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后期,德国也开始改变以往教会控制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局面,加强国家对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控制。1787年,普鲁士成立了高级学校委员会,负责管理普鲁士境内的中等和高等学校。很快,其他邦国也仿照普鲁士的做法设立类似的机构。从此,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也由国家管理起来,政府中还专门设立了管理中高等教育的部门。
1794年,普鲁士颁布的《民法》中列有有关学校教育条款,虽然《民法》并非专门的教育法规,但对教育来说,这一法规是非常重要的。在德国,一般把这部《民法》视为普鲁士世俗教育的“大宪章”。这表明18世纪末德国的学校教育向世俗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
二、19世纪德国的教育制度
18世纪末,受法国启蒙思想运动和国内政治、文化发展的影响,德国兴起了泛爱主义的思潮。泛爱主义思潮是一种强调人类的博爱和人道主义的社会教育思潮。泛爱主义者接受法国教育家卢梭的思想,反对压抑儿童身心发展的经院主义和古典主义的教育,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增进人类的现世幸福,培养掌握实际知识和健康乐观的人。泛爱主义者认为,儿童的天性是善良的,儿童的发展应当是自由的,应当重视儿童身体和心智的发展。在教育中,应当重视儿童的户外活动和游戏。教学中应当注重发展儿童的理性,重视现代语言和科学知识的学习。德国着名的泛爱主义者巴西多(JohannBemhaldBasedow,1723-1790),在卢梭的教育小说《爱弥尔》的思想影响下,呼吁要按照卢梭的思想创办泛爱学校。1774年,他在德国的德骚开办了一所泛爱学校。学校招收6-18岁的学生,教授农业知识、手工业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学校重视学生的体育和劳动教育,采用实物教学法,实施发展儿童本性的教育,并按儿童的程度分4个班进行教学。尽管这所学校仅存在了19年,但在它的影响下,一些泛爱主义者也相继开办了此类学校。1770-1774年间,巴西多还结合自己的办学实践,出版了《初等读物》的小册子,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
18世纪末,德国政治、经济都相当落后,国家还没有统一。1806年,普鲁士败于法国。割地加赔款,使普鲁士人受到极大屈辱,社会上下掀起了爱国主义的运动。而这一时期,10世纪末至19世纪初出现的新人文主义思潮,又推动了这一运动的进行,开始了德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新人文主义强调学习和发扬古代希腊文化的一切珍贵和有用的东西,并通过德国古典哲学、文学和历史等文化的发展来振兴德意志精神。新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有作家歌德、席勒,历史学家尼布尔、洪堡德(Humboldt,1767-1835),哲学家康德、费希特、黑格尔等。他们在各个领域的探索,推动了德国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改革,而其中,最有影响的就是教育上的改革。
在教育领域里,领导改革的是当时的新人文主义代表洪堡德。改革首先调整和加强了教育的领导机构。1808年,撤消了1787年成立的管理中等和高等教育的高级学校教育委员会,建立了领导和管理全普鲁士各级学校的公共教育部,洪堡德担任部长。其次,对各级学校进行整顿和重建。改革使德国教育焕发了新的生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在初等教育方面,洪堡德特别注意小学师资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努力改进培训工作。他一方面邀请瑞士教育家喀尔·席勒(CallAugustZeller,1774-1847)到普鲁士办师范学校,用裴斯泰洛齐的方法培训教师。同时在1808年专门派17名教师到瑞士向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学习,以便在德国发展师范教育,培养小学师资。在这期间,先后去瑞士学习求教的有赫尔巴特(Herbert,1776-1841)、第斯多惠(Diesteweg,1790-1866)、福禄培尔(Froebel,1782-1852)等人。这些人回国后,或对德国教育进行改革,或开办师范学校,推动了德国师范教育的发展。当时德国师范教育的学习科目范围较广,主要有德语及文学、数学、地理、自然、历史、物理、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神学课等。洪堡德还对学校制度进行了改革,改革后的德国教育形成了双轨制,其中为资产阶级子女办的初等教育主要由预备学校和家庭教育组成,为穷人子女办的初等教育主要由国民学校和职业教育组成。
