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穆中举前,曾得到福建九仙示兆这件事,苏州人言之凿凿。
穷途潦倒,东飘西荡,过了二十来年教馆生涯的都穆,自己也无法预测功名和前程。
一位旅居苏州的福建友人黄生告诉他:
“九仙山在吾境上,其神灵验;子今坎坷,吾当代卜即见复也。”(注一)
九仙山在福建仙游县和莆田县之间,相传汉武帝元狩年间,何氏九兄弟在山中修道炼丹。丹成之日,各乘一条红色鲤鱼,飞升而去。因此,县叫“仙游县”,山称“九仙山”,湖名“九鲤湖”。湖侧的“九仙宫”,就是历代游客祈梦求卜的地方。都穆作梦也没想到有朝一日,会求卜于这数千里外的仙山。他郑重其事地写了一篇手疏,表明所要求示的心愿。致赠黄生进山的旅费,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希望能借着神灵的指示,走出困顿半世的迷津。
“在何处”
“嵯峨高”
然而,苦等多时的都穆,只得到这百思不解的六个字。焚了香,供上都穆的手疏;黄生述说在九仙宫的梦中情境:他进入一个房间,只见壁上垂悬着两幅书轴,写着无款的几个大字。由于不解其意,黄生一再地沉吟;忽然有人说:
子何必疑,彼将自知!:这就是梦的全部了。
据说,九仙所示朕兆,往往神秘莫测,但过后印证,却又毫厘不差;都穆曾经到处询问,仍旧得不到答案,因此,也只有静待时运的演变了。
弘治七年,何鉴为江南巡抚,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都穆的文章,不仅大加赞赏,更在守、令之间,百般荐扬。使都穆从一个穷困潦倒的秀才,顿时变成家喻户晓,名士大夫争相引拔的对象。
“在何处”;都穆暗暗地思忖;也许自己的前程,就应在何巡抚身上。“嵯峨高”又当何解?但都穆确信,不久之后,必将应验。
“嵯峨高”的谜底,揭晓于弘治八年的南京乡试;阅卷的房师是山西人高士达,为山东武定州的学官。除了由高房师选中都穆的文章外,高氏系山西人作山东官,岂不应了“嵯峨”两字的“山”字偏边!
这轰动一时的佳话,使对术数怀着好奇和兴趣,且正徘徊不知何去何从的一老一少——文林和唐伯虎,不由得心向往之。
在文氏兄弟守制日近尾声的时候,不仅年富力强的文森,即将起复,传说,朝廷也有意起文林于高隐之中。他初仕永嘉县的政绩,虽事隔二十来年,仍然深印在温州人的心中。在天灾、寇患蹂躏下的温州父老,多希望能得到像他这样的地方长官来抚慰、医治他们所受的创痛;这就使朝廷有意起用他的传言,显得并非空穴来风。然而,此时的文林,不但隐志甚坚,对于可能被迫出山,更隐约怀有一种不吉的预感。很想一卜休咎,借着神灵的启示,化解心中的谜团;只是路途遥远,且传闻未真,何不事到临头,再定行止,以免庸人自扰;所以未能成行。
丧乱之后的唐伯虎,一则马齿渐长,一则渐感生活逼迫;尤其续弦之后(注二),更感家累沉重。理想与现实,长隐高卧或进取功名,似乎已经到了有所抉择的时候。很想裹粮前往,祈求九仙指点迷津;归途,更可顺路游览向往已久的天台与雁荡。
