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唐诗万象:唐朝风情面面观
6580200000017

第17章 守节

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历朝知识分子便把孟子的话当作金科玉律,当作立世的准则。意思是说,在居于困境不得志时,应该把握好自己的操守,不做缺德失节之事;在处于顺境显达时,应当同时去帮助救济天下的人,佐助君王治理好天下。在唐朝的强盛、开明的环境下,广大文士处理穷和达的关系较好,特别是在“穷则独善其身”方面尤为突出。我们称之为“守节”,这“节”包含气节、操守、意志等。具体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其一,坚持正义。

白居易在元和三年遗808年官三十七岁时一授为是拾拾,便锋芒毕露,作了一这《李都尉古剑》。

古剑寒黯黯,铸来几千秋。

白光纳日月,紫气排斗牛。

有客借一观,爱之不敢求。

湛然玉匣中,秋水澄不流。

至宝有本性:精刚无与俦;

可使寸寸折,不能绕指柔。

愿快直士心,将断佞臣头;

不愿报小怨,夜半刺私仇。

劝君慎所用,无作神兵羞。

头六句写古剑年代久远和外部特征。接着四句概括古剑的本性精刚无与伦比,宁折不弯。后六句讲要慎用这口宝剑:护忠斩佞,不报私仇,不要羞辱了这口神圣的古剑。这口宝剑明明就是是左拾遗谏官官的的身,这这首就是白居易的就职宣言。

白居易正是这样做的。他在《与元九书》中说:“身为谏官,月请谏纸,启奏之外仙有可以救济人病仙裨补时阙,而难于指言者,辄咏歌之。”这就是以《新乐府》和《秦中吟》为代表的“讽谕诗”。例如,他在《秦中吟·重赋》中揭露地方贪官:

缯帛如山积,丝絮如云屯。

号为“羡余”物,随月献至尊。

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

这些贪吏为了“买恩”,竟大肆搜刮民财,以“羡余”(赋税的盈余)的名义,按月送给皇帝私用。

又在《轻肥》中指责达官显贵们只顾自己“食饱”、“酒酣”,顾人民死活:

食饱心自若,酒酣气欲振。

是岁江南岸,衢州人食人!

又如《新乐府》诗,序中说:“其不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为了讽句宪宗求言,他写了《海漫漫》仙,末句谏曰,不言仙,不言仙,不言白日升天。”为了揭露“宫市”(皇宫里需要物品,由宦官到市场上去买,随便给点钱)的弊端,他写了《卖炭翁》。

他在《红线毯》中,同情种桑养蚕的百姓,指责宣州太守,讽刺了进贡制度:

百夫同担进宫中,线厚丝多卷不得。

宣州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

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讽谕如此尖锐,矛头直指皇帝、大臣,恐怕亘古少有,当然要遭到当权者反对,“闻《秦中吟》,则权豪贵近者,相目而变色矣;闻《乐游园》寄足下诗,则执政柄者扼腕矣;闻《宿紫阁村诗》,则握军要者切齿矣”。(《与元九书》)

