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海外华侨与辛亥革命
6514400000021

第21章 后记

为庆祝建党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在全国组织出版一批政治导向好、学术价值高、艺术性强的精品力作,本书经过一系列严格的申报评选,最终入选成为新闻出版总署“庆祝建党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百种重点出版物”选题之一。一方面,我们深感荣幸,另一方面,也感到压力很大。我们深知,要写好海外华侨与辛亥革命这一主题实属不易。因为海外华侨与辛亥革命是一个已经研究多年的课题,多年来在海内外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成果。如果现在要进一步研究的话,就面临着资料难以丰富、内容难以拓展、观点难以突破的困境。然而,我们觉得,在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策划、编写、出版这本著作还是具有历史意义和学术价值的。

海外华侨与辛亥革命是一个业已讨论和研究多年的课题,相关研究成果颇多,但是,毋庸讳言,有关这个课题的研究也存在雷同、空洞的缺陷,面临着难有突破的困境。所以,如何挖掘新史料、采用新方法、提出新观点等关键问题还有待突破,在已有研究成果中所存在的一些不确定事实和不完善地方还有待进一步修正。略感遗憾的是,在当下华侨华人学术研究讲究应用性、现实性的背景下,华侨华人历史研究似乎已经被边缘化,被认为不合时宜,而一些浮夸的研究在披上跨学科、新视角、应用性的新衣之后堂而皇之登上学术的殿堂。这造成了在华侨华人研究中许多基础性的研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一些应该修补的空白一直没有被修补,而研究课题与研究内容的趋同性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地的华侨华人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前期主要注重历史研究,到中后期主要注重现状研究。其实,无论是历史研究还是现状研究都是必须的,没有高低之分,最重要的是必须坚持学术的严肃性,必须对学术怀有敬畏之心,这是学术研究的关键。像“海外华侨与辛亥革命”这类重大历史研究题材,其学术积累、资料积累多年来进步还是不够明显,相对这些年有关辛亥革命史的研究,其进展更是显得缓慢。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我个人对此感触颇多。

本书的框架结构设计、绪论以及全书的统稿均由张应龙负责,向军撰写第一章,焦鹏撰写第二章,裴艳撰写第三章,黄庆林撰写第四章,袁慧芳撰写第五章,潘越撰写第六章第一节(一),母书鹏撰写第六章第一节(二、三)和第二节,黄文波负责大事记,张彬负责参考文献。由于时间紧,加上各位作者都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和学习任务,为了按时完成书稿,他们加班加点,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在此我谨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的申报、编写和出版得到暨南大学胡军校长、林如鹏副校长的大力支持,得到暨南大学出版社徐义雄社长、史小军总编辑的精心呵护。国务院侨办王晓萍司长、广东省侨办林琳副书记一直关心、指导我们的编写工作,各位编委更是贡献了他们的宝贵意见,在这里,我谨向各位领导专家致以崇高的敬意。同时,我十分感谢暨南大学出版社编辑张仲玲女士,在编辑出版过程中,她精心组织,细致工作,为本书的顺利出版贡献了聪明才智。当然,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本书肯定存在不少错漏之处,对此,我理应承担责任。

张应龙 谨识

2011年夏于暨南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