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黄土躬耕录
6551700000038

第38章 方略篇(10)

其次,提高处理突发事件和复杂问题的能力,是应对频发的灾害事故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我国涉及社会公共安全的意外事故和灾害性事件不断增加。例如,非典疫情、禽流感、矿难、毒品犯罪、艾滋病扩散等等。据有关资料统计,国内每年因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和社会公共安全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逾百万,经济损失高达6500亿元,约占CDP总量的6%。同时,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的频率以及参与人数的规模,也呈快速增长势头。从1993年到2004年,全国的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从8000多起增加到近7万起,涉及人数也从70万人增加到300多万人。这些,都预示着“矛盾凸现期”的来临,意味着处理突发事件和复杂问题将成为各级领导干部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和严峻考验。

第三,提高处理突发事件和复杂问题的能力,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六大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提出了提高“五种能力”的要求,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是其中之一。一般来说,一个领导干部领导水平的高低,在正常时期、日常工作中也能够得到体现,但只有在关键时刻、突发事件和复杂问题面前才体现得更为充分。从各地发生的一些突发事件和复杂问题看,事前麻痹大意、预防不力,事中反应迟钝、处置不当,是导致事故发生、事态扩大以至矛盾激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可以说,能不能正确处理突发事件和复杂问题,是考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标尺和“试金石”。

新时期、新阶段提高领导干部处理突发事件和复杂问题的能力,应在提高以下五种能力上下工夫:

一要提高审时度势的能力。“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突发事件和复杂问题的发生、形成和解决,都与周围环境的变化密不可分,外因与内因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面对社会大变革、开放大推进、改革大攻坚、思想文化大激荡、发展稳定大变化的环境和形势,领导干部处理突发事件和复杂问题,必须正确认识和科学判断形势,善于从复杂现象中看到本质,从不利中看到有利,从偶然中揭示必然,从变化中掌握不变,从外因着眼找准突破口,从内因人手找准着力点;必须掌握科学的辩证思维方法,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发展观来谋划事情,把眼光放得远一点,把问题想得复杂一点,把应对措施准备得充分一点,增强敏锐性、预见性和前瞻性,牢牢掌握处理突发事件和复杂问题的主动权,真正做到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

二要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古人云:“不谋万事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突发事件的发生,绝大多数并不是无端飞来,复杂问题的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件件具体矛盾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处理突发事件和复杂问题,往往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纵观全局,统筹考虑。既要考虑如何解决,也要考虑怎么防范;既要考虑此事的处理,也要考虑彼事的解决;既要考虑政策法规规定,又要考虑当地的民情风俗和客观实际;既要考虑事情本身的处理,也要考虑后期影响和后续工作的开展;既不能久拖不决,也不能仓促了事,防止顾此失彼,因小失大,贻误大局。

三要提高统筹协调的能力。当前,要针对人民内部矛盾是构成突发事件和复杂问题重要因素这一实际,把协调人民内部不同利益关系作为处理事件和问题的重点来抓。在发展的基础上处理好社会公平问题,是处理好利益关系的关键。要按照“坚持效率优先、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则,正确处理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区域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不同阶层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缩小利益差距,减少利益摩擦,化解利益矛盾,实现利益和谐。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是维护社会公平的关键。要把握好最大多数人共同利益与不同阶层具体利益的结合点,正确处理和统筹兼顾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关系,高度重视解决好就业问题、分配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和生活与发展环境问题,解决好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和生产问题,努力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调动积极因素,化解不利因素,促进利益和谐,构建和谐社会。

四要提高快速决断的能力。既然是突发事件,就要快速果断。只有做到快速反应,才能争取主动,将突发事件和复杂问题产生的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影响控制到最小范围。首先,信息要灵敏。要随时注意捕捉、甄别、分析信息,保持“耳聪目明”,做到见微知着,未雨绸缪。如果信息不灵,就会尴尬被动,错失良机。其次,态度要冷静。冷静,才能做到处变不惊、临危不乱、沉着应对、稳妥处置。第三,处置要果断。反应迟缓就会贻误时机,使局部问题发展成全局问题,一般问题演变成重大问题,甚至造成事态扩大或局面失控;果断则能把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变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第四,手段要灵活。要用法治的方法、民主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疏导的方法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一般情况下不能动用警力和警械,防止激化矛盾,使问题更加复杂化,人为地增加解决的难度。

五要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是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关键,也是增强广大干部群众法治观念、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和复杂问题的内在要求。突发事件和复杂问题往往涉及面广,影响深远,备受社会关注,在处理时需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但如果背离了法律政策,不但不能达到稳妥处理的目的,还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因此,一方面,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自身的法治观念,积极学法,真正懂法,自觉用法,在处理突发事件和复杂问题时,每一个环节都要尽力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每一项措施都要尽力做到依法行政、按章办事,慎重解决。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确保事前能够正确预见、有效预防,事中能够临危不乱、从容应对。

