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简明中外教育制度史
6551900000057

第57章 近现代外国教育制度(24)

总之,英国殖民主义者尽管在印度兴办了一些学校,并在客观上对印度近代教育的觉醒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催化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殖民主义者真正关心印度人的普遍教育。他们的主要目的,是对殖民主义管理人员的子女和印度当地居民中上层人士的子女施以完全模仿宗主国学校体制的教育,把他们训练成为殖民当局服务的人。至于一般民众的教育,则漠不关心或流于宣言式的空洞许诺,落实、兑现极差。例如印度在独立之初,全国有3亿多文盲,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84%,大量学龄儿童无法入学,这是导致印度在殖民地时期文化教育长期落后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20世纪初期,英国殖民主义者又继续对印度的教育思想和制度作了某些改革,并取得了一些成就。1904年,政府颁布了《大学法》,法令的目的在于加强政府对国内大学的管理。20世纪初期,有8个省议会通过了《初等教育法》,“授权由地方选择实行强迫教育”,有的省还发起过成人教育运动,并考虑过中等教育职业化的计划。

二、独立后的印度教育制度

1947年8月15日,印度终于摆脱英国而获得独立。1950年实施的宪法确定印度是一个由各邦和中央直辖区组成的联邦制国家,并规定在中央和各邦建立议会形式的政府,教育继续主要由各个邦负责。

1947年后,印度政府力求原则上实现甘地等领导人提出了基本教育计划,努力建立一个较为合理的学制体系,减少文盲,教育兼顾社会的各个阶层,但迄今为止,印度教育改革进行得很不彻底,其教育体制仍然保留着英国统治时期的结构。独立后,政府未能很好地贯彻基本教育计划的方针,主要着眼于发展学校的数量,没有对全国教育进行综合性的改革。

1.教育管理体制与学校教育制度

从独立到现在,印度的教育行政分为五级,即中央教育行政;邦一级教育行政;地方级教育行政;民间团体和私人兴学办教育的自主行政级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行政级。其中最基本的是中央和邦这两级教育行政。而直接的行政管理职责则交由各邦政府执行,实行的是地方分权的管理体制。

公立学校由各邦负责领导,各邦有权制定自己的教育政策,各邦选任对国家议会负责的教育部长,并设有专职公共教学指导员负责指导。

中央教育部基本上只是行使教育咨询和协调地方各级教育发展的职能,提供教育情况,领导高等教育和科技教育院校,并根据中央教育委员会确定的政策制定规划,指定一些机构协助各邦进行教育研究和出版教科书。

独立之初,印度的学校教育制度大体上是参照印度教育发展中央指导委员会的报告书中提出的战后学制蓝图设计的。由于各邦的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学校教育制度也各不相同。但从全国范围看,学校教育制度一般包括:五年制小学、三年制中级中学、两年制初级高中、两年制中间学院(高级高中)和八年制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师范教育和技术教育自成体系。

(1)初等教育,五年制小学,采取“基础共同科目制”的课程设置。

(2)中等教育,包括三年制中级中学、两年制初级高中、两年制中间学院(高级高中),课程设置采取选科制,即以一般学科、社会、手工和体育课为核心,从人文、理科、农业、商业、家政、美术和技术科目中选择两科或更多科目,实行这一选科制的高中又称为“多种目的高中”;

(3)高等教育,高等教育8年分三级:第一级是学士学位课程,学制3年,招收中间学院的毕业生。第二级是硕士学位课程,学制2年,招收学士学位的毕业生。第三级是博士学位课程,学制3年,招收硕士学位的毕业生,主要从事专业研究。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为了加强教育与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的紧密联系,全国教育委员会提出“五点计划”作为各级教育行政和学校管理的基本方针:一是教育应与生产发展相适应;二是通过教育促进社会和民族的融洽;三是通过教育巩固印度的民主制度;四是通过教育提高社会道德水平;五是通过教育促进印度的现代化。

