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元帅韬略: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元帅
6529000000002

第2章 战争爆发出任作战部长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1890年10月14日出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丹尼森,1892年随全家迁往堪萨斯州的阿比林。

1911年,艾森豪威尔考取美国海军学院,却因超龄而未被录取;后经该州参议员推荐,考入美国西点军校。艾森豪威尔在校期间并非模范学员,学习成绩中等,但他注重交际,热衷于橄榄球运动。可以说,正是军校体育运动培养和发挥了他的组织领导才能。因西点军校1915届毕业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58人晋升为将军,故人们称之为“将星云集之班”。

1915年,艾森豪威尔从西点军校毕业并获得少尉军衔,旋即赴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任职。

1917年4月,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德国宣战之时,又晋升为上尉。战争时期留在国内任训练教官。

1918年6月,艾森豪威尔晋升为少校临时军衔。

1921年,艾森豪威尔又从陆军坦克学校毕业。1922年,被调往驻巴拿马的第二十步兵旅任参谋。旅长福克斯·康纳将军认为他很有发展前途,遂不惜时间和精力加以培养:讲授军事理论和军事历史,指导战术制定。

1923年,艾森豪威尔经康纳帮助而进入陆军指挥与参谋学校(现为陆军指挥与参谋学院)学习。1926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后又经康纳介绍赴法国进行战场考察。1927年至1928年,艾森豪威尔在陆军军事学院深造。1929年,赴陆军部助理部长办公室任职。1933年,改任陆军参谋长麦克阿瑟的助理。

1940年2月,艾森豪威尔调到驻加利福尼亚的第十五步兵团任职,11月升任第三师参谋长。1941年3月,升为第九军参谋长。

1941年8月至9月间,艾森豪威尔负责指挥路易斯安那的军事演习。这是美军进入战争之前举行的规模最大的军事演习。此时的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坚持进行这样大规模的战争演习,因为他想找出训练中的不足和装备上的缺陷,也因为他需要去发现军官中有才能的人。

艾森豪威尔渴望得到这次考验。这是自1918年以来,美国投入“战场”最大的一支部队,比南北战争时规模最大的格兰特军队大两倍。

艾森豪威尔为了筹划这次军事演习几乎几天没睡觉。他发现连、排领导不称职,这使他很伤脑筋。于是,他花了很多时间,从一个单位跑到另一个单位,这里作指示,那里下命令。当可能时,用表扬来鼓励年轻的中尉和上尉,当需要时,也进行批评。

他对他们“愚蠢地不顾空袭的危险”、忽视必要的伪装的倾向、蹩脚的交通管理能力感到恼怒。每天清晨,他把主要负责的军官们召集在一起进行讲评。他清楚地知道,实际的作战会更艰苦。

在军事演习期间,参谋长的帐篷成了“高谈阔论的场所”,每一个人都到这里来发表见解或发牢骚。艾森豪威尔总是欢迎他们这样做。他把虚心听取各方面意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作为他的领导艺术的主要部分。

通过这场军事演习,艾森豪威尔的声誉提高了。参加演习的第三集团军按照艾森豪威尔制订的计划,包抄了第二集团军,迫使其撤退。

1941年9月,艾森豪威尔晋升为准将,虽然这是临时任命,一时间祝贺信件和卡片也像雪花一样纷至沓来。这次晋升,使得艾森豪威尔举手向国旗致敬的照片在全国流传开来。美国人民以及新闻界开始发现,艾森豪威尔是全国甚至是全世界最上镜的人物之一。

1941年12月7日星期天早晨,艾森豪威尔到办公室去处理完日常文件。大概中午时分,他对副官欧内斯特·李说:“我太累了,我想回家睡一会儿。不管谁来的电话,都不要接。我想安安静静地休息一会儿!”