传说,当九仙山上,暮色四合,浓雾逐渐笼罩着湖面的时候,倾泻入湖中的溪流,和湖前奔腾而下的飞瀑,发出震撼山谷的轰响。在九仙宫昏暗油灯下焚香默祷过的唐伯虎,朦胧中,见到有人送他壹万箇烟墨,又梦见进入一室,悬轴上,只写着“中吕”二字,便别无所有。
墨,虽属文房四宝,一日难离;但是,赠墨万箇,岂非隐含着笔墨生涯的意思。塗楮画素,琐碎艺玩,不过是酸儒腐生的伎俩;在当时自认为无论侠名或功名莫不唾手可得的唐伯虎眼中,实在有些费解。
至于“中吕”二字,不过是个词牌名而已,不仅唐伯虎不解,遍询在这方面下过功夫的识者,也无人能说出它所隐含着的天机。墨、“中吕”,通通成了哑谜;比都穆的“在何处”、“嵯峨高”,更为神秘;也许,只有等待日后的印证了。
其实,何止唐伯虎梦中所得到的示兆如谜,连他前往扣山的时间和次数,也很耐人寻味。
有关唐伯虎前往九仙山的资料并不多见;但各种说法既不确切,也不一致:
“曾傲朕于闽之神,所谓九鲤湖者,梦神惠之墨万箇……”祝枝山在唐伯虎生命的后期,桃花坞筑成后所撰“梦墨亭记”(注三)中写。
当唐伯虎离开人世,这位痛失良友的苏州才子,以泪水和墨水混化成的“唐伯虎墓志铭”(注四)中,也出现了类似的说法;唯时间上,却同样的含混:
“尝乞梦仙游九鲤神,梦惠之墨一担;盖至以文业传焉……”
其余文献,有作:“少尝乞梦九鲤仙”,有作:“尝梦有人惠墨一囊,龙剂千金;由是词翰绘素,擅名一时。”看来可能多以祝文为依据;从中难作进一层的探讨。
在没有更确实的时间记载下,人们只好就事理和“梦墨亭记”中的叙事顺序,推测唐伯虎的仙山祈梦,可能在丧乱之后,和闭门读书,决心应试之前;也就是二十七岁左右。
至于传说所梦“中吕”二字,并不见于“梦墨亭记”或“唐伯虎墓志铭”;而一见于王世贞“跋伯虎赤壁图”(注五),再见于蒋一葵的“尧山堂外记”(注六);与梦墨之事,也许不是同时之梦。
王鏊(震泽集暢中的“送唐子畏之九仙山祈梦”,表现着对忘年友唐伯虎的关怀,和对时势的感伤:
“人生出处天难问,闻有灵山试扣之;三月裹粮真不易,一生如梦复何如!天台雁荡归时路,秋月春风别后思;我亦有疑烦致问,苍生帖息定何时?”(注七)
暡震泽集暢中的诗文,多半依创作年代编排顺序;而置“送唐子畏”诗于“孝宗皇帝挽章二首”、“吴文定挽词”和“歌风台”之间,则唐伯虎南游的往返时间,也就呼之欲出了。
弘治皇帝朱祐樘驾崩于十八年五月,吴宽卒于弘治十七年七月,葬于十八年十一月;灵柩由北京南返乃至哀挽吊祭的时日,自应在入土久安之前。正德元年四月,诏起丁忧居乡的王鏊为左侍郎;是时唐伯虎不仅有“王济之出山图”之作,更有歌风台的陪游与唱和。如此推算,唐伯虎这一次的福建之游,当在弘治十八年深秋启程,于正德元年的仲春或早春回到苏州。因此,这也与他赋“过闽宁信宿旅邸馆人悬菊愀然有感因题”(注八)的时间、心境互相吻合。
唐伯虎回返苏州的时候,由他资助赴考的徐祯卿,春闱(弘治十八年)得意之后,弘治皇帝因其貌丑,没有入选翰林,仅授大理寺左寺副之职。但不久后即坐失囚,受到罚俸的处分。他的“怀唐伯虎”七律一首不仅怀友,也在思乡;对唐伯虎的再次祈梦时间,也是一项佐证:
“闻子初从远道回,南中访古久徘徊。闽州日月虚仙观,越苑风烟几废台。赖有藜筇供放迹,每于鹦鹉惜高才。沧江梅柳春将变,忆尔飘零白发哀。”(注九)
