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航空航天科学知识(青少年科普知识阅读手册)
6554900000011

第11章

激光的频率单纯,能量高度集中,波束非常细密,波长在微波到红外之间,如果利用激光所特有的高强度、高单色性、高相干性和高方向性等诸多特性,进行星间链路通信,就可以获得容量更大、波束更窄、增益更高、速度更快、抗干扰性更强和保密性更好等一系列优点,从而使激光成为发展空间通信卫星中最理想的载体。

激光地球动力学卫星

美国发射的激光测地卫星。它的主要任务是验证与地震有关的一些课题:测定地球板块运动;测量地球自转和极移;考察地震发生机制;观测陆潮与地球的关系;配合1975年4月10日发射的海洋地球动力学实验卫星3号(840千米高度的近圆轨道,倾角114.96°),为评定大陆漂移学说提供资料。卫星于1976年5月4日发射,作为精确测地的恒定参考点。它长期保持在高度约5800千米、倾角110°、周期225.4分钟的较为稳定的轨道上,对引起地震的微小地壳运动进行测量。卫星为铝制球形体,直径0.6米,重410千克。卫星表面装有426块激光反射镜,用以反射从地球站发射的激光束。有10多个国家参加全球动力学观测研究。多地震国家已相继建立起激光跟踪站,初期测距精度约为5厘米,1980年提高到2厘米,时间测量精度达10-8~10-9秒。用于地球站的激光器是钕钇铝石榴石晶体,激光脉冲宽度0.2毫微秒。地球站对卫星的仰角超过20°时即可获得数据,卫星过顶时可获得最佳数据,处于低仰角时测量受大气干扰较严重。卫星测量证明,美国主要地震带加利福尼亚州圣安德烈斯断层的位移比历史记录的活动期约快50%。利用卫星观测的结果将能逐步建立全球精确的地震模型和绘制全球地震图。

箭体结构

箭体结构包括整流罩、仪器舱段、贮箱、尾部舱段、级间舱段和各舱段的连接、分离等机构。各舱段用来安装宇宙飞行器、制导系统、无线电测量系统和动力系统。箭体结构设计要使火箭具有良好的气动力外形,保护箭体内部的各种仪器设备在良好的环境下工作。同时火箭在运输、起吊和飞行过程中,箭体结构还用来承受各种载荷。

金星着陆

航天器在金星上着陆的技术。金星大气的密度为地球大气密度的近百倍,这对于航天器利用大气减速,用降落伞实现在金星上软着陆非常有利。苏联“金星”号探测器的轨道舱与着陆舱分离时,轨道舱修正航向绕金星轨道运行,而着陆舱在125千米高度以大约10.7千米/秒的速度进入金星大气,稠密大气的气动加热使着陆舱外部的温度高达12000°C。当速度下降到250米/秒时,弹射掉着陆舱的防热罩。随后减速伞张开,约离金星表面65千米高度处主伞打开,降至50千米左右再抛掉主伞,利用大气阻力减速下降。靠近金星表面时着陆舱速度大约为6~8米/秒,着陆瞬间依靠缓冲装置吸收冲击载荷。

交会和对接

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航天器在轨道上预定的位置和时间相会合并在结构上连接起来的过程,称交会和对接。交会和对接涉及航天器轨道控制和航天器姿态控制,主要由航天器控制系统完成。

1965年12月15日,在航天员参与下,“双子星座”7号和“双子星座”6号在同一轨道上以同一速度飞行,有时相距仅10厘米左右,实现了世界上第一次空间交会。1968年10月26日,前苏联“联盟”2号和“联盟”3号成功地实现了空间轨道自动交会。1969年7月16~24日,“阿波罗”11号成功地实现了人类第一次月球着陆。登月舱与指挥舱在月球轨道上实现了交会和对接。

1975年“联盟”号飞船与“阿波罗”号飞船的对接成功表明:从两个不同场地发射的航天器也能实现交会。1984年“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成功地修复了在地球轨道上已经失效的卫星,标志着航天器交会和对接技术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金星”号探测器

1961年2月12日,前苏联发射了第一个金星探测器金星1号。这个“金星”1号重643.5千克,

装有2块太阳能电池板和一根直径2米的折叠式抛物面天线。它经过1个半月的飞行,3月27日在距离地球756万千米时无线电通信中断了,又经过2个月的飞行,于5月19日飞到距金星10万千米的地方掠过,但无法得到它的探测结果。

1965年11月12日和15日发射的“金星”2号和3号探测器,都因通信系统发生故障而未把金星的观测数据传回来。

1967年6月12日,发射了重达1060千克的金星4号,经过大约35000万千米的远途飞行,进入金星大气层。然后着陆舱与探测器分离,降落在金星表面白昼黑夜交界线1500千米的地方。金星4号的着陆舱直径1米,重383千克,外表包着一层很厚的耐高温壳体。由于金星大气的压力和温度要比预想的高得多,所以着陆舱降落到金星表面时损坏了,未能发回金星上探测到的情况。

