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唐诗万象:唐朝风情面面观
6580200000020

第20章 地位高

唐代僧人道士特别是名气大的,社会地位都很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受到皇帝的宣时、咨询、赏赐,并授予官爵。《资治通鉴》有一段话可供佐证:“胡僧不空,官至卿监,尊为国公,出召入闼,势移权贵,京畿良田美利,多归僧寺。”这里仅就《全唐诗》有存诗的僧人道士略举几例。

叶法善是高宗时道士,据说会阴阳、法术,“帝闻之,时诣(到)京师,欲,以官,不拜。留内(宫内)斋场,礼赐殊缛(礼待、赏赐很多)”,“历高、中二宗朝五十年,往来山中,时时时召入内(宫内)”,玄宗“先天(712—713年)中,拜鸿胪卿(从三品),员外(正员以外的官员,意即只挂名,享受相关待遇,不管事)置,封越国公,舍(住)景龙观,追赠其父歙州刺史,映(照耀)当世。”(见《新唐书》)他在《留诗》中骄傲地做了记录:

适向人间世,时复济苍生。

度人初行满,辅国亦功成。

但念清微乐,谁忻下界荣?

门人好住此,翛然云上征。

退仙时此地,去俗久为荣。

今日登云天,归真游上清。

泥丸空示世,腾举不为名。

为报学仙者,知余朝玉京。

从“今日登云天,归真游太清(道教指天外仙境)”,句看,这“留诗”有点像遗言,意在说明两点:一是告诉徒子徒孙,让他们“知余朝玉京(京城)”,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是说清楚,我去京城,进出大内,是为了“度人”、“济苍生”、“辅国”,不是因为“忻(喜欢)下界荣”。这第,点恐怕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那“拜鸿胪卿”、“封越国公”怎么解释?同时又有虚假不实之嫌,比如“度人初行满,辅国亦功成”,又表现在哪里?

张果道士,玄宗曾遣中书舍人徐峤带着诏书去以礼相请,接到东都,住进集贤院,用轿子抬着入宫。皇帝亲问治道神仙事,更加认为他是神,想把玉真公主下嫁给他,后来,提他为银青光禄大夫(从三品),号通玄先生,赐帛三百匹,配给仆人,个。张果受到的恩宠不亚于叶法善。《全唐诗》只存其诗一首《题登真洞》,写得倒是不错。

吴筠,字贞节,华州华阴(陕西华县)人。“通经谊(义),美文辞,举进士不中”,“乃入嵩山依潘师正”为道士,“南游天台,观沧海,与有名士相娱乐,文辞传京师。玄宗遗使召见大同殿,与语甚悦,敕(命令)待诏翰林(在翰林院听差)”。(见《新唐书》本传)

吴筠曾在玄宗面前推荐过李白,李白后来被宣召入朝,供奉翰林,人算是同僚。吴筠有一首诗《陶征君》表现了他的志趣。

吾重陶渊明,达生知止足。

怡情在樽酒,此外无所欲。

彭泽非我荣,折腰信为辱。

归来北窗下,复采东篱菊。

诗人很敬重陶渊明,以“重”字总领全诗。陶渊明“知止足”,不奢求,以酒陶冶性情;做彭泽县令时,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挂官归去,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自在的生活。从唐书上看,吴筠在诗中的表述是真实的。玄宗曾向他询问“道”,问神仙冶炼法,他则加以规劝说:“此野人事,……人主宜留意。”他不欺人。后来,他“恳求还嵩山”,为了逃避安史之乱,又“还茅山”,“东入会稽剡中”。

司马承桢,字子微,洛州温人,也是潘师正的弟子。睿宗曾召他入朝,讨教治身治国之术,他的回答受到称赏和赏赐。开元年间,玄宗再度召他入朝,请他以三种书体抄写《老子》,刊正文句。又下诏为他在王屋山建坛室住所,命玉真公主及光禄卿韦绦到他的住处,按照道教的秘密文书建祠,赏赐甚厚。死后,“赠银青光禄大夫,谥贞一先生”,亲自为他写碑文。

玄宗曾写了一首《王屋山送道士司马承桢还天台》的诗,云:

紫府求贤士,清溪祖逸人。

江湖与城阙,异迹且殊伦。

间有幽栖者,居然厌俗尘。

林泉先得性,芝桂欲调神。

地道逾稽岭,天台接海滨。

音徽从此间,万古一芳春。

诗的头二句概写“求”和“祖”(祭路神送别),称司马为“紫府”(道家的仙府)贤士和清溪隐士。次六句承“求”描写道士的“性”和“神”。先说江湖和京城,根本不同类,后说司马是个“厌俗尘”的“幽栖者”(隐居者),本性是在“林泉”(山水)中养成的,在芝桂环境中调和的。后四句承“祖”,写送别。这一去要越过稽岭,到达海滨的天台山(属浙江),“音徽”(音信)从此要隔断,何时才能一见啊。还真有点留恋不舍的意思。

道士受皇帝征召的还有很多,如杜光庭是天台山道士,因为文章好,被僖宗(074—000年在位)召见,赐紫服,充任麟德殿文章应制。

僧人受皇帝赏识的也很多,比如栖白,宣宗召为内供奉,赐紫服,《全唐诗》存其诗十六首;僧鸾也被召入朝廷,作文章供奉,赐紫服,存诗二首;子兰,昭宗(008—890年在位)召为文章供奉,存诗二十六首,等等。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首《赠入内供奉僧》的诗,让我们看清了他们的真面目。

内殿谈经惬帝怀,沃州归隐计全乖。

数条雀尾来南海,一道蝉声噪御街。

石枕纹含山里叶,铜瓶口塞井口柴。

因逢夏日西明讲,不觉宫人拔凤钗。

这是一首讽刺诗,不是赠某一个人的,是针对入内供奉僧的。这些僧人之所以能入内供奉,一是“计全乖(乖巧)”,会培养名声,沽名钓誉;二是“蝉(与“禅”谐音)声噪御街(皇城内的街)”,会造舆论。皇帝召进宫后,能“谈经惬(使快意、满足)帝怀”,因而受到信任并充任内供奉。此外,他们还向“宫人”讲经,骗取钱财,“拔凤钗”,可能是将凤钗折价捐香火钱。

广宣和尚,蜀中人,是宪宗、穆宗两朝的内供奉,赐居安国寺红楼院,有《红楼集》,今存诗十七首。《降诞日内庭献寿应制》这样写道:

庆寿千岁远,敷仁万国通。

登霄欣有路,捧日愧无功。

仙驾三山上,龙生二月中。

修斋长乐殿,讲经大明宫。

此地人难到,诸天事不同。

法筵花散后,空界满香风。

这是广宣和尚在皇帝诞生日为皇帝献寿写的应制(奉命而作)诗。头二句写祝寿,歌颂广布仁德,万国来顺。三、四句表示谦虚,说自己登天有路,辅佐供奉皇上无功,感到惭愧。五、六句说皇上诞生在二月,仙驾游于三山之上(宪宗、穆宗都信道教,吃长生药)。七、八句说自己在皇宫内修斋,讲经,殊荣不同一般的僧人。末四句吹嘘自己讲经的水平高,“诸天”境界一般人达不到,由于讲经而天花乱坠,以至讲席撤后,余香满屋。法筵,僧人宣讲佛法的坐席。

利涉,是印度婆罗门教的僧侣,跟玄奘和尚来到中国。明皇开元(713—741年)初,秘书省校书郎韦玎上书阐述佛道二教教徒危害朝政,想同他们辩论是非。明皇便召集三教(释、道、儒)代表于内殿进行辩论,最后,韦玎输给了利涉。明皇便把韦玎贬到象州(广西象州县东北),还赏赐钱和绢给利涉建造寺院。利涉还以韦字为韵,写了一首讽刺韦玎的诗《讥韦玎吟以韦字为韵》。

我之佛法是无为,何故今朝得有为。

无韦始得三教载,不知此复是何韦。

利涉是个印度和尚,用词都有佛经出处。“无为”即“无为法”,“为”是造作。《大毗婆娑论》卷七十六:“若法无生无灭,无因无果,得无为相,是无为义。”用哲学的话说,就是绝对的真理,人的作为不能改变它。“有为”与“无为”是相对的,叫“有为法”,佛教用以指一切人的造作行为。《俱舍论光记》卷五:“因缘造作名‘为’,色、心等法从因缘生,有彼为故,名曰‘有为’。”利涉把佛教的“无为”与儒家的“有为”严格地作了区分。头二句意含我佛教是不能也不可能干涉的,否则就是“有为”。三、四句、“韦”既指韦玎,又可解作音近的“为”,意思是说,没有韦玎捣乱或者坚持“无为”,就能让三教共存,不知,次报复是哪一个“韦”,或者是“何为”(即为什么)。看来,利涉不仅是个佛教学家,还是一个汉学家,诗人。

