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美食中国饮酒习俗
6552100000009

第9章 酒具

曹雪芹在《红楼梦》里描绘的一幅幅绚丽多彩的饮酒画面,使读过这部名著的人掩卷后仍能津津乐道。

一天,贾母和王夫人、众姐妹商议要给史湘云还席,宝玉出了这样一个主意:“吃的东西别定了样数,谁素日爱吃的,拣样儿做几样。也不必按桌席,每人跟前摆一张高几,各人爱吃的东西一两样,再一个十锦攒心盒子(一种盛菜、果的盒盘,中分许多格子,都攒向中心,故有此名)、自斟壶,岂不别致?”这正中贾母的下怀。第二天,凤姐带人在大观园里摆设齐整。上席是左右两张榻,四张高几,是给贾母和薛姨妈的。下面一椅两几是给王夫人的。余者都是一椅一几,刘姥姥、史湘云、宝钗、黛玉、迎春、探春、惜春等人依次入座。每人几案上除了攒心盒子和爱吃的菜外,还有一把乌银洋錾自斟壶,一个十锦珐琅杯。酒宴开始后,鸳鸯三宣牙牌令,活跃了酒宴的气氛。这时刘姥姥提出要用木头杯喝酒。凤姐叫丫环丰儿去拿十个竹根套杯来(十个酒杯,一个比一个小些,可以按次套到最大的一个里,故称为套杯),鸳鸯嫌小,命人取来黄杨根子做的十个大套杯来。这副黄杨根套杯,“那大的足足的像个小盆子,极小的还有手里的杯子两个大。”凤姐要刘姥姥从大杯到小杯挨次吃一遍才行,慌得刘姥姥忙告饶。在贾母薛姨妈等人的劝说下,鸳鸯“只得命人满斟了一大杯,刘姥姥两手捧着喝。”后来,刘姥姥终于醉卧怡红院,闹出许多笑话来。

从这段描写中我们可以得知,清初衣冠之家除了全家围桌宴饮外,还有一人一椅一几饮酒的另外一种方式。同时还可知道当时有自斟壶、十锦珐琅杯、竹根套杯和黄杨木套杯等酒具。

酒、酒具和饮酒方式与酒饮习俗有着必然的联系。由于酒、酒具和饮酒方式存在着差别,与之相适应的饮酒习俗也往往各有特色。例如,正因为刘姥姥用盆一样大的黄杨木杯子饮含酒精极少的黄酒,故能在酒宴上谈野语村言以斗趣。如果她饮的是烈性白酒,怕不等饮完这杯酒就烂醉如泥了。由于宴席的方式是一人一椅一几,分东西两排入座,故适合行牙牌令。如果改为行骰子令或划拳的话,就无法进行了。

我国历代饮酒的用具和饮酒方式概况如下:

酒具是历代人们饮酒盛酒的用具。它的发展过程既反映了手工业的水平,又影响着历代人们的饮酒习俗。因时代不同,地域有异,所以酒具也呈现出千姿万态。它的演变基本上是沿着古朴到精致,合用到专用的过程。

原始的饮酒器皿

远古之时,我们的祖先没有饮食器皿。当时喝水也是直接俯身于溪流泉渊之中,或用手捧起来喝。后来,他们为了保存和传递饮用的水,就开始利用某些不泄水的自然物当容器,如动物的头骨、植物的大叶子、蚌壳、葫芦、椰壳和竹筒等。这比用手捧水是进了一大步。

火的利用,是人类开始征服自然的转折点。从这以后,人类不仅开始改用熟食,而且也逐步发现了饮食器皿的新领域——陶器。

陶器既不像动物头颅骨、植物叶那样易于腐烂变质,又具有可随人们的意愿制成各种形状器皿的优点,所以它一出现,就以胜于各种自然器皿的优势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需要指出的是,早在酒出现以前,各种自然物器皿和陶器的用途是贮存、传递水和食物以及饮食时的器皿。一器多用是当时的特点。直到酒类出现后,这种一器多用的特点还一直延续了很长时间,直到今天这种现象还存在。例如有时人们饮酒时还常常用饭碗来盛。由此可见,在酒类出现以后,除了一部分陶器属于典型的酒具外,其他的酒具往往是与饮食器皿交叉互用的。下面介绍几件新石器时期的几种专用或互用的酒具。

