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科学解密地球
6550900000006

第6章 了解动物的生长习性

恐龙是怎么灭绝的

恐龙

恐龙是出现于二亿四千五百万年前,并繁荣于六千五百万年前结束之中生代的爬虫类。或为恐龙和与它同一时代的蛇颈龙、翼龙等的模糊总称。恐龙在某一时期突然消失,成为地球生物进化史上的一个谜,这个谜至今仍无人能解。地球过去的生物,均被记录在化石之中。中生代的地层中,即曾发现许多恐龙的化石。其中可以见到大量或呈现各式各样形状的骨骼。但是,在紧接着的新生代地层中,却完全看不到恐龙的化石。由此推知恐龙在中生代时一起灭绝了。

恐龙种类多,体形和习性相差也大。其中个子大的,可以有几十头大象加起来那么大;小的,却跟一只鸡差不多。就食性来说,恐龙有温驯的素食者和凶暴的肉食者,还有荤素都吃的杂食性恐龙。

谁最先发现了恐龙

在英国南部的苏塞克斯郡有一个叫做刘易斯的小地方。180年前,这里曾经住着一位名叫曼特尔的乡村医生。这位曼特尔先生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心,特别喜爱收集和研究化石。行医治病之余,他常常带着妻子一起爬山涉水去寻找和采集化石,足迹踏遍了周围有岩层出露的沟沟坎坎。久而久之,曼特尔夫人也成了一位“自然之友”和化石采集高手。

1822年3月的一天,天气非常的寒冷,可是曼特尔先生还是照常出门去给病人看病。夫人在家里等着丈夫回来,心理总是惦记着他会不会着凉。后来,曼特尔夫人实在坐不住了,就带上一件丈夫的衣服出门向着他出诊的方向去迎接他。她走在一条正修建的公路上,公路两旁新开凿出的陡壁暴露出一层层的岩石。她习惯性地边走边观察两边新裸露出来的岩层,忽然,一些亮晶晶的东西引起了她的注意。“这是什么东西呢?”她一面自言自语,一面走上前去仔细观看。哇!原来是一些样子奇特的动物牙齿化石。这些化石牙齿太大了,曼特尔夫人从来没有见到过这么大的牙齿。发现的兴奋使得曼特尔夫人忘记了给丈夫送衣服这件事。她小心翼翼地把这些化石从岩层中取出来带回了家里。晚些时候,曼特尔先生回到了家中。当夫人将新采集到的化石呈现在他眼前的时候,他惊呆了。他见过许许多多远古动物的化石牙齿,可是没有一种能够与这么大、这么奇特的牙齿相似。

在随后不久,曼特尔先生又在发现化石的地点附近找到了许多这样的牙齿化石以及相关的骨骼化石。为了弄清这些化石到底属于什么动物,曼特尔先生把这些化石带给了法国博物学家居维叶,请这位当时在全世界都是最有名的学者给予鉴定。

说实在的,居维叶也从来没有见过这类化石,而他读过的所有的由前辈科学家撰写的书籍和论文中也从来没有提到过这种化石。不过,居维叶还是根据他掌握的相当丰富的动物学知识做了一个判断,他认为牙齿是犀牛的,骨骼是河马的,它们的年代都不会太古老。曼特尔先生对居维叶的鉴定非常怀疑,他认为居维叶的结论太草率了。他决定继续考证。从此,只要一有机会,他就到各地的博物馆去对比标本、查阅资料。

两年后的一天,他偶然结识了一位在伦敦皇家学院博物馆工作的博物学家,此人当时正在研究一种生活在中美洲的现代蜥蜴——鬣蜥。于是,曼特尔先生就带着那些化石来到伦敦皇家学院博物馆,与博物学家收集的鬣蜥的牙齿相对比,结果发现两者非常地相似。喜出望外的曼特尔先生就此得出结论,认为这些化石属于一种与鬣蜥同类、但是已经绝灭了的古代爬行动物,并把它命名为“鬣蜥的牙齿”。后来,随着发现的化石材料越来越多,人类对这些远古动物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我们知道所谓的“鬣蜥的牙齿”这种动物实际上是种类繁多的恐龙家族的一员;它确实与鬣蜥一样属于爬行动物,但是它与真正的鬣蜥的亲缘关系比起与其他种的恐龙的关系还要远呢!但是,按照生物命名法则,这种最早被科学地记录下来的恐龙的种名的拉丁文字并没有变,依然是“鬣蜥的牙齿”的意思。不过,它的中文名称则被译成为禽龙。

因此请记住:禽龙是科学史上最早记载的恐龙。同时,别忘了曼特尔这个名字以及他那位热爱大自然的妻子。

恐龙灭绝的原因

1.陨星撞击说

1980年美国科学家根据意大利等地白垩系项部粘土层中发现高含量的铱而提出这种学说。因地球上的铱含量极少,但天体中铱含量可以很高,因而粘土层中的铱应是天体陨星撞击地球时带来的,而撞击造成大量粉尘,遮天蔽日,气温骤降,植物枯萎,最后导致恐龙难以生存,终于灭绝。此学说曾引起很大轰动,但毁誉参半。赞成者陆陆续续提出许多依据。如美国航天局在墨西哥湾的尤卡坦半岛发现地下1公里深处有直径60公里的圆形构造,内有白垩纪晚期海相地层,外围还有直径180公里的环形构造,10公里以上的坑还有20个(有人命名为阿尔瓦罗—奥夫雷贡撞击坑、奇克苏鲁撞击坑、伯利兹撞击坑等等),因而推测这些坑为当时有一个直径10公里大的陨星,以每秒40公里的速度撞击而成。撞击产生的巨大能量,有人认为相当于1994年7月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21个碎片撞击木星表面所释放出来的能量总和的1万~5万倍,有的认为相当于50亿倍广岛原子弹的能量。总之,这极大的能量足以使数以千亿吨计的尘埃抛至高空,使地球暗无天日,植物光合作用停止长达6个月,持续低温达10年之久;撞击时的高温也可使岩层熔化,而在周围形成许多玻璃小球,或在坑的周围形成次生撞击石英。更糟的是撞击坑的岩层含有大量硫,有的说海底还有大量的甲烷,或陨石含有毒的物质,这些都毒化了当时已极其恶劣的环境。另有报道说,在1994年印度也发现了命名为斯娃的撞击坑,坑长600公里宽450公里。据推算陨星达40公里长,它与墨西哥发现的是同—陨星,至地球大气层时才分为两大块及许多小的陨石,它们分布在太平洋及其周围。近年来美国在太平洋中部海底,也找到这一时期的陨石。此文登载在权威的《自然》杂志上。还值得提及的是科学家在丹麦和西班牙白垩系顶部的岩层中,发现了太阳系里非常稀少的铬(Cr)同位素—53,而它与含碳陨石里的铬同位素相同。在丹麦,其铱的含量比地球岩石高出160倍,此外,还有饿、铂、铼等元裳的高异常,这些也都证明曾有陨石撞击。

2.气候变化说

法国古生物学家经大量研究,认为自垩纪晚期,全球海平面下降,海水从欧洲大部分地区撤出,整整退了几千公里。还有整个北非、撒哈拉大沙漠区、中东和南美渊西部也发生大规模海退,这是气温下降,两极冰帽形成,气候变冷变干的结果,从而导致植物大量减少。此外,在赤道地区,包括我国南方地区也形成了大片红色地层(气候干早、植被大量减少,缺少有机质、并在强氧化环境下形成的结果)最终导致恐龙灭绝。也有的学者认为中生代的二氧化碳(Co2)含量高,而新生代Co2含量低,不适于恐龙生长。

3.天体影响说

有的学者认为这一时期太阳耀斑强烈及超新星爆发等,导致宇宙射线骤增,影响生物生长。美国宇航局在194年测得一离地球2万光年的中子星,它一次爆发的能量就相当于太阳300年释放的能量,若没有地球厚厚大气层的阻挡,其形成的宇宙射线足以杀死许多生物。

4.古磁场变化说

在白垩纪末,岩层的磁场强度比平常大得多,而磁场强烈变化将会导致生物生理、繁殖等发生紊乱。

5.大地构造变化说

白垩纪末正值印度、澳大利亚、南极洲、非洲、南美洲形成的泛大陆解体,导致地壳剧烈运动,致使地球气候、物理化学环境引起很大变化而影响恐龙及其他生物的生存。

6.火山影响说

白垩纪时期是全球火山大规模、频繁喷发的时期,如印度次大陆火山持续不断和大规模喷发,大量的火山物质堆积在德干高原地区,其体积几乎相当于法国领土堆积了3000米高的火山物质。在太平洋沿岸的日本及我国东南沿海,特别是浙江、皖南、福建,火山活动也很频繁,堆积了巨厚火山岩系地层。在江苏南部也有大量火成岩侵入。大量火山喷发,毒化了环境,严重地影响了生物的生长、繁衍,尤其是大型恐龙。

7.恐龙繁殖受挫说

恐龙是卵生的。科学家发现侏罗纪时恐龙化石多,但恐龙蛋化石少。相反,到了白垩纪,尤其是晚白垩世,恐龙化石少,而恐龙蛋化石却很多。如河南西峡县一带和湖北郧县一带,这一时期的恐龙蛋化石,成千上万,令人叹为观止,相反恐龙化石却极少发现。而且进一步用电子扫描、切片等方法,又发现这一时期的恐龙蛋的许多蛋壳变薄,仅l毫米厚,而不是通常的2毫米厚。特别是许许多多的蛋均没有孵化出来。台湾学者在西峡考察研究时,认为蛋内可能曾有细菌繁殖。这些都说明可能由于繁殖受挫,导致恐龙急剧减少,最终灭绝。

8.竞争淘汰说

恐龙时代已出现了哺乳动物和鸟类,这些动物是温血的,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小,在恶劣环境中,生存能力远优于恐龙,它们还可大量偷吃恐龙蛋,最终淘汰了恐龙,使哺乳动物和鸟类得到空前大发展。

9.植物影响说

成都理工学院博物馆馆长李奎等,对四川盆地的恐龙化石进行大量分析,发现恐龙化石中含有高量的砷和铬,而且与恐龙共生的植物化石中,其砷、铬含量也很高(三氧化二砷即砒霜,剧毒)。所以恐龙不断摄入,必导致慢性死亡。四川大批恐龙灭绝可能与此有关。据说草食恐龙很偏食,更加剧了这种可能性。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假说,这里难以一一列举。地球上的生物灭绝可能是个原因极其复杂的自然现象。从地球上开始出现大量生物的寒武纪至今,即距今5.4亿年以来,地球至少发生过20多次生物灭绝事件,其中大的就有5次。恐龙的灭绝只是其中大的一次,而且还不是最大的一次。最大的一次是发生在二叠纪末,即距今2.5亿年前。但由于恐龙等灭绝距离我们现在较近,且又涉及到陆生大型动物,因而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尽管目前对灭绝事件的假说很多,但仍然没有一个能完全解释得清的。就拿目前最热门的陨星撞击说,也是如此。第一,因恐龙的灭绝是个长达500万年的逐渐灭绝到后来突然全部灭绝的复杂过程;第二,地史上一些大灭绝事件,也未找到陨星大撞击的依据;第三,撞击事件并未严重影响哺乳动物和鸟类,甚至冷血的爬行类,如龟、蛇等的生存,相反,生活在海里的生物,有些还是在海底,如底栖的蛤类等,甚至在深水生活的,如菊石等却难逃厄运;第四,迄今为止,并未找到大的陨石,甚至连直径10米大的都未见。如此种种疑问都难以合理解释。尽管如此,这些假说又都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因此,许多人认为导致恐龙等的灭绝,很可能是多种原因综合促成的,而且不同地质时期生物灭绝事件的原因不会完全相同,其中的奥秘还有待人们继续研究探索,去解开这旷古之谜。白垩纪末期恐龙等许多较低等的生物灭绝了,但是随着新生代的开始,却迎来了较高等的哺乳动物、被子植物等空前大发展的新时代。所以这种灭绝是自然界的规律,它和今天人类活动造成物种的灭绝是截然不同的。

“恐龙”之名的由来

实际上,人类发现恐龙化石的历史肯定是由来已久。早在曼特尔夫妇发现禽龙之前,欧洲人早就知道地下埋藏有许多奇形怪状的巨大骨骼化石。但是,当时人们并不知道它们的确切归属,因此一直误认为是“巨人的遗骸”。至于我们中国人,早在2000多年前就开始采集地下出土的大型古动物化石入药,并把这些化石叫做“龙骨”。谁能肯定,这“龙骨”之名与恐龙化石的发现就没有联系吗?