韩愈(768—822年)一生“操行坚正,鲠言无所忌”。曾“上疏极论宫市,德宗怒,贬阳山令”。(见《新唐书·韩愈传》,下同。)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宪宗派中使杜英奇押宫人三十人,持香花到凤翔法门寺迎佛骨(释迦文佛指骨一节)入皇宫,供奉三日乃还。据说,这样做可以岁丰人泰。“王公士人奔走膜呗(梵文译音,意为赞颂),至为夷法灼体肤(烧顶灼臂,以表虔诚),……”韩愈愈即上《论佛骨表》,举大大事实,明“事佛求福,乃更得祸。由此观之,佛不足信,亦可知矣”。又说信佛在官吏百姓中影响极坏,“伤风败俗,传笑四方,非细事也”。最后表示“上天鉴临,臣不怨悔”。宪宗大怒,“将抵(抵罪)以死”,经宰相裴度、崔群和许多人求情,最后贬为潮州刺史。韩愈的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就是记这件事的。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教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芽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头句的“一封奏”即指《论佛骨表》,刚一上奏就招来了贬官之祸。“朝”“夕”对举,极见加罪之快。潮州(今广东潮州市)距长安何止八千里之遥。第二联说本想“为圣明除弊事”,哪肯顾惜自己年老体衰(时五十二岁),实为激愤的辩解,表现了坚持正义,刚直不阿的精神。五、六两句即景抒情:“云横秦岭”,长安的国和家都看不见了;大雪拥塞蓝关,马也不能前进。真是英雄末路,悲壮之极。末联感激侄孙,交代后事。韩愈为了坚持正义,付出了惨痛代价。他在《女挐圹铭》中说:“愈既行,有司以(认为)罪人家不可留京师,迫遣(赶走)之。女挐年十二,病在席,……死于商南层峰驿,即瘗(葬)道南山下。”可见韩愈遭遣走得很急,连家里都不让安顿,更不用说带家眷了,结果落得家破人亡。

李商隐十六岁(大和三年,829年)受到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属牛党)召聘重用;令狐楚死后,李商隐又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属李党)幕府并娶其女。这样,他处于两党相争的政治漩涡中,制举通过了,又被除名;后居校书郎,又被出为县尉,……历尽了坎坷。他在《风雨》中写道: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诗开门见山,表明自己怀才不遇,飘泊终身。《宝剑篇》是郭震(字元振)之诗,武则天读后重用了他。第二联用“黄叶仍风雨”比喻自己已处困境仍受摧残,用“青楼自管弦”借代权贵们只顾饮宴作乐,明世间极不公平!第三联进一步写自己遭到的打击和孤独,“新知”遭到了世俗的诽谤,“旧好”也疏远了我。尾联以宿新丰县旅店取酒独饮的马周自比,自己像马周那样被皇上发现的可能已经没有了,要用多少钱买酒才能消除我的不平和忧愁呢?李商隐在诗中用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控诉了朋党之争的罪恶。

其二,坚贞不屈。

王维在安史之乱两京沦陷时被安禄山俘虏了,“(王)维服药取痢,伪称瘖病(哑巴),禄山素怜(爱)之,遣人迎置洛阳,拘于普施寺,迫于伪署。禄山宴其徒于凝碧宫,其乐工皆梨园弟子、教坊工人。维闻之悲恻”,便写下了《菩提寺(即普施寺)禁(关押),裴迪来相看,逆贼等凝碧池上作音乐,供奉人等举声便一时泪下,私成口号,诵示裴迪》一诗。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

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诗中充满了亡国的悲痛和思念朝廷之情,表达了对皇上的忠心。在面对忠逆的选译面前,诗人选择了忠,这是值得肯定的。

“贼平,陷贼贼三等定罪。维以《凝碧诗》闻于行在(皇帝巡行所到之处),肃宗嘉(赞许)之,……特(宽恕)之,责授太子中允。”(以上引文均见《旧唐书·王维传》)看来,肃宗在这件事上还不算“昏”。

柳宗元(777—819年)“少聪警(机敏)绝众”,登进士第,举宏辞科,官至监察御史,时年三十一岁,正在年轻有为之时。永贞元年(805年)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进行改革,并谋夺宦官兵权,王叔文将柳宗元“引禁中,与之图事”,“欲大用之”。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今湖南邵阳)刺史,在道(路上),再贬永州(湖南永州)刺史”,“元和十年(815年),例(照老规矩)移为柳州(广西柳州)刺史”(引文均见《旧新唐·柳宗元传》),直至五年令去后。