陶盉:古代一种调酒浓淡的器皿,有三条腿。大汶口文化陶器中已出现了盉,其特点是三足有柄。其后的龙山文化陶盉已有了嘴,形状和壶类似。

陶斝:古代盛酒的器皿,圆口三足。河南陕县庙底沟龙山文化陶器中已发现了三足的陶斝。

陶杯:古代饮酒饮水互用的器具,有单耳杯、高柄杯、蛋壳彩陶杯等多种。大汶口文化已发现黑陶单耳杯和高柄杯。龙山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皆有形态风格各异的杯。

陶壶:古代盛水兼盛酒的器具。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屈家岭文化和良渚文化遗存中皆有不同风格的陶壶。其一致的特点是圆口、大腹、无柄、无嘴,与后来的大腹瓶相类似。

陶碗:古代盛饭、盛水兼盛酒的器具。早在仰韶文化遗存中就有彩陶碗的出现,到屈家岭文化时期已出现了圈足陶碗,其形状与今流行的碗相类似了。

青铜器时代

我们的祖先在发明制陶术后,经历了很长一个阶段的陶器和自然物共用的时期,便迈入了青铜器时代。我国冶炼铜的历史发端于原始社会后期,到了夏商周三朝逐渐兴盛发达起来,各种不同形状,不同用途的青铜器酒具便出现了。尤其是商周两朝,青铜器盛极一时,奴隶主贵族饮酒用的青铜酒具有爵、盉、斝、斗、卮、杯、觚、觥、觯、觞、牺尊等。由于青铜器是奢侈品,平民百姓之家仍然使用陶制酒具和其他自然物器皿。

青铜器酒具较之陶器酒具既美观又经久耐用,为此颇得奴隶主贵族的青睐。为了满足奴隶主贵族的需要,制作青铜器的手工作坊出现了,在夏代二里头文化晚期的遗址和墓葬中,已经有刀、锥、凿等青铜工具和青铜酒具爵的出现。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商代早期遗址中,已发掘出烧制陶器和铸造青铜器的手工业作坊遗址。在商王武丁的妻子妇好墓出土的青铜器中,可以看到奴隶主贵族日常使用的酒具。有造型奇特的偶方彝(商代大型储酒器),体态生动的鸮尊(鸮鸟形状的尊。商周时盛行模拟鸟兽形状的尊,如鸟尊、象尊、羊尊、虎尊等),纹饰精美的兕觥(器身似牛,内盛酒),还有调和酒浓淡的盉和专门用来盛鬯(一种香酒)用的方斝等。在妇好墓出土的近二百件青铜器中,各种酒具就占了百分之七十,而且大多是成双成组的。它们既是殷商奴隶主嗜酒成风的证明,又是研究商代青铜酒具的宝贵资料。另外在妇好墓中还出土了一件镶有绿松石图纹的象牙杯,这是用以盛酒饮酒的珍贵文物。

商周两朝奴隶主贵族常用的青铜器酒具很多,例如:

爵:商周时常用的一种饮酒器,其作用相当于后世的酒杯。其特点是圆腹,前有倾酒的“流”,后有尾,旁有?(把手),口上有两柱,下有三个尖高的足。在商周奴隶主墓葬中,爵几乎成了不可缺少的随葬品。

卣:古代盛酒器,椭圆口,深腹,圈足,有盖和提梁。卣在盛酒器中是重要的一类,主要盛行于商代和西周。一般说,商代的卣多椭圆形或方形,西周的卣多圆形。

罍:古代盛酒或盛水的器皿。《诗经·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罍。”即说用罍盛酒之事。罍有方形和圆形两种。方形罍一般为商代器具,其特点是宽肩,两耳,有盖;圆形罍在商和西周皆有,其特点是大腹,圈足,两耳。

觚:古代饮酒器皿。大致相当于后世的酒杯。其特点是长身,侈口,口和底部都呈喇叭状。主要盛行于商和西周。

觯:古代饮酒器。形状似小瓶,大多有盖。觯盛行于商至春秋战国。春秋后觯的器身变长,形状和觚类似。

角:古代饮酒器。形状似爵,前后都有尾,无两柱,盛行于商代,是奴隶主贵族成员中较低下者的饮酒器具。《礼记·礼器》:“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即说此。

