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国商业银行改革
6521000000026

第26章 商业银行上市分析和实证研究

既然中国商业银行必须要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造,按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机制运营,那么必须要有一定的载体,即要通过一定的途径来完成。因此,将中国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后,上市就成为一项必然的选择,并通过商业银行上市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的运行机制,建立健全治理结构,促进商业银行的规范稳定发展。

一、上市是我国商业银行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正确选择

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为降低市场配置金融资源交易成本的商业银行,它的每一项改革必须立足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相适应的基础上。换句话说,作为“经济的核心”的金融体系(包括银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在经济的市场化改革整体部署之中有重要的地位。银行的上市最直接,最彻底的方式是将市场机制引入商业银行稳健经营之中,从而推动了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改革的步伐。

西方国家的大银行基本上是上市公司。银行上市的好处是,能够建立起稳定的资本金补充机制;能够接受全社会的监督,便于银行经营管理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和更规范的运作;可以很好地扩大银行的社会影响力。

我国商业银行通过上市更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上市,以一种最彻底的方式将市场约束引入到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之中;通过上市,可以完善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促进银行的发展;通过上市,增强商业银行经营的透明度,发挥股价对商业银行的激励作用;通过上市,完善外部监管机制,增强社会公众对银行经营的监督。当然,最实际的、也是最迫切的是拓宽了银行资本金补充的渠道,有助于银行降低融资成本,有助于银行有效地管理资产负债比例结构,从而分散风险,提高收益;上市为银行树立了公众信誉,维持了储户的信心,而这是一家银行最可宝贵的财富。

中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银行业面临着全面对外开放的挑战。与国外发达国家的银行相比,我国银行的竞争力非常弱,其中很主要的方面是弱在资本金的实力上。国外上市的银行,可以通过上市筹资增加资本金,同时利用上市的优势,通过换股等方式实施兼并、收购,从而迅速实现规模的扩张。这就要求以上市的方式,而不是现有的靠自身积累、国家补充等等方式扩充资本金,增强自身实力,利用证券市场的重组功能完成我国中小银行的重组并购,改变现有银行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局面,顺应国际上一浪高过一浪的并购浪潮。

银行上市也是证券市场的需要。其实,在一个成熟的股票市场上,银行的上市已成为一种惯例。据统计,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金融服务类公司目前约有900家,其中约有30家商业银行,71家综合金融公司,20家保险公司,资产排名前20家的银行全是上市银行;东京交易所有160多家,其中商业银行103家,证券公司25家,保险公司 14 家;而作为远东金融中心的香港的证券市场上,金融股与房地产股几乎占了整个市场的半壁江山。在1994年,银行金融股占市场总市值的比重为 21.7%,而地产股占到25.58%。截至2000年6月30日,香港注册的31家持牌银行中,19家是上市银行或是被上市银行控制。银行业的进入为证券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提高证券市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有利于增加证券市场之中金融股的比重,改善市场结构;由于商业银行趋于稳健经营,其股票价格不易大起大落,而且较大的股票流通盘子也不易被操纵投机,有利于市场的稳定。证券市场完善的基石在于一大批高素质的上市企业,正是基于此,有着无限发展潜力的银行上市必将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分析的逻辑要点在于银行上市之后保证信息披露机制与股权充分流动机制的顺畅运作。当信息披露不准确、不及时甚至不完整,或者股权的流动性不充分,都将制约着上市对促进稳健经营的职能的发挥。换句话说,上市不是“灵丹妙药”,不可能一朝上市就能解决面临的所有问题。但是通过上市的这种制度安排和新的突破,进一步促进竞争与效率,将为我国商业银行开拓全新的发展空间。

1.上市引入社会公众自然人股东,真正落实银行产权的归属。自然人股东的介入,换一个角度可以看做是在所有权层次上找到一种抵御外来行政压力的机制,此时的银行不仅仅是为国有的股东盈利,还要为全体的投资者盈利。因而自然人股东的介入为端正经营目标,转换经营机制找到了赖以实现的基石。

2.上市提供了对投资者的保护机制,也有效地规范了商业银行的运作。在信息充分披露的前提下,为了能够吸引投资者,为了能够让股价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上市银行必须建立起科学的治理结构并实际落实,必须审慎的同时也是积极的贷出每笔资金,必须以每年实实在在的盈利给投资者分红派息。

