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生命动力
6577400000015

第15章 信念创造奇迹

世界充满奇迹,有坚强的信念你也可以创造奇迹。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6名矿工在很深的井下采煤。突然,矿井坍塌,出口被堵住,矿工们顿时与外界隔绝。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言不发。他们一眼就能看出自己所处的状况。凭借经验,他们意识到自己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氧气,如果应对得当,井下的空气还能维持 3个多小时,最多 3个半小时。

他们想,外面的人一定已经知道他们被困了,但发生这么严重的坍塌就意味着必须重新打眼钻井才能找到他们。在空气用完之前他们能获救吗?这些有经验的矿工决定尽一切努力节省氧气。他们说好了要尽量减少体力消耗,关掉随身携带的照明灯,全部平躺在地上。

在大家都默不作声,四周一片漆黑的情况下,很难估算时间,而且他们当中只有一人有手表。

所有的人都向这个人提问:过了多长时间了?还有多长时间?现在几点了?

时间被拉长了,在他们看来,2分钟的时间就像 1个小时一样,每听到一次回答,他们就感到更加绝望。

他们当中的负责人发现,如果再这样焦虑下去,他们的呼吸会更加急促,这样会要了他们的命的。所以他要求由戴表的人来掌握时间,每半小时通报一次,其他人一律不许再提问。

大家遵守了命令。当第一个半小时过去的时候,这人就说:“过了半小时了。”大家都喃喃低语着,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愁云惨雾。

戴表的人发现,随着时间慢慢过去,通知大家最后期限的临近也越来越艰难。于是他擅自决定不让大家死得那么痛苦,他在告诉大家第二个半小时到来的时候,其实已经过了 45分钟。谁也没有注意到有什么问题,因为大家都相信他。

在第一次说谎成功之后,第三次通报时间就延长到了 1个小时以后。他说:“又是半个小时过去了。”另外 5人各自都在心里计算着自己还有多少时间。

表针继续走着,每过 1小时大家都收到一次时间通报。外面的人加快了营救工作,他们知道被困矿工所处的位置,但是,很难在 4个小时之内救出他们。

4个半小时到了,营救通道终于开通了,人们以为找到的会是 6名矿工的尸体,但他们发现其中 5人还活着,只有一个人窒息而死,他就是那个戴表的人。

有无信念的差别在这里一览无余,有则生还,无则死之!

世界充满奇迹,有坚强的信念你也可以创造奇迹。

人有什么样的想法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其他的条件都是次要的。一位年届 70岁的老太太就是这样的人,她并不在意自己的年龄太大,她给自己订下了“余生目标”。在 70岁高龄之际开始学习登山,随后的 25年里她一直冒险攀登高山,其中几座还是世界上知名的。她以 95岁的高龄登上了日本的富士山,打破了攀登此山年龄最高的纪录。她就是鼎鼎有名的胡达·克鲁斯老太太。而另外一位与之同龄的老太太的想法却完全不一样,她认为到了这个年纪可算是人生的尽头,于是便开始料理后事。她的余生也就在默默无闻中度过了。

你的年龄还没有两个老太太高吧?因此你的任何理想都有实现的可能,只是你一定得有坚强的信念。人生到底是喜剧收场还是悲剧落幕,是有声有色还是无声无息,就全在于这个人到底抱持的是什么样的信念。

信念不是天生的,而是我们从过去的经验累积中学会的。当你的人生中发生任何事情时,脑海里便自然会浮现起两个问题:一是,这件事对我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或可说是好还是坏)?二是,此刻我得采取什么措施?之所以会产生这两个问题,就是因为你在潜意识中是以经验为依据的。信念是我们生活中行动的指针,指引我们人生的方向,决定我们人生的品质。若能好好地控制信念,它就能发挥极大的力量,开创美好的未来;相反的,它也会让你的人生毁灭。社会上有一些小官僚,贪污受贿,走向了毁灭;社会上有一些小混混整天东游西荡,挑衅滋事,走进了监狱;社会上也有一些良家妇女,经不起灯红酒绿的诱惑,开始卖身求荣,最后与毒品为伍……这是为什么?因为他们都有一个消极的信念,即人生在世,吃喝二字而已。