另外,青铜斝、盉等酒具在当时奴隶主的酒宴上也普遍使用着。

在青铜器盛行的商周两朝,制陶业在继续发展。烧制的陶酒具许多器形并模拟青铜器。还制出一种叫“缶”的盛酒器,缶的形状似后世的坛子,小口,圆腹。这种器皿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另外,商代还创制出最早的原始瓷器。在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内的许多商代中期的遗址中,都曾出土有原始青釉瓷器,其中酒器具占有一定的数量。

风靡一时的青铜器到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开始走下坡路了,许多青铜餐具酒具开始从贵族的筵席上撤走了,只有在祭祀天地鬼神的典礼中当礼器用一下。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青铜器自身的弱点。由于铜能与二氧化碳水蒸气生成有毒的铜绿,用青铜器盛酒或盛食物往往会引起铜中毒。这是人们从长期饮食实践中得出的这一痛苦的经验。另外我国铜矿石蕴藏量比较少,制作青铜器的成本很高,经济上也不划算。因此,青铜器酒具被淘汰掉是不可避免的。到了秦汉之际,代之而起的漆器便登上了上流社会的筵席。

耳杯与漆器时代

一千六百多年前,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写过一篇骈散结合,叙事、写景与抒情融为一体的《兰亭序》,里面描写的“曲水流觞”很吸引人:那是东晋永和九年(353)暮春之初的三月三日,王羲之和当时的名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二人,在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的兰亭,按照修禊(s)的习俗,借着清清的溪水,“流觞”饮酒,吟诗咏怀。流觞的酒杯是一种木胎的髹漆酒杯,椭圆形浅浅的杯身,两侧有一对耳朵形或新月形的杯把,人们称它为“耳杯”或“羽觞”。盛着酒浆的耳杯像小船一样沿着曲折的溪水飘浮而下,漂到谁面前,谁就拿起来一饮而尽。这就是“曲水流觞”。宗懔《荆楚岁时记》:“三月三日,土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就是关于这一习俗的记载。

这种独特的饮酒习俗盛行于汉魏至南北朝时期,这与漆器的盛行是分不开的。如果没有耳杯,便不会有曲水流觞之举。

漆器取代青铜器用于饮食始于秦代,盛行于汉魏两晋,有盛酒的漆壶,饮酒用的漆耳杯、漆卮等。到南北朝时饮酒用的漆器便逐渐衰落了。通过考古发掘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一九七五年,考古工作者湖北云梦睡虎地发掘了一座秦墓,出土了许多漆器,其中仅耳杯就有二十三件,而青铜器饮食器已罕见了,只有一件青铜鼎。近年来发掘了马王堆汉墓、扬州西郊汉墓和临沂金雀山汉墓等汉代文化遗址,出土的饮食器已经全是漆器了。例如山东临沂金雀山周氏墓群共出土七十四件漆器,其中耳杯就有四十七件,但无一件青铜酒食器具。其他汉墓出土的情况也基本如此。两晋后的墓葬中耳杯开始少了,青瓷酒具开始出现了。

有趣的是,关于汉魏两晋南北朝时人们用耳杯饮酒的场面在壁画中被展现出来。一九六八年江苏丹阳县的南朝墓葬中,有砖刻壁画竹林七贤图。画面中山涛留着长须,赤脚曲膝坐在皮褥子上,手中拿着这种耳杯正在吃酒。

与耳杯同时流行使用的漆器还有漆卮(盛酒的器皿)、漆碗(饮酒饮水器皿)、漆壶(盛酒器)等。漆卮大多呈圆柱体,有把手。当时的漆酒具大多数器外涂黑漆,上面用朱漆绘着装饰纹样;器内涂着朱色漆,显得庄重典雅。

南北朝时,漆器开始衰落了。其主要原因大约有三点:一是漆器工艺复杂,从取漆到夹?涂制周期长,耗工多,成本高,一般人使用不起;二是漆饮食具忌盐、蟹、莼菜等物,而且有些人的皮肤对漆器过敏。三是瓷器兴起使漆器相形见绌。这种种原因表明,漆酒食器皿被人们冷落也是不可避免的。

