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在世时,有一位名叫黑指的婆罗门来到佛前,他两只手各拿了一个花瓶,前来献佛。
佛对黑指婆罗门说:“放下!”
黑指婆罗门于是把他左手拿的那个花瓶放下。
佛陀又说:“放下!”
黑指婆罗门又把他右手拿的那个花瓶放下。
然而,佛陀还是对他说:“放下!”
这时黑指婆罗门说:“我已经两手空空,没有什么可以再放下的了,请问现在你还要我放下什么?”
佛陀说:“我并没有叫你放下你的花瓶,我要你放下的是你的六根、六尘和六识。当你把这些统统放下,你将从生死桎梏中解脱出来。”
黑指婆罗门这才了解了佛陀所说的“放下”之道理。
“放下”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吾人有了功名,就对功名放不下;有了金钱,就对金钱放不下;有了爱情,就对爱情放不下;有了事业,就对事业放不下。
我们在肩上的重担,在心上的压力,此手上的花瓶更重?这些重担与压力,可以使人生活得非常艰苦。必要的时候,佛陀指示的“放下”不失为一条幸福的解脱之道!
我们常说:“拿得起,放得下。”其实,所谓“拿得起”,指的是人在踌躇满志时的心态,而“放得下”,则是指人在遭受挫折或者遇到困难时应采取的态度。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有了这样一种心境,就能对大悲大喜、厚名重利看得很小、很轻,自然也就容易“放得下”了。
有一个名叫秦裕的奥运会柔道金牌得主,在连续获得203场胜利之后却突然宣布退役,而那时他才28岁,因此引起很多人的猜测,以为他出了什么问题。其实不然,秦裕是明智的,因为他感觉到自己运动的巅峰状态已经过去,而以往那种求胜的意志也迅速减退,这才主动宣布撤退,去当了一名教练。应该说,秦裕的选择虽然有所失,甚至有些无奈,然而,从长远来看,这也是一种如释重负、坦然平和的选择,比起那种硬充好汉者来说,他是英雄,因为他消失于人生最高处的亮点上,给世人留下了一个微笑。
一个职务、一种头衔,自然代表着一个人在社会上所取得的成就和地位,它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凡事都有一个度。适可而止,于是心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排既定,自能应付自如,就不会既忙且乱了。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懂得放下才能收获更多。
成功并不总是青睐于那些死守一个真理的执著者,还格外偏爱那些懂得适时放弃的聪明人。要想达到自己的目标,我们固然要“拿得起”;但与此同时,当我们发现“此路不通”时,也要学会及时地放下。片面地偏向任何一点,生命的天平就有可能发生难以控制的偏斜,到时再来补救就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