3.上市为商业银行提供了丰裕的资本金补充渠道。与一般工商企业的上市不同,银行上市募集的资金全部用于补充其资本金。“在国内股票市场或海外股票市场上市发行新股是国有商业银行充实资本并实现股份制改造的一种途径。”同时随着银行上市之后财务状况的进一步改善,它还可以在证券市场向原股东配售新股以及向新的投资者增发新股,吸引更多的资金参与上市银行的发展与壮大。因而,商业银行进入证券市场为自己找到了丰裕的资本金补充之源。

二、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上市的实证分析

上市银行在海外的证券市场上不乏案例可陈,在我国短短十几年的证券市场上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阶段之中,也不是个陌生的名词。早在证券市场发展之初的20世纪80年代末,深圳发展银行作为深圳市场的龙头股就率先发行上市,可以说它同中国的股市一道历经了风风雨雨。遗憾的是,它的上市更多的是被作为一般工商企业上市理论实务分析,未能为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改革做出启迪。直至1999年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作为《证券法》颁布后第一家规范化运作的上市银行,才为我们苦苦探索商业银行的改革拓展了新的思维视野,掀起了股份制商业银行上市的热潮。

深圳发展银行成立于1987年 9月,由深圳特区 6家信用社通过股份制改造而成。同年12月正式开业,1987 年5月首次向社会公众招股,按面额发行面值 20 元的普通股 39.65 万股,实收金额793万元;1988年4月,再次按面额20元配售普通股25.35万股,实收余额507万元,并于4月在特区证券公司挂牌交易;1989年3月,以每股40元溢价发行面值20元的普通股67.50万股,实收资本2067万元;1990年3月,该行以每股3.65元溢价发行面值1元的普通股,实收金额4440万元;1991 年12月,再次以每股 12 元溢价发行面值1元的普通股 2910万股,1992年 1月深圳发展股票进入深圳证券交易所规范化交易。

通过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深圳发展银行及时筹集到银行经营中所必需的巨额资本,同时又达到了让社会评价和监督银行经营业绩的目的。在上市的最初几年,深圳发展银行成长速度惊人,其资产总额、负债总额、股东权益、存贷款余额,营业收入、营业利润成倍的增长。1988年末深圳发展银行资产规模达到12.4 亿元,比1987年增长 192%,资产净值5304 万元(不含优先股),比1987年增长92%,税后利润 2558 万元,增长 251%。尽管这占了开业之初,比较基础低的优势,但接下来几年的增长则不能不归功于上市给深圳发展银行所带来的全新机遇。到 1992年底,该行资产规模达到75.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72.8%,全年营业收入 4.75 亿元,利润总额2.44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42%,62.2%。

在中国的证券市场刚刚设立的时候,对上市公司的结构等问题并没有做出统一的考虑,所以一些金融和房地产企业也就有了上市的机会。深圳发展银行和几家信托投资公司就属于此列。但是不久在1993年到 1996 年的总体通货膨胀中,出现了所谓“资产类泡沫”的经济现象。信贷资金的进入被指为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暴涨暴跌的主要原因,证券市场发展在相当程度上不正常。于是,管理层便采取了措施,一律不准房地产企业和金融企业上市,以严格切断证券市场和信贷市场的关联。

而撕开这个政策口子的是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其股东主要包括上海市政府部门,以及部分本地的大型国有企业,初始注册资本金10亿元人民币,1997年进行第一次增资扩股,注册资本金增加到20.1亿元。基于建设“东方金融中心”的政策优势和紧邻资本市场的地理优势,1997 年,便正式申请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交易,其目的相当明确———借助资本市场扩大银行自身的资本金。然而,随着上市的提出又带来一个新的问题。根据国务院1993 年发布的《股票发行与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企业申请公开发行股票前一年末,净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例不得低于 30%。可是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申请公开发行 A股,其净资产比例只有 5.16%,显然达不到要求。

为了促成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上市,管理层做出了变通:商业银行具有负债经营的特殊性,其净资产比例一般都不超过10%。因此在考虑商业银行股票上市时,其净资产比例可参考《商业银行法》中资本充足率不能低于8%的标准执行。在这种“通融”的办法下,不仅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可以顺利上市,也将为今后其他银行的上市铺平道路。

1999年9月,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以每股发行价10元向社会公众发行股票4亿股,募集资金约 40亿元。11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上海证券交易所首支银行类股票。此次上市募集的资金全部到位后,将全部资金用于充实资本金,增强了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并适应了资产规模不断扩大的需要。

