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基础会计学
6516600000045

第45章 附录2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3)(3)

企业的财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这四个财务报表从不同角度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和现金流动状况。资产负债表主要从静态角度反映企业一定时日的财务状况;利润表从动态角度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状况及经营成果;现金流量表则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来源、运用及结果;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所有者权益各部分发生增、减变动的状况及结果。这四个财务报表既相互独立,各自反映企业财务状况或经营状况的某一方面,又相互配合,共同反映一个企业的资金运行过程及运行结果。

(2)附注

附注是对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表等财务报表中不能列示的项目进行的补充,或对财务报表中的财务数据进行的文字说明。如进行不同经济业务会计核算、编制财务报表适用的会计假设、所采用的会计计量基础、所采用的会计政策等的说明。

1.2 财务报表列报的基本要求

为了使会计信息使用者完整地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和现金流动状况,企业编制财务报表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遵循各项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会计确认和会计计量

企业应当实际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遵循各项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会计确认和会计计量,并在此基础上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如应当按《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的各项要求组织会计核算工作;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的规定进行会计政策的选择等。企业应当在附注中对是否遵循企业会计准则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情况做出声明,只有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所有规定时,才可以做出编制财务会计报告“遵循了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

(2)列报前提

企业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企业决策层和管理层应当对企业在可预见未来的持续经营能力进行评估,如可预见未来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以及可预见未来可能面临的经营风险,如产品市场风险、产品价格风险等,在企业面临这些风险时,能够持续经营下去。在持续经营状态下,企业应按持续经营状态选择会计政策,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如果存在某些重大不确定因素对是否能够持续经营产生严重

怀疑时,应当对不确定因素进行充分披露。非持续经营是企业出现严重财务危机或经营危机,不能够再持续经营下去,而面临破产的一种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会计核算应当按非持续经营状态进行会计政策的选择,如资产应当采用可变现净值进行计量等。同时,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声明财务会计报告未以持续经营为前提进行列报。

(3)列报基础

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基础有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有专款规定,会计确认和计量基础应当采用权责发生制。

(4)列报的可比性和一致性

为了使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更容易地获取信息,有助于他们对同一企业、不同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进行比较,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财务会计报告、不同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相互可比。

财务会计报告相互可比的前提是财务报表编制的一致性。一致性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财务报表的项目分类、项目内容、项目排列顺序等在不同会计期间保持一致,不能随意变更;第二,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经济业务,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要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也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5)列报的抵销原则

为了为了使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更充分地获取信息,有助于他们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项目之间、负债项目之间、所有者权益项目之间不能相互抵销,这几个会计要素之间也不能相互抵销;利润表中的收入项目之间、费用项目之间不能抵销,这几个会计要素之间也不能相互抵销。

下列情况不属于抵销:第一,可以以净额列示的项目:资产扣除其计提的减值准备后,以净值列示的项目;非日常经营活动产生的利得与损失,以两者相抵后的净额列示。

作为一个独立法人主体的企业,需要编制的财务报表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四个主表,以及利润分配表等。本教材介绍四个主表以及利润分配表的结构及主要内容,重点介绍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2.1 资产负债表的作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日财务状况的报表。资产负债表是一张静态报表,它是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之间的相互关系,即“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衡等式,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一定的顺序,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日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各项目予以适当排列,并对日常会计核算资料进行整理后编制而成的。

资产负债表对会计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预测企业的发展前景,进而进行经营决策、投资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1)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企业财务状况的信息

资产负债表首先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关于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资产总量、资产结构、各资产项目价值的信息;同时,提供购置资产的资金来源方面的信息,包括投资人投入的资金和负债资金。资产负债表提供的资产及其资金来源的信息,是会计信息者了解企业最基本的信息来源。

一般而言,资产总量与企业规模成正比例,资产总量越多,表明企业的规模越大;资产结构表明企业不同项目的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在一定程度上资产结构又表明企业的资产质量。通常情况下,资产的变现能力越强,资产质量越高;资产升值的空间越大,资产质量越高;资产流动速度越快,资产质量越高;资产价值表明不同项目资产的账面价值(或市场价值);从资金来源方面,投资人投入的资金代表着企业的资本规模,而负债则代表着企业的负债规模。通常情况下,资本资金来源与负债资金来源应该有一个合适的比例,如果资本资金来源比例过大,说明企业投资人的实力强,债权人承担的风险小,但同时反映了企业可能存在负债融资能力差的问题;如果负债资金来源比例过大,企业可能存在偿债能力差的问题,同时债权人所承担的风险也就越大。

