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即学即用的88条心理法则
6533300000053

第53章 华盛顿法则:让人力发挥出最高的效率

要想让团队保持高效率,战斗力,并不是单纯地增加人力。如果团队中,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则增加再多的人也不会提高团队的效率。人与人的合作,不是人力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复杂微妙得多。

团队合作不是人力的简单相加。人与人的合作,不是人力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复杂微妙得多。在这种合作中,假定每个人的能力都为1,那么,10个人的合作结果有时比10大得多,有时,甚至比1还要小。因为人不是静止物,而更像方向各异的能量,相互推动的,自然事半功倍;相互抵触时,则一事无成。

业务员张林的销售技能和业务关系都非常好,因此他的业绩在全公司里是最好的。取得成绩以后,自满的张林就开始对别人指手画脚了,尤其是对那些客户服务人员。

之前,客户服务人员非常支持张林的工作,只要是张林打来的电话要求维修,他们就会马上进行售后服务。但取得成绩后的张林动辄就说:“搞清楚,是我给你们的饭碗,没有我你们都得失业了……”,要不然就虚拟这些客服人员服务不好,他的客户向他投诉服务态度等。

客服人员对他说的话置之不理,表面上不能表现出来,只能通过行动来与他对抗。后来,凡是张林的客户打来的电话,客户服务人员都一拖再拖,不帮助解决售后问题。最后,由于后继服务不到位,这些客户不得不打电话找张林,并把怒火发到他的身上。再后来,张林的续单率非常低,原来的客户也都让其他业务员抢走了。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一个员工的成功肯定有他自己的因素,但绝对不能脱离开企业团队的配合。如果没有强大的团队作为支撑,再有能力的业务员也不可能把销售工作做好。

1914年,托马斯·沃森创办了闻名于世的IBM公司。他看到当时有些企业内部风气不良,许多资历老的员工欺压新来者,新老员工之间结下仇怨,职工内部很不团结。为了避免由于内部不团结而造成生产损失的情况在IBM公司里发生,托马斯·沃森提出了“必须尊重每一个人”的宗旨。

托马斯认为,尊重人就要讲公平,只有平等对待,互相尊重,才能形成团结友爱的氛围。因此,沃森叫人专门制订了工作礼节的自我检查手册,人手一册,随时对照检查。为检查职工是否遵守必要的礼节,他在各个基层中,任命1或2名任期为1年的“礼节委员”。

无论是从企业发展还是个人发展两方面,你都不能脱离团队,而且必须得有很好的团队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要知道,团队时代已经来临了。

媒体经常报道的“小孩落水事件”,旁观者甲本想下水救人,又有些犹豫,他在看其他目击者乙、丙等人的反应。转念一想:“这么多人都看到小孩子落水,总会有几位下去救险的,自己就不下去吧。”

犹豫之间,小孩子被水吞没了。居然没人下水,甲不禁心里有些内疚。再一想,要责怪,要内疚,要负责任,也是和乙、丙等数十人分担,没什么大不了的。于是,他走开了。

就这样,一桩桩旁观者众多,却“见死不救”的事件产生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正在于“旁观者效应”,与人们一般以为的世态炎凉、人心不古之类的社会氛围或看客的冷漠等集体性格缺陷没有太大关系。

1964年3月,在纽约的克尤公园发生了一起震惊全美的酒吧女经理被杀人狂杀死的谋杀案。作案时间长达半个小时,附近住户中有38人看到或听到女经理被刺的情况和反复的呼救声,但没有一个人出来保护她,也没有一个人及时给警察打电话。

事后,美国大小媒体同声谴责纽约人的异化与冷漠。年轻的心理学家——巴利与拉塔内把它叫做“旁观者介入紧急事态的社会抑制”,通过试验表明克尤公园现象即为“旁观者效应”,即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对于旁观者们的无动于衷,正是因为有其他的目击者在场,才使得每一位旁观者都无动于衷,旁观者可能更多的是在看其他观察者的反应。

这两位心理学家为了证明自己的假设,他们专门为此进行了一项试验:寻找了72名不知真相的参与者与一名假扮的癫痫病患者参加试验,让他们以一对一或四对一两种方式,保持远距离联系,相互间只使用对讲机通话。事后的统计数据出现了很有意思的一幕:在交谈过程中,当假病人大呼救命时,在一对一通话的那组,有85%的人冲出工作间去报告有人发病;而在四个人同时听到假病人呼救的那组,只有31%的人采取了行动!

如果把解救小孩落水事件、拯救酒吧女经理事件当成旁观者的一次合作,那么合作失败的最根本原因就在于“旁观者效应”,众多的旁观者分散了每个人应该负有的解救责任。因此,社会学家认为责任不清是“华盛顿定律”产生的最主要原因。

在团队管理中,我们必须坚持向管理要效益的方针,从建立管理制度入手,形成分工合理、职责明确、奖罚分明的管理机制;同时,不断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建立一个有利于人才竞争、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舞台,形成尽可能揽天下英才为我所用的激励机制。

适应办公室政治任何一个企业,不管是分工合作,还是职位升迁,抑或利益分配;不论其出发点是何其纯洁、公正,都会因为某些人的“主观因素”而变得扑朔迷离、纠缠不清。随着这些“主观因素”的渐渐蔓延,原本简单的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都会变得复杂起来,让团队失去凝聚力和战斗力。

团队,不是靠增加人力就能提高效率的。如果团队不能从制度,分工,协作等方面入手进行建设,团队也就成了一个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