首次向地面传回金星表面温度等数据的探测器,是1970年8月17日发射成功的“金星”7号,它在同年12月15日实现在金星软着陆,这时地球与金星之间的距离为6060万千米。它的着陆舱重约500千克,测得金星表面的温度为摄氏447度,气压为90个大气压,大气层密度大约为地球的100倍。

“金星”7号是第一个到达金星实地考察的使者。此后前苏联又相继发射了9个金星号探测器。1975年6月8日和14日发射的“金星”9号和10号,在金星表面各拍摄了一张金星全景照片,首次向人们展露出它的容颜。

1981年10月30日和11月4日发射的“金星”13号和14号,又拍得4张金星表面彩色照片。从这些照片上发现,金星表面覆盖着褐色的砂土,岩石结构像光滑层状板块。

1983年6月2日和7日升空的金星15号和16号,均未携带着陆舱,而是历经130个昼夜,飞行3亿多千米,分别于同年10月10日和14日进入金星的卫星轨道运行。通过雷达对金星表面进行了连续综合考察,获得许多宝贵资料,人们对金星的了解更加丰富了。

军用卫星

军用卫星是用于各种军事目的的人造地球卫星。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人造地球卫星”1号。1958年1月31日,美国的人造卫星“探险者”1号发射成功,此后,美国、前苏联认识到卫星在军事上的重要价值,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研究和试验军用卫星。

军用通信卫星

军用通信卫星是作为空间无线电通信站,担负各种通信任务的人造地球卫星。卫星通信具有通信距离远、容量大、质量好、可靠性高、保密性强、生存能力好、灵活机动等特点。

世界上第一颗通信卫星是美国于1958年12月18日发射的“斯科尔”号卫星。这是一颗试验性卫星,该卫星成功地将当时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圣诞节献词发送回了地球。世界上最早的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是美国的“辛康”号卫星。1963年2月14日,发射的“辛康”1号仅获部分成功。1963年7月26日发射的“辛康”2号获完全成功。它当时主要用于侵越美军与五角大楼之间的作战通信,从此卫星通信卫星具有通信范围大的优点,在赤道上空等距离布设3颗卫星,即可实现除南北极之外的全球通信。中国于1984年和1986年先后发射了试验性和实用性地球同步通信卫星。

舰舰导弹

舰舰导弹是从水面舰艇发射攻击水面舰船的导弹。20世纪50年代,一些国家的海军已装备舰舰导弹,如:瑞典的“罗伯特”315和苏联的SS-N-1等。60年代初,中国海军装备了舰舰导弹。它与舰艇上的指挥控制、探测跟踪、水平稳定、发射系统等构成舰舰导弹武器系统。舰舰导弹主要由弹体、战斗部、动力装置、制导装置和电源等组成。其战斗部有聚能穿甲型、半穿甲型和爆破型,可采用普通装药或核装药,配备触发引信或非触发引信。射程一般为40千米左右,当导弹靠外界提供信息进行中继制导时,射程可达数百千米。其飞行速度多为高亚音速,也有超音速的。1967年10月21日,埃及使用“蚊子”级导弹艇发射SS-N-2舰舰导弹,击沉以色列的“埃拉特”号驱逐舰。这是舰舰导弹击沉军舰的首次战例,引起了各国海军的重视。

舰载战斗机

舰载战斗机一般具有战斗和截击两种功能。其主要任务:一是同敌机进行空战,消灭和打击敌战斗机,夺取作战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保证己方的攻击机顺利对敌执行攻击任务;二是和己方预警机构成航空母舰的防空体系,当空中预警机发现敌方进攻的轰炸机和导弹时,在预警机和舰上指挥中心的指挥和引导下去截击敌方的轰炸机和导弹,将其击毁,以保护己方舰船不受敌方的攻击。

舰载攻击机

舰载攻击机的主要任务,是对敌方海上和陆上目标实施轰炸和攻击,它是航空母舰的主要攻击力量。其特点是:

(1)攻击火力强,攻击武器是鱼雷、导弹和炸弹;

(2)机动灵活,它比一般轰炸机的体积小、重量轻,能作低空和超低空飞行,有的能垂直/短距起降,十分灵活;

(3)既能轰炸,又能空战;

(4)航程较远。

舰载反潜机

舰载反潜机的主要任务是搜索和攻击敌潜艇。搜索、攻击潜艇一般分探测、识别、定位、跟踪、攻击等五个步骤进行。潜艇在水下航行时,机械运转会发出声波,发动机会放出热量和排出废气,钢质艇体会产生磁场等。这些现象,反潜飞机都可以通过专用设备探测出来,用以判断潜艇的位置和深度,并进行跟踪。舰载反潜机常用的搜潜设备,有探测声波的声纳浮标,探测潜艇排气后而引起海水温度变化的红外探测仪,探测潜艇磁场变化的磁探仪,还有探测潜逛伸出水面的通气管、潜望镜和各种天线的搜索雷达等。舰载反潜机有了这些设备,可在1小时内,查明几千平方千米海面有没有敌潜艇在活动。当它发现敌潜艇后,紧接着就可以实施攻击,使用空投反潜鱼雷、深水炸弹、反潜火箭等摧毁敌潜艇。舰载反潜机的速度要比舰艇的速度快得多,这就使它能够及时地到达指定的海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大海域的搜索和攻击敌潜艇的任务。舰载反潜机具有良好的低速、低空性能,航程远,续航时间长,容易对敌潜艇实施低空连续跟踪和重复捕捉。

