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哈佛成长课:哈佛教授送给年轻73个智慧忠告
6536900000055

第55章 学会运用安慰剂效应

当你泄气的时候,想想看不见听不到一生过得充实且愉快的海伦·凯勒。

——哈佛大学校训

先看两个故事。

其一:很久以前,在一次心理学实验中,医生召集了一批患有背痛的患者,告诉他们自己研发出了一种疗效神奇的、专门治疗背痛的新药,请他们服用。结果,有25%的患者都报告说,新药的效果很好,自己的背痛问题得到了明显缓解。但是,事实上,医生发给他们的,根本不是什么新药,只是一些没有任何药物成分的淀粉片而已。

其二:在柏林举行的国际医学磁共振研讨会上,德国汉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发布了这一研究结果。在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对19名健康的志愿者的大脑进行了扫描。在扫描过程中,研究人员利用激光针扎志愿者的手。研究人员告诉志愿者,一种止痛药膏已经抹在了他们的其中一只手上,而另一只手抹的是用于参照的普通润手霜。

但是,实际上,志愿者的两只手上涂的都是普通润手霜。当志愿者相信他们手上涂的是止痛药膏时,他们表示感到手被扎的过程没那么痛,而且大脑跟感觉疼痛有关的那部分区域也不活跃。

虽然治疗对病人是无效的,但由于病人坚信治疗有效,最后竟然可以产生舒缓病情的效果。后来,也就是1955年,心理学家毕阙博士(Henry K。Beecher)把这种效应命名为安慰剂效应,也理解为“非特定效应”(non-specific effects)或受试者期望效应、伪药效应、假药效应、代设剂效应(英文:Placebo Effect,源自拉丁文placebo解“我将安慰”)等,主要是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

安慰剂效应,向我们揭示了,我们的心理,能够对我们的生理产生多么巨大的影响啊!

这一影响,在心理情感细腻的女人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当然,对于不同的女人,安慰剂效应产生的效果并不一样。一般来说,自信心较强的安慰剂效应并不明显,而自信心不足的人往往具有较强的安慰剂效应。

马小然是魔羯女,平时很少与人交往,同事对她的评价也很不好:每天一副臭脸,好像同事都欠她几百万似的。其实,马小然也有自己说不出的苦,在她眼里,同事一个个都非常优秀,而自己却一无可取。虽然马小然在工作上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也很难驱散她内心的悲观情绪。马小然常想:如果我真的很好,为什么大家见了我都躲得远远的呢?其实,马小然内心是很渴望与同事打成一片的,但是她实在没有天秤、双子那样的自信,也自认为不如人。

有一次,马小然去理发店做头发。为了促销,马小然的理发师使力向她推荐某个烫发项目,并说:“打扮得时尚一些,同事、朋友们都会更喜欢你。”理发师无意的一句话,触到了马小然的某个心结。于是,马小然决定试试这个烫发。其实,马小然的这个烫发并没有什么大的改变。但是,马小然却因它而变得乐观、自信了一些。第二天上班,马小然竟然觉得同事看她的脸色都不一样了,于是也微笑着向同事打招呼,而马小然的微笑自然也会赢得同事的微笑回报。于是,马小然开始深知烫发的确改变了自己的形象。

其实,在同事的眼里,变的并不是发型,而是马小然的态度。

在人际交往中,乐观、自信的笑容和神色是最感染人心的。那么,该如何运用安慰剂效应来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呢?

其一,略微改变自己的外部形象,并坚信自己因此而美丽、动人起来。例如可以多看看那些回头率较高或者较受欢迎的人如何着装,然后试着略微改变一下自己的外部形象,然后想象着自己是如何欣赏那些受欢迎的人,告诉自己现在别人也是那么欢迎你的。如此一来,羯子自然就会乐观、自信许多,与人交往时也不必那么胆怯了。不过,记住,改变不宜太多,只是稍稍做些改变就可以了。

其二,每天告诉自己:“我是受欢迎的”“明天是美好的”,这种积极的暗示也有利于改变悲观为乐观,而且简单易行,不妨多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