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风雨太行:张德善回忆录
6537800000024

第24章 秦岭映青松(1)

革命战争年代结成的情谊让人永生难忘。几十年来,我时常想念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一起参军和学习工作的战友,凡有书信,我都保存下来。

一,战友情深

高石金、赵景和等战友的简况1937年底,与我一同参加抗日队伍的17名战友中,解放初退伍回乡的有五集村的陈胜和、小土则,岭西村的小劳则。张怀保一直在部队上干,录池村的李聚宝、地南头村的和国富在外面工作。

张李堂讲:陈胜和又叫陈和则,兄弟叫胜有。小劳则姓名是陈老兴。怀保是张怀德的兄弟,曾任营长,1976年转业时是副团级,从壶关县水利局离休,1995去世,享年地77岁。李聚宝在长治市某国防厂任武装部长,2006去世。和国富在福建任某县建材公司经理,2006年去世。

张雪安讲:小土则大名叫张土平,是我父亲。父亲家里穷从小就给他人赶牲口卖炭。16岁时当八路军,那一天,吃了顿饱饭是猪肉揪面片。他虽然长得瘦小,但当兵决心大,先学号兵,后给一二九师政治部主任当警卫员,时常见到刘、邓首长。父亲随首长跑了好多地方,参加了百团大战,战后分战利品时曾见过张补牢。父亲曾被抽调去接收东北,后因故与原部队失去联系。解放初,先在新乡专区合作货栈任储运员,后于1951年回到家乡。2000年去世,享年80岁。

张雪安讲父亲张土平经历1943年太行区进行精兵简政时有四人回家。其中,张春牢于1946年病逝,王月是紫水村人,当过村干部。

王根松讲:王月当兵早。他是1943年回到村上的,土改时分了三间房,就是南号院的前院西屋。土改时,他担任紫水村村长。

高石金同志也是精简时回村的。他身高腰粗,村上人叫他“老胖”。他回到水台底村后当了村长,当时我在编村学校当义务教员。1944年的12月14日,日本鬼子突然进了村,高老胖发觉后,老远就喊叫我的名字,让赶快跑!我闻声就往外跑,刚出村口上了山坡,只听传来一阵枪响,敌人打死了高老胖。老胖同志不顾自己,保护干部群众的英勇形象和牺牲精神我永远也忘不了。

王宝年讲高石金牺牲经过王宝年讲:高老胖的大名叫高石金(1910—1944年),是我的舅舅。老皇反乱的时候,舅舅在1938年偷偷参加了山西抗日决死队,在安口团当战士,当时他35岁,后来回到水台底村上当了村长。一年后的一天,老皇扫荡,从村东边的山坡过来,我舅舅闻讯即呼喊村民兵和干部赶紧躲藏。当他跑到东场院时,日本鬼子把他打死了。抗战胜利后,壶关县修建的烈士陵园有他的名字。

高秦松、牛海叶、高起文、高庆令讲:高石金那时候是水台底村村长,他长得人高马大,还带有一把手枪。有一天,日本人突然从赵村过来,村上人都不知道。高石金发觉后急忙招呼民兵和村上人跑,但他被鬼子打死在东场院了。高村长牺牲的事,村上年龄大的人都知道,年轻人也都听说过。他是抗日烈士,后来村上立的纪念碑和大南山乡在五集村革命烈士陵园立的碑上都有他的名字。

张爱莲讲张补牢经历张补牢同志复员回到村上后,与我堂妹张爱莲结婚成家。补牢老实巴交,从当兵到回家务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一辈子。

张爱莲(79岁)姑姑讲:你姑父张补牢比你爸大一岁,1938年参加八路军打小日本,后来又随部队下河南到了大别山,参加过淮海战役,以后过长江打到云南,立过一次大功。他不识字、嘴又笨,当兵多年没干过甚个大事,觉得很光荣的一段经历是给贺龙司令员当过马夫牵过马。1954年7月退伍回家。他得了好几个奖章,可惜都没有保存下来。只有《退伍证》和《军属优待证》还在。上面记载他在西南军区第四兵团卫生部野战医院第三分院当炊事员、在后勤部第三十四陆军医院当饲养员。你姑父在家种地当农民几十年,1977年11月去世,活了62岁。