提高领导干部处理突发事件和复杂问题的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磨砺、不断提高。首先,要勤学习。突发事件和复杂问题的成功处置,通常是多种知识融会贯通、多种能力交织进合、多年工作经验厚积薄发的结果。这就需要领导干部不断地学习积累,丰富经验,力求做到大局上把握方向不出偏差,细节上体现策略不显纰漏,方法上沉着应对不乱方寸。其次,要重实践。处理突发事件和复杂问题,只有经历实践的摔打锻炼方能不断提高。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经常性的训练和演练,有计划地安排领导干部进行培训锻炼,提高组织指挥能力和现场处置能力。另一方面,事件平息和问题解决后,要及时回顾反思,既要总结成功之处,又要剖析失败教训,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第三,要多调研。要经常深入基层,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捕捉一些深层次、内幕性的信息,提高做好相关预测和预防工作。同时,要以调研为突破口,通过经验交流、案例分析等形式,探讨处置方略,深化对策研究,以便触类旁通,相互借鉴,灵活施策。第四,要严考核。要把处理突发事件和复杂问题的能力,作为领导干部能力评价的重要方面,有意识地在突发事件和复杂问题的处理中考察、了解和识别干部,对能力强、表现突出的优秀干部,要及时重用;对在处理突发事件和复杂问题中因工作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格责任追究,并按有关规定进行查处。以科学的考核,有效的机制,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处理突发事件和复杂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

(本文为中央党校学员交流论文)

领导干部要始终扭住加快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

加快发展既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又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者、推动者和落实者,又是履行第一要务的决策者、组织者和执行者。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紧紧扭住加快发展不放松,一心一意谋发展,集中精力抓发展,凝聚力量促发展,努力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一、领导干部始终扭住加快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是历史的必然和时代的要求

加快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和时代的最强音。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在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各级领导干部始终扭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更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极为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始终扭住加快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要求。发展是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条主线。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在要求,又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才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只有不断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才能为发展生产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只有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水平,改革和建设才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人民群众才能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来。

其次,始终扭住加快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六大勾画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为各族人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临夏回族自治州成立以来,全州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经济社会有了长足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由于基础差、底子薄,整体发展水平仍处于全国、全省最低水平。在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和全省14个市州地中,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居靠后位置。就全国发展水平而言,从初级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味着发展速度、水平、质量、效益的全面提升和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对临夏来说,则是要在基本解决温饱的基础上稳定解决温饱,再步入初级小康,进而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其压力更大,任务更艰巨,时间更紧迫。出路只有一条,就是实施追赶战略,加快经济发展,缩小发展差距,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第三,始终扭住加快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是国际国内历史经验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除了西方在政治思想上实行和平演变的外部因素外,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这些国家忽视和放松了发展,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民众感受不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最终导致了政治崩溃。我们党在一段时间内,把阶级斗争、政治斗争作为中心工作,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很大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毅然把发展问题提到党的中心任务的地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这二十多年,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是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的时期,是我国国际影响显着提升、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的时期。正是因为紧紧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放松,我们才经受住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亚洲金融危机以及国内洪水、非典疫情等重大灾害的严峻考验,国家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社会主义事业蒸蒸日上,社会主义制度显示出了巨大的优越性。

第四,始终扭住加快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是解决前进中一切问题的根本出路。展望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重而道远,既有过去积累的老问题,也有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但不论解决什么问题,最终都要靠发展。发展是基础,发展是根本。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目前,我们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方面短期内仍处于优势地位,西方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中国实行遏制和“西化、分化”的图谋也不会改变,应对这种复杂多变的局势,战胜种种风险和考验,离不开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离不开发展;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离不开发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离不开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掌握国际斗争主动权,离不开发展;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离不开发展。只有加快发展,才能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发达的生产力,才能使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实际利益,前进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才会迎刃而解,一个国强民富、更加辉煌灿烂的社会主义中国就会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第五,始终扭住加快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是领导干部的根本职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是我们党的宗旨。各级领导干部是人民公仆,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实践“三个代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领导干部是关键。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需要各级领导干部来组织和践行,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和措施,需要各级领导干部来领导和实施,人民群众参与建设小康社会的积极性、创造性,需要各级领导干部来动员和凝聚。各级领导干部既要把加快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又要把加快发展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和根本职责,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二、领导干部始终扭住加快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着眼新的实践,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使各项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以新的观念、新的作风,认真履行第一要务,加快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