在中等教育方面,洪堡德十分重视文科中学的改革。在他任教育部长期间,文科中学的办学方向、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师资质量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进。1810年,在教学计划的改革上,注重削减古典学科内容,扩大普通基础学科的内容。如原有的古典语法课改为古典名着阅读课,同时把语言、数学作为基础课,并增加了历史、地理和自然科学等科目,使文科中学的办学方向适应现实生活。在师资的培养上,洪堡德注重对教师资格的认定。1810年规定,凡要担任中学教师的都必须通过国家考试,合格者给予中学教师称号。这项措施改变了过去文科中学教师只能依赖僧侣阶层的局面。
在高等教育方面,洪堡德重视新大学的建设工作。1810年,在他倡导下,建立起了柏林大学。柏林大学与一般的大学不同,它不仅重视教学,更强调专门知识的探索和科学水平的提高。该校设立了“讲座制”,在教学方法上不强调死记硬背,重视教授的演讲和与学生之间的探讨。柏林大学的建立开创了高等教育“教学与科研”两大任务并重的新局面,成为各高校学习的榜样。不久,一些新的大学也纷纷建立,如1811年的不莱斯劳大学,1818年的波恩大学,1826年的慕尼黑大学等。这些新式大学除重视教学与科研外,还对学科进行了改革,如把原来只属于预科性质的哲学科,提高到同法学科和医学科同等的地位,且居于首位;同时,降低神学科的地位,并减少神学科的课时。
1815年,拿破仑“百日政变”失败,欧洲封建势力重新抬头,同年9月俄、奥(奥地利)、普(普鲁士)三国结成所谓的“神圣同盟”,由于它的干预,德国教育的发展出现了反复和倒退。1817年,德国的公共教育部改为“宗教事务与国民教育部”,加强了宗教、教会对教育的影响。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受到严格控制,初等学校和师范学校新设立的学科被取消,神学科得到加强,新人文主义运动中提出的各项改革措施被否定。在中等教育上,文科中学虽依然存在,但性质已发生重大变化。文科中学中所具有的人文主义思想受到审查和“纠正”,教师和学生的进步活动受到监督和限制。文科中学的教学内容也做了较大的改动,古典学科的教学时间增加,自然学科的教学时间普遍减少,政府认为这些学科是“破坏了信仰的力量”的危险学科,1856年后干脆取消了自然学科的教学。另外,洪堡德时期没有改革的实科中学,在这一时期也受到审查。实科中学增加了古典语言的拉丁课程,实科性科目被削减。以后,又把这些学校改为古典与实科并重的学校——文实中学。至19世纪后期,德国的实科中学实际上已分化为实科中学和文实中学。这一时期,德国的大学也受到极大的冲击。反动势力对高等学校进行了严格的控制,限制师生的言行,检查教授的讲义,减少大学的学术活动,神学科目和神学教学的地位重新受到了重视。
1848年,德国革命失败以后,普鲁士政府于1854年10月又连续颁发了3个反动条例,强调国民学校和师范学校要以宗教、忠于君主和德国沙文主义教育为基础,要求学校要为宗教生活、职业生活和国家生活服务。国民学校中所有有利于发展学生创造精神的方法都被取消,包括不允许进行启发式教育。师范教育中不仅取消了文学教学,而且还用相当于法令汇编的“学校管理”,代替了教育学和心理学课程。
这一反复和倒退尽管推迟了德国教育改革的发展进程,却无法阻挡教育改革的历史潮流继续向前涌进。
1871年普法战争后,德国基本结束了封建割据的局面,实现了以普鲁士邦为首的统一政府,建立了资产阶级和容克地主相联合的政权,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也为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一时期,德国的幼儿园在教育家福禄培尔的推动下得到较快的发展,各级各类学校也不断增加。这一时期,德国的职业教育受到重视,得到较快的发展。1887年,德国的凯兴斯坦纳在慕尼黑建立了第一所职业学校。不久,各种培训职业学校的教师的训练机构也相继建立。当时,德国职业学校的专业门类较多,如理发、烤饼、裁缝、制鞋、陶瓷、印刷、驾驶、钟表、机械、园艺、药材、音乐等,加上各种各样的专门学校,形成了德国比较完整的职业教育系统。1847-1881年,仅普鲁士就新建学校达6000多所,其中职业学校和实科学校占很大的比例。
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德国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德国实科教育逐渐得到重视。到1882年,在制订的教学计划中,除文科中学外,9年制的文实中学和实科中学也被承认作为高级中学的类型。1900年,颁布的“基尔法令”终于规定,文实中学和实科中学的毕业生与文科中学的毕业生一样具有升大学的资格。与此同时,一批以柏林大学为模式的新型的农、林、医、机械、采矿以及其他应用学科领域的高等技术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也相继建立起来。
19世纪末,德国由于强化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教育,各级各类学校逐步成为德国政府鼓吹侵略扩张和抵制民主进步运动的工具。容克贵族与资产阶级联盟的德意志帝国继承了普鲁士军国主义的传统,成为最富于侵略性的国家。这一时期的德国教育充满着沙文主义、军国主义和僧侣主义。如德语、德国文学、德国历史和地理、宗教等教学,竭力宣扬德意志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是“占有主宰地位的民族”,向学生灌输民族沙文主义思想。宣扬黩武主义,强调以军事训练为主,试图把青年一代培养成为侵略扩张服务的军人和臣民。1892年制定的德国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即明确规定要培养具有沙文主义、军国主义和忠于国王的“德意志公民”。