赵景和同志和我是患难与共的亲密战友。作为世代祖传名医之后,他在家乡一直从事救死扶伤的工作。“冬学”里、“文革”中也曾受到不公正对待。

赵徕淋讲叔叔赵泰和

牺牲经过赵徕淋讲:我家世代行医。八路军来后,父亲当了村牺盟会秘书。那年日本人来抓他但没抓着,就把我小爸赵泰和抓去了。由于他懂医道,就让在伪军里当医生。此后一直没有音信,人们一直把他当做汉奸看待,我家也成了汉奸家属,备受歧视。土改时,在“冬学”里,我父亲差点儿被打死,后来跑到沁水县端氏乡金凤村避难,以行医为生,土改时分了二亩地和两间房。1952年回到五集村,一直当医生。在“文革”中,我父亲被当作牛鬼蛇神在百尺公社“学习班”看管两年多。

直到1983年,时任四川省自贡县粮食局局长的赵吉才回乡,询问战友赵泰和家人情况,得知仍受冤屈时,当即说:“泰和是革命烈士啊!”“当年,我们八路军打败日敌后,解放了他。在壶关县四家池村受整编时,他想参加了人民解放军。我说你又不会打枪,干脆回家吧。他说:‘八路军很好,我不回家了!我不会打枪,还不会做饭当炊事员?’部队首长看他决心大,也就收留了他。后来部队南下进军河南,战斗中泰和冒着枪林弹雨往前线送饭。1947年在攻打汤阴县城时,他被炸弹炸伤,因伤势太重牺牲了。连长让我把他安葬,并把‘白头书’邮寄到壶关县政府。”

后经查证甄别,县政府给我小爸补发了“烈士证”,我家也摘去了“汉奸家属”的帽子。几十年的冤屈最终被澄清了。我父亲于1989去世,享年72岁。

张金垒同志和我年龄差不多。他父亲去世早,家境贫寒,但他的母亲支持儿子上前线。1947年2月参军后,在补充团时我俩分在一个班。他也曾南征北战,立过多次战功。我每次回老家都要去看望老班长。张银翠(53岁)讲:我父亲张金垒参军时已经30多岁了。他走时,只有奶奶一个人在家。从前我家很穷,爷爷张小孝给老财当长工,死在梁家庄。我家原住村西的墙东院,那年老皇来村子抢粮抓人,房子也被烧了。土改时,家里分到两孔窑洞。

听父亲讲,他参加过淮海战役,打过汉口,还剿过匪。他在战斗中额头受过伤,当时包扎的两条手巾都染红了。父亲没有上过学,后来能认字看书是在部队学的。他1950年退伍,曾荣获三枚奖章、纪念章。父亲回乡后才结婚成家,我是1954年出生的。“文革”中,红卫兵曾以我父亲在抗战时被中央军拉去当兵而残酷批斗。但他为人忠厚朴实,从不计较个人恩怨。父亲于1973年去世。

张安胜同志当年报名参军时,女儿雪梅刚刚半岁。他媳妇王海娥很明理,没有拖后腿。出发那天,她抱着孩子欢送我们。安胜与我同年转业,他落脚到了河南省。

张雪梅(左)靳来成携孙合影(2006.10.)靳来成、张雪梅讲:父亲27岁自愿报名参军,当时雪梅出生才六个月。1956年父亲从部队转业河南固始县,母亲带雪梅前往团聚。父亲参加过晋南、渡河、洛阳、开封等战役,多次立功受奖。去年,河南省民政部门对参加过洛阳战役的老战士一次性补助3000元。父亲曾荣获多枚奖章、纪念章,可惜在60年代的一次洪灾中与家里所有东西被冲走了。父亲转业后先在信阳地区固始县工作,后调淮滨县担任县纺织品公司经理,1968年后任县商业局政工股股长,直到离休。

他一辈子处事认真,严于律己,并教导雪梅姐弟三人好好学习、努力工作,还特别告诫:“我一辈子没有犯过错误写过检查,你们谁也不要借我的名义沾国家的光,浪费国家的钱。”父亲年轻时受苦难,身体不是很好,离休以来每年夏天都要回老家和我们住一段时间。现今已近90高龄,耳朵也背了,但每天坐轮椅在家内或户外走走转转。在弟弟和妹妹照料下,老人家正在安度幸福的晚年。”

张海松同志的来信张海松同志在抗战初期是我的得力助手。“十二月事变”中,他险遭敌人毒手。后来,参加过解放战争,还走上抗美援朝的战场。每次回乡我们都要促膝长谈。他患病后,我曾去信问候。他的回信我一直保存着。

德善兄:

你的身体健康吧,工作忙吧,全家人等都好吧!