最古老的爬虫类化石可追溯至古生代之『宾夕法尼亚纪』(31000万年前─27500万年前)。追本溯源,当系由两栖类演化而来。两栖类的卵需在水中能始发育。爬虫类演化出卵壳,可阻止水分散发。此一重大改革,使得爬虫类可以离开水生活。

到225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的中生代,爬虫类成了地球上的支配者,故中生代又称爬虫类时代。大型爬虫类恐龙即出现于中生代早期。草食性的梁龙和雷龙,是最大的陆栖动物。霸王龙是肉食性恐龙。另有生活在海中的鱼龙及生活于空中的翼龙等。

爬虫类在地球上繁荣了约1亿5千万年左右。这个时代的动物中,最为大家所熟知的就是恐龙。人们一提到恐龙,眼前就会浮现出一只巨大而凶暴的动物,其实恐龙中亦有小巧且温驯的小恐龙。

恐龙属脊椎动物爬虫类,曾产于中生代之陆上沼泽,中颈及尾皆长。后肢比前肢长且有尾。其中有数种好食肉,数种好食草,体概巨大,可认为陆生动物中之最大者。其体格在下等之种类,有似最古之鳄及喙头类,在高等之种类略与鸟类相似。

研究恐龙,全凭化石。古生物学家以其化石,推论其形态及习性。根据古生物学家的研究,恐龙就像现生的动物一样:有大的,有小的;有的以两条腿走路;有的以四条腿走路;有的吃植物,有的吃动物;有的皮肤光滑,有的皮肤上有鳞或骨板。其共同相似之处是:所有的恐龙,脑子都很小,蛋下在陆地上(所有的爬虫类都是如此)。

恐龙的分类以及各种类型恐龙的介绍:

(1)雷龙

有些恐龙的身躯十分庞大,像雷龙就是一个例子。在侏罗纪时,地球上的气候温暖而潮湿,到处都有青葱的森林,因为这些丰富的植物性食物,带来了草食性恐龙的繁荣,雷龙在这个时后也活跃于现在北美洲的平原上。

雷龙的体重约在三十五公吨到五十公吨之间,它那粗壮的腿,有如树干一样;长长的脖子,直立起来有七层楼房那样高,可以说是地球有始最大的动物。雷龙的身体虽然大得惊人,性情却很温和,平时以温带森林中的植物为食,有时会走入沼泽里,由于水具有浮力,可以减轻它身体的沉重负担,同时也能躲避像异特龙般凶暴的肉食性恐龙的攻击。

(2)三觭龙

剑龙和角龙身上的骨板和骨片,只能用做被动的防卫,而没办法做还击,到了觭龙出现,情势才逐渐改观。三觭龙是觭龙中体积最大的,头上长着两只长矛似的角,另外一只角突起于眼睛和鼻孔之间。这样尖锐的武器,连最可怕的肉食恐龙都要让它三分。

(3)剑龙

出现于一亿五千万年前的剑龙,它最大的特征就是背部耸起的两排骨板,以及尾巴上生着尖棘。剑龙是草食性的恐龙,行动缓慢,它身上的骨板和尾巴上的尖棘,便成了躲避肉食性恐龙最好的防卫了。

(4)甲龙

剑龙身上有骨板保护,但骨板遮不到的地方,仍然易受攻击。当剑龙逐渐绝迹,全身披着骨板的甲龙(犰狳龙)便代之而起。甲龙好像刀枪不入的坦克车,连霸王龙对它也无可奈何。

(5)霸王龙

霸王龙(暴龙)是肉食性恐龙中最大也是最残暴的,霸王龙出现的时间已经是恐龙时代的最末期,距离现在大约八千万年前。霸王龙的身体高达十四公尺,体重大约十公吨,它的后脚十分粗大强壮,甚至能各自撑起一只犀牛。

从霸王龙的化石发现,它的每一颗牙齿,都大如一个成人的手掌,即使是眼睛也比人头还大。虽然身体大部份都大得惊人,但是霸王龙的一对前肢却是既小又短,短得甚至于没有办法把食物送入口中,凶手龙也和霸王龙有相同的习性,是很凶猛的动物。

﹝6﹞鸭冠龙

鸭冠龙与霸王龙一样,出现于恐龙时代的末期。鸭冠龙最特别的地方在头部,它那扁而长的颚骨,像鸭的嘴巴,所以有了鸭冠龙这样的名字。过去人们以为鸭冠龙的生活与鸭子相似,是在水中游泳,并且以水中植物为生。后来科学家研究鸭冠龙化石的时候发现,它们并不是吃水草为生的,而是以岸上的树木为食物,鹅冠龙也有同样的习性。

(7)鹦鹉嘴龙

但是,直到曼特尔夫妇发现了禽龙并与鬣蜥进行了对比,科学界才初步确定了这是一种类似于蜥蜴的、早已灭绝的爬行动物。因此,随后发现的新类型的恐龙以及其他一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名称全都和蜥蜴有关,例如“像鲸鱼的蜥蜴”、“森林的蜥蜴”等等。同时,由于最初引起人们注意的这些远古动物化石,往往个体巨大、奇形怪状,着实令人恐怖。

随着这些令人恐怖而类似于蜥蜴的远古动物的化石不断被发现和发掘,它们的种类积累得越来越多,许多博物学家已经开始意识到它们在动物分类学上应该自成一体。到了1842年,英国古生物学家欧文爵士用拉丁文给它们创造了一个名称,这个拉丁文由两个词根组成,前面的词根意思就是“恐怖的”,后面的词根意思就是“蜥蜴”。从此,“恐怖的蜥蜴”就成了这一大类彼此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但是却表现得形形色色的爬行动物的统称。我们中国人则既有想象力又有概括力,把这个拉丁名翻译成了“恐龙”。

(8)马门溪龙

现在我们知道,恐龙家族中确实有许多令人恐怖的庞然大物,但是也有一些小巧可爱的“小东西”。如果你到北京动物园西边不远的中国古动物馆去看一看,从身长不足1米的鹦鹉嘴龙到身长达22米的马门溪龙,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各种恐龙一定会使你对恐龙世界有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

(9)双龙

双龙的身体较为粗壮,头骨高大,颚骨发达,嘴裂很大,满嘴的牙齿像锋利的小刀子一样,牙齿的前后边缘上还有小的锯齿,这些特征显示它可以撕碎任何捕获到的猎物,然后将大块的肉吞进腹中。此外,双龙的头骨上在眼睛后面的部位都有孔,这些孔使为了更好地附着那些牵动颚骨的肌肉用的,因此双龙撕咬的力量一定非常强大。科学家推测,双龙可能是侏罗纪早期生态系统中最残暴、最凶猛的食肉动物。

恐龙蛋

恐龙蛋是非常珍贵的古生物化石。最早(1869年)发现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白垩纪地层中,当时找到的只是两块碎蛋片,还不清楚是属于什么动物蛋的化石碎片。后来,经过对蛋片进行显微结构研究,发现其显微结构与乌龟蛋相似,因此认为那两块碎蛋片,是属于一种不知名的爬行动物的。事后不久,在法国南部白垩纪地层中,又发现了许多碎蛋片和一些大小不同、形状多样的完整蛋化石,蛋片的显微结构也与乌龟蛋相似,肯定也是属于爬行动物的蛋化石。那么,这些蛋化石是属于哪类爬行动物的呢?由于当时所发现的蛋化石直径比较大,有的直径大于20厘米,比乌龟的蛋大得多,在当时的爬行动物中,只有恐龙才能产下这样大的蛋,因此称所发现的蛋化石为恐龙蛋。此后,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白垩纪地层内,又陆续发现了一些恐龙蛋化石。由于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现的恐龙蛋化石的数量不多(不超过500枚),所见到的一般都是蛋的钙质外壳,极少发现保存有某种恐龙胚胎化石的蛋,很难判断所发现的蛋化石是由哪类恐龙产的。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有关恐龙蛋化石的研究工作并没有取得重要的进展。恐龙是卵生动物,通过受精孵化产生新的一代。因此,恐龙蛋化石的发现和研究,对于揭示恐龙的繁殖习性、行为、生存环境和灭绝原因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恐龙蛋化石埋藏异常丰富的国家据研究,恐龙蛋化石的形态有圆形、卵圆形、椭圆形、长椭圆形和橄榄形等多种形状。恐龙蛋化石的大小悬殊,小的与鸭蛋差不多,最大直径不足10厘米;大者的长径超过50厘米。蛋壳的外表面光滑或具点线饰纹。

恐龙产蛋的习性和行为与乌龟产蛋有一些相似。乌龟到了繁殖季节,往往成群地到一个有利的沙滩筑窝产蛋。产完蛋后,扒一些沙子把蛋埋起来,借助太阳光提供的热自然孵化。根据恐龙蛋化石埋藏比较集中,蛋化石一窝一窝产出,以及蛋化石的埋藏地一般都位于古湖盆的边缘,可以推测,到了繁殖季节,恐龙也有群聚产蛋可习。产蛋地点为植物生长繁茂的湖沼岸上,它们对湖沼岸的质地似乎没有严格选择。不同恐龙,产蛋方式不同,蛋在窝内排列的方式也不同。例如,产长形蛋的恐龙,在产蛋前,在先在选择好的地点用泥沙堆出一个略为上隆的,然后把蛋产在四周,所有的蛋都是两两一起,呈辐射状排列,产完一层蛋后埋上一些土再产蛋,形成数十蛋组成的一窝,最后扒一些泥沙盖上;而产圆形蛋的恐龙,产蛋前先在选择好的地点挖出一些蛋窝,然后把蛋产在窝内,产完蛋后扒一些泥沙掩埋上。此种方式产下的蛋,在窝内的排列无一定规律或两个靠得比较近一些。此外,还可能有其他方式。至于雌性恐龙蛋后是否要在一旁保护它产的蛋,或者像母鸡那样坐窝孵蛋,目前尚无定论。你们看,恐龙产蛋的方式多有意思。

不仅如此,不同恐龙蛋化石蛋壳的显微结构也还不一样呢!根据甸古生物学家的研究,恐龙蛋壳的显微结构,随着地质时代的变化而显示出一定变化规律;蛋壳上气孔孔径大小和疏密程度与古气候的干湿变化有关。在白垩纪末期恐龙走向灭绝时,蛋壳结构上也出现异常变化。因此,深入研究恐龙蛋壳的显微结构,可以为我们提供恐龙蛋演化和分类、古气候变化和恐龙灭绝原因等多方面珍贵的信息。

正因为恐龙蛋化石十分珍贵,各国古生物学家和政府主管部门都十分重视对它们进行研究,并且采取严格措施保护恐龙蛋化石遗址,打击盗挖恐龙蛋化石的不法分子。1997年元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拔专款在湖北省郧县青龙山建立了恐龙蛋化石遗址保护区。这是我国乃至全世界为恐龙蛋化石遗址首次建立的大规模的专属保护区。

怎么看乌龟的年龄

乌龟

乌龟(Chinemysreevesii)别称金龟、草龟、泥龟和山龟等,在动物分类学上隶属于爬行纲、龟鳖目、龟科、龟亚科,是最常见的龟鳖目动物之一。我国各地几乎均有乌龟分布,但以长江中下游各省的产量较高;广西各地也都有出产,尤以桂东南、桂南等地数量较多;国外主要分布于日本和朝鲜。

乌龟壳略扁平,背腹甲固定而不可活动,背甲长10一12厘米、宽约15厘米,有3条纵向的隆起。头和颈侧面有黄色线状斑纹,四肢略扁平,指间和趾间均具全蹼,除后肢第五枚外,指趾末端皆有爪。

乌龟一般生活在河、湖、沼泽、水库和山涧中,有时也上岸活动。在自然环境中,乌龟以蠕虫、螺类、虾及小鱼等为食,也吃植物的茎叶。乌龟是一种变温动物,在气温150C以上时,活动正常且大量摄食,而气温在10摄氏度以下时则进入冬眠状态。每年4一10月乌龟活动频繁,在此期间,每天日落时,乌龟便开始在水中游动觅食,一直到天明前才停止觅食,潜入水中,并且常常在晴天上午10时到下午16时爬上岸,静优于岸边晒太阳。6一8月为乌龟盛食期,10月其食量逐渐下降,11一3月处于冬眠状态。

此外,乌龟还具有如下特性:繁殖率低且生长较慢,一只500克左右的乌龟经一年饲养仅增重100克左有。但乌龟的耐饥能力较强,即使断食数月也不易被饿死,抗病力亦强,且成活率高。所以乌龟是较易人工饲养的动物。

乌龟的生活习性

乌龟属半水栖、半陆栖性爬行动物。主要栖息于江河、湖泊、水库、池塘及其他水域。白天多陷居水中,夏日炎热时,便成群地寻找阴凉处。性情温和,相互间无咬斗。遇到敌害或受惊吓时,便把头、四肢和尾缩入壳内。乌龟是杂食性动物,以动物性的昆虫、蠕虫、小鱼、虾、螺、蚌、植物性的嫩叶、浮萍、瓜皮、麦粒、稻谷、杂草种子等为食。耐饥饿能力强,数月不食也不致饿死。乌龟为变温动物。水温降到10℃以下时,即静卧水底淤泥或有覆盖物的松土中冬眠。冬眠期一般从1月到次年4月初,当水温上升到15℃时,出穴活动,水温18℃-20℃开始摄食。

乌龟的年龄与生长

乌龟寿命究竟有多长,目前尚无定论,一般讲能活100年,据有关考证也有300年以上的,有的甚至过千年。乌龟的生长较为缓慢,在常规条件下,雌龟生长速度为:一龄龟体重多在15克左右,二龄龟50克,三龄龟100克,四龄龟200克,五龄龟250-250克,六龄龟400克左右。雄龟生长慢,性成熟最大个体一般为250克以下。

乌龟的繁殖习性

(1)雌雄鉴别:特点个体大小躯干部龟壳颜色背甲纹路龟尾体味雄龟小长、薄黑色或暗不明显尾柄细、尾长特殊臭味雌龟大短、厚经济色棕黄色明显尾柄粗、尾短无异味(2)性成熟年龄:自然条件下5龄以上的乌龟性腺开始成熟,7龄成熟良好。从体重看,一般雄龟150克,雌龟250克性开始成熟。

(3)交配受精:每年的4-5月,当月亮刚上树梢时,在塘埂糊边,便可见到乌龟在相互追农。有时一只雌龟后面跟着1-3只雄龟。起初,雌龟不理睬,随着时间的推移,力大、灵活的雄龟便腾起前身扑到雌龟背上,用前肢抓住雌龟背部两侧,后肢立地进行交配。如在水中,则雌、雄龟上下翻滚,完成交配。(4)产卵期:热带地区乌龟可全年产卵,我国长江流域一般4月底开始产卵至8月底,5-7月为产卵高峰期。一年中雌龟可产卵3-4次(窝),每次间隔10-30天,每次产卵5-10个,最少的1个,最多的16个。水温、气温27℃-31℃最佳,超过35℃,则停止产卵。(5)产卵习性:乌龟的产卵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选择穴拉。到处爬行,以选择土质疏松有利于预防敌害的树根旁或杂草中。土壤的含水量约为5%-20%。第二阶段挖穴。卵穴口径约3-4厘米,穴身稍有倾斜,深约8-9厘米。第三阶段产卵。把卵产在穴中,每产完一个卵,即用后肢在穴内排好。每间隔2-5分钟产一个,产完一批卵需要30分钟左右。第四阶段盖穴。用两后肢轮番作业,把穴外的泥土一点一点地扒往穴内,且每放一次土,就用后肢压一下。把土盖满卵穴时,再用整个身体后半部腹板用力压实。整个生殖过程约需8小时,其打穴、产卵、盖穴时间比例约为6:1:3.6.胚胎发育:卵产下约30小时,壳上方有一白点,即为受精卵。产后30天,受精卵变成浅紫红色,70天后,卵壳变黑。整个孵化需80-90天稚龟才能出壳。

乌龟的生活规律

乌龟是个杂食性的动物。活动也有一定规律。大多有昼伏夜行的特点。气温在C30度时出来大量的觅食。常出没于池塘。溪边田缺口处。寻找一些小虾。田螺为主要食物。活动的时期4-10月。一年里有六个月处于冬眯阶段。成年的乌龟寿命极长。有百年至数千年不等。乌龟随着年龄与体积的增大。活动的范围不断的宿小。成年龟的体重增长不一般年增不会超过100克。体积越大增长的越慢。乌龟的耐饥性特别强。它体内的储存的能量足够它二年不食也不会影响到它的生命。在家中长期饲养的乌龟也有灵性的。