舰载预警机

舰载预警机是用于舰队的防空预警,并能指挥引导己方飞机遂行作战任务的舰载机,有固定翼预警机和预警直升机。固定翼预警机可随航空母舰到远洋活动。机背上装有盘形雷达天线,机内装有战术数据系统,包括雷达、敌我识别、情急处理、指挥控制、通信、导航和电子对抗等设备。能综合分析判断目标信息,识别目标,判断威胁程度,选择攻击武器,向海上指挥系统提供情报,引导己方飞机或舰空导弹攻击目标。现代舰载预警机将加装武器系统,增大航程,提高雷达的作用距离和抗干扰能力。舰载倾转旋翼式预警机,能垂直/短距起降,以使大、中型舰艇搭载,将有较大发展。

舰载侦察机

舰载侦察机的主要任务是获取敌方军事情报,为舰队作战提供敌情资料。电子侦察是这种飞机的主要侦察方式。机上的电子侦察设备,能接收敌方雷达和通信设备工作时所发射的无线电波,通过截取敌方无线电信息,测定敌方设备的性能和位置。电子侦察的主要对象是敌方的早期预警雷达、火控雷达和海面拦截设备等。

照相侦察是侦察机的又一种侦察方式。照相侦察可获得敌方海面和陆上的大量军事情报。这种飞机装有航空侦察照相机,其中有垂直照相机或侧向和三向照相机,高、低空全景照相机等。照相机所拍摄的照片,在紧急情况下,可由飞机上的照相处理设备在空中进行处理后,将照片信息再传递到航空母舰上去。舰载侦察机还可以对敌方进行电子干扰。机上携带有电子对抗设备,如超短波通信干扰机、欺骗干扰机、杂波干扰机、干扰丝投放器等,可对敌方进行电子干扰,使敌方有关的电于设备不能正常工作,如雷达搜索不到目标,无线电通信中断、武器制导系统失灵等,这就为舰载战斗机和攻击机突破敌方防线提供有利的条件。美国RA-5C舰载攻击侦察机:它的最大速度为1900千米/小时,实用升限1.8万米,最大航程为4800千米。它是一种全天候,在高空和低空都能进行照相和电子侦察的飞机。

舰载空中加油机

空中加油机是专门用来给空中作战飞机进行加油的。它主要装载燃油,通过加油机上的加油系统将燃油输给其他空中飞行的舰载飞机,以提高舰载飞机的航程。

舰载空中加油系统

空中加油系统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装设在加油机上,另一部分装设在受油机上。为了使受油机减轻重量,要求把空中加油的大部分设备安装在加油机上。

舰载电子战飞机

舰载电子战飞机是一种凭借本机装备的敏感的接收机和大功率干扰机等电子设备,干扰敌方的雷达和无线电通信设备,使之不能正常工作,以达到掩护己方飞机顺利执行作战任务的舰载飞机。

舰载直升机

舰载直升机是一种可担负反潜、扫雷、攻击水面舰艇、救护、垂直登陆、运输等任务的多用途直升机。舰载直升机一般飞行速度较慢但比较灵活。它可在空中悬停,可以横飞、倒飞,可在离海面非常低的高度飞行。舰载直升机反潜时,在超低空海面上悬停,将吊放声纳投放到海中进行探测,3~5分钟后,提起吊放声纳飞到另一海区,再进行同样的探测。直升机用这样的方法能很快完成大面积海区的搜索任务。若发现敌方潜艇,即刻投放反潜鱼雷、深水炸弹进行攻击。由于舰载直升机具有空中悬停、低空性能好等特点,因此大大提高了攻潜作战的效率。

舰载直升机扫雷时,拖带扫雷具在海上作超低空飞行。直升机扫雷比舰艇扫雷的速度快十几倍,而水雷对直升机又构不成威胁,因此可迅速为舰艇编队扫除水雷障碍。舰载直升机进行武装攻击时,往往是贴近海面低空飞行,隐蔽地接近目标,然后突然升空攻击;攻击后立即下降高度,隐蔽返航。这就使得敌方雷达很难发现它的行动。

歼击机

歼击机,亦称格斗歼击机、战斗机、截击机。歼击机主要用于在空中歼灭敌机和其他空袭兵器,但也可攻击地面目标。其特点是体积小、速度快、爬升和机动性好,是航空兵进行空中斗争的主要机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