2.基础教育

印度独立以后的新宪法规定,国家应在1950年至1960年期间尽力为所有14岁以下的儿童提供免费的义务教育。因此在从1950年开始的各个五年计划中,都对基础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第六个五年计划又强调指出,在1980年至1990年期间,对全国14岁以下的儿童提供最低限度的基础教育,把普及1-8年级义务教育放在优先的地位。在执行上述计划时,印度还采取了各种措施,如实行学校国有化;对少数办得好、质量高的私立学校,由政府拨给补助金;逐步实行普及教育免费;逐步扩大八年义务教育制。因此印度的普及初等教育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据统计,印度独立时,仅有各类小学17万所,到1990年时初级小学已发展为55万所;高级小学9万所。基础学校在校学生数,独立前夕大约为1700万,到1990年时已达到1.2951亿。

印度在扩充其基础学校网的同时,近年来还十分注意对已有学校网的整顿,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强调把生产性的、有教育意义、有益于社会的活动置于学校工作的重要地位上。基础教育师资训练机构也有相应的发展,例如在1987年至1988年度,印度15个邦和一个直辖区中,已有94所小学培训机构升格改建为县教育与培训学院,并新建了7所这类学院。到1990年底,印度已改建或新建此类学院达262所。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对教育质量的关注,师资队伍的建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3.高等教育

印度在殖民统治时期,鉴于英国殖民主义者和本国上层阶级的需要,早在1857年就建立了加尔各答大学、孟买大学和马德拉斯大学,但到独立前的1946年,仅有18所大学,另有600多所单独的学院。独立以后,印度的高等教育迅速发展。1950年至1951年度,印度的大学增为28所,到1990至1991年度,已有大学147所,独立学院的增加更是突出,1951年时,各类学院为695所,到1991年已猛增到6912所,40年间增加了近9倍。高等院校的学生数,1951年时为17.4万人,到1991年时已有424.7万人,40年间增加了20倍。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在发展中国家中,除中国外,印度是最快的。

印度高等教育最显着的特点首先是它的结构的多样化。大学按不同类型可分为:(1)根据中央立法设立、由中央政府拨款和领导的中央大学,如德里大学、贝拿勒斯印度大学等;(2)根据邦立法设立、由邦政府拨款和领导的邦立大学;(3)相当于大学的高等教育机构,这些机构虽然不是法定的大学,但由于它们在某些选定的专业方面,如农村建设、社会工作、一体化教育等方面很有特色,被承认为相当于大学的机构;(4)专门从事农牧业科学领域的教学、研究和推广的农业大学以及从事高级专业训练的全国性教育机构。

其次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为了逐步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印度鼓励大学为社会上的贫困阶层建立专门的辅导和训练中心,要求大学拨款委员会和各大学相应的计划中包括两个发展贱民种姓和贱民部落的专门性计划,并使高等就业计划和社区发展目标趋向调和。

再次是高等教育的高科技化。独立后的印度大学像发达国家的大学一样,尽可能的配备进行大学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所有设施。今天,印度不再依靠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和合格的人才。它拥有能够讲英语的科技人才最多,号称聚集着10万名软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有着世界上第三大科技人才资源库的盛誉。这就使得印度的几百家公司可以为西方客户提供软件产品。其教育产品也为世界范围的职业雇主所认可,并且吸引了其他国家的学生,尤其是非洲国家的学生,奔赴印度接受高等教育。

4.成人教育

独立以前,印度是一个文盲大国,1947年全国有三亿多文盲。独立后的第二年,印度便成立了一个隶属于中央教育咨询委员会的“成人(社会)教育委员会”,专事全国成人扫盲教育的研究和领导。在20世纪50-60年代,根据扫盲应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要求,印度开展了以扫盲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教育,使印度的识字人数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从1951年的17%上升到1961年的24%、1971年的29%。