弘治九年正月三日,吴宽葬继母王氏于吴县五都南横山之西。弘治皇帝念他远自东宫时代,就尽心教导,有讲读之劳,特遣台州进士秦先生祭拜,并营造墓园。事毕之后,依礼吴宽不宜出面,便由侄儿吴奕广邀苏州的诗人、宿儒为之饯行,借表谢意。在这千载难逢的胜会中,才子、诗翁各展才华,无数的诗篇,璀璨得有如天上的繁星。除了瞻仰天使的皇皇气度,更可使苏州人一览士大夫间的仪节和贵族的教养与交游方式。初夏才从北京回返苏州的祝枝山,躬逢其胜,在众人的推举之下,秉笔作“送进士秦君诗序”(注十)。
送过秦进士之后,吴宽正准备闭门读书灌园,或到城西诸山舒展舒展筋骨,寻回释褐之前的乡居旧梦,却传来了好友史明古猝逝的噩耗。
不过二十几天前的事,六十三岁老人史明古,冒着酷暑过访侍郎府。他像沈周一样,每次来到苏州,总是寓居僧舍,很少在朋友家中食宿。这次并不例外,和守制中的吴宽仅匆匆一晤,饮冰数碗,随即放舟而去。
“天一生水,物得水则生;虽人病多状,第独饮白水,元气自全,诸疾自去。”(注十一)饮冰饮水,养生治病,一直是史明古不变的信条;吴宽无论如何也料想不到,这就是相交四十余年老友的最后一面。
据说,罹病之际,家人进药给他,史明古却固执地挥去:
一吾治棺待尽久矣;且吾年六十三,又夭耶!(注十二)
天生肥胖的他,对于曾把患产病的儿妇以灌水法医死之事,并无警惕;因此,自己罹病的时候,依然如法炮制。结果腹胀如鼓,吼声如雷,即此身亡(注十三)。
史明古不仅诗文力追魏晋,连居家的衣冠、庭园、陈设也悉如古昔的高人雅士,进入史氏庭园,就恍如置身在东晋顾辟疆的名园一般:水竹环绕,亭馆相通,备极幽雅;吴宽每次来到吴江县黄家溪史氏草堂之中,总为主人所珍藏的三代秦汉器物,唐宋以及胜国诸贤的书画,流连忘返。
唏噓叹息中,吴宽回想到成化十四年丁忧期间,与史明古曾有游杭之约,结果竟因谣传龙井山一带有虎,白昼食人,使西湖、灵隐之约成为泡影。转眼已是十七八年前的往事;如今良友遽逝,更不知此生能否徜徉西子湖畔,飞来峰上,寻觅史明古的游踪与旧题。
环绕于沈周、吴宽、文林四周的青年才俊中,最受史明古器重的,莫过于端庄凝重的都穆和文徵明。从他遗留的“与都玄敬”(注十四)信稿中,可知史明古不见都穆已有年余。都穆可能由太学生简用为郎官,并深得当政者的赏识。一向探求民瘼,热衷为民请命的史氏,很想透过都穆这条管道,对时政有所建白:
“……老兄官进正郎,又得元老为之长,既故且知,必言听计从矣。冢宰公弟欲贡一状;非有所干也,盖天下事可言者甚众,欲一吐胸中之耿耿耳。生平见知,许以气节,谅无所嫌;先为第一通,当撰述以呈也……”
以前建言,止于县令、郡守和专制一方的巡抚;如今则进一步,想以所见所知,直达当道。这种老骥伏坜,志在千里的豪情,使平时受其鼓励、教诲的文徵明,既崇拜,又为他的逝世痛感惋惜:
“六十三年盖代豪,掀髯想见气横涛;乡闾总识衣冠古,流俗空惊论议高……”——登小雅堂哭西邨夫子(注十五)
在历史之流里,一个人往往由于文献资料的流失,加上一层层时间的面纱,使其影像和事迹,变得模糊而朦胧。以沈周为首的唐伯虎、文徵明、仇英四大巨匠中,面貌与踪迹最难描摹的,莫过于来自昆山县东,太仓州的仇英。
