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元帅韬略: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元帅
6529000000012

第12章 挺进德意志打败希特勒

盟军攻克巴黎后,欧洲战争的结束已近在眼前。但此时蒙哥马利同以艾森豪威尔为代表的盟军最高统帅部和美国陆军部门之间却开始出现了重大的意见分歧。

蒙哥马利主张以巴黎为中心,集中主力向东北方向挺进。目标是在比利时建立一个强大的空军基地,在冬季到来以前攻下法、德边界的鲁尔,摧毁德国的军事工业。

他计划该次战役的西翼作战由第二十一集团军群负责,东翼的行动由第十二集团军群负责,而由法国南部出发的龙骑兵直掏南锡和萨尔。蒙哥马利主张应该确定主力方向以及在主攻地区确保强大的兵力,以便迅速获得决定性战果。

艾森豪威尔则主张采用“宽大正面”战略,以塞纳河为基地,向北起海牙、南至瑞士边界的正面开阔地上的莱茵河各重镇出击,以歼灭敌军有生力量。

蒙哥马利指出若采用全线挺进、全面出击的“宽大正面”战略,进攻就不会有力,以致最后非停止不可,这样会给德军以喘息机会,将战争时间拖延。虽然蒙哥马利极力争取,但由于艾森豪威尔是盟军最高统帅,他的意见终不得实施。

根据决定第十二集团军群的主力仍挥戈东指,朝梅斯和萨尔进击。正当蒙哥马利为“七零八落”的战场不安时,英国王室于9月1日晋升他为陆军元帅。

9月4日,收复安特卫普和卢万那天,蒙哥马利再次向艾森豪威尔提出建议,但仍未得以采纳和实施。由于物资匮乏,给养不足,蒙哥马利无力迅速攻下鲁尔、挺进柏林,也推迟了向阿纳姆发动大规模进攻的计划。

在蒙哥马利的反复争取下,计划终于得以重新审订。在同艾森豪威尔致电交换意见后,他的计划终于得到支持,但此时的情况发展却已令人担忧。

9月17日,阿纳姆战役开始进行。由于盟军最高统帅部未将此战视为北翼的主要行动,作战总体部署不妥,加上恶劣的天气影响,盟军未能如愿攻克阿纳姆北面最后的桥头堡。9月25日,盟军前线部队被迫撤退,阿纳姆战役未获全胜。

12月6日,由龙德施泰特指挥的德军突然向美国第一集团军正面即兵力薄弱的阿登地区发起强攻。其目的是力争取得所谓“德国争取战争胜利”的最后一次重大行动。进攻在美军防线形成了一个相当大的突出部位。局面迅速恶化,第十二集团军群最后被一分为二。

蒙哥马利受命组织力量反攻。他把英国部队置于第九集团军统辖之下,和美军共同作战,并要该集团军接管第一集团军的某些阵地。在美军后备队组成之前,他将英军配置于第一和第九集团军后,充当后备梯队。

在蒙哥马利的组织部署下,情况渐趋稳定。随后,他奉命指挥整个北方战线的盟军。盟军协调一致、英勇战斗两个星期,消灭了进攻的德军,粉碎了龙德施泰特的阴谋。

阿登战役后,艾森豪威尔接纳了蒙哥马利的建议,集中力量进击鲁尔工业区的北线,并任命蒙哥马利指挥和掌握盟军作战。

1945年2月8日,美国第九集团军配合加拿大集团军向北进攻。至3月10日,美第九集团军和第二十一集团军群部队在莱茵河西岸摆开阵势。同时,美第一集团军于3月7日完整拿下雷马根的铁路桥梁,并立即在东岸建立了桥头堡。

3月23日,蒙哥马利指挥英、美联军强渡莱茵河,击溃了北德平原上的德军,之后便日夜兼程,向波罗的海沿岸进发,以防止苏联军队抢先进入丹麦从而控制波罗的海入口。

5月2日,部队抵达波罗的海的维斯马和吕贝克,在苏联军队到达前的6个小时封锁了丹麦半岛。之后,英军在东西向筑起了两条防线,第二集团军两天之内俘获战俘近50万人。

5月4日,驻荷兰、德国西北部和丹麦的150万德军向蒙哥马利投降。对德战争到了最后关头,希特勒的法西斯德国面临彻底崩溃。

1945年5月8日,欧洲战场的战争正式结束,由德国最高统帅部的军事代表签署了军事投降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