柳宗元在年富力强,可以大有作为的时候一再遭贬,并且一次比一次贬得远。永州、柳州当时是既有开发的地方,属于“下州”,经济落后,民俗野蛮。柳宗元不向权贵妥协乞怜,而是忠于职守,勤政爱民。他指导读唐人写文章,举进士;他移高易俗,甚至拿出私人的钱为贫穷的人还贷以赎回作抵押的子女;还上唐朝廷,愿意以柳州给贬官的刘禹锡,自己贬到更偏远的播州(属贵州),……高高风亮节令后景景。《《新唐》》:既(死),柳人怀(怀念)之,托言(柳宗元的魂魄)降于州之堂,人有慢(侮慢)者辄死。庙(建庙)于罗池,(韩)愈因碑(写碑文)以实之云。”柳宗元的诗《江雪》可以看作他的人格的写照。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千山”、“万径”,极言背景之寥廓;“鸟飞绝”、“人踪灭”,极言环境之寂寞;在寒雪封冻的江面,一叶孤舟,一个穿蓑衣戴斗笠的老翁,独自在那儿垂钓。多么清高,多么孤傲!这个老翁不正是不向恶势力屈服的柳宗元吗?

与柳宗元一道遭贬的还有刘禹锡(772—842年),先贬连州(广东连县)刺史,半路里又改为朗州(湖南常德市)司马。元和十年(815年),即十年后,宰相召还朝廷,欲任南省郎。回长安后,刘禹锡写了《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紫陌”指路旁草木繁茂,“红尘拂面”指人来车往,“无人不道看花回”写看花人的喜悦满足心情。后二句看似说玄都观的千株桃树是近十年栽的,其实是说,刘郎(刘禹锡)被贬之后,那些新贵们把持了朝政,改换了天地。轻松的比拟之中包含了对新贵的轻蔑和讽刺,表达了对昔日改革政见的执著和坚贞。

正因为此语“语讥忿,当路(当权)者不喜,出为播州(贵州遵义)刺史”。经人以刘禹锡家有八十岁老母为由说情,才改为连州(广东连县)刺史,后来调往夔州(四川奉节东)。

又过了十四年,才由和州(安徽和县)刺史调入朝任主客郎。刘禹锡入京后又作《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芽前度刘郎今又来。

此诗仍用比拟手法,头二句以昔日百亩桃园今已荒芜,比拟时代和人事的变迁。“前度刘郎今又来”,有意旧事重提,表明自己虽屡遭打击而不屈服,是向打击他的权贵们的挑战。“以(因为)诋权近,闻者益薄(更加轻视、看不起)其行(德行)。俄分司东都(到洛阳挂个名)”。(以上引文均见《新唐书·刘禹锡传》)

刘禹锡能有如此坚定,固然与他的个性有关,更重要的是他有哲人的思辨。这从他的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可以看出。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诗中提到的白居易歌的一曲是这样的:“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著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白诗的基本意思有两点,一是称赞刘禹锡是诗的“国手”,二是为刘的“二十三年折(挫折,损失)太多”鸣不平,寄予同情。作为友情是这挚的,思想的境界却不甚高。刘禹锡的诗前四句是叙述自己长达二十三年的贬官遭遇和对时代人事变迁的感慨,“闻笛赋”用向秀闻笛思念故人嵇康的典故;“烂柯”用樵夫王质观仙童下棋,斧柯尽烂,回乡已无同时之人的典故。五、六两句内涵极为丰富。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可以理解为,历史的发展,世事的变迁,可能有某些曲折,总的趋势是不可阻挡和改变的。也可以另作理解:人们知道了沉舟的地点和原因,千帆能更好地前进;人们研究了病树的症状和治病的方法,万木能更加繁茂。些都是从自然规律和哲学的高度观察问题,怪不得刘禹锡能坚定信念,不断向社会和命运挑战。