少年的仇英,住在阊门里面,北宋太师章書别业桃花坞的遗址。不过,弘治年间的桃花坞,除了一部份被居民用来种花种菜之外,便是一片荒芜。也有些贫苦的工匠,搭屋居住,使这片废园,显得愈发零乱和荒凉。文徵明曾描写过那种景象:
“夕阳下马桃花坞,不见桃花坞亦蓁;溪壑春风空旧梦,柴扉流水或秦人。图经可按桑田异,诗客多情燕麦新,不用苦辛仍买种,梁园金谷总成尘。”——经桃花坞坞名虽存已废(注十六)
桃花坞离唐伯虎所住的皐桥和文徵明所居曹家巷,都近在咫尺;因此,当这位太仓少年被画师周臣从描漆画行业中发掘出来,想要把他教导成一位宫室、人物画师的时候,唐伯虎、文徵明也就很快地和仇英成了好友。
仇英不善于诗文,因此,他那精丽艳逸的绘画追摹唐宋,而且也像唐宋画师那样,只在画中的石根、树隙或山脚间,留下不易为人察觉的名款,此外,最多加盖一二方位置同样不显眼的印章。至于元明以降画中常见的诗文题跋,则付之阙如。偶或一鳞半爪,无非出自祝枝山、文徵明等数位好友的手笔而已。
由于绘画就是仇英所遗留下的全部语言,因此,他和乃师周臣一样,少有生平事迹,或什么逸闻轶事流传下来,甚至连生卒年月都无法确定。只能就少数几幅题有年款的绘画,或时人所记相关的片言只字,来加以推测。
一说,他是位短命的画家,其生命的历程,不过弘治十三年到嘉靖三十一年,四十几年岁月。
有人认为,他可能生于较早的弘治七年,得年六十有八;人生七十古来稀,正如史明古自况的,不能算夭折。
有人以祝枝山所题,仇英于正德二年画的“临赵松雪松阴老子图”,作为他登上苏州艺坛的起点;上溯二十五年间可能是他生长茁壮的过程。然后,再以文徵明题仇英“佛位果图册”的嘉靖三十年,续延数载,作为他谢世的时刻,假设他享年七十有余。
“仇十洲先生画,实赵吴兴后一人,讨论余先大父墨林公帏幕中者三四十年,所览宋元名画,千有余矣,又得天性之授,餐霞吸露,遂为独绝之品。声重南金……”项声表在仇英的“秋原猎骑图”上题(注十七)。
项声表的祖父,即名收藏家项元汴(子京、墨林),生于嘉靖四年,卒于万历十八年;如以项元汴的年寿来推测与其共事三、四十年的仇英的寿数,则这位漆工出身的大师,非但不算短命,更达九十以上的高龄。
……
总之,由于各人所得资料不同。论点也就见仁见智;在得到共同认可的结论之前,何妨把注意力的焦点,从他所生长的年代、背景,移转到他所画的那些典雅壮丽的仙山楼阁、奔驰于荒漠的猎骑、胡笳悲鸣中的生离死别,或婀娜多姿的古装仕女上面。
弘治九年九月下旬,文徵明的表姐(妹)夫,吴县秀才顾春,已经到了肺病的末期。与老父顾惟寅诀别后,衰弱已极的顾春,把怀孕的妻子俞氏叫到床前。在一阵接着一阵的咳喘中,断断续续地嘱咐妻子善侍翁姑,好好教养几个年幼的子女。
破旧的木榻上,摆设着镜台、针箱和剪刀,几件缝补又缝补过的衣裳,在游移的日影下,让人感到比顾春苍白的脸色,更为阴森。那少妇的泪眼,茫然地从窗外的松针、室内光禿的四壁,落在顾春起伏的胸口上。幼年时代的她,在同样穷困和暗淡的环境中度过,个性坚强的母亲,不但苦撑着家中的日于,并经常为她们讲述古代孝子和烈女的故事;然而,想不到那些凄凉孤苦的遭遇,那么快就笼罩上她年轻的生命;多像一场恶梦?