乌龟也有群居生活的习惯。在过冬的洞穴里一般都有几个或几十只大小不等的乌龟在一起的。晚上外出觅食时也成群结队的。很小单个外出。不过在大自然界里也以是很少能看到了。主要是人为因素的捕捉。还有农药用量增大。还有就是乌龟本身成活律低等造成。

饲养管理

1.饲养方式

人工饲养乌龟有池养、缸养、木盆养和水库池塘养等多种方式,各有利弊,可以因地制宜地自行选择。对一般专业户和小规模的养殖场,以建池养殖较好,因为此方式管理方便,经济效益也较大。

养殖池的建造:幼龟池和繁殖池可参照金钱龟的幼龟池和繁殖池的规格和方法建造。成龟池的建造也和金钱龟的成龟池差不多,但面积可以更大些,以便养殖数量更多的乌龟。如果成龟池较大,还可以鱼龟混养,在池中养一些草食性和滤食性的鱼类,以提高养殖的综合经济效益。要注意乌龟亦有会打洞、易逃跑的特性,因此围墙的墙基要深入地下50厘米左右。

2.乌龟的饲料及喂食

乌龟食性较广,稻谷、小麦、豌豆、小鱼、虾、昆虫、蜗牛等均吃,其中最喜欢吃的食物是小鱼、蜗牛、玉米和稻谷。人工饲养时,为满足乌龟生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避免因饲料单一而生长发育不良和产生厌食症,应采用多种饲料,如动物性饲料中的鱼虾、蜗牛、河蚌等和植物性饲料中的稻谷、小麦、玉米等。要想让乌龟充分地消化这些饲料,在投喂饲料之前,须先将玉米、豌豆等压碎,浸泡2小时左右,其他大块食物也须先切碎,然后才投喂。还须注意的是,在乌龟生长的不同时期,应根据其生长特点投以含不同营养成分的饲料。

乌龟的生活与气候关系密切,每年4月初开始摄食;6一8月摄食活动达最高峰,增重速度最快;至10月气温逐渐下降后其来食量开始下降,当气温降到10摄氏度以下时,则停止摄食,进入冬眠期。所以喂食时应根据乌龟的生长特点来进行,一般要求做到如下几点:

(1)定时。春季和秋季气温较低,乌龟早晚不大活动,只在中午前后摄食,故宜在上午8一9时投喂饲料。从谷雨到秋分是乌龟摄食旺季,时值盛暑期,乌龟一般中午不活动,而多在下午17一19时活动觅食,故投食以在下午16一17时进行为宜。定时可使乌龟按时取食,获取较多的营养,并且还可保证饲料新鲜。

(2)定位。沿着水池岸边分段定位设置固定的投料点,投料点的食台要紧贴水面,便于乌龟咽水咬食。定位投喂饲料,目的是让乌龟养成习惯,方便其找到食物,同时便于观察乌龟的活动和检查摄食情况。

(3)定质。投喂的饲料应该保持新鲜,喂食过后,要及时清除剩残食物,以防饲料腐烂发臭,影响乌龟的食欲和污染水质。

(4)定量。饲料的投喂量视气温、水质、乌龟的食欲及其活动情况而定,以当食欲及其活动情况而定,以当餐稍有剩余为宜。一般每隔1一2天投食1次。

3.稚龟的饲养

刚出壳的稚龟体质较弱,肠胃机能和消化能力也弱,故不宜马上放养于饲养池中,而应先单独精心喂养和护理一段时期,以提高稚龟的存活率。

稚龟的喂养和护理原则是:1.搞好清洁卫生,以防乌龟生病。2.控制适宜温度和涩度,以利其正常生长。3.培养稚龟逐渐适应外界环境,自行摄食。具体做法是:将刚出壳的稚龟先放在一个小型玻璃箱内,让其爬行3一5小时,待稚龟脐带干脱收敛后,以0.6%的生理盐水浸洗片刻,进行消毒,然后放人室内玻璃箱或木盆中饲养。切忌用人工强力拉断稚龟的脐带,这样会造成稚龟伤亡。稚龟饲养箱每天换水1一2次,水温严格控制在25一30摄氏度,天气炎热时还需多次向饲养箱内喷水,以调节温度并增加水中的氧气,使稚龟得以在适宜的条件下正常生长。对刚孵出1一2天的稚龟不需投食,2天后才开始喂少量谷类饲料,之后再投喂少量煮熟的鸡蛋和研碎的鱼虾、青蛙肉、南瓜红薯等混合的饲料。经过7天的饲养,稚龟体质已较强壮,便可将其转人室外饲养池饲养。

4.饲养乌龟应注意的事项

(1)应将幼龟、成龟和亲龟分池饲养,避免产生大乌龟吞食小乌龟的现象,同时也便于确定饲料投喂量和饲养管理,便于观察和掌握乌龟的生长情况。

(2)因乌龟性情温和且胆小,应保持饲养池四周安静,以免影响乌龟摄食、晒太阳、交配、产卵等正常活动。

(3)经常更换饲养池的水,保持池水洁净,搞好饲养池的卫生,以防乌龟发生疾病。

(4)池子四周与围墙之间空地上的沙土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在盛夏季节,还应采取一些降温措施,如洒水、种植一些小灌木等。

(5)冬眠期之前,检查乌龟的生长情况,对体弱饲养者加,多喂给乌龟喜食的饲料,使乌龟积贮大量的营养物质,长壮身体,安全越冬。

5.冬眠期管理

乌龟是变温动物,生活受环境气温的影响较大。11月至翌年3月,当气温在100C以下时,乌龟静卧于池底的淤泥中或卧于覆盖有稻草的松土中,不食不动,进行冬眠,这时它的新阵代谢非常缓慢和微弱。直到4月初,当气温上升至l50C以上时,乌龟才开始恢复活动并大量摄食所以在冬眠期不需投喂食料,也不需换水,此时期的主要工作一是保温,如在水池四周以及水池与围墙之间的空地上覆盖稻草;二是防止乌龟天敌的侵害。

繁殖技术

1.乌龟的雌雄鉴别

雌龟与雄龟在外形上有较为明显的区别:雄龟个体较小,龟壳黑色,躯干部长而薄,尾长柄细,具有特殊臭味;雌龟个体较大,龟壳棕黄色,纵棱显著,躯干部短而厚,尾短柄粗,没有特殊臭味。更为可靠和准确的鉴别方法是:在乌龟的繁殖季节,抓住成龟,当它的四肢和头尾皆欲缩人壳内时,用手指使劲住它的头及四肢,不让它有时间呼吸,此时乌龟泄殖孔内即排出副膀胱水,然后生殖器慢慢地外突,若只向外突出纵列的皱纹内壁者为雌龟;如有一充血膨大呈褐紫色的交接器外突者则为雄龟,如果在交配季节,雄龟还会有乳白色的精液排出。

2.繁殖

乌龟一般要到8龄以上性腺才成熟,10龄以上成熟良好。乌龟的交配时间开始于4月下旬,时间一般是下午17一18时,在陆地上或水中进行交配。乌龟在陆地上产卵,产卵期是5一8月。产卵前,乌龟多在黄昏或黎明前爬至远离岸边较隐蔽和土壤较疏松的地方(土壤的含水量为5%一20%),以后肢交替挖土成穴(一般穴深10厘米左右,口径8一12厘米),然后将卵产于穴中,产完卵再扒土覆盖于卵上,并用腹甲将土压平后才离去。乌龟没有守穴护卵的习性;它的另一个生殖特点是,卵子的成熟不是同步的。所以雌龟每年产卵3一4次,每次一穴产卵5一7枚。

人工繁殖乌龟时,在交配期之前,先挑选出性已成熟的乌龟,精心饲养,供应足够的养料,尤其应多喂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饲料,以利于乌龟产生优良的生殖细胞;其次,在乌龟的交配期,将性已成熟且体质健壮的雌雄乌龟按1:1的比例合并饲养,让其自然交配。在乌龟的产卵期,要注意保持饲养池的安静以及水池外空地上沙土的适宜湿度,以便于雌乌龟顺利产卵。最后应随时收集龟卵,进行人工孵化,以便获得较高的繁殖率,提高经济效益。

3.乌龟卯的人工孵化

乌龟卵壳灰白色,呈椭圆形,长2.7一3.8厘米、宽1.3一2厘米。在自然条件下,经50一80天孵化,稚龟即破壳而出。但是龟卵的自然孵化易受温度、光照等外界条件的影响和蛇、鼠及蚂蚁等天敌的危害,使得孵化期长,孵化率和存活率都较低。为提高乌龟的孵化率,可以采用人工孵化的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1)采卵:雄龟喜欢在草丛、树根下聚集,并掘土成穴产卵,故可根据穴位土质的松软或留下的足迹爪痕等找到乌龟的产卵穴,采得龟卵。因乌龟多在黄昏或黎明前产卵,为避免烈日暴晒造成龟卵损坏,采卵时间最好是早晨。

(2)选卵:人工孵化应选取已受精的新鲜优质卵。卵是否已受精的标志是,受精卵的卵壳光滑不粘土;而未受精卵则大小不一,壳易碎或有凹陷,并粘有泥沙。检查卵是否新鲜优质,可以将卵对着阳光观察,如卵内部红润者是好卵,卵内部混浊或有腥臭味者则为坏卵。另外,也不宜选用畸形卵。

(3)龟卵的人工孵化:孵化器可选用木盆、脸盆、孵化盘(70厘米x50厘米x15厘米的浅木箱)等。先在孵化器的底部铺上一层5厘米左右的细沙,为利于胚胎发育,将龟卵"动物极"(指卵较大的一端)向上置于细沙上,然后在卵上盖一层约3厘米厚的细沙,再覆上一潮湿毛巾,最后将孵化器置通风处。温度和湿度是孵化成败的关键,温度和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龟卵的胚胎发育。人工孵化时控制温度在28一320C之间,每天洒水1一2次,保持适当湿度,同时还要注意防止天敌危害龟卵。这样经过50一60天孵化,便可孵出稚龟。

常见病害的防治

一般说来,乌龟的适应性和抗病力都比较强,不易患病。人工养殖时,只要注意随时搞好清洁卫生,常常更换饲养池的水,乌龟一般都不会生病。但有时也会发生如下疾病和敌害:

1.感冒

病龟活动迟缓,鼻冒泡,口经常张开,可视为感冒。

治疗方法:可用感冒灵和安乃近溶于水中让龟饮服,并在龟后腿肌肉注射庆大霉素0·2毫升;或注射青霉素1万单位,体重0·5千克以上的大龟可加大用量至每次注射5万单位。一般连续服药和注射3天可愈。

2.肠炎

本病多由于水质污染或饲料变质导致肠道细菌性感染而发病。症状为病龟的头常左右环顾,粪便粘稠带血红,"并极腥臭;食欲不振,身体消瘦。

治疗方法:每天多次换水和投喂新鲜饵料;肌肉注射金霉素或氯霉素,每只病龟每次0.5毫升,体重0.5千克以上的大龟注射量可加大至1毫升,连续3天。并在饵料中加少量氯霉素或痢特灵喂服。

3.霉菌病

本病多为龟表皮被碰伤后感染霉菌所致,表现为表皮坏死呈红白色,严重的可见霉斑。

防治方法:在运输、放养、转池捕捉过程中,操作要细心,避免龟体受伤。入池前如发现有龟体受伤,可用1%的孔雀石绿软膏或磺胺软膏涂抹患处。一旦发现病龟,应及时隔离,并用20%一30%的石灰水全池消毒;病龟全身涂紫药水,连涂7天,还可在饲料中加入少量土霉素粉剂,连喂3天。

4.软体病

本病多由于营养不良和缺乏阳光而引起,表现为食欲减退,全身无力,精神萎靡,动作迟钝,生长缓慢。

治疗方法:喂以适口性好而富于营养的全价饲料,饲料中加入钙片;增强日照时数,每天照射阳光2一3次。

5.敌害

乌龟的天敌主要是老鼠、蚂蚁、蛇以及某些鸟类。老鼠危害最凶,能将乌龟咬伤甚至咬死,蚂蚁常爬食有裂缝的乌龟卵,故在养殖管理中,应当注意防止这些天敌的侵人。

世界上寿命最长的动物,一只名叫哈里特的大乌龟2005-11-14日度过了它的175岁生日,还得到了一个粉红色的芙蓉花蛋糕。

哈里特是一只巨大的加拉帕戈斯陆龟,生于1830年,体重150千克。

没有固定的“家”的鹿

梅花鹿

鹿(Moschusmoschiferus),体型较小,体重约10公斤。雌雄性皆无角。雄性上犬齿獠牙状,突出口外。后肢比前肢长。具胆囊。雄麝有麝香腺,分泌具有浓郁香气的麝香,是极名贵的药材和高级香料。我国麝香的产量与质量均居世界之首位。在分类上有人主张麝应单独立科。

鹿是华南地区常见中型鹿类。麂皮细韧,是服装制革和精密仪器用革的良好材料,为我国传统出口商品。

梅花鹿(Cervusnippon),夏毛红棕色,有显著的白色斑点,冬毛棕褐色,白色斑点不显。臀部具明显的白斑。雄性角有四叉。眶下腺发达。在我国历史上曾有过广泛分布,但目前仅存于安徽少数地区和四川最北部。我国很多地区都建立了养鹿场,进行人工繁殖,作为割取鹿茸的主要来源。鹿胎、鹿血、鹿鞭和鹿内脏等均是贵重的药材。

马鹿(Cervuselaphus),是大型鹿类,体重可达200余公斤,鹿茸也是名贵药材,品质仅次于梅花鹿,但产量较高。

鹿曾经广泛分布于每个大陆,澳大利亚有6种在19世纪引进的鹿,它们是:黇鹿、马鹿、水鹿、豚鹿、蒂汶黑鹿和花鹿。但由于环境的限制,只分布在有限的范围。

通常只有公鹿长角,驯鹿是唯一一种公鹿和母鹿都长角的鹿,但母鹿的角要小得多。在每年冬天,公鹿的角都会脱落,到春天开始长出新的角,那时鹿角会覆盖者一层皮,叫做鹿茸。当鹿角成型时,鹿茸就会脱落。

母驯鹿的角是在春天脱落的。另外,麝和獐无论公的还是母的,都没有角,它们用长长的獠牙去自卫。公麂既有獠牙也有角,而母麂既没有獠牙也没有角。

雪是鹿最大的敌人之一。如果雪并不是很大,那到没什么的。但当雪变得非常厚时,它们就很难找到食物,因为雪都把食物盖住了。另外,虽然鹿跑得很快,但由于有些鹿的体重可达300公斤,当它们跑时,它们就会陷到雪中,减慢它们的速度。仅50公斤的狼便很容易地追上了它们。