三、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较为集中的股权结构

银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关系国计民生,控制着经济命脉中最核心的资金资源,因而各国政府都在不同程度上对这一行业管制。为便于国家对这一行业的管制,上市银行的股权呈现出较为集中的特点。在市场发展不成熟、金融自由化程度不高的转轨国家,包括中国,这一情况尤为明显。以下是我国2家上市银行的前几名股东的名册,从中不难看出行业的股权集中程度。

深圳发展银行和浦东发展银行都有代表政府出资的股东,深圳发展银行是深圳投资管理公司,浦东发展银行是上海市财政局,而且都是第一大股东,两行的最大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 10.45%和8.26%,从一定角度上说,2家银行都深受当地政府的影响,政府对银行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浦东发展银行的流通比率只有16.60%,大部分的股权集中在国家和国家法人手中,这样证券市场上的用手投票机制、并购机制对浦东发展银行稳健经营的作用大大打折。

(二)指标股的“负重”

从两支股票的证券代码“0001”和“600000”之上就不难看出管理层、投资者对深圳发展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担当两市龙头指标股的良苦用心。作为指标股,它的职能更多的体现在股指的计算比例之上。

从各国编制的股价指数中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海外上市的金融企业对市场的意义。2000年10月上旬,纳斯达克股票市场中纳入银行指数的股票多达637只,纳入保险指数的有 74 只股票,纳入其他金融指数的股票有 155 只。标准普尔 500 指数(S&;;amp;P500)在1976年7月之后,根据金融企业上市增多、效益提高的实际情况,削减了传统行业股票的计算比重,增加了 40 种金融股票。在香港,无论是恒生指数还是香港指数,金融企业股票都是编制指数最重要的成分股。目前在我国股市的运行中,对投资者影响最大的指数在深沪两市各不相同,沪市中影响最大的是上证综合指数,而深市中影响最大的是深圳成分指数。

上证综合指数的编制是以 1990 年 12 月 19 日收盘价为基数,以全部上市公司为样本,以股票发行量为权数按加权平均法计算而来。计算公式:

本日股指=∑本日收盘价×发行股数/基期股票市值×100

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总市值现约为 12 500 亿元,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的股本在沪市的上市公司中是最大的,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的股价在25元(2000年5 月数据),则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的总市值为602.5亿元,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占整个综合指数权重的4.8%。

深圳成分指数的编制是采用流通股市值较大、交投活跃、具有行业代表性的股票作为成分股,用可流通股数加权计算出来的。与整个大盘的走势有一定的差异,但基本上能反映整个大盘的走势,自1995年2月发布以来它已成为深圳股票市场的方向标。1999 年11月,调整后的成分股样本中,深圳发展银行的比重由原来的27.55%降低为21.66%(以1999年11月5日收盘价为依据),但仍然大大高于处于第2 位的中关村(占 6.17%)和第3 位的深科技4.69%。深圳发展银行以21.66%的权重对深市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足以影响整个成分指数的运行。深圳发展银行的涨跌成为深市涨跌的风向标。

一个股市有其自身对指标股、领头羊的需求,这自然无可厚非。但是让希望通过证券市场来追求自主经营、独立运作的商业银行负担这一职责,这确实是一份“载不动的沉重”。它们在股票市场上发行上市,除了融资的目的外,更为重要的是想去营造一种可以理直气壮拒绝行政干预的机制,要对明晰的产权所有人的投资负责;发挥证券市场价格机制的功能,引导与约束银行独立自主稳健经营。但是,担当其股市的指标股之后,为银行引入了新的外部干预。常常是为了维持大盘指数在一个预期的点位,管理者、机构投资者以一种“默契”的方式拉动深圳发展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的价位。显然,这样做要比拉动各个成分股来维持点位更为经济。但此时的价格已经远远的背离了其内在的价值。它既不是反映其应有的经营状况又不能体现出未来增长收益的预期。此时的信息披露为了配合机构,管理层对股价的操纵行为,即使是准确的披露,也失去了及时性。于是,我们所分析的发挥上市机制促进市场约束对稳健经营的职责,规范上市银行的经营行为,看来只是个美好的奢望。正如在信贷市场推崇独立、审慎的放贷的理念一样,在证券市场上,股价应作为一个客观的指标,反映出上市银行应有的价值,惟此才能真正地促进上市银行的稳健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