在今年元月接到你的来信后,给你去了一封回信,你收到了吧,至今也未给你去信。在今年十月份,我回家住了一个时期。海棠和我讲,说你问我在家还是住疗养院。因好久没有给你去信,使你对我的情况不大了解,说明你对我是很关怀的。你给我邮来的钱是起了一定作用的,叫我无法感谢你对我的关怀。

我现在还在晋东南荣誉军人疗养院住。我的身体比起春季好得多了。不过咱这人不能顶个人用了,只能说比以前好得多了。希你接信后来一回信,以免挂念。

此致

敬礼!

弟张海松

1966年12月6日

张秋文讲父亲张海松经历张秋文(51岁)讲:我父亲张海松当过牺盟会,抗战期间父亲饱经磨难,后来自愿报名参加了人民解放军,1950年又当了志愿军。他说临出发前部队受到中央领导检阅。当时下着雨,听毛主席讲了一句话:“同志们好!抗美援朝!解放台湾!”过鸭绿江时,因桥窄路滑,父亲差点儿掉到江里。他从朝鲜战场回家后,一直担任村贫协主任。1956年3月,他出席了“山西省壶关县烈属军属革命残废军人复员退伍军人积极分子代表大会”。我们至今还保存着父亲出席大会的证章和荣获的“解放华北纪念章”。

1966年,他在村办煤窑上负责开发票工作。后来因胃病急性发作需及时住院治疗,那天卖煤炭共收入三元一角五分钱,交手续时,村主任张松堂说你留下买药吧。父亲说一分钱也不能要,不能沾公家便宜。父亲在长治市和平医院治疗一段后,转到晋东南荣誉军人疗养院。由于身体太弱,就长期疗养。1986年回家后,他不顾70岁高龄,仍为村上植树造林尽自己的力量。1990年,父亲去世,享年72岁。村党支部、村委会为我父亲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

张绍德同志的来信张绍德同志比我小七八岁,在当年的抗日干训班内他年龄最小,但却是个有志青年。当时我们是同炕而眠,一起学习、生活。1963年春节前在县城见过一面,因匆匆赶路没能促膝畅谈。“文革”后才又联系上,1979年12月,我写信问候老同学,他也及时回了信。

德善同志:

你好!

12月16日接到你的一篇问候,使我心中好像增加了一股暖流,很自然地热乎起来。这是为什么?也很难形容,但我总想是由于老同学老战友久别重逢而已,所以我接信后就很想一步跨入宝鸡市境内,看望您一番,但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德善同志,甭说咱们是40多年前的同学、战友,就是普通的认识,时隔这样长的历史,哪能不回忆亲热呢?况且想起咱们在牺盟会轮训班时直到现在,经过了多少运动、变化,就是咱那一班同学,由于历次的政治运动,加之自然关系,不知有多少提为很高很高的领导,当然也有一些在家务家立业,也有不少已入土为安了。现在回忆起来,真是一言难尽。不过历史就让它过去吧,你说呢?

我给你谈谈我的情况。我原在五龙山公社刘寨大队住。由于地理条件,我于七五年迁至城关公社马驹大队第七小队东边,距县城四五里地。现在家里有我老伴,有一个孩子叫玉贤,连我共三人,生活也将就(群众说我这是好事)。我现在县粮食局工作,最近在晋庄粮站负责,月工资七十多元,三两口人看来没有什么困难。就是有一点想到你那里跑上几天,可还不知你的近况如何,工作怎样,方便程度如何?嫂子、侄儿在那里不在?

德善同志,你要说说你的情况,再说说那里的特点,再谈那里的特产,来个书信,我考虑一番,鼓鼓勇气可能要去一趟,不干什么事情,就是想咱们一起聊聊故乡和往事,你说好吗?同志呀!时隔40多年,不谈千里重逢,不谈同学同榜,也要想想他乡遇故知吧。

此致

敬礼!