不像大多数动物,鹿没有固定的家。对鹿来说,所谓的家就是地盘。夜晚它们就睡在灌木丛中。在冬天时,当鹿的地盘覆盖着厚雪时,它们就会再找一个雪相对较浅的地盘。当很多鹿都选这个地盘时,它们就会分地盘。

总的来说,鹿科动物是哺乳类动物中最富有价值的种类。它的价值是多方面的。自古以来,由帝王、贵族到一般老百姓,不论中外,都把“狩鹿”作为一种兼具体育性、社交性、娱乐性以及实用性的重要活动。在古代的记事中,“狩鹿”总是占有重要地位。连孔子所订六艺之一的“射”,也和“射鹿”有关。中国古代射猎的,主要是麋鹿,即四不象,到清代康熙、乾隆时是马鹿和驼鹿。

对一般人说来,猎鹿主要是着眼于经济价值。鹿全身都是宝,鹿茸、鹿胎、鹿鞭、鹿尾、鹿筋、鹿肉、鹿脯等等,无一不是药材或补品,另外有几种鹿的毛皮,可制为高级衣物或皮革。驯鹿更具有广泛的用途,例如拉雪橇、驮东西、挤奶,等等。近年来驼鹿和梅花鹿还有家畜化的倾向。

鹿的家族已经有三千多万年的历史,最早的祖先是古鼷鹿类,个体很小,不大于一只大兔子,四肢很长,背脊弯曲,长着一条长长的尾巴,脚上有四个指(趾),只有中间的两个承担着身体的重量,他们生活在始新世晚期。现在生活在亚洲和非洲的鼷鹿还保留有他们的一些原始特征。

从发现的化石来看,真正意义上的鹿是从渐新世的小古鹿开始,它的原始特征在中新世的鹿类身上仍然可以见到,如欧洲的始鼷鹿和北美的胚鹿。原始的鹿类头上没有角,上犬齿常常扩大成军刀状,头骨长且低,背脊弯曲,尾很短,腿和脚较长,中央的两块掌骨或跖骨愈合,四趾都存在,但侧趾退化,因此仅中间的趾起作用。现在仍然生活在亚洲的麝就是生存下来的原始类型,很象中新世早期的鹿类。

鹿类一直沿着向身体增大的方向进化,很多鹿都变得很大,,但仍然有一些支系保留着娇小的身体。在整个进化过程中,鹿类始终是一类比较温顺的食草动物,吃一些柔嫩的植物。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雄性个体的鹿头上逐渐长出了角,从头部的上方额骨伸出。这些坚韧的鹿角,一年生长一次,刚长出的角尚未骨化,皮肤表面有绒毛,上面有丰富的血管,称为鹿茸,随后,外面的表皮逐渐干枯脱落,中间骨化成骨质的实角。到了交配季节,鹿角就成为雄性个体间争夺配偶的有利武器,这个期间,雄鹿成了好战的动物,常常与情敌斗的头破血流。过了这个时期,他们会重新变得温顺,尤其在新鹿麅角生长期间,他们害羞而且胆小,小心翼翼地保护着皮肤覆盖着的鹿角。鹿角的分叉随年龄的而增多,直到发育完全为止,鹿角的分叉情况是鹿类分类的重要依据。

有鹿角的鹿在距今五百多万年前的中新世沿着不同的方向发展,早期有鹿角的鹿很小,他们的鹿角也很小,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鹿类的身体增大,它们的角也随之变大,到更新世时,这种变化达到了顶峰。曾经在爱尔兰的泥炭沼泽里发现了一种大角鹿,它的鹿角从一端到另一端可达两米多。

现生的鹿类,除了澳大利亚和非洲中部和南部部分地区外,广泛分布于各个大陆,有麝、麅、麂、梅花鹿、马鹿、麋鹿等。

值得一提的是长颈鹿并不是鹿,它和鹿类在现代动物分类学中属于不同的科,现在仅局限在非洲生活。长颈鹿和鹿类有密切的关系,它们是在中新世的时候从鹿类中分化出来,并且在随后的演化中,与鹿类越走越远。长颈鹿的脖子虽然很长,但它的颈椎的数目和其他哺乳动物一样,都是七块,只不过每块颈椎都要比其他哺乳动物长。

中国现存的鹿

中国是世界上产鹿种类最多的国家。属于鹿科的动物,全世界共有17属,38种,其中有10属、18种在中国曾经产或现在仍产。这就是说,中国产的鹿,占世界鹿属的一半以上,占世界鹿种的将近一半。相形之下,前苏联的国土比中国大1倍多,但只有5属、6种;美国和加拿大面积和中国大小相近,各只有4属、5种;印度的面积固然没有中国大,但印度素以鸟兽种类“最丰富”著称,却只有鹿属4个、鹿种8个,仍远不及我国。更应指出,这四个国家,谁都没有一个特有属或特有种的鹿科动物,可是在中国产的鹿科动物中,至少有一个麋鹿属是特有属,有麋鹿、白唇鹿、毛额黄麂、小黄麂或再加上林麝等四五个种是特有种。另外还有黑麂(毛冠鹿)和河麂(獐子)2属2种,除缅甸和朝鲜各产少数外,中国分布既广,数量又多,所以基本上上可视为我国的特产动物。

四不象就是麋鹿。麋鹿是古书上的名称,四不象则是民间的俗名。《封神演义》里讲到过四不象,说这是武王伐纣大军主帅姜子牙的乘骑。小说把四不象描述成“麟头豸(Zhi)尾体如龙”,这当然与真实形象相去十万八千里。但这书中所说并不是纯粹出自想象。从化石资料可以知道,武王伐纣的时代,正是麋鹿最为繁盛的时代,长江南北出土的麋鹿化石,以商末周初为最丰富,之后逐渐稀少,周朝以后更急剧减少,到秦汉时代已变得极少了。有人认为,麋鹿作为一种野生动物,可能在汉朝时就已经灭亡了。但也有人考证说,直到明朝,甚至清初,在长江以北的苏北地区,还有残余的麋鹿生存,只是数目已微不足道了。

在动物学史上,关于麋鹿的现代叙述是从1865年开始的。一个住在北京城里的法国神甫通过种种渠道,结识了皇家猎苑北京南海子的守卫人员,干了一桩盗买盗卖麋鹿标本的勾当,在1866年1月弄走了两张鹿皮和两个鹿头。鹿头和鹿皮被送到巴黎,很快便引起欧洲各国动物学界和自然爱好者的巨大兴趣。各国动物园纷纷找路子,都想得到它。由1866年到1876年的10年间,英、法、德、比等国驻清使节和教会人士,通过明索暗购种种手段,陆续从南海子猎苑搞到几十只麋鹿,运回国展览。从此中国的“四不象”遂名扬四海。我国特产动物中,最闻名于世的,人们都说是大熊猫,殊不知麋鹿扬名海外,还远在大熊猫之前。

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到本世纪初,这二三十年间,麋鹿的遭遇是悲惨的。作为当时世界上唯一种群的北京南苑的南海子种群,连遭打击与浩劫。1894年永定河决口,洪水冲破了猎苑的围墙,逃出来的麋鹿和其他动物,被灾民吃去不少。接着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猎苑里的兽群全部被杀光。据说还剩下一对,养在一处王府里,以后转送“万牲园”,也死掉了。至此,中国特产动物四不象,在国内完全灭绝。

这时欧洲各家动物园里还剩下18只麋鹿。英国有一位贝福特公爵,素爱豢养动物,他花大价钱,把这18只全部买回,养在他的庄园里。麋鹿在里面繁殖顺利。结果,本来是中国的特产动物,中国却一只也没有了,中国人想要看它一眼,却不得不到国外去看。可见即使是一种动物,它的命运也是同祖国的兴衰荣辱息息相关的。

麋鹿

在英国的那群麋鹿,历经两次世界大战,幸运地保存下来,而且逐渐增多,到1948年已增至255头。1956年春,伦敦动物学会派人将两对年轻的麋鹿送到北京。于是,时隔50余年,中国人民重新见到久闻其名但无缘相见的“四不象”。由于饲养环境不适合它们的特殊要求,未能顺利繁殖后代。1973年底,英国朋友又送来两对年轻的麋鹿。1984年春,国内的麋鹿总数是12头,其中雌雄各6头,有9头在北京动物园,其余3头分别在上海、广州和保定的动物园。而外国动物园中所饲养的麋鹿总数,据1982年的调查,已超过1100头了。所有这些麋鹿,全部是百余年前弄出国去的那几十只的后代。

除了麋鹿是货真价实的四不象之外,我国民间还把另外几种动物也叫“四不象”。这些姑且称之为“假四不象”。这包括大兴安岭鄂温克人畜养的驯鹿;大兴安岭南部的驼鹿,又名麋;湖南南部产的黑鹿或水鹿;安徽黄山一带产的苏门羚,又名鬣羚。也许还有其他。没有学过动物分类学的人,往往把形态较怪的动物都叫四不象,这是误会。

驯鹿:在这么多“假四不象”当中,以驯鹿最容易引人误会,因为不仅在大兴安岭产地群众叫它四不象,而且许多种古书,例如《清文汇书》、《黑龙江外记》、《异域录》、《曹廷裘日记》等,都将它传得很广很久,使得人们相信这就是真的四不象。记得1950年春北京动物园重新开园之际,报纸上和动物说明牌上都有“四不象”一名,人们兴冲冲跑去一看,原来就是驯鹿。

驯鹿和麋鹿在外形上的区别较大,即使外行人也不难一眼看清。麋鹿是尾巴最长的鹿,驯鹿的尾却极短。麋鹿的角好似没有眉杈,各杈皆向后发展,驯鹿却有非常复杂的向前生长的角杈,而且它是唯一雌雄皆长角的鹿种。在体形毛色上也有不少差别。二者唯一相同之处,就是蹄子扁平宽大,间距较宽,悬蹄发达。这是因为麋鹿原来生活在沼泽和湿地,而驯鹿则长期活动在冰天雪地,二者都需要这种类型的蹄子。

中国没有真正野生的驯鹿。鄂温克族人所豢养的驯鹿,估计现有1000多头,不知当初是从哪儿得来的。它们与西伯利亚及北欧各少数民族养的驯鹿,习性上基本相同,都是属于半饲养、半野生的状态。日间大都任其跑到山野间自由觅食闲逛,晚上跑回村里过夜。有需要时,就把它套上拖雪橇,驮东西,挤鹿奶,甚至宰杀剥皮、割肉、炼油。寒带少数民族需要驯鹿,正好比青藏高原上的人需要牦牛一样。

驼鹿:驼鹿的情况却不同。它是真正的野生动物。它的分布区不象驯鹿那样靠北,在我国可以分布到大小兴安岭的北纬四十七八度一带。《动物学大辞典》给它起了个名字叫“麋”。这就更容易使之同“麋鹿”相混淆。在大兴安岭有人口叫它“四不象”,但是在小兴安岭就没有人这样叫了。看来还是叫它“驼鹿”最为相宜,因为它身体高大如骆驼,四条长腿也有一点像骆驼,肩部特别高耸,略似驼峰。

驼鹿是世界上所有鹿中个体最大,角也最大的鹿。头很大,脸特别长,脖子非常短,鼻子肥大而下垂,喉下有肉柱,上有许多垂毛,躯体十分雄壮短粗,四条腿却又细长得不成比例。雄鹿的角与别的各种鹿的角形状都不同,不是枝杈形,而是扁平的铲状,中间宽阔似仙人掌,四周生出大量的尖杈,最多可达三四十个。每支角的长度可超过一米,最长的竟达1.8米,宽度能达40厘米。两支角的重量就达三四十公斤。那支撑着如此巨大的角的身体,不用说也是大得可观了。在阿拉斯加曾经发现过肩高超过2米,体长将近3米,体重达到650公斤的大驼鹿。在兴安岭猎获的驼鹿,没有超过500公斤重的,毛色也较淡,角出较小,不十分宽扁。

驼鹿生活在亚寒带多湖沼的森林地区,不爱吃草,喜欢吃嫩枝叶和树皮,春夏秋三季常下水浸泡,摄取水草和莲花、莲茎,冬季则在雪地上觅食各种苔藓。很少集合成群。牡鹿平时更喜欢独居,但在冬季缺食时,却有过混人牛群里觅食的情况。在内蒙古阿尔山的牛群中,就曾有两只驼鹿被人捉住,其中一只雌的被送到北京动物园展览。

驼鹿和驯鹿也有鹿茸,论尺寸和重量都比梅花鹿茸大得多,但据说质量次,药用效能低。其原因还不清楚。驼鹿如此巨大,肉量自然很可观,可是味道如何,似乎没有多少人称道。但据说古代著名美味“八珍”之一的“猩唇”,就是它那肥大下垂的鼻唇。

驼鹿在外国是一种最重要的狩猎兽。人们猎它,是为了要它的巨角做纪念品。在我国,鄂伦春等少数民族猎它,是为了吃肉取皮。现在,它属于国家第二类保护动物。至于麋鹿和驯鹿,因为都没有野生种,所以都不用列入国家保护动物的行列。

黑鹿:在湖南南部多水的山林里,还有一种“假四不象”,就是黑鹿。越过湘粤边境,到了广东北部的山区,人们叫它水鹿。在四川产地,它的名字是黑鹿。到了云南,人们又叫它马鹿。听说海南岛上的人还叫它水牛鹿。总之,除了湖南人叫它四不象之外,所有各地都承认它是鹿。

这是一种热带、亚热带的鹿种,向南一直分布到马来西亚、苏门答腊,最北的产区是在我国四川西北部和青海南部一带。台湾岛上上有一个亚种。

黑鹿是一种大型鹿,身体粗壮,比驯鹿更为高大,和麋鹿差不多。我国产的黑鹿,雄的肩高可达1.25米到1.3米,体重可达200多公斤。雌鹿较小,重约130到140公斤。毛色一般黑褐,颈和尾的颜色更深。毛十分粗杂。尾巴虽比不上真正的四不象长,但比起其他各种鹿也算是长的。雄鹿有粗大的角,一般长达七八十厘米,粗达十七八厘米,最长纪录是1.25米。这种鹿的茸角,虽不如梅花鹿和马鹿的鹿茸价值高,但较优于驼鹿、驯鹿,过去为我国西南各省的主要土特产,每年收购数量相当大。现在它已被列入第二类保护动物名单。

其他珍稀鹿种:

在我国所产的18种鹿中,有四五种是中国的特有种。其中除了麋鹿举世闻名之外,还有两种也很著名,就是白唇鹿和毛额黄麂。另外有几种,虽不是中国的特有种,但确属珍贵稀有,比如海南岛的坡鹿,西藏昌都地区的白鹿,西藏的寿鹿和新疆西部的天山马鹿等。

白唇鹿:除70年代初,我国送给斯里兰卡一对(现存一只)和80年代初送给尼泊尔一对外,其他任何国家都没有见过这种中国特产的鹿。它的产地只限于青藏高原,包括西藏和青海的大部地区,甘肃中部和东南部,四川西部和北部。它是高山区的动物,一般生活在海拔三四千米以上的山地,夏季甚至能上升到5000米,活动于高山灌丛或高山草甸区。身上有厚密的长毛,不畏风雪严寒,以山草和灌木嫩枝叶为食,是非常顽强耐苦的鹿种。

白唇鹿的主要特征,正如其名所示,就是有一个纯白色的下唇,白色且延续到喉上部和吻的两端,所以亦可称为白吻鹿。在甘肃、青海等地,俗名叫做黄鹿或草鹿。白唇鹿夏毛棕黄色,与当地俗名叫做青鹿的马鹿有显著区别。这两种鹿的鹿角也有明显的差异。马鹿角的眉杈与次杈相距很近,白唇鹿角则相距较远,且次杈特别长,主枝略呈侧扁。这些都不难辨别。

在白唇鹿和马鹿的产区互相重叠的地方,例如四川西北部和甘肃祁连山北麓,都曾发现过白唇鹿和马鹿自然杂交,并产生杂种后代的情况。

近年来,在青海、甘肃、四川,已有几处养鹿场开始驯养白唇鹿,其中以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养鹿场养的最多,达到数百头。据统计,该场从1958年到1979年,共捕获幼白唇鹿710只,驯养成活363只,成活率为51.13%。另外,集体和个人也有分散饲养的。据报道,现已能实行放牧饲养,这不仅可以减少饲料费,节约劳动力,而且也有助于改变它的野生习性,增加繁殖率。

在国家保护动物名单中,只有3种鹿属于第一类,即白唇鹿、梅花鹿和海南坡鹿。

梅花鹿:梅花鹿,总的说来还算不上是稀有珍奇动物,因为这种鹿不但在公园、动物园里容易看到,而且在国内有很多养鹿场大批地饲养着。但是仍可以把它归入珍稀动物的行列。

首先说“珍”。这种鹿的鹿茸是各种鹿茸中价格最高的,在药材中被称为“黄茸”。另外,鹿皮、鹿肉、鹿鞭、鹿尾、鹿筋,等等,也都有较高的价值。所以说它是一种珍贵动物。

其次是“稀”。家养的梅花鹿虽多,但野生的却特别稀少,不仅河北亚种和山西亚种野生的早已绝灭多年,连从前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华南亚种和从前数量也很多的东北亚种,现在也都所剩无几,前途岌岌可危。至于台湾亚种,野外究竟还有没有,很成问题,恐怕只有到动物园里还能找到一些。所幸在60年代中期和70年代初,先后又在四川最北部的若尔盖和甘肃南部靠近四川边界的迭部,发现了一个梅花鹿新亚种,数量估计约有一二百头。它们经常活动于混交林边缘或林间草地,有时与牛群同在一片草地吃草,有时与苏门羚、黑麂一起休息。至今世界上任何一处动物园还未展出过这个新亚种,因此也可以认为是世上最稀有的动物之一。对残余野生梅花鹿的保护工作,应作为重点看待。江西彭泽县桃红岭是江西省唯一产梅花鹿的地方,估计这里还残留有100头左右的华南亚种,现在这里已被划为梅花鹿自然保护区。

梅花鹿亚种虽多,在形态上差别不大,只是在个体大小毛色深浅、斑点的多少和大小、背中线的长短和明显程度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区别。台湾亚种最小,肩高只有八九十厘米;东北亚种最大,肩高可超过110厘米,体重超过120公斤。

坡鹿

坡鹿又叫眉杈鹿、泽鹿、眉角鹿等,外形与梅花鹿相似,但体形较小,花斑较少。一般体长为160厘米左右,肩高104~110厘米,体重60~100千克。体形狭长,颈部和四肢也较为细长,背鬣不明显,主蹄狭窄而尖,侧蹄小。雌兽的头上没有角,雄兽头上角的形状很特殊,有一个较大的眉杈,向前长出,然后稍微向上弯曲,而主干则先向后,然后再弯曲向上,并向前伸展。主干下面不分叉,看来好像没有次叉、三叉,其实是分叉的位置较高,都长到了主干的上端。主干与眉杈接连起来,形成一个大角度的弧形,几乎呈弯弓状,上端生有3~6个长短不一、又尖又细的小尖,这种角型显然与梅花鹿和其他鹿类不同。角的长度约为100厘米以上,粗12~13厘米,角尖相距78厘米以上,眉杈也很长,可达45厘米。体毛一般为赤褐色到黄褐色,背部颜色较深,背中央由颈部至尾巴的基部有一条纵行的黑褐色脊带纹,带纹两侧点缀着白色花形斑点,每个斑点如铜钱般大小,间距为3厘米左右,此外在臀部也有少许白色斑点。雄兽的毛色比雌兽的深,特别是在发情交配季节,显得更为浓艳。到了秋末冬初,全身便都换成长而浓密的冬毛,白色的斑点也都褪去,几乎完全消失,一直到翌年春天,这些斑点才又逐渐显现。体侧及四肢外侧的体色较淡,腹部和四肢内侧则为灰白色。颜面部及耳朵的背面为黄褐色,耳缘带有黑色,耳内为白色。尾巴的背面为栗棕色,腹面为白色或淡褐色。

坡鹿主要栖居于海拔200米以下的低山、平原地区,不见于高山峻岭和茂密的森林中。栖息地一般地势较为平缓,景观开阔。由于地形和受干燥的西南季风影响,气候较为干爽,温度较高,雨季和旱季互相交替,发育着干性草原或稀树草原。地势较高的山丘上长有天然次森林,为落叶或半落叶雨林,林内较明亮,林下生长着很多旱生常绿灌木,沟谷地带有少数乔木,多数则为灌木、草丛,是热带和热带性稀树灌木丛。这些地区大多还间杂着一些村落褐少许耕地,种植水稻、玉米、甘薯等农作物,有些地方尚有小片沼泽草地。雨季植物生长旺盛,旱季草本植物枯死,深根性耐旱树种仍生长繁茂,这些植物多数是坡鹿喜欢吃的食物。

坡鹿性喜群栖,但长着长长的大角的雄兽却大多单独行动。通常可以看见成双成对或3~5只在一起组成群体,集散于小溪旁或沟谷内的草坡和湿润的田地中,以及火烧迹地等,其中主要为雌兽和幼仔。在发情配偶期间,集群现象更为明显,最多时约有12只左右。觅食活动多在早晨和傍晚,尤其在大雨过后更是活动频繁。它较为耐旱和耐热,虽然喜欢在有水的草地附近觅食,但尚未发现有进行洗浴或泥浴的现象。据说过去坡鹿数量很多的时候,也常在白昼觅食,甚至接近或混入放牧的家畜群中,后来由于人们活动的影响,才被迫于早晨和夜晚活动。它的视觉和听觉都非常锐利,奔跑更是十分迅速,特别善于跳跃。在觅食的时候警觉性也很高,每吃两三口便抬起头来四处张望,谛听原野上的动静,匆匆吃食完毕后,即行遁藏。一旦发现敌害,立即疾驰狂奔而去,虽有数米高的乔木、灌丛或数米宽的河沟,皆能一跃而过,因此还有许多关于它会“飞”的传说。因为在坡鹿的产地也大多分布着水鹿,所以还流传着水鹿喜欢咬食坡鹿的茸角的说法,因而这两种鹿从不混居。事实上,水鹿的栖息地主要是海拔较高的山麓地带,而坡鹿的活动区域有所不同。

坡鹿的主要食物是青草和嫩树枝叶等,种类有竹节草、丁癸草、鸡占、鹊肾等,也吃番茨叶、嫩稻苗、蔗苗等作物,尤其喜欢吃水边或沼泽地里生长的水草。此外,它还经常舔食盐碱土,以补充身体所需的矿物质和盐分等。

坡鹿的发情期多在4~5月份,这时已经进入雨季,树木抽芽,野草茁壮,食物十分丰盛,使其身体逐渐肥壮。雄兽为了争夺配偶而发生激烈的角斗,常常弄得遍体鳞伤,获胜者便与雌兽交配,并且一直相伴到发情期结束,如此才能留下更为强壮的后代。怀孕的雌兽多在10~11月间生产,每胎仅产1仔。初生的幼仔体重约为3~4千克,身上长有白斑,毛色大体均匀,但臀盘不明显。

在5月下旬,争偶、交配之以后,雄兽便陆续离群独居,然后于6~7月份脱去毫无光泽的旧枝角,从角座开始长出由像天鹅绒一样的柔软皮肤包裹着的新茸。鹿茸在10月份前后最为丰硕,以后皮肤破裂并脱落,茸角逐渐角化,呈现深褐色的光泽,角表面的复杂沟渠是茸角时期血管的痕迹。到了翌年夏季旧角再脱落,如此周而复始地进行。坡鹿的繁殖,以及长茸的季节均比栖息于同一地区的水鹿明显较迟,时间也较为集中。

从前坡鹿的分布较广,数量也很多,但由于有栖息地的缩小和乱捕滥猎,种群数量下降很快。在我国的海南岛,海南坡鹿曾分布于东方、乐东、万宁、崖县、琼中、屯昌、占县、白沙、昌江等广大地区,但70年代以后,只有西部和西南部的白沙县邦溪、东方县大田等局部地区还残留着50~60只,经过10余年的保护工作,到90年代以后增加到了200只左右。其他坡鹿亚种的命运也都相差不多,其中指名亚种在印度仅剩有10余只。

海南坡鹿是栖息于岛屿上的一个特有亚种,在分类地位上学术界尚有争议,对研究海南岛的区系形成很有意义,也是热带地区的稀有动物,因此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在我国被列为国家I级保护动物。

国际自然保护组织现在已将眉杈鹿,包括海南岛的坡鹿在内的各个亚种都划为第一级濒危动物。

“沙漠之舟”骆驼

骆驼

骆驼有两种,有一个驼峰的单峰骆驼和两个驼峰的双峰骆驼。单峰骆驼比较高大,在沙漠中能走能跑,可以运货,也能驮人。双峰骆驼四肢粗短,更适合在沙砾和雪地上行走。骆驼和其他动物不一样,特别耐饥耐渴。人们能骑着骆驼横穿沙漠,所以骆驼有着“沙漠之舟”的美称。骆驼的驼峰里贮存着脂肪,这些脂肪在骆驼得不到食物的时候,能够分解成骆驼身体所需要的养分,供骆驼生存需要。骆驼能够连续四五天不进食,就是靠驼峰里的脂肪。另外,骆驼的胃里有许多瓶子形状的小泡泡,那是骆驼贮存水的地方,这些“瓶子”里的水使骆驼即使几天不喝水,也不会有生命危险。

单峰驼(Camelusdromedarius)

骆驼的耳朵里有毛,能阻挡风沙进入;骆驼有双重眼睑和浓密的长睫毛,可防止风沙进入眼睛;骆驼的鼻翼还能自由关闭。这些“装备”使骆驼一点也不怕风沙。沙地软软的,人脚踩上去很容易陷入,而骆驼的脚掌扁平,脚下有又厚又软的肉垫子,这样的脚掌使骆驼在沙地上行走自如,不会陷入沙中。

骆驼是偶蹄目骆驼科骆驼属两种大型反刍哺乳动物的统称,分单峰驼和双峰驼。单峰驼只有一个驼峰,双峰驼又称大夏驼,有两个驼峰。骆驼四肢长,足柔软、宽大,适于在沙上或雪上行走。胸部及膝部有角质垫,跪卧时用以支撑身体。奔跑时表现出一种独特的步态,同侧的前后肢同时移动。具有两排睫毛以保护眼睛,耳孔有毛;鼻孔能闭合,视觉和嗅觉敏锐,这些均有助于适应多风的沙漠和其他不利环境。经过训练和管理恰当的骆驼性情驯顺,但也容易发怒,尤其在发情期。发怒时口喷唾液,并会咬人、踢人,十分危险。骆驼原产于北美,约在4000千万年前左右。后来其分布范围扩大到南美和亚洲,而在其产地则消失了。传统上骆驼被用作重要的驮畜。虽然双峰驼行进速度仅为每小时3至5公里,但能长时间地背负重物,每日可行50公里。单峰驼腿更长些,人骑坐时能保持每小时13到16公里的速度达18个小时。骆驼能以稀少的植被中最粗糙的部分为生,能吃其他动物不吃的多刺植物、灌木枝叶和干草,但如果有更好的食物,它们也乐意取食。食物丰富时,骆驼将脂肪储存在驼峰里,条件恶劣时,即利用这种储备。驼峰内的脂肪不仅用作营养来源,脂肪氧化又可产生水分。因此骆驼能不食不饮数日,据记载,骆驼曾17天不饮水仍存活下来。骆驼体内水分丢失缓慢,脱水量达体重的25%仍无不利影响。骆驼能一口气喝下100升水,并在数分钟内恢复丢失的体重。因为骆驼的这些特性,人们称它们是沙漠之舟。冬季,骆驼生长出蓬松的粗毛,到春天粗毛脱落,身体几乎裸露,直到新毛开始生长。雌骆驼每产一仔,哺乳期一年。骆驼的寿命为30至40年。

分布数量

虽然今天单峰驼仍约有1千3百万存活,但是野生物种已经濒于灭绝。用于家畜的单峰驼主要见于苏丹,索马里,印度及附近国家,南非,纳米比亚和博茨瓦纳。

传统理论认为现代骆驼的祖先4千5百万年前生活在北美,有可能体型巨大,没有脚趾,在大约3百万年前才横渡至亚洲,并进而达到中东和非洲。虽然骆驼曾统治北美一时,但在人类出现在美洲大陆不久后就随同其他曾生活在美洲的大部分物种一起消失了。但是根据路透社报道,近期在叙利亚中部发现的未知巨型单峰驼被认为生活在距今10万年前,令科学家重新审看现代骆驼的起源学说。