针对印度人口增长快、文盲绝对人数有所增加的趋势,印度于1978年再次将扫盲教育列为重点工作。由中央政府统一领导、社会各个机构积极参与,并且注意使扫盲活动与学习者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密切相联系,以调动和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据称,印度当时全国建立了近一万个成人识字中心,各个邦的大、中学校也积极协助这些识字中心开展工作。据统计,到1991年,印度全国识字人数的比例已上升到52%。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公共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根据1996年经合组织(OECD:EducationDatabase)公布的“各国5-14岁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百分比”表明,5-14岁这一年龄段,基本上与义务教育阶段相吻合。在此阶段的儿童占人口的比重越大,便意味着国家将要承担的义务教育责任就越大。多数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有的国家甚至持续零增长,因此5岁至14岁人口约占人口数的12%-13%;而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一般都很高,印度属于世界人口大国,5-14岁人口数占人口总数高达25%。当前,印度政府一心想使国家现代化,把有限的资财都放在经济发展上,而教育上的投资非常有限。教育委员会估计,多年来,印度教育经费仅占国民收入的2.9%。财政困难是印度教育面临的大问题。虽然教育经费也在逐年增加,但增长的速度很慢。1991年印度政府公布的公共教育经费总额是91亿美元,占该年度国民生产总值的3.5%,初等教育生均经费占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6%。这表明印度尽管经过极大努力,但在公共教育经费方面的投资无论是在总额上还是在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方面都居世界较低水平。

2.高等教育发展过快

印度独立以后,高等教育一直“增长迅速”,这可以从其学校数、学生入学人数和教育经费等三个方面得到证实。就高等院校数而言,从1950-1951年度到1984-1985年度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5.9%;就学生数而言,同一时期的年平均增长率为9.2%;就教育经费的投入而言,在第五个五年计划之前,高等教育经费在教育总经费中所占的比例也一直呈大幅度的上升趋势,例如“四五”期间为24.8%,“五五”期间为22.7%。即使与发达国家相比,印度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也是不慢的。因此,一些印度人士都把印度高等教育的过快发展称作“过度的扩充”、“无情的扩充”、“催化性的扩充”。英国学者埃德蒙·金对此也十分明确地指出:“战后印度教育的主要问题之一,便是离开了初等和中等教育的坚实基础去大量发展‘高等教育’,这是一种‘蘑菇云’的状况”。

3.扫盲任务仍然艰巨

印度的人口在1981年就达到6.8亿,而且每年以1200万至2000万的速度增长。青年人增长的速度最快,约50%的人口在18岁以下。印度的农业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70%,一般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文盲现象非常严重。印度教育委员会估计,到1985年,适龄入学人数将达1700万。要解决这么多人的就学是个大难题。全国扫盲率虽呈上升趋势,但文盲绝对人数却有增无减。除中国外,在文盲人数最多的十个国家中,印度名列榜首。这一方面与印度人口的无计划的急剧增长有关,同时也与印度未能充分重视普及初等教育和扩展成人教育有密切联系。另外,失学和辍学的儿童和少年的人数居高不下,国家又未能采取相应的改革对策,也是印度文盲人数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这说明,扫盲和普及初等教育的问题在印度仍然甚为严峻,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4.师资问题严重

印度独立后也很重视师范教育,积极培养教师。但长期的殖民统治造成其严重的师资紧缺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缓解。例如在80年代初,印度三分之一以内的小学里,每所学校只有一名教师。初等教育师生比,印度居于最高,高达1∶43,而这一比例,印度还曾经达到1∶52.4,居世界首位。1988年至1989学年度,全印度小学教师已增至260多万人,师资紧缺的情况虽有所缓解,但素质较差,不合格的教师仍大量存在,因而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育、教学质量仍是印度教育面临的一个严重的问题。

5.教育与就业的矛盾难以解决

独立后印度教育获得极大发展,主要表现在学校的数量上。据有关资料统计,近年来印度学校的数量大增。学校入学人数增长过快,导致就业问题严重。印度劳动力管理机构统计,80年代初,国家需要受过10年教育的工人1900万,受过12年教育者240万。这样,将有一大批受过教育的人面临失业和半失业的危险。

独立后的印度致力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印度人民的举国努力和国际组织的大力支持下,对其教育进行了整体性的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和别的发展中国家一样,由于社会生产力还不够发达,人口过快增长,国民平均生活水平普遍较低,教育总体投入不足,印度教育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扫盲和普及义务教育的任务还相当艰巨。教育经费投入不均衡,初等教育经费的投入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而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却在盲目攀升,导致印度的高科技人才大量外流,大量大学毕业生待业和失业,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切合本国需要等。这说明,印度的教育要得到健康发展,建立一个符合本国实际的、民主的、现代化的教育体系,还需要艰苦而长期的努力。

目前,印度教育界计划大力扩大农业、食品工业、医学和工业等教育领域,使其为国家现代化服务,改变和解决教育发展和实现国家现代化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