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很多80后家长从不让孩子做家务,一旦孩子想做家务或开始做家务时,他们就以学习为理由,说:“去学习吧!这点活我来做就行了。”或许在这些家长心里,学习就应该努力刻苦,争分夺秒,让孩子做家务就是浪费学习时间,耽误孩子的学习。好像这样的理由也很充分,但这些家长忽略了孩子全面发展。孩子不只是学习好就行了,孩子将来总有一天会走上社会独立生活,孩子需要学习各方面的本领和技能,除了学习,其他的能力对孩子的发展也很重要。而这些能力的提高很多是可以在家务劳动中实现的。
当然,个别80后家长不让孩子做家务往往还是出于对孩子的宠爱有加,舍不得使唤。他们常常把家务劳动看成是让孩子受累的苦差事。这样做后果是很严重的。因为你的宠爱,可能让孩子养成坐享其成的习惯。看看西方国家的家长,他们总能在家务劳动中与孩子同乐,逐渐培养孩子的家庭观念,让孩子理解劳动的意义,并在劳动过程中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两者相比,他们的做法很值得我们80后家长学习和借鉴,不是吗?
让孩子做家务可以磨练孩子的意志,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一些家务劳动对初学做事的小孩子来说并不是很容易的。以扫地为例,要搬开或移动桌椅,要握好扫帚均匀地来回拖动,不能留下杂物,也不能扬起灰尘,这就不是一个孩子一下子就可以学会的事。如果家长让孩子有始有终把地扫好,就锻炼了他的意志。等孩子养成了自觉打扫卫生的习惯,孩子就有了责任感,就知道了打扫卫生并不仅仅是父母的责任。
不仅如此,让孩子做家务还能使其体会到父母的辛苦。
瑶瑶是家中的独生女,因此,从小就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虽然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但还从未干一点儿家务,父母也从没有在这方面对她有过要求。瑶瑶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还经常埋怨父母的照顾不周,今日饭菜不合口,明日要新衣服,很少能体谅父母的艰辛。有一次,爸爸出差在外,妈妈生病躺在床上不能起来,晚饭只好让瑶瑶这位“小公主”做了。瑶瑶学着洗菜、淘米,当时正是大冬天,洗菜的水冰冷,火炉也和她作对,整得烟熏火燎的就是烧不开水。做顿饭下来,瑶瑶吃了不少苦头。
瑶瑶的妈妈本来想着孩子该大发脾气或抱怨了吧,可是没有。
吃晚饭时,瑶瑶流着眼泪动情地和妈妈说:“妈妈,您和爸爸平日做家务太不容易了。我今天才体会到做父母的难处。以后,我自己的活自己干,家里有些事也让我分担一些吧。”
爸爸妈妈听了,都开心地笑了,因为他们忽然觉得女儿长大了。
以上这个事例中,一次劳动,就使瑶瑶变得能够体谅父母了,也知道自己有分担家庭劳动的义务了。难道这不正是天下父母的心愿吗?
其实,孩子在做家务的过程中还可以丰富生活知识,发展智力,增强自信。孩子在劳动中直接动手,直接接触各种事物,积累生活知识,还能弥补读书生活的不足。
俗话说:“心灵手巧”,孩子经常动手,不仅使手部活动变得灵巧,而且还能促进大脑中枢神经的发展,孩子会变得更聪明,动作更协调,动手能力更强。
那么,家长们怎样才能培养孩子做家务的习惯呢?我们不妨从以下方法做起:
第一,从小抓起,越早越好。马克思认为,在合理的情况下,每个儿童从9岁起都应参加生产劳动。一般来说,从3岁开始,父母就应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和引导。比如,孩子们喜欢和妈妈一起活动,妈妈洗菜时可以让他拿拿凳子,洗衣时可以让他拿拿洗衣粉、肥皂盒什么的。等孩子长大一些后,可以让他自己扫扫地,抹抹桌子等。
第二,适当增加家务劳动的趣味性、创造性和交流性。许多家务劳动都是单调、重复和机械的事情,孩子由于贪玩心理,很容易半途而废,或坚持不久。所以,选择些既有趣味又可培养劳动习惯的活很必要。所谓趣味性,就是把某些家务活变得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变成一种类似游戏的活动,使孩子有兴趣把事情做完。就像父母在做饭时,可以让孩子帮忙拿什么东西,但孩子拿错了,让拿糖他却拿来了盐,你可以和孩子开玩笑说:“你吃过‘盐醋鲤鱼’吗?你这助手太不负责任了,净是陷害大厨呢!你被炒掉了”。所谓创造性,就是让孩子在家务劳动中搞小发明、找小窍门,使孩子努力去观察发现一些活动中的规律,找到最佳方法或改革工具,达到简便、实用、快速、高效的目的。所谓交流性,就是要不断地同孩子在劳动中交流感受,沟通情感,把从事家务劳动的过程作为了解孩子的过程。
第三,对孩子完成任务进行表扬。在孩子干完家务活时,家长应给予适当的表扬,但不能给报酬。不能以给孩子买什么东西以及父母替孩子做些什么作为孩子劳动的交换条件。在家务劳动中,把劳动成果同奖励联系起来,不但会使孩子对奖励产生不正确的认识,而且会使孩子只为了奖励来干家务活,一旦不奖励时,他们也就不会干了。就算给孩子买东西,你也要选对时机,要让孩子明白你给予他的奖励,不是因为他干了活就应该得到奖励,而是因为父母爱孩子,孩子有进步了,应该奖励。比如,孩子干完家务活,父母不要急着给孩子说:“今天自己洗衣服了,明天爸爸奖给你一个玩具车。”恰当的表扬一下就行了,就算第二天你买了一个礼物给孩子,也要和孩子说他进步了,鼓励一下,使其以后要再接再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