值得一提的是,漆酒具盛行时也仅限于当时的上层人物,一般平民百姓的酒具主要是陶器和竹木器。当时不涂漆的木耳杯,就是平民百姓相聚饮酒时所用的酒杯。

瓷器兴起与贵贱通用的时代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大约在公元前十六世纪的商代中期就已有了原始的瓷器。到东汉晚期已由原始瓷器发展为瓷器,尤其是越窑(主要产地是余姚、绍兴等地)青瓷自东汉创烧以来,中经三国两晋,到南朝时已有了自己的特色,其胎质致密坚硬、釉层青亮,式样新颖。青瓷酒具(如瓷耳杯、盏、尊、鸡头壶、扁壶等)受到了人们的欢迎,但仍然不是平民百姓的消费品。此时兴起的鸡头壶在造型上颇有特色:早期的鸡头壶前面贴起装饰作用的实心鸡头,后面贴鸡尾;后期鸡头壶的造型注重装饰与实用的结合,壶身开始变大,后面的鸡尾演变为圆形的壶把,更加实用了。

东晋北魏后,南方瓷器流行装饰莲花纹,最初是刻画在瓷酒具上,后发展成为浅浮雕。河北景县封氏墓出土的青瓷莲花尊(盛酒器)就代表了这类瓷器的特点。

北方瓷器在造型上具有其地域特点,例如河南安阳北齐范粹墓出土的黄釉扁壶在造型上保留了北方游牧民族皮囊具的特点:扁扁的壶身双肩上有孔,可以串绳提携。此件盛酒的扁壶上有五人一组的乐舞场面,反映了宴饮时伴以乐舞的习俗。

隋唐两朝的陶瓷酒具呈现了绚丽多彩的新局面。一是品种多于前代:首先,富于浪漫情调的唐三彩釉陶酒具出现了,凤头壶,龙首杯的新颖造型与富丽热烈的釉色表达着盛唐的气象。另外,以“南青北白”为特点的越州青瓷与邢州白瓷分别代表了南北方瓷器的最高成就。陆羽在《茶经》中评价各地瓷器时已有了“或以越州处邢州上”的说法,这是从品茶角度上抑邢扬越的。其实,“类银”、“类雪”的邢州白瓷与“类玉”、“类冰”的越州青瓷是并肩齐名的。

二是瓷酒具造型上多有创新。唐中期出现了一种盛酒与斟酒的新器具——酒注子(也称注壶、执壶等),其造型与用途和如今的酒壶基本一样。在开元(唐玄宗年号)前后的唐墓中已发现鼓腹,短颈,短嘴,曲柄的酒注子。酒注子是在前代鸡头壶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鸡头壶上的鸡头原是纯装饰物,后来瓷工们把鸡头部分变形做成中间有孔的壶嘴,使壶体内的酒液顺着壶嘴流出而斟在酒杯里。这一创新大受人们的欢迎,从此酒注子取代鸡头壶而盛行于唐代的酒宴上,历代一直沿用。

唐代中期酒注子的造型浑圆厚重,壶身扁圆,壶嘴短小。唐末时壶体逐渐修长,壶嘴和壶把也增长了,壶身多呈瓜棱形,显得轻盈雅致。需要说明的是,唐代只有酒壶(即酒注子)没有茶壶,唐代人饮茶是将茶末煮沸后倒在碗里饮的,用壶泡茶是以后的事。

和酒注子一同配套的是瓷酒杯。酒杯的造型多种,有高足杯、直筒杯、带柄小杯等。从唐诗“举杯邀明月”、“会须一饮三百杯”中可知当时人们多用杯饮酒。汉晋以来,文人作赋写诗称颂酒德,尤其以唐代人为多,于是饮酒成为一种与饮茶相类似的雅道。精美瓷酒具的出现为它的形成与发展打下了基础。

唐代普通百姓饮酒的用具多用粗陶器、竹筒、木杯等,另外还购买一些物美价廉的瓷酒具。例如,近年来出土一把长沙窑制的瓷酒壶上题有“富从升合起,贫从不计来。五文”的字样,把诗文与价格连在一起,以物美价廉而求售,其购买对象显然是勤俭持家的普通老百姓。这与越窑出土的一件标有一千文价格的青瓷罂相比,两者的价格竟相差如此悬殊。

汝、官、哥、钧、定是宋代的五大名瓷窑,其烧制的瓷器也各具特色:钧瓷的灿如晚霞,变化如行云流水的窑变色釉;汝窑瓷器汁水莹润如堆脂的质感;哥窑瓷器那满布断纹,隐裂如鱼子,有意制作的缺陷美、瑕疵美;以精巧知名,被苏东坡称为“定州花磁琢如玉”的定窑花瓷器等等。另外南方景德镇青白瓷色质如玉;龙泉青瓷有翠绿晶润的釉色之美也各有特色。