张绍德

1979年12月19日

张绍德与妻马不景摄于1990年我期待着老战友的到来,可他一直未能成行。我于1982年回故乡时,专程拜会老同学,共叙了“文革”以来的辛酸甘甜。后来,过上一段时间我就让在县城中学教书的外孙晋陇前去问候。1987年3月20日,晋陇来信说:

外公您好:

上次来信您让我访问的两位老前辈都访到了,只是不巧都没见到本人。今把所了解的情况告诉您。张绍德现在壶关县粮油议价公司工作,由于身体不太好,多在家休息,家还在马驹村。

王奎则原在水利局工作,现已离休,转到了老干部局,身体欠佳,有高血压病,在家休养。我去拜访时,他老伴在家,很爽快,也健谈。我代您向他们问好,她很感激。后来,没有等到王老,我就回校了。

了解到这些情况已让我很满意了。真是年纪不饶人啊,我们老同志大多已从一线岗位上退下来,尽管身体不如以前了,但精神还都好,再说孩子们也都成家立业了,加上孙辈绕膝,也是天伦之乐啊。

张玉贤(45岁)讲:父亲张绍德在世平时不善言谈,也很少细谈往事。我们只知他早年在家乡、长治等地当教员,从事地下革命工作。解放后在壶关县商业局工作,60年代在县政府办公室工作,给马存有副县长当过秘书,“文革”后到县粮食局担任股长,再后来当过晋庄粮站主任、县粮油议价公司经理。父亲一辈子兢兢业业工作,正直无私处事。他为人朴实、厚道,对子女要求很严。父亲于1990年离休,1995年辞世,享年72岁。与父亲相濡以沫一生的母亲马不景于2006年谢世,时年80高龄。

烈士张孝臣之子的来信张孝臣是我的表弟,牺牲在淮海战场上。孝臣弟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名叫俊英,继子名叫树楼。1963年春节,我曾到东火村看望孝臣的母亲,但老人当时没有把我认出来。后来,树楼给我来了一封信,说:

敬爱的德善大爹:

您好!

这封信是您的革命战友张孝臣的继子郭树楼——我给您写的。

据我耳聋眼花、75岁高龄的奶奶说,那天您一片好心身带礼品去到东火村看望她,由于年老、记忆减退,加之多年不见,她当时没有认出您来。事后,我奶奶联想起伏,回忆往事,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儿子孝臣的好友安书啊。于是第二天鼓足力气奔向五集您家,当即受到热情招待。这对于我这位上了年纪的奶奶来说,真是非常高兴。亲爱的大爹您想,一个失去亲生儿子的老人看到久别重逢的故人并进一步了解到儿子的下落,怎么能不高兴呢!可一想到儿子又怎么能不百般悲痛呢!

我奶奶翌日到内王村我姐姐俊英家。我姐姐听奶奶一说,是悲喜交集,一是想起为革命光荣牺牲的父亲,二是想起大爹你光荣保国,为祖国建设正在贡献自己的力量和心血。当夜心潮激动,思前想后睡不着觉,第二天一早就来到石炭峪我家,把您去东火和我奶奶去五集的情况说了一遍。通过这一说,我想到父亲有了下落,但具体情况不十分清楚,我便和姐姐及小妹一同骑车前往五集看望您老人家。可是不巧您已返回宝鸡了。海棠姐热情地接待我们,俊英姐说:“当年,我父亲和大爹为保卫解放区参加解放军,从太行山打到太岳山,参加了晋南战役。当时从《新华日报》上看到晋南战役中20多天就攻克了19座县城。还听说部队要去保卫延安、保卫毛主席党中央。后来南下去打淮海战役,我父亲在战斗中牺牲了。”说到这儿是热泪盈眶。我们畅谈往事整整四个钟头,还觉得说不完。我觉得遗憾的是没有同大爹见上一面,谈上一分钟,所以今天特地给您去信。

听我妈说,过去您常去东火串门,和我父亲十分要好。那时战火纷飞,我父同你一起参军保国,不幸牺牲在战场上。

我父死后,我母把我俊英姐留在奶奶处哺养,带二姐来到石炭峪村,我是第二年生的。现在我二姐嫁到本公社荆圪倒大队。我在石炭峪七年制学校担任教师,生活过得很幸福。侄儿我期望与您坐在一块好好谈他个没完。

到1972年6月,我给树楼寄了一封信,问候家里情况。他于7月17日回了信:

亲爱的大爹:

您好!早在六月九日接到您的来信,照片两张均收到,我十分高兴。可是好久没有回信是因为六月十日是隆重纪念毛主席“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光辉指示发表十周年,我们学校、所住公社,一句话咱们家乡的人民社员进行热烈庆祝这个指示的发表。我们大队派给我一个任务,搞一期专刊。接着是出纪念六月十九日毛主席“三落实”指示的专刊,由于人手不多,任务艰巨,加上自己的水平有限,把自己累得不可开交,忙来忙去,没有及时回信,请大爹多加原谅。“七一”前后,我的小孩有病住院服药,至今我才腾出手来给您去信。