三、20世纪前期德国的教育制度
1871年爆发的普法战争,以普鲁士胜利告终,从而使长期处于封建割据状态的德国实现了统一,建立德意志帝国。它的统一,极大的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到20世纪初,德国的工业总产值已超过英国和法国,仅次于美国而跃居世界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二位,从而进入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阶段。
德国在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沿袭了普鲁士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传统,对内实行容克地主贵族专制统治,对外推行侵略扩张政策,致使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之一。在苏联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下,德国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也于1918年11月爆发了革命,一举推翻了君主统治,并于1919年4月建立了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但由于社会民主党人的出卖,变成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同年颁布了魏玛宪法,从此德国由帝国时期转入共和时期。
1934年8月,德国法西斯纳粹党头子希特勒窃取了政府领导大权,公开提出要建立大德意志帝国,称霸世界,推行民族沙文主义、实施法西斯专政。为实现其狂妄的侵略野心,希特勒于1940年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包括德国人民在内的世界人民陷入战争的灾难之中,但最终遭到失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作为战败国而被苏、美、英、法四国共同占领。1949年,由美英法三国控制的德国西部地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由苏联占领的德国东部地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由此,德国又分裂成为两个国家,实行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教育制度。
1990年10月,东西德签订和平统一条约,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5个州,宣布加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从此,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长达40多年的分裂状态,实现了德国的再次统一。所谓统一,其实就是要按照联邦德国的模式,改造东部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其中也包括教育体制。
20世纪前期德国教育制度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一)魏玛共和时期的教育制度
这一时期主要指1919年至1934年。1918年德国爆发了无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君主政府,建立了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但随即便被资产阶级扼杀,变成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资产阶级政府依据1919年通过的魏玛宪法对教育进行了改革。共和时期,对于德国的现代学校教育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时期,它对德国以前的各级学校教育制度,作了具有重大意义的变动。
首先,废除了等级性的双轨学校教育制度,建立单一的学制系统;实施强迫义务教育,年限为6-14岁;在原有的文科中学、文实中学和实科中学的基础上增设9年制的德意志中学和6年制的上层建筑中学,以便为中学的“优才生”提供完全中学教育。
其二,小学教师由原来师范学校培养,改为由高等师范学院培养,以提高师资水平。
其三,重视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各种高等技术院校纷纷建立,并又恢复其作为讲授科学和学术研究的场所。
其四,宗教教育被规定为学校的正式课程;同时,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的思想灌输也充斥于学校教育领域,从而为纳粹法西斯上台和发动二战打下了基础。
(二)纳粹统治时期的教育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