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都是由信念所组成的一定的体系。一个人精神崩溃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信念的动摇和瓦解。信念的确定受到认识的深度和发展的影响,但是认识还要通过情感的内心体验才有可能转化为信念,消极情感的内心体验会阻碍一个人的正确认识,并且影响着一个人的认识向信念的转化。

信念的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这主要看我们怎样去认识。人们会根据自己的经验主观地给生活中的遭遇赋予某种意义,有的积极,有的消极。前者可使人添足马力,继续往前迈进、迎接挑战;而后者很可能给人们沉重的打击或者就此便毁掉这个人的一生。信念是创造力,还是破坏力,就要看你是从哪种角度去认知它。所以我们应该对自己好一点,选择对自己有帮助的方面去接受它。心理医生维克多·弗朗凯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种族屠杀事件中发现了这个道理。他注意到凡是能从这场惨绝人寰的浩劫中活过来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这些人不但能忍受百般的折磨,并且能以积极的信念去面对这些痛苦。他们相信有一天会活着离开并告诉世人这里的一切,同时告诉人们珍惜和平不要再发生这样的惨剧。人生事十之八九是不如意的,其中甚至有极为痛苦的遭遇,我们要想更好地生活、取得事业上的成功、谱写人生的辉煌篇章,就非有积极的信念不可。

信念的力量是难以估计的,一但它深深地植入我们的潜意识时就会开发我们无穷的能量。著名的耶鲁大学教授伯尼·席格博士以几个针对多重人格异常的病例为例,证实了信念在某些方面的异能。结果是令人惊奇的,当那些患者自认为是什么样的人时,他的神经系统便会传达一个不容置疑的指令,使他身体的生化机能也发生相应的改变。他们的身体在很短的时间内变化成另一种新的个体,例如眼珠的颜色变了,皮肤的颜色变了,身上的某些记号消失了或出现某种特征,甚至因此而有了新角色所应有的冠心病或高血压等病症。这就证实了信念不只适用于情绪及行为上,也可以用在身体上,使之能在短时间内有极大的改变。想让自己变得更潇洒、更漂亮、更吸引人的朋友们不妨多用用这种神奇的力量,它可以使你美梦成真!

信念的力量还不止于此。哈佛大学的亨利·毕共尔博士对药物使病体康复做了广泛研究,结果证明:病人的康复应归功于病人的信念。他的实验以 100个医学院学生为对象,学生们分为两组,每组 50人。第一组人分得了红色胶囊包装的兴奋剂,第二组人则分得了蓝色胶囊包装的镇定剂——实际上,胶囊里面的药物调了包但并未让学生们知道。结果两组学生的反应都如先前所以为的那样,吃了红色胶囊的一组很兴奋,吃了蓝色胶囊的一组很平静,由此可见他们的信念压制住了身体服用药物的化学反应。毕共尔博士因此推论,药物的功效不仅得看药性,同时还得看病人是否相信药物的药效。信念有时候甚至可以摆脱掉药物对身体所造成的影响。生活之中类似的例子有很多,同样是得了爱滋病的两个人,一个像正常人一样过得很好,而另一个却不到半年就离开了人世。他们有此差别的最大原因不是治疗药物上的区别,而是他们各自对活下去的信念坚定与否有所差别。信念是“无所不能”的力量,我们应该好好地利用它。

如果你希望主宰自己的人生,那么就必须好好掌握自己的信念。

第一步就是你得知道信念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的?关于这个问题,安东尼·罗宾给了我们很好的回答,让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解释的。

信念到底是什么?生活中人们常常使用“信念”这个词,可是不一定人人都知道它的真正面貌。信念者,乃是对于某件事有把握的感觉,譬如说当你相信自己很聪明,这时说起话来的口气便十分有力量:“我认为我很聪明。”

想了解信念要从信念的最初形式——念头——谈起。当你非常相信一个信念时,这个念头就成了你的信念。每个人日常生活中都有许许多多的念头,但你不是对每个念头都深信不疑的。比如,当你突然有一个“我很有气质”的念头时,但心里似乎又不是很肯定,那么,“我很有气质”对你而言就不是一种信念。

你要怎样才能把念头转化为信念呢?要使念头转化为信念,就得为念头找出合适的“依据”。如果你自认为很有气质,请问你何以敢如此有自信?你有什么样的“依据”支持你这么说呢?若是有,这就构成你信念的支撑,使你有把握敢这么说。依据好比是一个桌子的腿,而桌面就相当于念头,一个完整的桌子就是信念了。信念若没有支撑就不足以称之为信念,而只能算是个念头而已。

