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隐痛与暗疾:现代文人的另一种
6516700000002

第2章 艰难的自由选择

近日读高尔泰《寻找家园》,在《上帝掷骰子》一文中,作者写道:

"一九五六年,我二十岁。初入社会,不通世故,懵懂之极。对周围人际关系的复杂矛盾毫无感觉,对任务的压力也毫无感觉。书呆子一个,生活在别处,不知前途为何物。身不由己,本无前途,无意识地听任摆布,少了很多烦恼,算是歪打正着。那年我糊里糊涂干了两件事,竟然改变了我的一生,偶然地。"其中一件事且撇开不谈,"另一件事,是拜访吕斯百先生。那时工作刻板单调,下班后没处去,除了读书写作,就是画画。画了一批油画,古典写实的那种,想请个人批评指点。听说大名鼎鼎的油画家吕斯百先生就在我们兰州,在西北师范学院艺术系当系主任。卷了几幅画,去登门求教。先生看了,叫我以后有画,都拿去看。我少不更事,不知道一个大名家这样对待一个陌生的小青年,是多么的难能可贵,还以为他该当如此。从此常去,技艺锐进。"〔1〕

在吕斯百的引荐下,高尔泰结识了当时的省委书记张仲良。高尔泰的命运因此改变。

"张仲良因此记住了我的名字,五九年筹办'十年建设成就展览'的时候点名要我。那时我正在戈壁滩上的夹边沟农场劳动教养由于疲劳饥饿周围的人们都在纷纷死去。我也已极度衰弱,到了临界线上。突然被两个警察带到兰州画画得以死里逃生。生死一发,系于偶然。系于三年前一个风沙弥漫的早晨,我冼了个脸,夹着画卷,去拜访一位陌生的画家。"〔2〕

由这篇文章,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细节决定命运。或者说,生活中的每次貌似轻描淡写的决定都有可能为我们人生的重要转折埋下伏笔。既然如此,人生的每次决定都应该慎之又慎,更重要的是,这种决定权一定要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如果将决定权拱手让出,你将不可避免沦为一枚为他人所摆布的棋子。"从此就有了一种根深蒂固的行货感,这是一种很悲惨的感觉。"〔3〕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总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使我们或主动或被动放弃了自己的决定权,使我们甘心或不甘心地听任别人的摆布,从而吞下别人为自己种下的苦果。放眼望去,在我们周围,能在人生的诸多问题上不受干扰、自由选择的人,真是少之又少!正如王小波所云:"我倒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耐人寻味的是,在很多时候,这种对别人生活的"设置"被说成是对别人的"关心"。

查海生:"你听着:我现在判你去投河淹死!"〔4〕

查海生,即诗人海子。在很多人的笔下,查海生(海子)的卧轨自杀带有强烈的殉道色彩,人们不厌其烦地谈论他、颂扬他,说他是为诗而死,为诗献身。受此影响,笔者也一直把海子视为诗歌烈士。但最近读了《海子传》,才知道,这种说法过于浪漫。海子自杀前留下的几封遗书表明,海子是死于病而非死于诗。

遗书1〔5〕

今晚,我十分清醒地意识到:是╳╳和╳╳这两个道教巫徒使我耳朵里充满了幻听,大部分声音都是他俩的声音,他们大概在上个星期四那天就使我突然昏迷,弄开我的心眼,我的所谓"心眼通"和"天耳通"就是他们造成的。还是有关朋友告诉我,我也是这样感到的,他们想使我精神分裂,或自杀。今天晚上,他们对我幻听的折磨达到顶点。我的任何突然死亡或精神分裂或自杀,都是他们一手造成的。一定要追究这两个人的刑事责任。

海子

遗书2〔6〕

另外,我还提醒人们注意,今天晚上他们对我的幻听折磨表明,他们对我的的言语威胁表明,和我有关的其他人员的精神分裂或任何死亡都肯定与他们有关。我的幻听到心声中大部分阴暗内容都是他们灌输的。

现在我的神智十分清醒。

海子89.3.24夜5点

遗书3〔7〕

爸爸、妈妈、弟弟:

如若我精神分裂、或自杀、或突然死亡,一定要找某某学院某某人报仇,但首先必须学好气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