所以竹篾宽窄的不同,形成了线条节奏的自然变化。竹篾经过特殊处理,色彩呈赭红色,油光发亮,具有令人赏心悦目的美好形式。钱笼的应用范围也十分广泛,不仅用于走亲访友,也用于送饭盛装其他物品,由于透气性好,所以存放的食物不易变质。目前钱笼在当地农村基本消失,现代化的皮包代替了钱笼的作用,但从民俗文化和艺术审美的角度来看,钱笼有其不可替代的文化意义。

(四)撒籽笼

主要是农村耕种时用于撒种子的竹蓝,造型类似于钱笼,但不像钱笼那样棱角分明,陇南北部的撒籽笼外形倾向于半扁的椭圆形,而且体形较大,做工比钱笼粗糙,主体部分也用3毫米的细竹篾编制,笼鋬则用2厘米宽的扁竹篾,整体造型较为粗犷。撒籽笼也用来盛装、搬运其他农作物。陇南南部部分地区的撒籽笼造型与北部有所区别,主要体现在底子较宽大平整,也多为菜农收菜、卖菜使用。

(五)筛子

是当地农村用来加工小麦的竹制品,其造型为大约4寸深的平底浅竹筐,因为底上有密密麻麻的小孔,能将杂草籽过滤下去,所以当地也称为“漏筛”。筛子底部的竹篾十分均匀细致,而且要求坚固耐用,用横竖交错的编制方法形成细网状,口沿部分则用较宽而结实的竹片编织。各种不同粗细和质地的竹篾横竖交错,形成丰富的肌理效果,实用之中兼具形式美感。

(六)莆篮

造型与筛子相似,但比筛子大许多,直径约1.5米,深度约40厘米,平底敞口,用较为结实的竹片编制而成,由于容积较大,主要用于存放长期食用的食物,例如过去在过年、或婚葬嫁娶时家家要蒸大量的蒸馍馍(馒头),莆篮则发挥重要作用。在平时也用于存放粮食杂物等,用途极为广泛。莆篮的造型巨大粗犷,体现了北方民间浓郁的生活气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文化的变化,农村逢年过节时已不再蒸大量的馒头,而存放粮食的器具也逐渐使用塑料大桶等,所以目前莆篮在农村已基本被淘汰。

(七)篅

是农村用来存放粮食的巨大竹编桶,主要用于存放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其实是放置在室内的一种小粮仓。由于容积巨大,所以一般用圆竹直接编制,十分结实耐用,深度为1.5米左右,平底,腹部为扁圆筒形,里面用细腻的泥巴涂抹光滑,一般放置在顶棚上,有些人家的篅多达四、五只,是存放粮食的主要器物。陇南南部地区的篅形制较小,不仅用来存放粮食,也用来存放其他杂物。

(八)豆腐筐子

豆腐筐子与一般的筐子造型不同,其实是一种用竹子编制的圆盘形的竹笆子,有些地方也称“豆腐笆子”,是卖豆腐的生意人用来摆放豆腐的竹编器具。其编制方法相对单纯,用粗细均匀,8根一组,共为8组的细竹棍相互交叉,形成基本框架,然后用细竹棍围绕圆心依框架进行编制,最外围用交叉编织的方法形成结实的筐边,再用麻线绳绑扎固定。虽然造型单纯,编制方法简易,但形式感较为突出,通过线条方向与排列组合的变化,形成古朴圆润的形式趣味。

二、柳编类

(一)油篓

用柔软的柳条编成的形状类似于瓶子的容器,大小和形状丰富多样,较大者高度可达70多厘米,一般造型为平底、凸肩,口小而圆,主体部分的造型为楔形,在过去没有经济条件买陶器又无玻璃器皿的条件下,贫困的村民将油笼内部进行必要的处理后用来盛清油,经过特殊处理的油篓具有冬暖夏凉的恒温作用。目前在农村经济条件快速进步的条件下,油篓一般用来装粮食和其他物品,有些已被闲置或淘汰,现代农村已经很少见。陇南南部地区的有些油篓则将口沿编制成喇叭形,加强了形式感,如古朴的史前陶器一样,造型别致。