不到一个小时,艾森豪威尔床头的电话就响了。熟睡中的艾森豪威尔恼怒地抓起话筒,话筒里传来副官惊慌失措的声音:“先生,珍珠港被轰炸了。”

早在1941年7月,日本开始向东南亚发动攻势,占领了印度支那,其中包括在金兰湾的重要港口,它距新加坡不到1000千米。华盛顿方面认为,这是日本向菲律宾、马来西亚和荷属东印度群岛发动进攻的序幕。

在美国实行禁运之后,英国人和荷兰人也紧接着拒绝向日本出售石油。然而,罗斯福并不想马上与日本断绝关系,为了缓和双方关系,美日仍在继续谈判。

10月23日,日本内阁首相东条英机召开军政要员联络会议,集中讨论了有关日本与美国谈判的问题和同美国开战的前景。为了缓和同美国的关系,东乡茂德外相主张最好从中国部分撤军,但却遭到军方的强烈反对。

会议相持不下,东条英机随即提出三种方案让大家裁决。一是即使蒙受巨大的困苦,就是“卧薪尝胆”,也要避战;二是立即决定开战;三是在继续谈判的同时,做好必要时开战的准备。

日本陆军总参谋部坚持认为,与美国谈判已进入死胡同。于是,陆军参谋总长杉山元主张应在12月初开战,不过仍要继续同美国谈判,玩弄外交骗局,以便给日本带来军事上的好处。

而开战的首要前提是,成功偷袭美国在太平洋的海军基地珍珠港。为了确保这次偷袭成功,日军大本营采取了大量的欺骗和伪装措施,并进行了周密的组织准备。

1941年11月6日,山本五十六就根据东条英机的指示发布联合舰队绝密的作战命令。11月10日,特遣舰队司令南云忠一发布了他实施山本五十六计划的第一号命令。

12月7日清晨,珍珠港风和日丽。当天,美国太平洋舰队泊港舰只共86艘,其中战列舰8艘、巡洋舰7艘、驱逐舰28艘、潜艇5艘。瓦胡岛上各机场共停放飞机387架。舰上的水兵有的刚刚起床,有的在用早餐或在甲板上散步。

7时30分,一个水兵发现有20架飞机向珍珠港飞来,他认为可能是进行演习的飞机而没有在意。稍后,有人看见一架飞机从北低空飞过福特岛,并听到一声爆炸,人们仍认为是一次什么事故。

直至日机对美军机场和舰只实施集中突击时,珍珠港的美军才如梦初醒,看清了飞机的标志,发出了警报。福特岛美军司令部广播:“飞机袭击珍珠港,不是演习!”

日军经过约两个小时的狂轰滥炸,共炸沉炸伤美军各种舰艇40余艘,其中炸沉战列舰5艘、巡洋舰1艘、驱逐舰2艘;炸伤战列舰3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1艘、辅助舰5艘。击毁飞机260余架,毙伤美军3500余人。

日军仅损失飞机29架,潜艇6艘。

但是,日军这次突然袭击并未完全达到预定的目的。首先,突袭的主要目标美国太平洋舰队的3艘航空母舰当天不在港内。其次,日军飞机忽视了对修船厂和油库的破坏,这些设施对美国太平洋舰队尔后的恢复和作战活动都起了很大作用。担任日舰主攻任务的南云忠一,在两次攻击得手之后,已是大喜过望,他拒绝了实施第三波轰炸的建议,匆忙收兵溜回日本。12月8日上午,罗斯福总统身披蓝色海军斗篷,乘车来到国会大厦,要求向日本宣战。罗斯福总统向美国参众两院发表讲话,在讲演最后要求国会宣布:

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发动无端的、卑鄙的进攻时起,美国和日本帝国之间已处于战争状态。

参议院以82票对0票,众议院以388票对1票通过了罗斯福的宣战要求。从此,美国正式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942年2月,马歇尔将作战计划部改组为美国陆军的最高指挥机构——作战部,并于3月任命艾森豪威尔为作战部部长。

此后不久,艾森豪威尔奉马歇尔之命拟制欧洲盟军联合作战计划。艾森豪威尔认为,美军应以欧洲与大西洋战场为主要战略方向,先将美军的主要兵力兵器向英国集中,再横渡海峡突向欧陆。

1942年5月,艾森豪威尔奉命赴伦敦考察军事形势和未来驻欧美军的编制问题。6月,在呈交考察报告《给欧洲战区司令的指令》后被任命为欧洲战区美军司令,重返伦敦。7月,晋升为中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