宋代瓷酒具(壶、碗、杯、盏、梅瓶等)的造型风格有的匀称秀美,有的轻盈俏丽,有的质朴大方。梅瓶是宋代出现的盛酒器,其特点是小口,短颈、丰肩,瓶体修长。上海博物馆藏有两件白地黑花梅瓶,瓶身上一个写有“清酤美酒”,一个写有“醉乡酒海”,其盛酒的用途是明确无疑的。

宋代酒壶的式样较多,有瓜棱壶、兽流壶、提梁壶、葫芦式壶等。其中葫芦式壶是宋代新创制的式样。宋代酒具讲究配套使用,温酒时将酒壶放在注碗(一种专门用来烫酒的碗)内,注碗内加热水以烫酒。酒壶(酒注子)与注碗的形体要求和谐一致,例如瓜棱酒壶配瓜棱形注碗。

唐宋两朝,民间已经较普遍地使用瓷器了,但是真正达到贵贱通用的程度是在明代。明代全国各地几乎皆有瓷窑,在众多的瓷窑中,景德镇无疑是处于全国的瓷都地位。景德镇产的瓷器数量大,品种多,质量高,销路广。其主要代表是青花瓷、成化斗彩瓷和被称为“祭红”红釉瓷器的。

青花瓷器在明代很盛行,以景德镇瓷窑所产的为上品,其特点是瓷胎莹白,青花深翠,式样精妙。青花瓷酒具有酒壶、酒杯、小酒?等,很受文人雅士的青睐,盛行于文酒会上。

成化斗彩瓷酒具在明代就已是著名的珍品,它是明宪宗成化年间(1465-1487)出现的一种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相结合的新工艺,其酒具有鸡缸盃、虫子母鸡劝杯、人物莲子盏、高士盏等。清代大收藏家高江村在《成窑鸡缸歌注》中对成化斗彩酒具作了较生动的描述:

成窑酒盃,种类甚多……鞦?盃者,士女戏鞦?也;龙舟盃者,斗龙舟也;高士盃者,一面画周茂叔爱莲,一面画陶渊明对菊也;娃娃盃者,五婴儿相戏也;满架葡萄者,画葡萄也。其余香草、鱼藻、瓜茄、八吉祥、优钵罗花、西蕃莲、梵书,各式不一,皆描画精工,点色深浅,瓷色莹洁而质坚。又鸡缸上画牡丹,下有子母鸡,跃跃欲动。

文中提到的鸡缸是斗彩酒具的上品,是在精细的白瓷盃上,画公鸡母鸡各一只,并有三只小鸡,再配上牡丹湖石或兰草湖石。湖石以青花表现,其他则以各种彩釉画成,整个鸡缸盃的画面给人一种精细、鲜丽和幽雅的感觉。

祭红,又称霁红、宝石红等,是明代宣德年间(1426-1435)景德镇烧制的一种色调纯正的鲜红釉瓷器。其中祭红酒盃“有通体红者,有红鱼者,五色者”,堪称酒具中的上品。北京故宫博物院有一件祭红高足杯,此酒杯胎质细腻而轻,釉色鲜红艳丽而匀润,是明代传世的名贵酒具。祭红瓷器在明中后期一度衰退,到清代康熙、雍正年间又恢复发展起来了。

清代陶瓷酒具的产地很多,但和明代相同,代表整个水平的仍然是瓷都景德镇。清代酒具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仿古的瓷酒具,如仿商、周两朝青铜酒具的样式制出的爵、尊、牺尊、角等;仿宋、明瓷酒具的脱胎杯、酒注子、梅瓶、斗彩鸡缸盃、马蹄杯、娃娃盃等。二是具有清代特色的酒具,如造型如同一只倒置的小形铜钟的金钟杯,如石榴形状的石榴壶和珐琅彩牡丹杯、素三彩酒具等。

珐琅彩酒杯以描画精美、施彩多样而见长。珐琅彩酒杯始于清康熙朝(1662-1722),盛于乾隆朝(1736-1795),在乾隆朝达到了它自身发展的顶峰,在造型上更加复杂多样,在绘画上吸收了西洋画的表现手法,成功地运用了光感和透视法,使瓷器上的人物、花卉、草虫栩栩如生。《红楼梦》第四十回描写的大观园酒宴上使用的珐琅酒杯就属这一类型。