双峰驼曾经分布广泛,但是现在只剩余约1千4百万,主要为家畜。现在估计约有1000只野生双峰驼生活在戈壁滩,以及少量生活在伊朗,阿富汗,哈萨克斯坦。

澳大利亚中部有估计多至70万头野生化骆驼,它们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被引进作为运输用途的骆驼后代。这个种群数量以每年约11%的速度增加,由于侵占了饲养绵羊所需的有限资源,南澳大利亚政府已决定使用空中射杀的方法屠杀这些骆驼。少量引进的单峰和双峰驼在美国西南存活至20世纪。它们是从土耳其引进,曾经是美国骆驼部队试验的一部分,并被用于矿井驮畜。在项目结束后这些骆驼逃脱或者被释放。另外有23只双峰驼在淘金热期间被引进到了加拿大。

混血骆驼

双峰驼有两个驼峰,是适合寒冷气候的动物。而单峰驼只有一个驼峰,并且更适于沙漠生活。两者的混血体型比两种骆驼都大,有一个驼峰,善于驮物。雌性混血可以与雄性双峰驼交配并产子。在哈萨克斯坦可以见到这样的混血骆驼。人为造成的骆驼与大羊驼的混血成为卡马,科学家想通过试验了解两个物种的相似程度。单峰驼重量是大羊驼的六倍,因此需要通过人工受精使雌性骆马受孕。而雌性单峰骆驼受孕没有试验成功。混血种体型甚至比大羊驼更小,有类似骆驼的短耳朵和长尾,没有驼峰,有类似大羊驼的分趾,而不是骆驼的大脚掌。卡马在4岁后开始性成熟,对雌性大羊驼和原驼感兴趣。之后又有一只雌性卡马通过人工授精出生。因为骆驼和大羊驼都有74条染色体,科学家希望雌性卡马可以生育。如果成功,意味着有可能增加南美类骆驼的体型,肉、毛产量,驮物能力。卡马看起来继承了父母的性情,并显示出新旧大陆骆驼科物种间的联系。

沙漠之舟—野骆驼

野骆驼在历史上曾经存在于世界上的很多地方,但至今仍在野外生存的仅有蒙古西部的阿塔山和我国西北一带,这些地区都是大片的沙漠和戈壁等“不毛之地”,不仅干旱缺水,而且夏天酷热,最高气温为55℃,砾石和流沙温度可达71—82℃,冬季奇冷,寒流袭来时,气温可下降到零下40℃,常常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恶劣的生活环境,却使野骆驼练就了一副非凡的适应能力,具有许多其他动物所没有的特殊生理机能,不仅能够耐饥、耐渴,也能耐热、耐寒、耐风沙,所以得到了“沙漠之舟”的赞誉。

野骆驼的体形高大而稍瘦,体长2.2—3.5米,尾长50—60厘米,肩高1.8—2米,体重450—690公斤。头部较小,后部具有分泌黑色臭液的臭腺。吻部较短,上唇裂成两瓣,状如兔唇。鼻孔中有瓣膜,能随意开闭,既可以保证呼吸的通畅,又可以防止风沙灌进鼻孔之内,从鼻子里流出的水还能顺着鼻沟流到嘴里。耳壳小而圆,内有浓密的细毛阻挡风沙,还可以把耳壳紧紧折迭起来。眼睛外面有两排长而密的睫毛,并长有双重的眼睑,两侧眼睑均可以单独启闭,在“鸣沙射人石喷雨”的弥漫风沙中仍然能够保持清晰的视力。据说它还能够预感到风暴的来临,《北史》中就有:“且末(新疆南部的一个县)西北流沙数百里,夏日有热风,为行旅之患。风之所至,惟老驼预知之,即嗔而聚立,埋其口鼻于沙中。人每以为候,亦即将毡拥蔽鼻口,其风迅驶,斯须过尽,若不防者,必至危毙。”的记载。

野骆驼的颈部较长,弯曲似鹅颈。背部的毛有保护皮肤免受炙热阳光照射的作用。尾巴比较短,生有短的绒毛。背部生有两个较小的肉驼峰,下圆上尖,坚实硬挺,呈圆锥形,峰顶的毛短而稀疏,没有垂毛。过去曾认为驼峰是贮水的器官,但后来的研究表明,驼峰的结构主要是脂肪和结缔组织,隆起时蓄积量可以高达50公斤,在饥饿和营养确乏时逐渐转化为身体所需的热能。它还具有适当变化的体温,在傍晚时升高到40℃,在黎明时则降低到34℃,从而适应荒漠地带一天中较大的温差。

野骆驼的四肢细长,与其他有蹄类动物不同,第三、四趾特别发达,趾端有蹄甲,中间一节趾骨较大,两趾之间有很大的开叉,是由2根中掌骨所连成的1根管骨在下端分叉成为“丫”字形,并与趾骨连在一起,外面有海绵状胼胝垫,增大接触地面部分的面积,因而能在松软的流沙中行走而不下陷,还可以防止足趾在夏季灼热、冬季冰冷的沙地上受伤。它的胸部、前膝肘端和后膝的皮肤增厚,形成7块耐磨、隔热、保暖的角质垫,以便在沙地上跪卧休息。

野骆驼的全身的淡棕黄色体毛细密柔软,但均较短,毛色也比较浅,没有其他色型,与其周围的生活环境十分接近。每年5—6月换毛时,旧毛并不立即退掉,而是在绒被与皮肤之间形成通风降温的间隙,从而度过炎热的夏天,直到秋季新绒长成以后,旧毛才陆续脱掉。

野骆驼的嗅觉十分灵敏,白昼活动,行走时步履坚定,昂首阔步,但性情胆怯而机警,平时较为温和,但发怒时会喷吐唾液和胃里的东西。虽然可以在沙漠之中生存,但它还是更喜欢临近水源,青草茂盛的地方,常常集中在雨季形成的河流两岸,红柳、沙棘和各种野草生长茂盛的地方。只有当敌害威胁它的生存时,才躲进浩瀚的沙海之中。它的食物多种多样,沙漠中生长的棱棱草、狼毒、芦苇、骆驼刺等贫饥的沙漠植物都是骆驼充饥的食粮,四室的胃有极强的贮存、消化食物的能力,休息时可以把胃中的食物吐出来反刍咀嚼。野骆驼还很耐渴,能够很长时间不喝水而仍然正常生活,仅仅是身体逐渐消瘦,但喝水以后,在几个小时之内就能完全恢复。野骆驼耐渴的机理尚未完全搞清,一般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在有水的情况下,它可以一次畅饮10多千克,在胃内的水脬中贮存起来;二是它的血浆中有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可以维持血浆中的水分;三是它的鼻腔粘膜面积很大,能防止水分散失;四是它的体温日夜差别竟达6℃,所以能够通过调节体温来控制水的消耗。此外,还有它的皮肤很少出汗;排尿较少;粪便干燥,含水极少;呼吸次数少,从不开口呼吸等等。因此它在夏天可以几天不喝水,在冬天甚至可以几十天不喝水。在盐水泉和淡水同时存在的地方,野骆驼更喜欢饮盐泉中的水,这样不仅补充了水分,还得到了身体所需要的盐分。

野骆驼一般结成群体生活,夏季多呈家庭散居,至秋季开始结成五、六只,或二十只左右的群体,有时甚至达到百只以上。在沙漠中迤逦行走时,成年骆驼走在前面和后面,小骆驼则排在中间,并常常沿着固定的几条路线觅食和饮水,称为“骆驼小道”。野骆驼善于奔跑,行动灵敏,反应迅速,性格机警,嗅觉非常灵敏,有人认为它就是靠嗅觉在沙漠中寻找到水源的,也可能是凭借特有的遗传记忆。

每年的1—3月是野骆驼的发情季节,雄兽争斗时,主要是将头部伸到对方的两腿之间,绊倒对方后再用嘴撕咬。这时常常见到单独行动的野骆驼,往往都是求偶争斗的失败者,也有发情的雄性跑到家骆驼群里,与雌性家骆驼交配的情况发生。雌性每2年繁殖一次,怀孕期为12—14个月,翌年3—4月生产,每胎产1仔。幼仔出生后2小时便能站立,当天便能跟随双亲行走,一直到1年以后才分离。4—5岁时性成熟,寿命为35—40年。

会捕捉蚊子的蜻蜒

蜻蜒属于昆虫纲、蜻蜒目Odonata,它的英文名称是dragonfly。世界已知约5000种,我国已记载400多种。全球广泛分布,多数种类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除了南、北极之外,蜻蜒几乎无处不飞翔。大型的蜻蜒多分布于热带地区。英国伦敦自然史博物馆里收藏着一只采自婆罗洲的大型蜻蜓,体长l08毫米,翅展193.8毫米。蜻蜓主要有两个亚目,(1)、均翅亚目(豆娘亚目):身体细,两对翅的形态很相似,休息时四翅直立在背上。(2)、差翅亚目(蜻蜓亚目):体粗壮,后翅基部比前翅宽,休息时两对翅平伸。

蜻蜒是自然界中一种结构极为精致的飞行昆虫。在飞行中,它的两对宽大的翅膀保持平行伸展,前翅捭打翻腾空气,在空气中产生快速旋转的小漩涡,而后翅则从这种涡流的自旋中获得能量,形成了较大的升力。

蜻蜒翅膀每秒振动达20至40次,每小时能飞150千米。它的飞翔速度能和世界女子100短跑冠军的速度相媲美。

同时,蜻蜒能连续不吃不喝飞行1000多千米,在昆虫世界,蜻蜒飞行速度和耐力确实是首屈一指。

蜻蜓(Dragonfly)

可分为蜻蜓类的差翅亚目和豆娘类的束翅亚目,另有将日本大绿和在印度发现的一种蜻蜓等仅二种划为间翅亚目的。大型昆虫,也是有翅亚纲里的最原始的昆虫。翅发达,前后翅等长而狭;头部可灵活转动,触角短,复眼发达,有三个单眼,咀嚼式口器强大有力。雄虫交配器位于腹部二、三节腹板上。不完全变态,幼虫“水虿”生活在水中,用极发达的脸盖捕食。无论成虫还是幼虫均为肉食性,多食害虫。约有4500余种。

一般体型较大,翅长而窄,膜质,网状翅脉极为清晰,飞行能力很强,每秒钟可达10米,既可突然回转,又可直入云霄,有时还能后退飞行。休息时,双翅平展两侧,或直立于背上。前翅和后翅不相似,后翅常大于前翅。翅的前缘,近翅顶处,各有1个翅痣,呈长方形或方形,可保持翅的震动规律性,并可防止因震颤而折伤。头部能灵活转动,复眼1对,较大,约占头部的1/2,约由28000多只小眼组成。视觉极为灵敏,单眼3个;触角1对,细而较短;咀嚼式口器。腹部细长、扁形或呈圆筒形,末端有肛附器。足细而弱,上有钩刺,可在空中飞行时捕捉害虫。下雨前喜低空往返飞行。雌雄交尾也在空中进行。多数雌虫在水面飞行时,分多次将卵“点”在水中,也有的将腹部插入浅水中将卵产于水底。稚虫水虿,在水中用直肠气管鳃呼吸。一般要经11次以上蜕皮,需时2年或2年以上才沿水草爬出水面,再经最后蜕皮羽化为成虫。稚虫在水中可以捕食孑孓或其他小型动物,有时同类也相残食。成虫除能大量捕食蚊、蝇外,有的还能捕食蝶、蛾、蜂等害虫,实为益虫。

蜻蜒有时还会趁居室门窗敞开时窜入屋内,在屋中巡回飞翔,寻捕室内的蚊子和小飞虫。在实验中,先在屋内空间放进几百只蚊子,同时将蜻蜒放入,几分钟后,用网儿捕之,剖视其嘴可发现塞满着一团黑黑的蚊子,数量竟达几十只之多,且已消化到了胸肠器官部位,可见它的捕食功能了。

最引人注目的是蜻蜒的眼力了,它看物体的复眼是由一万五千到二万个小眼组成的,另有三只单眼则是感觉明暗光线的,在实验中将复眼用涂料涂没,由于它感觉不到物体的存在、只有看光线的单眼存在,它就会向着光线直上云霄飞去,不再飞回;如把单眼涂了,因失去光线,它就会向着物体上下乱撞。蜻蜒可以任意把头和颈转动180°,左右上下,四面八方的视野尽收眼里,在追捕猎物中达到了稳、准的精确之境。

全世界蜻蜒已知有四千九百五十多种,我国有三百多种。真正捕食蚊子的能手,称为晨暮蜒,它们白天怕见光,隐蔽在暗处,等到黄昏或拂晓时刻才出来,尤其善作超低空飞行,时常于人的膝盖高度,穿梭在人群间,不怕人们往来的干扰,因为这一高度蚊子最多。

常见的蜻蜓如蓝面蜓多分布于浙江、四川等省;长痣绿蜓分布在华北一带;黄蜻全国多省有分布;玉带蜻仅产于我国,主要分布于北京、江苏和福建等省市。

蜻蜓飞得很快,有些飞行时速可达100公里,而它又能在空中短暂停身不动。它飞行前进时不能灵活转变方向,要定住身体然后转向。在休息时翅膀仍旧外伸,即不能折叠翅膀,所以停留的地方要有相当的空间,多半在枝头或叶顶。

蜻蜓的交配也在飞行中进行。雄蜻蜓用腹部末端的钩状物抓紧雌蜻蜓的颈部;雌蜻蜓腹部由下向前弯,把生殖孔接到雄蜻蜓腹部第二节下面的贮存精子器官,而后雄蜻蜓进行授精。雌蜻蜓产卵到水里面,多数是在飞翔时用尾部碰水面,把卵排出。我们常见的所谓“蜻蜓点水”,就是它产卵时的表演。

只吃浮游小动物的龙鱼

龙鱼

龙鱼,一种很古老的鱼原产地称之为Arowana,是西班牙语“长舌”的意思。其学名是“scleropages”是舌头骨咽状的意思。按分类学上龙鱼属于骨舌鱼科(又叫骨咽鱼科)。中国大陆称为“龙鱼”、香港人称之为“龙吐珠”(可能是由于幼龙的卵黄囊象龙珠的缘故)、台湾人称之为“银带”、日本人称之为“银船大刀”。骨咽鱼科的鱼分别产于四个地方:亚洲、南美洲、澳洲、非洲。主要产于印尼和马来西亚。