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以上关于企业资产及其资金来源方面的信息,帮助他们对企业的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是资产负债表的主要作用;

(2)可据以评价和预测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以其资产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偿债能力又分为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其中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1年或1个营业周期内到期债务的能力。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强弱取决于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流动性强弱。流动资产的流动性越强,资产的变现能力越强,短期偿债能力就越强;流动负债的到期日越短,其流动性越强,对现金的需要就越强;同时,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还需要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才能够使企业有较强的偿债能力。

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以上关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方面的信息,帮助他们对企业偿债能力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是资产负债表的第二个作用;

(3)可据以评价和预测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

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以全部资产清偿到期长期债务的能力,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全部资产质量、企业经营状况和长期负债结构。企业全部资产的结构越合理,经营状况越好,长期负债结构越合理,长期偿债能力就越强;长期负债的到期日越短,其流动性增强,对现金的需要就越强;同时,负债与所有者权益还需要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才能够使企业有较强的偿债能力。事实上,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最终取决于其经营能力,经营能力越强,现金流动状况越好,长期偿债能力越强。

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以上关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方面的信息,帮助他们了解企业长远发展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是资产负债表的第三个作用;

此外,资产负债表还可与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其他财务报表一起,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为详细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方面军的信息。

2.2 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和内容

资产负债表的格式主要有账户式和报告式两种。报告式资产负债表是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按纵向顺序排列编报的,而账户式资产负债表分左右两方,以左方为资产项目、右方为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项目的形式列报的。我国企业编制的资产负债表一般采用账户式结构。

账户式资产负债表分左右两方,左方按资产的流动性强弱依次排列,并列示资产各项目的期初和期末余额;右上方的负债部分按其求偿权的先后顺序排列,右下方的所有者权益按资本的永久性长短顺序排列。右方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同样列示各项目的期初和期末余额。左方资产总额等于右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之和。账户式能较好地将资产负债表的形式和内容统一起来,揭示了企业资产与其资金来源之间的勾稽关系。

资产负债表各会计要素的主要内容如下:

(1)资产类项目

1)流动资产。列入流动资产的项目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及预付账项”、“存货”等。其中“货币资金”是企业资产负债表日拥有的货币资金的余额,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有专门用途的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是企业资产负债表日拥有的准备随时变现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各项应收及预付账款是企业资产负债表日不同应收债权的余额;“存货”是企业资产负债表日库存的各种存货的余额,包括原材料、库存材料、库存商品等;

2)非流动资产项目,列入非流动资产的项目包括“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非流动资产。其中“持有至到期投资”是企业资产负债表日拥有的不准备变现、而持有至到期日的债权投资余额;“长期股权投资”是企业资产负债表日拥有的长期持有对外股权性投资余额;“固定资产”是企业资产负债表日拥有的固定资产原值、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净额,以及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实际投入各项在建工程的成本余额等;“无形资产”及其他非流动资产是企业资产负债表日拥有的无形资产净值、长期待摊费用及其他非流动资产余额;

(2)负债类项目

1)流动负债。列入流动负债的项目包括“短期借款”、“应付及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润”等。其中“短期借款”是企业资产负债表日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偿还期在1年内的借款;应付及预收款项是企业资产负债表日承担的应付未付债务的余额;“应付职工薪酬”是企业资产负债表日应付未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应交税费”是企业资产负债表日应付未付给国家的各种税费;“应付利润”是企业资产负债表日应付未付给投资人的现金利润;

2)非流动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其他长期应付款”。其中“长期借款”是企业资产负债表日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偿还期在1年以上的借款余额;“应付债券”是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通过发行公司债券、且债券的到期日在1年以上的债券本金和债券应付利息余额;“其他长期应付款”是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应付未付的其他长期负债的余额;

(3)所有者权益类项目

所有者权益项目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其中“实收资本”是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实际收到的各方投资人的资本投入余额;“资本公积”是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由于特殊经济业务所形成的资本余额;“盈余公积”是企业资产负债表日从税后利润中留存的公积金余额;“未分配利润”是企业资产负债表日历年积累的尚未分配的利润余额,或尚未弥补和亏损余额;

2.3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资产负债表分别设有“期初数”和“期末数”两栏。其中“期初数”栏内的各项数字应根据上期期末资产负债表“期末数”各对应栏内的数字填列;本期资产负债表规定的各个项目的名称和内容与上期不相一致,应对上期未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照本期的规定进行调整,填入本期“期初数”栏内。资产负债表的“期末数”栏内各项目的内容和填列方法如下:

(1)根据总账账户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

资产负债表中大部分项目都可根据对应的总账账户余额直接填列。如“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待摊费用”、“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润”、“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

(2)根据总账科目的期末余额计算加总填列

资产负债表中部分项目可根据相关总账账户的余额计算加总填列。如“货币资金”项目,需要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几个科目期末余额的合计数填列;“存货”项目,需要根据“材料采购”、“原材料”、“周转材料”、“材料成本差异”、“库存商品”、“生产成本”等科目的期末余额计算加总填列,其中;“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如为贷方余额,则应减去;

(3)根据相关总账账户的余额相抵后的差额填列

资产负债表中部分项目可根据相关总账账户的余额相抵后的差额填列。如“交易性金融资产”项目应根据“交易性金融资产”账户的借方余额减去“交易性金融资产跌价准备”账户的贷方余额后的差额填列;“应收账款”项目应根据“应收账款”账户的借方余额减去“坏账准备”账户的贷方余额后的差额填列;“存货”项目应根据各存货账户的借方余额减去“存货跌价准备”账户贷方余额后的差额填列;“持有至到期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项目根据“持有至到期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账户的借方余额分别减去“长期投资减值准备”有关明细账户贷方余额后的差额填列;“固定资产净值”项目是“固定资产”账户的借方余额减去“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两个账户贷方余额后的差额填列;“无形资产”项目则是根据“无形资产”账户的借方余额减去“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账户贷方余额的差额填列;

(4)根据有关明细账期末余额计算填列

资产负债表中部分项目可根据相关明细账户的余额相抵后的差额填列。如“未分配利润”项目,应根据“本年利润”账户的贷方余额与“利润分配”账户借方余额的差额计算填列。未弥补的亏损,在本项目内以号反映。

3.1 利润表的作用

利润表是动态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利润表是以“收入-费用利润”这一会计等式为基础,将一定期间的全部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收入和利得)与该期的全部支出(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各项费用和其他损失)相配比,从而计算出企业一定时期的净利润。利润表的作用是:

(1)向会计信息提供企业一定时期经营状况的信息

影响企业一定时期经营状况的因素有很多,如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各项期间费用和其他损失等。利润表按企业的不同经营环节,将这些因素予以排列,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关于企业一定时期经营状况信息。目前,我国企业编制的利润表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反映经营务收入与其配比的经营支出的数量关系,确定两者对营业利润的影响,二是反映非经营活动产生的利得及损失对利润总额的影响,三是反映所得税费用对净利润的影响;

(2)可以为企业决策层和管理层提供决策和管理依据

利润表全面反映了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状况,以及各个因素对最终经营成果的影响程度,据此,企业决策层可概括地评价自己决策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管理层则可概括地评价自己执行决策层的决策、管理企业经营活动的成果,以便寻找企业在产品生产、价格制定、产品营销、成本费用控制等方面取得的成效或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出正确的调整;

(3)可作为考核企业经营现状和预测企业发展前景的依据之一

企业的投资人和潜在投资人要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评价,债权人要对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的长期偿债能力进行评价,政府有关部门要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进行评价,社会公众要对企业的经营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评价等,都要依赖于利润表所提供的信息。通过利润表提供的相关信息,可以计算利润的绝对值指标,也可以计算各种利润率指标,包括营业收入利润率、资产利润率、投资报酬率、每股收益等指标;通过不同时期同类指标的对比分析,还可预测利润的变动趋势等。

3.2 润表的结构和内容

利润表的结构主要有单步式利润表和多步式利润表两种。单步式利润表是指以收入总额减去一切费用总额而计算出的净利润;多步式利润表是指按净利润形成的主要环节,将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等分步进行计算,从而得出最终成果。我国企业的利润表,一般采用多步式编制,其基本关系如下:

(1)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利润-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

(2)利润总额 营业利润 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净利润 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利润表”中各会计要素的主要内容如下:

(1)收入类项目

收入项目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等。其中“主营业务收入”是由于企业开展的主要经营业务取得的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是企业由于非主要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如转让无形资产等活动取得的收入等;“投资收益”是企业进行对外投资而取得的收入;“营业外收入”是企业发生的与其正常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收入,如不能归还的应付账款等。

(2)成本和费用类项目

收入项目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等。其中“主营业务成本”是企业开展主要经营业务所发生的成本;“其他业务成本”是企业非主要经营活动发生的成本,如转让无形资产的成本等;“营业税金及附加”是企业取得的主营业务收入按有关法律规定需要向国家缴纳的有关流转税;“管理费用”是企业在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发生的费用;“销售费用”是企业在销售产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财务费用”是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营业外支出”是企业发生的与其正常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支出;“所得税费用”是企业按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应向国家缴纳的所得税;