二是唐代的僧道与政府官员、文人学士都有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交往,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无可和尚是贾岛的堂弟,皎然和尚是谢灵运的后代,仙人韩湘是韩愈的侄孙,怀素和尚是钱起的外甥,慧净和尚与房玄龄结为法友,广宣和尚与刘禹锡是好朋友,尚颜和尚是尚能尚书的同宗。裴翛然道士是楚州刺史裴思训的儿子,仙人吕洞宾是礼部侍郎吕渭的孙子,沈廷瑞道士是吏部侍郎沈彬的儿子,谭峭道士是国子司业谭洙的儿子,女仙崔少玄是汾州刺史崔恭的小女儿,等等,些在《全唐诗》、随处可得。下面举几个例子加以具体说明。

无可,《全唐诗》存其诗九十八首,其、有五十六首是与官员和少数秀才之类的文人打交道的诗,占百分之五十七;而与僧人打交道的诗只十三首,加上与寺院有关的五首,才十八首,占百分之十八。打交道的官员,有驸马、将军、太子舍人、谏议、丞等二十多种,三品、四品、五品的的干占多数,县令以下的小官极少。

请读《金州别姚合》:

日日西亭上,春留到夏残。

言之别离易,勉以道途难。

山出一千里,溪行三百滩。

松间楼里月,秋入五陵看。

姚合是宰相姚崇的曾孙,门第高;宝历(825—827年)年间任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从六品),后出为荆州、杭州刺史(从三品),开成(836—840年)末年,终于秘书监(从三品),算得上是大官,相当现今的省部级。无可与这个大官友谊甚厚,“日日西在亭,春春到夏夏”,二秋秋在西在赏景饮酒,从春秋一直到夏末。接下来说,分别倒很容易,但分离后的道路难行,有一千里出山,三百滩溪行,于是互相叮嘱、勉励。最后说,天只好在松间楼里秋秋望月月到你,到了了秋天再到京城去去你。代五个皇帝的陵墓都在长安北,故五陵可代京城。

再读《送田中丞使西戎》:

朝元下赤墀,玉节使西夷。

关陇风回首,河湟雪洒旗。

碛砂行几月,戎帐到何时?

应尽平生志,高全大国仪。

中丞也是个正四品的大官,奉命出使西戎,本是朝廷外交大事,和尚怎么会去掺和?关系好呗!首联写田中丞见过皇上接受了出使“西戎”的使命。赤墀,殿前台阶,借指朝廷;玉节,使臣持的凭信。颔联和颈联写出使的行程遥远和艰难:走到甘肃玉门关在寒风中回望故乡,在河湟(甘肃青海一带的黄河支流)遇雪旗帜都要冰冻,向外还要走几个月的沙漠,在军帐中住宿的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尾联是嘱咐、勉励:应当施展平生的大志,你的一举一动可是关系到一个大唐帝国的高大形象啊!

皎然,诗文隽美,深受颜真卿和韦应物的赏识,经常互相酬和。贞元(785—805年)中,德宗敕命抄写他的文集,藏入秘书省书阁中,因而《全唐诗》中存其诗七卷,计五百五十九首,是比较多的。据粗略统计,与官员打交道的诗有二百一十多首,将近占百分之四十。这些官员中多数都是品级很高的。拿两个最要好的来看,颜真卿事玄宗、肃宗、代宗,可谓三朝元老,从县令一直升至刺史、尚书,封鲁国公,最后给了个太子太师(从一品)衔。韦应物虽然差点儿,但也做过比部员外郎、左司郎中和苏州刺史(正三品),也算得上是封疆大臣。能同这些人诗歌唱和,其社会地位可想而知。

先看看皎然然对官的的度。有诗《自苏州访医回酬卢士关判官见赠赠云:

寻医初疾理,忽忆故山云。

远访桑公子,还依柳使君。

周旋承惠爱,佩服比兰薰。

从事因高唱,秋风起处闻。

照一般人情而言,找医生把自己的病刚治好,回来后有人来问候赠诗,应该先致以感谢;再说,判官是节度使的副官,大诗人岑参也就当了个判官,也是个比县令大点儿的官,可是皎然根本没有放在眼里,倒先摆起谱来。他说:我这次到苏州看医生,病刚好了点儿,忽然想到要回寺院;先拜访了远一点的桑公子,接着又到柳使君那里住了些日子。应酬交际之中承蒙他们的厚爱,钦敬悦服他们的品德芬芳比同兰薰。只有尾联二句算是“酬卢士关判官见赠”。从事,应指关判官;高唱,大概指关判官的“见赠”;秋风起处闻,大概是说我回家时闻说知道了吧。不知卢士关判官读后作何感想。

再欣赏一首《奉酬颜使君真卿王员外圆宿寺,兼送员外使回》的诗:

鲁公邀省客,贫寺人过少。

锦帐惟野花,竹屏有窗筿。

朝行石色净,夜听泉声小。

释事情已高,依禅境无扰。

超遥长路首,惟望空林杪。

离思从此生,还将此心了。

从诗题看,王员外完成使命回京复命,与颜真卿使君在皎然的寺院里住宿,皎然写诗奉和酬答(大约颜、王二人先有赠诗)。颜、王二人为什么不住官办的驿站或传舍却要住寺院呢?这只有一个解释,就是与皎然的交情好。诗有两层意思。前八句写住宿的条件和环境:鲁公(指颜)邀“省客”(中央官员,指王)来住,请原谅我们的寺院穷,条件设备差;但寺院清静(人过少)、雅致。野花作锦帐,竹屏为窗帘;早上散步可以看到洁净的石色,夜晚睡觉可以听到细小的泉声;可以解脱事务的烦恼,修行坐禅的环境没有任何干扰。后四句写“送”别的怅惘心情。前面的道路漫长遥远,我站在起首分别处,怅然远望朋友离去,只能看到空林的树梢;别离之情油然而生,什么时候再能相见,以了却思念之情呢?你看,对大官的态度和感情就不同。和尚也是势利眼!

颜真卿虽然历尽坎坷,但多时红得发紫,然而他对皎然和尚却是情有独钟。《全唐诗》存其诗十首,有两首是与皎然有关的,其中《赠僧皎然》的诗中表达了对皎然的深情:“元化隐灵踪,始君启高致。”你为我启发了高尚的情趣。同时表明了对皎然寺院环境的喜爱之情:“倚石忘世情,援云得真意”,“卫法大臣过,佐游群英萃。”这里真是修身养性和旅游胜地。

灵一,余杭宜丰寺僧人,禅事空闲,就写诗,与朱放、张继、皇甫曾等人为“尘外友”。这三个人主要身份是文士,官不大。朱放只做过节度参谋,皇甫曾最高官衔是侍御史(约六七品),张继做过检校祠部员外郎(约六品)。灵一的交际情况在众多僧人中是有代表性的。

朱放有一首《灵门寺赠灵一上人》云:

所思劳旦夕,惆怅去湘东。

禅客知何在,春山几处同。

独行残雪里,相见暮云中。

请住东林寺,弥年事远公。

朱放曾在越(浙江)的剡溪隐居过,灵一和尚在余杭宜丰寺,地域相近,二人可能交游日久,友谊很深。诗中流露出诗人对灵一的崇敬和对禅宗的向往。我早晚都在忧思,带着失意而伤感的心情离开了湘东;禅客(指灵一)你在哪里,春山几时都找不着你;我独自在残雪里行走,直到暮云罩住时才见到你。诗的尾联表示:请让我住在寺院里,永远陪伴你吧!远公,指晋代高僧,佛教“净土宗”的始祖,叫惠远(或慧远),居庐山东林寺。诗中“远公”喻灵一,“东林寺”指灵一的寺院。

灵一有《送朱放》的诗,云:

苦见人间世,思归洞里天。

纵令山鸟语,不废野人眠。

诗的意思是:人世间时时时时是处是,苦,回到回到中去;去;是然语花香,春色烂漫,也干扰不了野人(此指向佛之人)的睡眠,动摇不了向佛的决心。结合朱放赠灵一的诗,理解为表明自己的意志或是劝朱放向佛,似乎都说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