龙鱼,属于骨舌鱼科,是一种大型的淡水鱼。早在远古石炭纪时就已经存在。该鱼的发现始于1829年,在南美亚马逊流域,当时是由美国鱼类学家温带理博士(Vandell)定名的。1933年法国鱼类学家卑鲁告蓝博士在越南西贡又发现红色龙鱼。1966年,法国鱼类学家布蓝和多巴顿在金边又发现了龙鱼的另外一个品种。之后又有一些国家的专家学者相继在越南,马来西亚半岛,印尼的苏门答腊、班加岛、比婆罗州和泰国发现了另外一些龙鱼品种,于是就把龙鱼分成金龙鱼、橙红龙鱼、黄金龙鱼、白金龙鱼、青龙鱼和银龙鱼等。真正作为观赏鱼引入水族箱是始于50年代后期的美国,直至80年代才逐渐在世界各地风行起来。

龙鱼全身闪烁着青色的光芒,圆大的鳞片受光线照射后发出粉红色的光辉,各鳍也呈现出各种色彩。不同的龙鱼有其不同的色彩。例如,东南亚的红龙幼鱼,鳞片红小,白色微红,成体时鳃盖边缘和鳃舌呈深红色,鳞片闪闪生辉;黄金龙、白金龙和青龙的鳞片边缘分别呈金黄色、白金色和青色,其中有紫红色斑块者最为名贵。这一科龙鱼的主要特征还有它的鳔为网眼状,常有鳃上器官。

龙鱼属肉食性鱼类,从幼鱼到成鱼,都必须投喂动物性饵料,以投喂活动的小鱼最佳。动物内脏,易妨害消化系统,不可投喂。投喂的人工配合饲料多选用对虾饲料(浮性)。提醒您一点的是:鱼和人一样需要各种养份,不可以投喂一种饵料,应制定出一份营养丰富的菜单,以确保它的营养均衡。

龙鱼适应的水温介于24~29℃均可,如果鱼只适应良好,甚至可以适应22~31℃的温度。不过龙鱼和其他的观赏鱼一样,切忌水温急剧变化。

亚洲的骨咽鱼包括:红龙、金龙、橙红龙、白金龙、青龙、过背金龙几种:

红龙:学名:Scleropagesformosus英文名:RedArowana又叫红金龙。这种鱼作为濒危物种受到华盛顿公约的保护。

骨咽鱼科(古代鱼类)原产于印度尼西亚,是目前淡水观赏鱼中价格最昂贵的品种。体形与金龙鱼相似。该鱼的鳞片、吻部、鳃盖、鳍与尾均呈不同程度的红色。细分有橘红、粉红、深红、血红色之区别。红龙鱼分为辣椒红龙、血红龙、橙红龙。有等级之分,等级越高,价钱越贵,以辣椒红龙为极品。辣椒红龙有鲜红的鳃盖印及鳞框,均以鲜红外缘为主,各鳍也都是红色,吻部也呈红色,幼鱼时嘴唇较翅,头部较尖,成鱼时各鳍为红色。

金龙:又叫黄金龙,英文名:GoldenArowana。其背部为墨绿色鳞框闪耀着金黄色的光芒,腮盖和红龙不同,没有红色而是亮丽的金黄色。

分类:骨舌鱼科、巩鱼属

产地:有不同形态的几个品系,名贵的有过背金龙鱼和红龙鱼。过背金龙鱼原产于马来西亚,此外还有出产于澳大利亚的星点龙(珍珠龙)和出产于南美亚马逊河的银龙和黑龙等,是较低档的龙鱼。

形态特征:过背金龙那雄俊优美的体态、宽大的鳞片、泛蓝的底色、灿烂的金框显示金甲武士凛然不可侵犯的英风。其鳃盖上的抹纯金,透出华丽富贵气象。

完美的金龙鱼要保持一对龙须笔直整齐(虽然损坏可以再生,但难保长得如意),色泽与体色致;起画龙点睛作用的龙眼要闪亮有神;各鳍要直,伸展自如,完美的体形才能充分展示其威仪。

金龙鱼是远古遗存物种,国际濒危保护动物,其繁殖养殖生产受到华盛顿公约(CITES)的约束,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注册金龙鱼渔场出产的金龙鱼附有血统编码芯片。

过背金龙与银龙、黑龙较容易区别,与红龙和青龙在鱼苗阶段则难以区分,一般人需待它长大才能分辨青龙鳞片泛青,一般不具金色;红龙的金色鳞片只长到由腹部往上第四排,体色逐渐变红;过背金龙则顾名思义其金色辚片可长过背部覆盖全身。

橙红龙:英文名:OrangeArowana。具体资料搜集中。

白金龙:英文名:PlatinaArowana。很象一种武汉出的香烟的名字。其体形和红龙相似鳞片的颜色为白金色。

青龙:英文名:GreenArowana。体形较其他亚洲龙鱼短小。鳞片青色侧线明显发达。以鳞片呈现紫色斑纹的最为名贵。可以人工繁殖。

过背金龙:过背金龙学名Scleropagesformosus,英文名MalayanBonytongue,原产地主要在马来西亚及部分在印尼,体形/颜色鱼体与红尾金龙差不多,但金色鳞片越过背部,显得较为漂亮。自然繁殖少,有些品相好的价格仅低于红龙,个别品种甚至和红龙同价。

过背金龙幼鱼时特征为蓝呈绿底浅红带点内金色细框,成长后浅经的鳞框会转变成金黄色,且金黄色蓝或绿底的鳞杠会达到鳞片的第五排,越过整个墨绿色的背部,背及尾鳍的上半部则应呈现出深蓝色,其余各鳍均呈金红色。饲养的方法与所有的龙鱼一样。过背金龙比红龙来得纤细,水质稍有一点恶化,就会很容易罹患皮肤病,而且,鱼鳞的边缘也会遭受腐蚀,成为锯齿状,样子变得很难看。

澳洲的龙鱼有两种:星点龙、和星点斑纹龙

星点龙ScleropagesLeichardti:产于澳大利亚东部,和星点斑纹龙很相似,幼鱼极为美丽,头部较小,体侧有许多红色的星状斑点,臀鳍、背鳍、尾鳍有金黄色的星点斑纹,成鱼体色为银色中带美丽的黄色,背鳍为橄榄青,腹部有银色光泽。各鳍都带有黑边。属夜行性鱼类。近年澳大利亚政府大量放养此鱼鱼苗所以数量不会少。

星点斑纹龙Scleropagesjardini:产于澳大利亚北部及新几内亚,体形较小,口部尖,体色为黄金色中带银色,半月形鳞片,腮盖有少许金边,尾鳍背鳍有金色斑纹。饲养容易,可人工繁殖。

南美洲骨舌鱼科的鱼类主要有三种:银龙、黑龙、象鱼(又叫海象、巨骨舌鱼)

银龙:Osteogloxssunbicirrohomus出要产于巴西亚马逊河流域。1929年被鱼类学家温带理(Vandelli)首先发现。在当地是一种食用鱼。1935年引入美国。1955年引入日本。1966年日本神户的宫田先生在九州阿苏长阳的热带养殖场利用温泉首先人工繁殖成功。但我国市场上所见的还是由南美经过美国转口引进的人工繁殖的极少。此鱼鳞片巨大、呈粉红的半圆形,鱼体呈现象是金属的银色,其中含有钴蓝色、蓝色、青色等颜色混合,闪闪发亮。背鳍、臀鳍向后生长其基部很长,尾鳍短、胸鳍大。

黑龙:Osteogloxssunferreirai形状和银龙几乎一样,成鱼为银色,但体形长大时会趋向黑色带紫和青色,有金带。极具观赏价值。幼鱼有明显的黑色体纹胸鳍下挂着卵黄囊所以香港人称之为黑龙吐珠。

象鱼:Arapaimapirarucu产于哥伦比亚、巴西。体形巨大可长至5米长。在原产地被作为食用鱼。近年由于数量锐减已经被当地政府禁止捕捞和贩卖,更加不让出口。我只在武汉新世界水族公园见到过一尾两米长的象鱼。体色黑,鳞片有橙红色的框。力量极大当它的尾部扫到水族箱的玻璃壁的时候会发出很大的声响。

非洲骨舌鱼只有一种称为尼罗河龙鱼Heterotisniloticus分布于尼罗河中上游和热带西非洲。外形类似于亚洲及澳洲龙鱼。其吻端到背鳞前位置的轮廓不是直线型的,此外口部较大而不开裂,觅食时才会张开。体色为橄榄色带灰色而不是黑色,天然水域中的尼罗河龙鱼可长达一米,重6公斤。在水族箱中可长至80厘米。须注意的是此鱼不吃小鱼而是吃浮游生物,象沦虫、红虫等等,这样巨大的鱼吃这么小的东西有趣吧?它的第四、五腮面的上部是螺旋状的类似于迷宫科鱼类的呼吸器官。

偏爱向阳水域的鲤鱼

鲤鱼

又名鲤拐子、鲤子等。鲤鱼是一种优良的养殖鱼类,起源于我国,现已移养世界各国,成为世界性的养殖鱼类。鲤鱼抗病力强,肉质坚实,味鲜美,能在静水中自然繁殖,体型较大,生长较快,适宜在各种类型的水体中养殖。

鲤鱼由于地理上分布不同,而发生类群差别,这些不同类群,即鲤鱼的亚种,这是经过长期的人工和自然选择所形成的。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东北鲤鱼;团鲤(塘鲤、荷包鲤),产于广东、江西;杞麓鲤,产于云南;沅江鲤(红尾鲤),产于云南沅江;三角鲤,产于广西;大眼鲤,产于云南的洱海等。此外,我国各地还有不少鲤鱼的地方品种,如湖南的呆鲤、江西的红鲤、河南的黄河鲤、辽宁的淞花湖鲤以及从国外引进的鳞鲤、镜鲤等。在全国范围内,养殖多数是野鲤品种,近年来,普遍重视了鲤鱼的选种育种,特别是鲤鱼种内杂交所产生的杂种正在逐步代替当地的野鲤品种。

鲤鱼是在亚洲原产的温带性淡水鱼。喜欢生活在平原上的暖和湖泊,或水流缓慢的河川里。分布在除澳洲和南美洲外的全世界。很早便在中国和日本当作观赏鱼或食用鱼,在德国等欧洲国家作为食用鱼被养殖。背鳍的根部长,没有脂鳍,通常口边有须,但也有的没有须。口腔的深处有咽喉齿,用来磨碎食物。鲤鱼的种类很多,约有2900种。

饮食有催乳鲤鱼汤

观赏用的鲤鱼

观赏用的锦鲤鱼,被养殖在全世界。以日本最为先进,是由各种颜色美丽的鲤鱼交配出来的。颜色虽不同,但都属于同一种类。

鲤鱼属于底栖杂食性鱼类,荤素兼食。饵谱广泛,吻骨发达,常拱泥摄食。鲤鱼又是低等变温动物,体温随水温变化而变化,无须靠消耗能量以维持恒定体温,所以需饵摄食总量并不大。同时鲤鱼与多数淡水鱼一样属于无胃鱼种,且肠道细短,新陈代谢速度快,故摄食习性为少吃勤食。鲤鱼的消化功能同水温关系极大,摄食的季节性很强。冬季(尤其在冰下)基本处于半休眠停食状态,体内脂肪一冬天消耗殆尽,春季一到,便急于摄食高蛋白食物予以补充。深秋时节,冬季临近,为了积累脂肪,也会出现一个“抓食”高峰期,而且也是以高蛋白饵料为主。因此初春。深秋垂钓鲤鱼,要以蚯蚓、河虾等动物性饵料为主。春季过后,随着气温升高,鱼的摄食量变大,饵的质量已不主要,数量则上升为第一位。因此在暮春、整个夏季、初秋的一个相当漫长的时期里,鲤鱼都以素食为主。此时垂钓,应使用面饵、糟食等。

鲤鱼虽属底栖性鱼类,但这并不是说它的活动区域一成不变。季候变化、水温冷暖。风力风向、气压高低、朔望更替、水质清浊、水流大小、水位涨落、水体溶氧、饵物环境等,都会随时改变鱼儿的活动区域,使它们常常进行较大幅度的位置移动,若在较大水域,这便叫做‘洄游”。鲤鱼同其他淡水鱼相比,有共同习性也有特殊习性。这些习性主要是由繁殖需要、索饵需要、趋氧生存需要决定的。

喜草习性各种水草和水生植物滋生繁茂的水域,也是各种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繁衍生息之所,鱼类可以在这里摄取到丰盛食物。水草茂盛处又是鱼类绝佳的排卵产床,每年春天繁殖季节,这类地方都是鱼儿的聚集之所。

顶流习性一个池塘往往有溪流或渠水注人,它不但为塘内鱼儿带来大量新鲜饵物,而且进出水处又有较高的溶氧度,是鱼儿觅食摄氧的理想去处。所谓“顺风的旗,顶水的鱼”,道理就在于此。

逐波习性水域宽阔的池塘,一遇风天,水面往往掀起较大风浪,风浪推动表层浮游生物和其他一些食物积聚于下风口处,这些饵物又被浪头打入水中,这一带于是成了鱼类的天然觅食场。波兴浪涌之处,水体溶氧度肯定就高(这与高密度养鱼池的增氧机道理相同)。基于上述两条,鱼儿便养成了随波逐浪趋下风的生活习性。

向暖习性在自然水体温度较低时,很明显各类鱼都喜欢到向阳的水域活动觅食,很少到大片阴坡一侧和浓荫蔽日的水区活动,也不会长时间在水温较低的深水处呆着不动。初春与晚秋,背风向阳的浅水处白天在

日照下较为温暖,鱼儿爱到此处来游大觅食。而早晚夜间温差大,浅水处水温亦下降快、降幅大,鱼儿便通常要龟缩到水体相对温暖的深水区去。随着昼与夜水面温度的升降,鱼儿也会随之日浮夜沉。相反在夏天高温季节里,早、晚、夜间浅水区凉爽宜人、鱼喜趋之。而白天随着气温水温升高,鱼儿则逐渐移向深水处。烈日当头、酷暑难耐的盛夏正午,鱼儿一般在池塘最深处龟缩不动。若循以上规律“找鱼”,基本便可觅其踪迹。

合群习性除鲶鱼、黑鱼以外,大多数鱼类喜群居。“鱼贯而行”、“过江之鲫’”等成语就说明了这种习性。鲤鱼亦如此,这一方面是由相同的食性和生活习惯决定的,另外鱼类集群而动,也是出于防避敌害的一种天性与本能。