油篓的造型仿照陶器造型特征,色彩古朴,手工味很强,也具有突出的形式意味和很浓郁的乡土气息。

(二)筐箩

是民间妇女用来装针线活的编织品,做工较为精致,有方圆两类。圆形的筐箩造型类似于盆子,圆口,底平而圆润;方形的筐箩基本形状为长方形,但通体没有棱角,转角处依然圆润流畅。底部的编织方法是柳条横向排列,中间用结实的麻线牵连,口沿部分则用竹篾细密的缠绕,和底部的排列形成横竖方向的对比,具有很强的形式趣味。筐箩的大小不等,但一般尺寸在1尺5寸以内。有些较为精致的筐箩形体小,有两道花边,而且还有手提鋬,使其形式更为活泼优美。筐箩的色彩白皙干净,造型小巧别致,既体现了其使用功能的特殊需要,也折射出民间妇女勤劳朴素的品质和温柔善良的美好情怀,以及他们对家庭生活的挚爱。另外也有些体形较大的筐箩,主要用来装食品,如馒头、启面等。

(三)簸箕

中华民族是历史悠久的农耕民族,所以簸箕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汉代陶俑中就有表现使用簸箕的劳动妇女的内容。在陇南当地,簸箕也是农村最普遍的加工粮食的重要农具。主体部分用柳条编织,用麻绳串连,外沿部分用竹篾缠绕,敞口处用约4厘米宽的硬竹片做边,当地俗称“簸箕舌头”。簸箕造型独特优美,体现了审美与实用相结合的工艺特征,是中国劳动人民长期劳动实践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但目前随着农业机械化在农村的逐渐普及,“清粮机”代替了工序繁杂、效率低的粮食加工过程,簸箕的用途逐渐减少。

(四)撮箕

撮箕的造型结构和簸箕类似,但不同之处是撮箕为收口,而非敞口,形体特征与簸箕正好相反。撮箕的用途也和簸箕不一样,主要以往口袋中装粮食为主,有时也用来簸粮食,但非其主要功能。撮箕的体型小巧别致,造型十分独特,具有很强的地域民俗文化意味。陇南南部的竹编器物中有一种造型与撮箕类似但功能不同的器物,当地称为筐子,圆底小口,样子古朴可爱,一般用来放瓜果蔬菜,或晾晒蔬菜。

三、草编类

(一)草帽

草帽是陇南民间最为常用的遮阳挡雨的帽子,其结构由帽顶和帽檐两部分组成,帽顶为上小下大的圆筒形,帽檐为圆盘形,但二者通过层叠的编制有机融为整体,色彩为浅黄色,干净朴素,造型优美。草帽是用麦秆为原料编织而成,其制作过程是先用压扁的麦秆编织成带子,再将带子从圆心起一圈圈盘旋,并用针线缝制,最后形成草帽的整体造型。帽檐下缝上洁白的带子,当地称为“帽系子”。这种草帽没有过多的装饰,样子古朴,色彩单纯,但在当地人们的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过去无论田间地头、集市庙会、行旅赶场,随处可见草帽的身影,尤其在春夏之交的庙会上,艳阳高照,众多的草帽簇动,形成奇妙壮观的民间景观。草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当地的民间文艺中也有许多关于草帽的内容,例如西和县的民歌中,就这样描述:“高山的烟雾缠梁哩,戴着草帽儿放羊哩”,富有浓郁的民间生活情趣和抒情意味。目前随着西方服饰文化对农村的冲击和影响,草帽被多数年轻人认为是土气的象征,所以农村也很少有人戴草帽,只有部分老年人偶尔戴草帽。

(二)草鞋

陇南当地的草鞋是用玉米皮为原料编织而成,过去由于生活条件限制,农民们在劳动时多穿草鞋,尤其在下雨天,农村雨鞋极少,而布鞋在浸泡后容易破烂,所以草鞋就成为最经济实用的雨鞋。草鞋的制作方法是先将玉米皮搓成绳子,然后再进行编织,鞋底用玉米皮绳子交织编制,厚而结实,而鞋帮则用草绳做成耳子,再穿上绳索形成鞋帮,最后穿上鞋带。草鞋一般在夏、秋时间穿着,较为凉爽。从形式角度来看,草鞋的造型别致,色彩洁白,手工意味浓厚,虽然包含着农村生活的清贫,但从民间艺术的角度来看,草鞋充满了天真烂漫的农村田园生活意趣。陇南文县白马藏族的草鞋一般用一种柔软的树皮进行编制,有些则用大麻绳为原料进行编制,基本样式和汉民草鞋相同,但更加结实牢固。