清代的素三彩瓷酒具也很别致。素三彩是以黄、绿、紫等素色为主调,只是不用红色,因其素雅别致,很受文人墨客的喜爱。素三彩酒具中有一种莲实吸杯,它是模拟古代文人用荷叶当酒杯吸酒的“荷叶盏”设计而成的,堪称素三彩的上品。

景德镇的青花玲珑瓷酒杯也在上流社会的宴席上盛行。它是先在瓷胎上选择与青花图案相配合的部位镂雕花纹,使两面洞透,然后内外上釉,使镂空部位透亮,给人以幽雅的美感。

值得提出的是,酒具的造型在烈性白酒出现后发生了一些变化,酒壶、酒杯的形体变小了。明清以来,小巧的酒杯出现在各类酒宴上了,只有在饮米酒、果酒时才用形体大的酒具。

名贵材料制成的酒具

用金、银、玉石、水晶、玛瑙,象牙等名贵材料制成的酒具自商代以来,便成为宫廷、官宦和富商的酒宴上夸富斗奇的奢侈品。自唐宋以后,许多上等的酒楼和名妓处也多用金银制的酒具招待客人。下面简要介绍其中的几种:

象牙杯:殷商时的奴隶主贵族就已使用这种名贵的酒具了。殷墟曾出土过许多象牙酒具的碎片,其中商王武丁妻妇好墓出土的象牙杯最完整。此杯高30.3厘米,杯体镶有绿松石的图纹,装饰富丽,造型优美。随着牙雕工艺的不断提高,象牙杯的制作也越来越精美。北京故宫博物院有一件“牙雕山水人物银里?”,是清代宫内的酒具。在不大的象牙杯体上,雕刻着幽山秀水和许多人物,雕工相当精细,再衬以用银子做成的内杯,使这件象牙杯既有艺术欣赏价值,又很适用。

玉石酒具:“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玉石酒具历来被人们视为上等的珍品。有玉尊、玉壶、玉杯、玉酒缸等。蒋一葵在《长安客话·皇都杂记》里记载了元朝广寒殿里有一个可贮酒三十余石的黑玉酒缸,玉工在黑玉上的白纹理上随其形雕琢了一些鱼兽和波涛。缸中盛上酒后,便可显出这些活灵活现的鱼兽。玉杯、玉壶传下来的很多,就不一一介绍了。

金银酒具:金银酒具在文献和出土传世文物中多见。西安南郊何家村发现两瓮唐代皇室窖藏文物中,就有大量的金银酒具,如环柄八曲杯、环柄八棱杯、耳杯、高足杯、三足酒铛等。《东京梦华录》所记北京京城的大酒店,其饮酒器具多为银器,“以至贫下人家,就店呼酒,亦用银器供送”。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讦多金银酒具,其中有一件元代著名银工朱碧山制作的银酒槎,造型巧妙,是以白银铸胎经雕刻而成的。银槎形状为一古树,下坐一读书的老者,古树中空以盛酒饮酒。银槎上有“百杯狂李白,一醉老刘伶。知得酒中趣,方留世上名”的铭文。另外明代银方斗形套杯也很有特色,是由十二个依次渐小的方斗杯组成的,每个酒杯底部都刻有“竹林七贤”、“青莲酒肆”一类的铭文。

景泰蓝酒具:景泰蓝自明代宣德年间创始后,到景泰年间广为流行。景泰蓝酒具有壶、杯等,是上层人物和富商酒宴上的用具。景泰蓝酒具虽比不上金、银、玉石酒具名贵,由于它制作工艺复杂,售价较高,一般人家也用不起。

历代奇异酒具

历代的奇异酒具多为文人墨客、官宦豪富和隐士等人饮酒时所用。

荷叶盏:古代文人墨客喜欢剪荷叶制成荷叶盏来饮酒,这样既清新又潇洒放达。历代文献多有荷叶盏的记载:“共君曾到美人家,池有凉亭荷有花。折取碧筒一似酌,争如天上醉流霞”,“茶烹松火红,酒吸荷叶绿”(戴叔伦《南野》)。