(3)利润类项目

利润类项目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其中“营业利润”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减去发生的与取得该收入相关的成本费用后的余额;“利润总额”是营业利润加上(减去)与主营业务无直接关系的收入(支出)后的余额;“净利润”是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后的余额。

“利润表”通常有一张,即“利润分配表”。我国企业通常按月编制“利润表”,按年编制“利润分配表”。

“利润分配表”各要素的主要内容如下:

(1)“净利润”项目指报告期实现的净利润,与“利润表”上的“净利润”数额相等;

(2)“可供分配利润”项目指报告期可进行分配的利润总额,是“净利润”项目数额加以前年度结余的未分配利润,以及盈余公积转入可分配利润的余额;

(3)“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项目指报告期可对投资人进行分配的利润,是“可供分配利润”数额减去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以及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后的余额;

(4)“未分配利润”项目是报告期利润分配后剩余的未分配利润余额,是“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项目余额减去应付优先股股利、应付普通股股利后的余额。

3.3 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1)“主营业务收入”项目,反映企业销售产品取得的销售收入和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取得的收入总额,应根据“主营业务收入”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分析计算填列;

(2)“主营业务成本”项目,反映企业销售产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的实际成本,

应根据“主营业务成本”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分析计算填列;

(3)“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反映企业销售产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应缴纳

的消费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等,应根据“营业税金及附加”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分析计算填列;

(4)“其他业务利润”项目,反映企业除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外的其他业

务收入扣除其他业务的成本、费用、税金后的利润(如数亏损应以号表示),应根据“其他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支出”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分析计算填列;

(4)“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项目属于期间费用,应根据各账户的

本期发生额分析计算填列;

(5)“投资收益”项目,反映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应根据投资

收益“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分析计算填列;如为投资损失,以”—号填列;

(6)“营业利润”项目反映企业本期实现的营业利润,应根据以上项目金额分析计算填列;

(7)“营业外收入”项目和“营业外支出”项目,反映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无

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和支出。这两个项目应分别根据“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分析计算填列;

(8)“利润总额”项目反映企业本期实现的利润,应根据以上项目金额分析计算填列。

如为亏损,以号在本项目内填列;

(9)“所得税费用”项目,反映企业按规定应缴纳的所得税。本项目应以实际计算的所得税费用填列;

(10)“净利润”项目,反映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如为净亏损,则以号表示。

“利润分配表”根据“利润分配”总账及其所属明细分类账的本期发生额分析计算填列:

(1)“净利润”项目反映本期实现的净利润总额,根据“利润表”上“净利润”项目的金额填列;

(2)“年初未分配利润”项目根据“利润分配”所属的明细账—“未分配利润”的年初余额填列;

(3)“盈余公积转入”项目根据“盈余公积”账户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的发生额分析计算填列;

(4)“可供分配利润”项目反映企业本期可供分配的利润总额,应根据以上项目金额分析计算填列;

(5)“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反映企业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的计提基数和计提比例,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金。“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反映企业自行提取的公积金,应根据“利润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本期发生额分析计算填列;

(6)“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反映本期可供股东进行分配的利润总额。应根据“利润分配表”上有关金额分析计算填列;

(7)“应付优先股股利”、“应付普通股股利”分别反映企业本期分配的优先股股利和普通股股利金额。应分别根据“利润分配—应付优先股股利”和“利润分配—应付普通股股利”本期发生额分析计算填列;

(8)“未分配利润”项目反映企业本期期末留存的未分配利润余额。应根据“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的期末余额填列。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现金,是指企业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现金等价物是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

现金流量表将企业一定期间内产生的现金流量归为以下三类: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应当反映构成所有者权益各组成部分当期的增减变动情况。其中当期损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以及与所有者的资本交易引起的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应当分别列报。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应当全面反映一定会计期间所有者权益变动的情况,不仅包括所有者权益总量的增减变动,还包括所有者权益各部分发生的结构性变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应当单独列示反映下列信息项目:

(1)净利润;

(2)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项目及其总额;

(3)所有者投入资本;

(4)向所有者分配利润;

(5)所有者权益内部转移;

(6)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的期初和期末余额及其调整情况。

思考题

1.简述会计报表的作用和种类。

2.简述资产负债表作用,归纳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3.简述利润表的作用,归纳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4.简述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5.简述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练习题

习题一

一、目的:练习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二、资料:

(一)A公司20××年11月30日总账科目余额

资产负债表

编制单位:A公司20××年11月30日单位: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