你认为自己很有气质,到底是有什么样的依据呢?是有人告诉你很有气质吗?还是走在街上不时有人向你投以羡慕的一瞥?不管你的依据是怎样得来的,只要你把它们归之于“我很有气质”这个念头的名下,都可以构成这个信念的支撑桌腿。有了支撑,你信念的“桌子”就形成了。从上面所说的可以知道,只要有了足够的支撑——足够的依据——那么,几乎没有什么是不能建立成信念的。

信念的依据不在乎对与错,你别管哪个是对,哪个是错,重要的是哪个能帮助你过得更快活。也许你周围的人可以帮助你判断哪个是对,哪个是错,但这些是否能使你日常的生活过得更积极呢?我们只要为自己的信念多找出一些依据就行了,当然,这些依据最好是能激起你情绪反应强烈的依据。因为它的强烈自然会影响到支撑你信念的强度。

这些构成你信念的依据得精确到什么样的程度才能为你所用呢?其实这没什么关系,不管它是真实的还是虚拟的、是坚定的还是动摇的,因为经过个人的认知,就算是再强固的个人经验也必然会被扭曲的。

由于人类具有这种无中生有的扭曲本领,因而要想寻找构成信念的依据可以说是没有穷尽。你不要管这些依据的出处,不要管它是真的还是假的,只要把它当成是真的去接受就能发挥效果。当然,若是你的信念是消极的,哪怕是再真的依据也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既然你有能力运用想象的依据来推动自己的信念,从而使自己有充分的把握,那么你就可以做出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来。

曾经,有一位生来就是驼背的波斯王子,在他 12岁生日那天,父王答应送他一件他希望得到的礼物。出乎意料的是,王子要一座自己的雕像,而那雕像必须有一个完美的躯体——挺直而美好。雕像做好后,就放在宫廷的花园里,每天早晨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王子都要跑到自己的雕像前伫立一会,并且自己对自己说:“这就是你,王子,这就是你长大后的样子,挺拔的身躯,英俊的面庞。”就这样,石像成为他的梦想和信念,晚上躺在床上,他把身子挺得更高,白天走路时他也努力将胸堂挺得更高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王子坚持着自己的信念,等到他长大成人后,人们惊奇地发现,那个驼背的少年变成了一个英俊挺拔的少年。

……信念不但能为我们塑造一个英俊挺拔的王子,它还可以让我们创造更多的奇迹。不知你是否曾经听说过“一英里 4分钟”的故事。这是一个用信念突破“禁锢”的故事。

……数千年来,人类便一直认为要在 4分钟内跑完一英里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不过在 1954年,罗杰 ·班纳斯特就打破了这个信念阻碍。他之所以能创造这项佳绩,一来得归功于体能上的苦练,二来是得力于精神上的突破。当人们都认为不可能时,就变成了真的“不可能”,但当罗杰·班纳斯特认为它可能时,就实现了这个“可能”。在此之前他曾经在脑海中多次模拟以 4分钟时间跑完一英里,长久下来便形成极为强烈的信念,因而对神经系统有如下了一道绝对命令,必须全力完成这项使命。果然,他做到了大家都认为不可能的事。谁也没想到班纳斯特能破记录,这给其他的运动员带来无比巨大的影响,在此之前没有一个人可以打破 4分钟跑完一英里的记录,可是在随后的一年里竟然有 37个人进榜,而在后面的一年里进榜的竟多达 300人!之所以会有这种现象,乃是由于班纳斯特的成就提供给其他人一个新的依据:大家所认为的“不可能”实际上是可能的。

多找一些支持你正面信念的依据,不管它们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因为它们都有助于你形成坚强的信念。

信念可以克服万难。信念的力量是惊人的,充满信心的人永远不会被击倒。司马迁在被处以宫刑的情况下,写就历史巨著《史记》;张海迪在高位截瘫的情况下攻下硕士学位;海伦·凯勒克服眼不能看、耳不能听、嘴不能说的三重痛苦,凭着触觉——指尖,学会与外界沟通,完成了大学学业。他们都是凭着坚强的信念,战胜自己,体现了自身的价值。

想法很容易会因为环境而改变,但当想法变成信念的时候,信念会把想法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