洞天瓶:这是被人们称为“大唐天子小阿姨”的虢国夫人发明的酒具。据《云仙杂记》所载:每次酒宴前,虢国夫人叫人先把鹿肠子悬在屋梁上,扎好下端的肠口,然后派人从屋顶上往鹿肠子里灌酒。酒宴开始后,由侍女手持鹿肠的下端到每人的席前注酒。此注酒的鹿肠又有“洞天圣酒将军”的雅号。

蓬莱盏、舞仙盏:这是唐代李适之所珍爱的两种酒盏。据《燕闲清赏笺》上卷介绍,蓬莱盏有海上三仙山的造型,斟酒时以淹没三山为限度,之后饮酒时,随着盏内酒液的减少,三仙山便显露了出来,别有一番韵味。舞仙盏也是一种别致奇巧的酒具,酒盏上造有机关,当斟酒时,便会有仙人在酒盏上曼舞。唐代盛行歌舞送酒的习俗,造舞仙盏的匠人独运巧思,将高超的技艺和劝酒的习俗结合起来,给人以耳目一新的艺术享受。

鞋杯:元明以来,在女人绣花弓鞋里放置酒杯的“鞋杯”行酒之俗,在相当一部分文人、富商和市民的酒宴上盛行。女人裹足之俗始于南唐李后主的宫嫔窅娘,到宋代,大家闺秀和小家碧玉都裹起足来,“凤鞋弓小金莲衬”(卢炳《踏莎行》)。自此始,以三寸金莲为美的畸形审美观在社会上盛行起来,鞋杯正是在这样一种社会风气下产生的。元代人曾有这样的吟咏:

帮儿瘦弓弓地娇小,底儿尖恰恰地妖娆。便有些汗浸儿酒蒸作异香飘。潋滟得些口儿润,淋漉得拽根儿漕,更怕那口唵喒的展涴了。

《刘时中乐府·鞋杯》

弓鞋里的臭汗和酒气混在一起竟被吟作异香飘,可见当时人们的变态心理。到了明清时期,用鞋杯饮酒的风气更盛,市井之中,深宅大院之内,床帏之间,鞋杯时常可见。《金瓶梅词话》、《聊斋志异》等小说皆有这类内容的描写。

鹦鹉杯:“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李白《襄阳歌》)在李白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中,提到了一种称之为鹦鹉杯的酒具。鹦鹉杯在隋唐的诗文中并不少见,如隋代薛道衡诗句:“同倾鹦鹉杯”;唐代骆宾王赋:“鹦鹉杯中休劝酒”句等。鹦鹉杯是南海所产鹦鹉螺壳制作的。大约四世纪以后,随着交趾两广地区进一步得到开发,岭表异物纷至沓来,鹦鹉杯一类的南海特产也逐渐受到中原地区上流社会的青睐。东晋初,作过广州刺史的陶侃曾献给成帝鹦鹉杯一枚。《宋书·张畅传》说:“孝武又致螺杯杂物,南土所珍。”所谓螺杯就是鹦鹉螺制的杯。据《南州异物志》介绍:“鹦鹉螺状如霞,杯形如鸟,头向其腹,视似鹦鹉,故以为名。”它的壳外有暗紫色或青绿色的花斑,壳内光莹如云母。讲究的螺杯琢磨精致,往往镶金银。鹦鹉杯由于螺腔蜿曲,薮穴幽深,饮酒时不易一倾而尽,故人们又称它为“九曲螺杯”,而为人们所珍爱。在我国古代,鹦鹉杯除了在上流社会的宴席上饮酒用外,在祭祀中也常用它当礼器。《宋书·礼志》说:“奠霍山,盛酒当以蠡杯。”蠡杯就是螺杯,因为用于祭山,登上了高贵的庙坛,所以名称也变得古雅了。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画家所画的太白饮酒醉酒图中的李白,常常手持一方形酒斗,其实这样的方形酒斗是明代前后的饮酒器,唐代实无方形酒斗。按照《襄阳歌》中所述,李白拿的应当是这种斑驳晶莹的鹦鹉杯。

山樽:剜削奇木根瘿而成的山樽在古代颇得文人隐士的青睐,这与他们返朴归真的审美观是相一致的。由于山樽造型多奇特朴雅,往往被当作饮酒的雅具而出现在上流社会的筵席上。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在柳少府的酒宴上作过两首《咏山樽》诗,颇能说明问题。现引其中的一首:

蟠木不雕饰,且将斤斧疏。

樽成山岳势,材是栋梁余。

外与金罍并,中涵玉醴虚。

惭君垂拂拭,遂添玳筵居。

这种以大自然所造就的奇木根瘿制成的山樽,当如现今的根雕艺术相类似。

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酒具

茫茫草原之上,皑皑雪山脚下,密林峡谷之中,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着。他们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也有着多姿多彩的饮酒器具。北方游牧民族多使用皮革、兽角制成的酒具;两广沿海一带的少数民族喜欢用海螺壳饮酒;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多用椰壳、竹筒、禽爪杯饮酒,这都是就地取材的必然选择。

少数民族常用的酒具有:

角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和西南少数民族常用的酒具,是用兽角和畜角制成的,包括牛角杯、羊角杯和犀角杯等。这些角杯大小不一,种类繁多,其中彝族的角杯讲究饰漆彩绘或镶嵌玉石,美观精致。角杯都成对组成,并且多在角端钻孔或者留有突结,便于用绳拴系。

禽爪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常见的饮酒具,是用木胎或皮胎碗与禽爪构成的高足状酒杯。彝族的禽爪杯有鹰足和雁足两种。杯上部是皮碗、木碗或竹碗,下安上禽足(鹰、雁爪),四爪展开为杯足。

畜足杯:这种杯是用猪、牛等家畜的蹄子制成的。其制法是取来猪或牛的足,包括蹄上一段肢骨,然后取出肢骨留下皮,用刮削工具将皮内刮净装入木制的杯模,同时将蹄子撑开作为杯足,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最后经过阴干修整而成。畜足杯的杯口和杯身向一方自然倾斜,保持了天然畜足的姿态。

皮革酒具:我国北方、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多使用皮革酒具盛酒。一种是羊皮酒囊,是将羊皮完整地扒下来,去掉头和四肢,经过揉制,除留一腿为囊口外,其余的孔眼皆扎住。另一种是选用皮厚的兽畜皮(多用牛皮)为原料,先用水将皮料泡软,然后根据所要做的酒具的形状剪好皮料,再放在水里浸泡。同时以木、石等做成酒具的模型,然后把泡好的皮料紧紧地绷在模型上,把剩余的皮子割去,取出内模,皮胎就成型了。最后经过打磨、修整即告完成,有的还在皮表层施漆,加工成皮胎漆酒具。

海螺杯:我国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多用南海所产的大海螺壳作酒杯。自隋唐以后,海螺杯逐渐传到内地,成为文人官宦们喜用的一种酒具。

咂酒用具:咂酒是我国许多少数民族的一种用细管吸酒的方式。纳西族、普米族、羌族、藏族、佤族、景颇族、壮族、彝族、侗族、高山族和黎族等都有咂酒的习俗。咂酒的用具是由吸管(竹管、藤枝、芦管、禽翎管等)和盛酒器皿(酒坛、酒瓮、酒壶等)两部分组成的。咂酒时将吸管插在盛酒器内吸饮。

咂酒又称钩藤酒、竿竿酒等。这种饮酒方式由来已久了,文献多有记载,杜甫《送从弟西赴河西判官》诗:“芦管多还醉”句,白居易《郡中宴因赠诸客》诗:“薰草席铺座,藤枝酒注樽”句皆说此。所谓钩藤酒,是因用钩藤枝咂酒而得名的,“钩藤产自梁州,今秦、楚、江南、江西皆有……长一二丈,大如指,用致酒瓮封口,插入取酒,以气吸之,涓涓不绝。”(《秘传花镜》卷四)

直到近代,凉山彝族在逢年过节时,家家户户都煮许多米酒。活泼热情的彝族姑娘往往抱着一坛酒,在酒坛口内插上几根细竹管,在家门口等待来往的客人。一旦迎到客人,她们就捧坛献酒,客人只有嘴含竹管,咂上几口酒才能走。

另外用葫芦、竹筒、椰壳做成的酒具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很盛行。东北鄂伦春人用桦树皮做的酒具也别有风味。古文献中还记载有一种酒杯藤,其花可以当酒杯用:“酒杯藤出西域,藤大如臂,叶似葛,花实如梧桐花,坚可以酌酒,有文章(指花瓣上的纹理),映彻可爱。”(《续博物志》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