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怎样从股市赚钱:股票投资80问
6522000000001

第1章 序言

中国人素有勤俭的风尚。多年来,人们习惯于把省吃俭用、日积月累攒下的钱存入银行。哪怕利息微薄,哪怕通胀不止,只要有利息,许多人还是对银行初衷不改,对储蓄乐此不疲。国人之所以如此,诚然是多年养成的一种习惯,但这种习惯的背后折射的却是对国家银行的情愫与信任。

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国家的实力增强了,国民的生活提高了,人们的钱袋子也鼓起来了。虽然80%的人拥有的财产远不及20%的人拥有的多,但毕竟大多数人有了“闲钱”,有了可以支配的闲置资金。闲置的资金怎么使用?人们开始考虑投资去向。有人投资房产赚的盆盈钵满,有的人投资黄金也发了财,“炒豆”“炒姜”“炒蒜”者也赚了不太光彩的钱,把钱存入银行的人钱数也在增加,唯独投资股票者,大部分人只有一声叹息。

以沪市为例,自2007年10月沪指由6000多点上方下跌至2008年11月的1680点,共跌去4300余点,跌幅达70%还多。虽然此后大盘走出了一波反弹行情,但仅反弹到3470点上方,之后再也未见新高。2011年9月上证指数竟然跌破2400点。三年多的熊市,大批投资者被深套其中,而最为惨烈的还是中小散户投资者。他们有的听信那些不负责任的股评人士的“忽悠”,有的轻信“黑嘴”们推荐的股票,在“沪指将上涨到1万点”的鼓噪下,许多人高位入市,其悲惨的结局不言而喻。

投资者在蒙受巨大资金亏损或高位套牢的同时,是否应该更多地思考一些问题?诸如,在通胀预期不断升高的情况下,沪深股市是不是比较好的资产投资场所?在新股发行有增无减市场不断扩容的情况下,沪深股市能否走出牛市行情?在通胀和扩容两大压力下,两市有无具有投资价值的股票?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自己被深套或巨亏?经过深入地思考、分析,投资者不难得出有益的结论。在此,笔者冒昧提出以下几点:

其一,沪深股市仍然是投资的较好场所。抛开股票市场存在的一些问题不谈,沪深股市与现今房地产市场的高位、期货市场的风险、黄金市场和外汇市场的不确定性相比,似乎更适合普通投资者,或者说是适合普通投资者投资的场所之一。做出这样结论的重要依据是市场的整体价格水平还比较适中,如果说沪市上证指数3000点下方的整体估值还相对偏高,那么2500点下方是否被低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经济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整体运行状况应属良好,这正是沪深股市健康运行的前提。

其二,沪深股市许多股票凸现投资价值。通胀预期和市场扩容加之从紧的货币政策委实压制了沪深股市的上升空间,在如此沉重的压力下,股市要想走出大牛市几乎没有可能。但是,正因为股市低迷,才凸现出一些极具投资价值的股票。按照传统的估值方法,一只股票有无投资价值要看市盈率或市净率,一般而言市盈率在10~20倍之间,市净率低于净资产的股票,通常被认为是具有投资价值的,而处于2500点下方的目前沪市,这样的股票可以随手捻来。当然,对于高成长性的股票而言,又另当别论,即使市盈率在30~40倍、市净率3~5倍,市场也同样认同其投资价值。

其三,从主观方面寻找原因是智者所为。投资者套牢或亏损的原因固然很多,诸如市场的过度扩容,加之紧缩的货币政策致使股市“失血”;上市公司造假和监管失控等致使市场投资者信心受损,以及外围市场的不确定因素等等。可是如果一味从客观方面找原因,其结果只能怨天尤人,且于事无补。只有真正从主观方面找准原因,才能改变自己投资的不利境地。

从主观方面找原因就应该仔细想一想,当自己决定投资股市的时候是否对股市有大概的了解,特别是对股市的风险和所处的位置是否有清醒的认识?当决定购买入一只股票的时候,是否对该股票进行过系统分析?自己在投资理念和投资方法上有什么需要改进的方面?对股市的政策面、基本面是否做过分析研究?是否懂得并掌握一定的股市分析方法包括技术分析方法?能否认清什么样的股票才真正值得买入并长期持有?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身在股市的投资者都会知道一句话,叫“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有人认为这是个伪命题,有人认为这只是嘴上说说的“空话”,不管怎样理解,千万不可误解,以为中小投资者投进股市里的钱会受到“保护”而不会亏损。实际情况恰恰是,中小投资者损失得最多。国际歌中的话才是实话,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只有自己救自己”。

股市投资充满风险,如同战场上要想消灭敌人首先要保护自己一样,在股市投资中,也要把保护自己的资金安全放在首位。资产只有在保值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增值,只不过这需要正确的投资理念指导。本书罗列的80个问题,都是股市投资的基本问题,这些问题弄清楚了,在股市中操作起来就会如鱼得水,就会逐渐体味到投资的乐趣。到那时候,快乐投资将不再是他人的专利。

也许你已在股市中耕耘了多年却不尽如人意,也许你正为套牢和亏损而懊恼不已,也许你正为自己的资金寻找保值增值的去向,也许你正踌躇满志准备进入股市搏击一场,也许你不太关心股市,但你的家人或朋友是股市的发烧友。总而言之,不论何种情况,只要是对投资有兴趣,不妨读读这本书,也许会令你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这也正是本书作者的由衷期盼。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