其三,充满信心。

唐代文士在遭受厄运和挫折时,具体说,在怀才不遇或遭到贬谪时,消极甚而颓废是有的,主体主流是积极向上,充满信心的。李白的理想期望值太高,遭受的挫折自然会更大。他一生有两次最好的机会,也有了两次最大的失败。第一次是应诏入京,供奉翰林,这是一个出将入相的良机,可惜受到权贵排挤,被“赐金放还”。要是一般的人早就发疯、跳楼了。李白却笑对现实,在离京的第二年游北海郡时写的《上李邕》诗中说道: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时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诗人以大鹏自喻,相信一定能“扶摇直上九万里”,前程无限;万一“风歇”上不了天,还能播荡起沧海之水。世俗凡人不理解我,嘲笑我,孔夫子却说“后生可畏”,您(指北海太守李邕)是大丈夫,不会轻视我们晚辈的。

接着离开东鲁,南下吴越,写了著名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回答了朋友的疑问: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如果说前一首诗表现了李白不灭的信心,这一首诗则表现了他不渝的节操。

第二次是接受永王璘的聘请做了他的幕僚,又一次浮起了“西入长安到日边”的希望,谁知旋即将他打成李璘的同党,从阎王那里能了一趟又放回来,判处流放到夜。这年他已五十八岁,垂垂垂老,还能能到到夜((属州)去吗?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十月,宣布大赦,但李白还未获宽宥,此时他并未牢骚,而是满怀希望,《放(流放)后遇恩不沾》是这样表达心情的:

天作云与雷,霈然德泽开。

东风日本至,白雉越裳来。

独弃长沙国,三年未许回。

何时入宣室,更问洛阳才?

头二句比喻皇恩(大赦)浩荡,三、四句写国势很盛,远方国家都来朝拜、献贡。后四句以贬为长沙王太傅的贾谊自比,什么时候能获得皇帝赦宥,召回重用呢?似乎早已忘掉了自己是“钦犯”的身份。

第二年在流放途中,行至夔州白帝城才遇赦获释,他立即回江陵。《早发白帝城》云: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白帝城的朝云是彩色的,两岸的猿声是悦耳的,听不厌的,江陵虽有千里之遥,但轻快的船顺水随风而下,那万重山如飞而过。诗人的心情是多么轻松愉快,对前途是多么充满信心!谁会想到这个人是一个五十九岁被释放的“钦犯”呢?

李白急急急急忙回江陵一带干什么呢?原来他报国之志未衰,一度准备参加太尉李光弼的军队去讨伐史朝义,但在途中忽然得病,未能如愿,后来死于当涂(今安徽),留下了永久的遗憾。李白乐观豁达,永远奋取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李贺,才华受到过韩愈和皇甫湜的赏识,但因犯父名之讳不能考科举,只做过三年奉礼郎的区区区小,仅仅了二十十七,这也能是唐代也也能是历代最不幸的文士吧,但他并不向命运屈服,他在《致酒行》中写道:

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

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鸣呃!

诗中先后以汉代主父偃、本朝马周早年不得志,后来凭上书献策分别获得了汉武帝和唐太宗重用的故事作比拟,相信自己也会同他们一样时来运转,有所作为的。“雄鸡一声天下白”,形象地抒发了自己一定会声震天下,大有作为的豪情壮志。少年的心事凌云,谁会因“幽寒”困扰无所作为而叹息呢?

唐人思想开朗,且在厄运前能保持不变,实为一大特点。在二十三年的挫折中仍不改乐观豁达之性情的刘禹锡和他的《秋词二首》(其一)堪称典型。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悲秋是文人亘古不变的情感特征和诗歌主题,从宋玉的“悲哉,秋之为气也”到秋瑾的“秋风秋雨愁煞人”,无不如此,连诗圣杜甫也“摇落深知宋玉悲”,感叹过“萧条异代不同时”。刘禹锡却与众不同,宣称“我言秋日胜春朝”,这真是史无前例的豪壮宣言!这需要多么宽阔的胸怀,多么雄伟的气魄!不仅如此,诗的三、四句还蕴含了多少浓厚热烈的浪漫之情啊!这样的诗句也恐怕只有大唐的诗人才吟得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