孝养翁姑、教育子女,即使他不说,难道她还会逃避?她的手,放在他那干枯颤动的手上,以噙满泪水的眼睛,表示她的盟誓。
然而,当濒临生命终站的顾春,再三再四讲着同样话语,逼她作同样保证时,一种不被信任的羞辱感,从她心中涌上。那被激发了烈性的少妇,忘记了怀着的身孕,顾不得未来生活步履的艰难;只想表明心迹,洗去不被信任的羞辱,猛地用纤指剜自己的双目;表示一双秋水般的眼睛,从此不再见别人。手指无力,她就俯拾针线箱边的利剪,向左目刺去。于血光喷溅、丈夫和婆婆的惊呼制止声中,俞氏摇摇欲坠地昏绝在地;总算因此保住了另一只眼睛。
舅父文林,父亲俞济伯在为这家庭惨剧震惊、悲痛之余,长歌当哭地赋诗吟咏俞氏的节烈。苏州的文苑雅土,也因为情绪上的激动,纷纷以诗相和。连丁忧中的吴宽,其后也写了篇“书俞烈妇事”(注十八)叙述本末,传扬于京师。
除了诗纪其事之外,并有两幅“刺目图”(注十九),留传于顾氏的后代:一幅是,无法考据其创作年岁的仇英设色画,一幅是唐伯虎的白描。
仇英画中捕捉住俞氏左手扶着脸颊,握剪的右手正要向仅存的一只眼睛刺去,为老媪摇手、惊呼制止的剎那。卧榻、镜台、针箱……精微细致地复现出当时的情境,把握着电光石火间,人物的动态、性格和情绪。唐伯虎以优雅飘逸的线条,描写俞氏在灯下依着桌子教子读书的一幕,画中时序,在刺目之后,情态、心理的表现,是平静、恬淡而恒永。两画合看,相辅相成,各尽其妙。而两画背景,都以松筠为衬,以为贞烈劲节的象征。
两幅画后,可能是顾氏子孙,接装了当时吴县令邝廷瑞所颁的一纸慰恤票:
“适闻顾春秀才物故,妻俞氏引刀刺目与诀;死者固大可怜,而俞感发激烈,尤足以振颓俗。茲专香纸四盒,用吊春灵;布二匹、米二斗,用慰俞哀,少将勤恤;免谢。弘治九年九月二十五日。”(同注十九)
对于这样一幕惨绝人寰的家庭悲剧,在亲友的吟咏、画家作图、县令抚恤,进而向朝廷请旌等装点下,竟变成了一则凄美的故事;然而,沈周这位七十高龄的慈祥老人的态度,毋宁是更合乎人性的。
他一方面,以其时代与传统所薰陶的眼光,揄扬俞氏:
“剪锋書落玉精神,要使亡人识念真;判死不教留好眼,示生无复见他人……”(注二十)
但他在这首诗的序中,却隐约地揭示了顾春自私的心态:
“……春患瘵不起,呼(俞氏)嘱好事舅姑,养子女;言切而再。妇曰:一言当终身服行,何俟再四!’……”
序中,沈周形容过俞氏刺目,血流满地,痛不欲生之后,继而描述那绝而复苏的少妇,首先得到的却是临终丈夫的责备:
“春责曰:‘何乃如此!’曰:’示君信也!’……”
这样一段夫妻永诀前的对话,在他人所作记中,均予保留,不能说是无意。顾春祭奠之日,沈周托词“借马有妨”,不克亲往与祭,仅派人送冥纸一盒、挽诗一首——无论诗中如何痛惜顾春的英年早逝;但,多少显示了他对顾春临终的表现,不尽苟同。
注一、暡明朝小说大观暢页六六四,徐祯卿撰暡异林暢,新兴书局版。
二、伯虎续弦时间,未见文献记载,唯于三十岁遭科场冤狱,归后因夫妻不睦而离异推测,当在乡试;或闭门谢客,专心准备乡试前续弦。
三、暡唐伯虎全集暢页三一九,汉声版。
四、暡唐伯虎全集暢页二二九,水牛版。
五、暡唐伯虎全集暢页二六四,水牛版。
六、暡唐伯虎全集暢页二三六,水牛版。
七、暡震泽集暢卷五页五,四库珍本,商务版。
八、暡唐伯虎全集暢页七五,水牛版。
九、暡唐伯虎全集暢页三曫一,汉声版。
十、暡祝氏诗文集暢页一九曫。
十一、暡祝氏诗文集暢页一曫六四“与连博士劝勿食牛饮水书”及暡故宫文物暢月刊期三三页一四三注十。
十二、暡西邨集暢卷首页二,吴宽撰“史明古墓表”。
十三、同注十一。
十四、暡西邨集暢卷五页三九。
十五、暡西邨集暢卷首页九。
十六、诗题在暡甫田集暢页九二;诗则误置于页九九。
十七、暡明代四大家暢、“仇十洲”页七,庄严出版社版。
十八、暡匏翁家藏集暢页三三二。
十九、暡过云楼书画记暢页三曫五,汉华版。
二十、暡石田集暢页五五四“顾烈妇俞氏义事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