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哈佛成长课:哈佛教授送给年轻73个智慧忠告
6536900000023

第23章 距离产生美

我与亨利·梭罗虽然年龄相差很大,但却有着不错的友谊,这除了是因为知心之外,还有一点小小的智慧,这个小智慧就是拿捏好交往的距离。

——爱默生,哈佛学子、确立美国文化精神的代表人物

在哈佛大学,学生们会明白:人与人之间如果有了亲切感,彼此之间会产生影响和吸引力,但要是心理出现了差距,就会有排斥、对抗,严重的话会影响人际间正常的交往。

人和人之间要有合适的社交距离,我们可以这么认为,我们每个人就好比是一只刺猬,如果彼此靠得太近,难免会刺伤到对方,只有保留一定的距离才会相安无事。

下面是哈佛心理学家的研究与发现。

哈佛的心理学家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人与人的交往之中,次数越多,就会越比较容易形成重要的关系。我们得知,两个人从陌生到熟知,交往的频率在其中起到了攸关重要的作用,只有交往的次数越多,才会其间越会密切。当然,并不会有人和所有的人都“老死了不相往来”,每个人都需要与别人接触,每个人都从心理的层面上渴望得到友谊。这时候就想要得到别人的赞同与认识,那么,得首先让别人和你接触。

哈佛的心理学家也做过这样的一次实验:在一个阅览室里,此时有一位读者,心理学家走过去坐在读者的对面,读者会下意识地注意心理学家,同时脸上会带有关注、不解的表情。当心理学家坐在读者的旁边之时,读者还会不经意地注意到心理学家。就这样,每隔一段时间,读者都会分散精力去关注一下心理学家。当阅览室里的人越来越多,读者就很少去关注心理学家了,反而会认真地看书、看报。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一开始读者和心理学家很陌生,更重要的是在同一个场合只有他们两个人,所以心理学家的举动会印刻在读者的脑海里,当人越来越多的时候,读者就会把精力分散到他人身上,以至于对陌生人没有了感觉,开始认真地读手上的资料。另外,哈佛的心理学家也做过这样的调查。同样的是在阅览室,在阅览室里只有一位读者,这时候那位读者熟悉的人走了过去,他往往会更关注那个熟悉的人,有时会交谈几句,有时会不停地看看他所在乎的那个人。

这更进一步说明,对越熟知的人心理距离就会越近。而且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必须要有一定的距离,不然会让别人认为不再是朋友关系。

在哈佛大学,还有一个故事在学生们之间广为流传。

马尔克斯是198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略萨是人们认为很有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一位作家。他们虽然是同行,但避免不了“文人相轻”的通病,他们是一对冤家。马尔克斯和略萨第一次见面在1967年的冬天,那时候马尔克斯刚去参加一个文学奖项的颁奖典礼,当时在机场有两架飞机,马尔克斯坐着一架,略萨坐着一架。这两个文学大师就很有缘分地碰面了,他们简直相见恨晚,所以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洛萨是来参加授奖仪式的,马尔克斯却是来捧场的。他们不停地交谈着,彼此吹捧着。后来洛萨邀请马尔克斯去访问秘鲁,在秘鲁,洛萨为他的第二个儿子进行了洗礼,马尔克斯趁这个机会,做了洛萨儿子的干爹。但是,多年之后,这两个文坛老将却反目成仇,原因在于1982年瑞典文学院取消了把诺贝尔文学家颁给马尔克斯和洛萨的决定,这让他们产生了分歧,以至于长时间不合,就像结了几十年的冤仇一样。

后来两位大作家都到了更大的年龄,也对这段往事有更清醒的认识了,便不约而同地在同一个地方见了面,渐渐地消除了两人之间心理上隔阂的距离。

可见,友谊需要距离,但要保持恰当,合适的社交距离会有益于友谊的存在及绵长。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所以,人与人之间并不必要形影不离,当然也要很好地把握好交往的分寸,这样,才不会因为一点小问题就挑剔,才能更好地维持之间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