上次给您的去信中,谈了我和俊英姐的一些情况,这次谈一下我二姐嫁于荆圪倒大队,姐夫在晋东南机床厂工作,家中生活十分幸福,眼下有两个天真活泼的小孩,大的五岁,小的三岁。

大爹您是一个非常忠厚的人,经过您谈到同我父亲的战斗经历,我很敬佩。我把您邮来的照片珍爱地放在像框里,每当我一看到您那慈祥的面庞,我便想起您和我的前父。

亲爱的大爹,您放心吧,我一定照您在信中的嘱咐,把悲痛化为力量,努力读马列的书、毛主席的书,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做好本职工作。

看到孝臣兄弟的后人都已成家立业,家庭幸福,事业有成,我十分高兴,同时我想孝臣兄弟也一定会含笑九泉的。

1979年腊月,我再次回家乡时,俊英、树楼姐弟俩专程到来看我。我们谈了很多。回宝鸡后,又收到树楼于正月十五写的来信:

亲爱的大爹:

您好!动笔先问大爹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一切都好吧!

去年腊月二十八日,我们姐弟俩个专程去五集探望您这位久经考验的老战士——我们亲爱的大爹。我们打心眼里感到高兴,是无比的激动。虽然见面只有短暂的一个上午,但受到的革命教育很深,懂得了不少革命道理,好像革命老前辈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政治课,使我们永生难忘。大爹您从战火纷飞的抗日游击战场,讲到了硝烟弥漫的解放战争,驱日寇、打蒋匪,跟随毛主席转战南北,平定天下,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讲的是家常话,实际是真道理,直至今天给大爹动笔写信,这些话好像还在耳边回响。

大爹,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在此年节之际,我不免想起我那父亲。当年,他同您生死之交,相亲相爱,如革命火种活跃在长治的东火、西火以及壶关、陵川地区,为革命舍生忘死,贡献自己的力量。今天,您身居国家的工作岗位,继续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这多么好啊。可是我那父亲九泉之下含泪苦笑,再也不能同我们一起生活和建设祖国啦。

亲爱的大爹,我一定牢记您的教诲,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当一名国家的有用人才。请大爹放心,我决不给你们老一辈丢脸,一定为老一辈争光,为祖国争光!

另外,我的工作有可能调动,大爹以后通信给我邮到“长治县荫城王庄煤矿”或石炭峪村也行。

此致

敬礼!

侄儿郭树楼

1979年2月11日夜写

王海忠于休养所合影胞弟王海忠的革命经历胞弟王海忠在东北工作。我们兄弟自1963年春节相聚后,一直是书信往来。1986年8月28日,市粮食局领导组织离休干部到北戴河疗养,这是关照老同志出外观光游览,看看当前国家繁荣昌盛的大好景象。9月1日,我到达“商业部北戴河休养所”,在这里与党增令同志相识。他也是转业干部,在铜川市粮食局工作,退休后才改为离休干部。他是与老伴一起来北戴河疗养的。

在北戴河期间,兄弟王海忠闻讯后即带着三岁的外孙女张奕楠前来相聚。休养毕,我随同兄弟到绥中,见到了弟妹张桂霞和侄女利伟、利绥、利静及其家人。

海忠弟已办了离休手续,但因身体还结实,加之单位需要,就当了门卫和收发员。我们兄弟虽然以前见过几面,由于时间匆匆,对他的革命经历也是知道个大概。这次时间从容,他连着几个晚上讲了许多我所不知的故事:

(一)忍着伤痛送情报

抗日战争爆发时,我11岁。八路军到达山西晋东南后发动穷人抗日救亡,建立敌后根据地。不久中央军也来了,说是打鬼子,但依靠的对象是有钱人。紫水村人的立场态度明显不同。贫穷者拥护八路军,而富人投靠国民党。我们一家人先后跟上八路军走了。

大哥王银兴生于1912年。八路军来到上党地区后,他就成为抗日积极分子,以贩卖砂锅为掩护给八路军传送信件。1943年春的一天,被国民党壶关县顽固政府抓捕,以通八路罪在常行村杀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