趋氧、趋静习性自然水体含氧量一般平均每升8-12毫克,当其降至不足1毫克时,就会引起多数鱼类停止摄食、“浮头”,甚至死亡。鲫鱼、鲶鱼等耐缺氧的能力相对强一些,鲤鱼则不行,一般要求溶氧度每升5毫克以上。水中氧气一是来自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再一个来自水面空气。无风天气溶氧慢,波浪大则溶氧情况好。哪一处缺氧,鱼便很敏感地向含氧高的水域转移。这就是鱼喜草、喜流、喜波、喜浅滩的主要原因。雷雨前气压低,天气发闷,鱼不咬钩;大雨刚歇天放晴,鱼则“疯咬”;上风头死水区鱼不爱咬,下风处波兴浪涌,鱼十分活跃;肥水塘如有外来新鲜水注人口,那里是钓鱼黄金带。…··所有这些现象说明的都是一个道理:溶氧高的地方鱼儿趋之若鹜。此外喜静也是鱼类明显的特征之一,鲤鱼也不例外。鱼类听觉发达,对声响尤其是一些突如其来、生疏的高强度声响极为敏感,听到后迅速转移远离声源。当然鱼类避声仅是一般而言,它们对某些自然声响——如瀑布声、风浪声、流水声、淘米洗菜声、昆虫落水声等非但不惧怕,反而很喜欢。若是高密度精养池塘,那么抛撒颗粒饲料的声音甚至会使鱼儿争相聚集。

珍珠鱼的繁殖过程

珍珠鱼体呈长椭圆形,侧扁,尾鳍呈浅叉形,体长可达12厘米。鱼体颜色为银灰色,全身和各鳍均布满珍珠型斑点,故称其珍珠鱼。嘴的下部及胸部为闪亮的金黄色,从嘴到尾柄基部,沿体侧线,在身体两侧各有一条由贺斑点组成的黑公纵向条纺。臀鳍前部为金黄色,腹鳍已演化为丝状触须,呈金黄色。

珍珠鱼是美丽的、最受欢迎的大型热带鱼之一,它那闪着珠光宝气的身躯游动起来,显得雍容华贵、端庄高雅,犹如穿着珍珠马甲的水中皇后。更有趣的是它的两根金光闪闪的,长长的,已演化为触须的腹鳍,慧常灵敏,在游动时,会前后左右摆动,象探路的手杖;在不游动时,也会轻轻摆动,象皇后在梳理那两根金色的长辫子。

珍珠鱼容电报饲养,在16℃以上的水温中,它们能很好地生长。它们喜欢生洗在弱酸性的哽水中。珍珠鱼性情温和适宜混养,它们不择食,吃动物性饵料。

珍珠鱼雌雄鉴别比较容易,其鉴别方法是:雄鱼背鳍,臀鳍均较长,末端呈尖形;雌鱼背鳍、臀鳍相对较短,末端吾圆形,性成熟的雌鱼腹部较膨胀。

珍珠鱼是卵生鱼类,繁殖比较容易。繁殖缸尺寸应为603630厘米,繁殖水温以25℃左右为宜,水的硬度为6-8,酸碱度为6.5-7.5.珍珠鱼也是筑泡巢进得繁殖的,繁殖前应在缸时放一株大一些的菊花草,主其浮在水面,然后将经过仔细挑选的亲鱼按雌雄1:1的比例入进缸时,雄鱼入缸后即选择们轩进行吐沫筑泡巢,偶然性巢筑在水面,与菊花草的叶子边中一起,泡巢与珍珠鱼体差不多一样大。雄鱼筑泡巢时,雌鱼则在角落耐心等竺。泡巢筑好手,雄鱼便开始向雌鱼求爱,将雌鱼引诱、驱巢下面,雄鱼弯曲很大体扔抱雌鱼,雌鱼爷臣将卵排到泡巢时;雄鱼同时身精,使卵受精,同时将掉出泡巢的卵用嘴送回泡巢。产卵要经过数小时才能完成。每对亲鱼每次可产卵600粒左右,多者可过1,000粒以上。产卵结鼓掌后,应将雌鱼捞出另养,以免受雄鱼的攻击。雄鱼则留下看护鱼卵。

雄鱼扑克护鱼卵非常认真,它会将掉出泡巢的鱼卵用嘴送回泡巢,如果泡巢有损坏,它会及时吐沫另以修复,并不断地用鳍记水,增另水中的溶氧量。

受精卵在雄鱼的精心护理下,经过36小时左右便可孵化出仔鱼,这时应将雄鱼捞出,仔鱼再经过36小时左右便可发育成游动摄食的幼鱼,这时应喂以“回水”。若幼鱼过多,可分缸养,分缸方法与丽丽鱼相同。7天后可改喂小型鱼虫。珍珠鱼10个月性成熟,一年可繁殖10次经上。

珍珠鱼的繁殖。。。

一、珍珠鱼的命名与产地

珍珠鱼的学名为珍珠毛足鲈(Trichogasterleeri)隶属于攀鲈科(Anabantidae)。来源于热带鱼三大发源地之一的东南亚,以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尼的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为最多。他全身银灰色,体腹乃至各鳍边都镶嵌了珍珠状的灰色圆斑,缓缓游动时全身闪烁着五光十色的珠光宝气,显得格外雍容华贵,柔和迷人,因而被赞为珍珠鱼。其他中文名尚有珍珠马甲鱼、马山克鱼、马三甲鱼、彩石线鳍鱼等。其英文名为Pearlgourami(珍珠哥拉美)或Mosaicgourami(马赛克哥拉美)。

二、形态特征

珍珠鱼体呈椭圆形,侧扁,头大,微尖。口亚上位,眼大。背鳍高而短,胸鳍圆扇形。从吻端下部及胸部一直到尾柄的基部,沿着身体两侧的侧线,各有一条由黑色圆斑组成的纵向条纹。珍珠鱼腹鳍胸位,而且已经演化成为一对细长而柔软的触须,可向各个方向自由转动,有触觉功能,能探测周围有无障碍物和辨别食物,平时随着身体的游动,时而在前方摇晃,时而转至两侧摆动,或上或下,犹如盲者探路的手杖,十分灵活敏锐;在不游动时,触须也会轻轻飘动,好像女孩在梳理自己长长的辫子,异常美丽。臀鳍长而宽,占到体长的2/3,始于腹鳍后,越向后越宽,直至尾鳍处。尾鳍后缘稍稍内凹,近似分。

三、生活习性

1.溶氧

珍珠鱼和蓝星鱼、丽丽鱼一样,有褶鳃一类的辅助呼吸器官,可以在水面吞咽空气,从空气中吸收氧,在含氧量较少的水中可安然无恙,能饲养在鱼体密度较高的水族箱中。同时,它们浮出水面吞咽空气的姿态也颇有伫目一顾的欣赏价值。

2.水温

这种鱼喜欢栖息于不太流动或完全静止的天然水域,需要的水温较高,适温范围为20~30℃,最适水温为24~27℃,对水质要求清澈透明,适合生活在弱酸性的硬水中,所以在一些酸碱度偏高的环境中不能好好生活,显现出美丽的色彩。

3.食性

喜欢在水族箱上层觅食,属杂食性鱼类,不择食,偏爱水蚤、摇蚊幼虫、线丝虫、水蚯蚓、虾籽、蟹籽等富含高蛋白质的小型活饵,也能投喂干饲料。

4.饲养

由于珍珠鱼躯体较大,性胆怯,喜栖息在浓密的水草里,所以饲养水族箱要足够大,而且最好广植一些水草,以供其藏匿、休息。如能同时用美丽的石块堆成假山则更好。水草和假山既可提供珍珠鱼隐身场所,又起到“以景衬鱼”的作用。

珍珠鱼平时性情温顺和善,不象一般攀鲈科鱼类爱争斗,适宜和小型热带鱼混养,但其成鱼不宜与体型纤小的诸如红莲灯鱼等脂鲤科鱼类混养,因它会追逐吞食这些小鱼,更不能与性情凶猛的鱼类混养,否则会因受惊吓而导致体色黯淡无光,甚至不进食。值得指出的是,到了繁殖期的珍珠鱼变得暴躁、好斗,有攻击雌鱼的倾向,而平时雄鱼之间也鲜有争斗,因此繁殖时要分箱单养。

珍珠鱼的幼鱼胆小,对水质极敏感,如遇光线突然熄灭或开启时,幼鱼会因受惊而四处乱窜。

四、雌雄辨别

珍珠鱼的雌雄一般在饲养5个月后才容易区别。雄鱼背鳍、腹鳍均长而飘逸,鳍边末端较尖;雌鱼的背鳍、腹鳍相对较短,鳍边末端钝圆,身体略小,腹部较膨胀(见图)。繁殖期间雄鱼的下颚至鱼腹部均呈现出艳丽的橘黄色或大红的“婚姻色”,美丽眩目,而雌鱼则不同,身体色彩浅淡,不及雄鱼美艳可爱。

五、繁殖前的准备工作

1.亲鱼的选择

珍珠鱼一般经过10个月的生长,体长可达6厘米以上,达到性成熟年龄。可选择胸部变红,腹鳍变长,而且体态健壮、体色鲜艳的雄鱼作亲鱼。在繁殖期间,雄鱼有非常显著的第二特征,它的个体比雌鱼大,而雌鱼必须挑选腹部明显膨大的个体。另外,最好选择体长7~8厘米的二龄鱼,其繁殖成功率最高,而体长超过10厘米的个体已过了青春期,繁殖成功率反而降低。繁殖前先把雌雄鱼分开饲养半个月以上,用水蚤等活饵饲养。

2.繁殖水族箱

繁殖水族箱要大,规格可为60厘米×50厘米×40厘米,水温度控制在27~29℃,PH值6.8~7.2,水的硬度7~9°dGH的水质条件下进行繁殖。这种鱼也和斗鱼、蓝星鱼一样,吐泡筑巢进行繁殖,因此繁殖水族箱里要在水面放置一些悬浮性的水草或水草叶片,使雄鱼能在其间筑一个相当大的泡末巢,或放一块塑料泡沫板代替水草,也能取得良好效果。繁殖水族箱内水的高度应是箱高度的一半,不必提供任何增氧、过滤用的设备,因该鱼独特的生理特性,在水溶氧较低的情况下可直接呼吸来自水面的空气,使用增氧、过滤设备反而使它们构筑的巢不坚固。

将经过仔细挑选的亲鱼按雄:雌=1:1的比例投入繁殖水族箱后,经过一段时间,即开始产卵繁殖的准备活动。

3.筑巢与发情

性腺发育良好的雄鱼在进入繁殖水族箱后2~3天内找到合适位置,就开始在水面一边呼吸水面的空气,一边吐出一个一个的小气泡构筑浮性泡沫鱼巢。其所筑的泡沫比较大且松弛(一个直径为5~15厘米)。在雄鱼筑巢的过程中,雌鱼一般在旁静止不动,但也不时游近泡沫巢,似乎在鼓励。雄鱼开始做泡沫巢是发情的先兆。

六、繁殖与育苗

1.交配与产仔

筑泡沫巢一般需2~5小时才能筑好,然后雄鱼就开始引诱躲在一角的雌鱼,并开始攻击追逐雌鱼。此时的亲鱼,尤其是雄鱼的体色变得很快,经常在数秒时间内变成橘黄或大红,雌鱼体色也比平时鲜艳一些。倘若受到人为的惊动,又会马上恢复到平时的色调。雄鱼此时还会全身痉挛,以各种舞姿向雌鱼求爱,雌鱼首先逃避,继而被引诱并驱赶进入泡沫巢底部,共同执行繁殖工作。若雌鱼性欲良好,便自愿游至巢下让雄鱼拥抱。雄鱼弯曲身体裹住雌鱼,雄雌鱼身体都弯成“C”形,雄鱼用头压迫雌鱼腹部,在双双激烈的几次拥抱翻滚之后,雌鱼兴奋中将卵子排出,雄鱼同时射精,使卵受精。雄鱼小心翼翼地用嘴将排到水中的受精卵一颗颗地衔回泡沫巢中。通常双亲产卵由早晨开始持续至中午,雌雄鱼经过数次翻滚产卵运动,雌鱼才能把全部卵子排空。

产卵结束后,应将雌鱼捞出分箱另养,以免它游近泡沫巢时被雄鱼追逐咬伤,并应投精饲料仔细照顾,使它及时恢复体质,雄鱼则留下守护鱼卵直到孵化,并负担起看管稚鱼的责任。

珍珠鱼为多产的鱼类,产卵数量较多,雌鱼每次可产卵500~1000粒,多者可达2000粒。卵小而圆,直径0.5毫米,白色透明。产卵间隔时间约为10天。

2.护卵与孵化

雄鱼独自小心翼翼地看护着鱼卵,不时扇动胸鳍增加泡沫巢中鱼卵附近的溶氧量,还不时将浮巢外的受精卵用嘴衔起送回泡沫巢中,并不时吐出更多的气泡来修复这个保护儿女们的泡沫巢。

受精卵在雄鱼如此精心呵护下,孵化水温在27℃以上,原先色泽较浅的受精卵即变成黑色,一尾一尾大小宛如针尖的仔鱼此时便破膜而出。刚孵化的仔鱼游泳器官尚未完全发育,无自由游泳的能力,只能附在泡沫巢内体内带油球的卵黄囊维持,依旧需要雄鱼在一边呵护照顾。再经过36小时左右,仔鱼的卵黄囊基本消失,能主动游泳,也能自行捕食细微的水蚤时,就要将疲惫不堪的雄鱼捞出进行恢复饲养。

3.育苗

珍珠鱼仔鱼的个体较其他热带鱼小,往往在卵黄囊消失,开始从外界摄取食物时,因缺乏微型饵料而成活率很低,又因仔鱼的口径很小,不能用丰年虫无节幼体做开口饵料,所以需要适时供应一些更小的轮虫、草履虫等组成的适口性强的饵料,以提高仔鱼的成活率。以后再渐渐过渡到用细筛滤出的小鱼虫喂食。随着个体长大,投喂的鱼虫无需过筛,也可以投喂动物蛋白质在35%以上的干饲料。

4.日常管理

仔鱼期间,因其鳃发育未全,或因培育水体中鱼体密度高,易发生缺氧死亡,此时应微微充气。在卵黄囊消失后开始在水面下游动的一周内,一般不加水,不换水;一周后加少量水。

随着仔鱼的成长,饲养要特别小心,因在这个时候,体长1.5~2.5厘米仔鱼的附属呼吸器官正在成长,如投喂鱼虫等活饵未经消毒,且投喂过量时,水质容易混浊变坏,或遇到水面上冷空气的突击,则会患上“肺炎”症而死亡。为此,水温应酌量提高,同时水族箱内水量不宜太深,以免使仔鱼遭受过大压力。不过,珍珠鱼的幼鱼一般都能健壮成长。

珍珠鱼在良好的水族箱环境中的寿命可在5龄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