(三)扣锅子

即用麦秆编制成的圆形锅盖,密封性好,所以一般多用于蒸馒头、洋芋等,而且由于穹隆形的造型,使锅内有充分的空间,蒸出的馒头蓬松可口,味道纯正。大小根据锅的口径而不同,但最常见的是大锅(当地俗称“毛边锅”)的锅盖。制作材料一般选较细腻的洋麦秆,也可用一般的小麦秆。制作方法是将收拾干净的麦秆用麻线绳一边捆扎,一边从圆心开始盘起来,直至和锅口的大小吻合,最后在圆心处用粗麻线绳做上提扭即完成。扣锅子是陇南民间草编中体形较大的器物,造型风格粗犷,具有浓郁的北方民俗特征。

(四)粽笆子

当地方言读音为“曾笆子”(陇南当地方言称“粽子”为“曾子”),顾名思义是用来蒸粽子的工具,其实是农民自制的简易“蒸笼”。陇南当地民间的粽笆子多用来蒸馒头、洋芋、包子等,用途十分广泛。粽笆子的造型为平面圆盘形,比锅口小,蒸食物时平放在锅内,离锅口有一定距离,下面盛水,被蒸的食物放于粽笆子上,上面用“扣锅子”密封,即烧火开蒸。粽笆子的制作原料一般为玉米秆,先将挑选好的粗细均匀、质地良好的玉米秆用两根竹竿窜起来,再根据锅的大小,画出相应的圆形,然后用菜刀沿所画圆面线条切割即成。粽笆子虽然制作工序简易,造型单纯,但规整的形体和粗犷的材料使其具有特殊的形式趣味,而且用途广泛,虽然以实用为主,但具有较强的乡土文化气息,散发着醇厚的民间艺术趣味。

(五)玉米皮草编器物

玉米皮草编工艺大约是20世纪70年代传入陇南,当时乡政府派专门的草编师傅在各村进行辅导培训,然后进行成批量的编制,乡政府统一收购,为农村妇女创收的途径之一,但验收程序较为严格,不仅要求色彩洁白,线条均匀,圆面规整平正,而且同等物品的尺寸要求完全统一,有些不符合尺寸的编织品则要么被退回去,要么进行返工以便重新验收。所编制的器物丰富多样,有些还配有色彩,造型优美。玉米皮草编的原材料为玉米皮和洋麦秆,而且对材料的质地有特殊的要求,玉米皮要求洁白柔软,所以一般选择中间的软硬适中、色彩洁白的玉米皮,洋麦秆要求细润柔软而结巴少。编制时,根据不同的器物选择不同的编织程序。一般最常见的草编物品是圆形垫子,大小不等,但直径一般在30厘米以内。这种垫子一般被运输到大城市,作为保温瓶、餐具的垫子使用。编制程序是用玉米皮缠绕洋麦秆,形成粗细均匀的圆形线条,从圆心开始层层向外拓展,直到严格规定的尺寸为止,线条之间不是用绳子串起来,而是用折叠成宽度均匀的玉米皮将线条连接起来,环环相扣,形成放射状的点的平面构成形式,产生了良好的视觉效果,手工味突出。编制完成后,还要将草编器物放在大纸箱内,用硫黄熏烤,使其色彩更洁白。除此以外,还有方形垫子,沙发垫子和一些难度较大的如手提包等器物造型等,但编制的基本原理大同小异,产生的审美效果也类似。近年来,陇南部分地区在政府部门的参与下,在传统草编样式的基础上,尝试开发了一些装饰性突出的草编作品,以花瓶、花篮、手提包等最为常见,并用红色、绿色等色彩单纯的颜料进行局部的着色装饰,丰富了传统草编的内容,形式更加丰富多样,突出了草编的装饰性,而减弱了实用意义。

玉米皮草编使用农村最常见的材料,但产生的艺术效果十分特别,素雅洁净,具有原始古朴的特征,和当代的一些塑料制品相比,它更加环保,无污染,无辐射,有益于人的身体健康,体现了社会生态的一种良性循环。一些小巧别致的手提包等物品,其装饰感和形式意味具有很强的现代性,在时装设计和表演中也能体现其独特的审美意趣。近年来陇南草编趋于消失,由于造价低廉,所以经济效益差,农村妇女多在大城市当保姆打工,已无人问津草编。在目前全球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的背景下,提倡开发农村草编市场,不仅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自然环境的良性循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有其保守和自我封闭的缺陷,但也有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优势,所以应当合理地开发,有效地利用,变废为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