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读书的犹太人
我们或许常常听人们提及,犹太人不仅精明能干而且还很富有,但我们大部分都不明白这个漂泊了两千多年的弱小名族是通过什么方式生存和繁衍后代的,也许在读了《犹太人智慧经典》后,我们也许会从心底佩服这个民族的。
几乎每个犹太人都把教育当作终身发展的要义,为此他们对书有着中剪不断的情愫。据说,犹太人对书的敬畏比中国人敬神还有之过而不及。在古代,犹太人往往能将一本书翻到残破不堪、软塌塌的程度,都舍不得丢掉,一本书往往到了再也看不清上面的字迹了,他们才和家人一起到外面,像埋葬一个圣人一样,虔诚而又惶恐地将书埋掉,犹太对书的敬畏可见一斑。犹太人认为,一个人的生命可以完结,但读书到什么时候都不能停止。犹太人敬书,自然也要敬教书之人,在犹太人眼中,教师是圣洁的绝对不能亵渎的。
犹太人很注重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大到一个城市,公共场所,小到餐厅、超市,随处就能找到书店,随处也能看到一丝不苟读书的犹太人。以色列每年都会隆重举办国际性图书展览会,每年的春季还要举办"希伯来图书周"等诸多活动,大力推动了读书的发展。由此可见,读书氛围的营造是非常重要的,心中有了强烈的读书愿望,也有了很好的读书环境,有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宣传,才能让读书振兴民族大业有着无限广阔的前景。在犹太人看来,只要有一颗想学习的心,即使你到了垂暮之年也不会晚。犹太人酷爱读书,一定会给自己制定一套合理的学习方法。
犹太人从来不去读不能提升自己的书,在他们看来,读一些低级趣味的书简直就是在浪费生命。他们读书讲究实用性,目的就是为了赚更多的钱,从而能更好地生活。这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行业的不同、兴趣的不同、价值观的不同就决定了所读的书会不一样。因此,我们要像犹太人一样去爱书,有选择地读书,读能让自己赚钱的书,同时也要读一些修身养性的书,一次提高自己的素养,不仅要让自己变得有智慧而且还要幽默、风度翩翩。
在每个犹太人的家庭中都会有一个书架,书架上会摆满了各种图书。珍爱书籍已经成为犹太家庭的最大一个特点,即便是那些有强烈宗教信仰的家庭同样如此。
犹太人付出劳动后获取一些钱财和食物的时候,要做一次著名的祷告:人们通过这些言语来感谢上帝创造出这些不完善和拥有众多需求的人。这些祷告让犹太人深深地意识到,帮助一个人克服他身上的缺点,是一种值得推崇和能赢得别人尊敬的生活方式。当你实现了一个顾客或老板愿望的时候,无论你是一个有智慧拉比还是一个虔诚的教徒,获取报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因为这些报酬是你满足别人的愿望的最好证明者。
在以色列有一个富翁的儿子对学习没有丝毫的兴趣,最后他的父亲只好放弃,只教了他《创世纪》这一本书。
后来,侵略者攻打他们居住的城市时,俘虏了这个男孩,并且将他囚禁在一个很远的监狱里。
几年以后,国王来到了这个城市视察,走到了男孩被囚禁的那座监狱。视察的时候,国王想要看看监狱中的藏书,结果发现了《创世纪》这本书。
"这很可能是本犹太人的书,"国王说,"这里有人会读这本书吗?"
"有!"监狱官回答道,"我这就带一个人来见您。"
男孩被监狱官从监狱中提了出来,说:"如果这次你不能读这本书,国王就会将你的脑袋砍掉。"
"父亲只教我读过这一本书。"男孩回答道。
他被带到了国王的面前。
国王将那本书拿给男孩,他便大声地朗读起来。
国王听完后:"这显然是上帝让我打开囚禁他的监狱,将这孩子送到他父亲身边。"
于是,国王将一些金银送给男孩,并安排两名士兵护送他会到父亲的身边。
犹太人认为即使是倾家荡产,能让女儿嫁给一个有学问的人也是值得的;为了能娶到有学问的女儿为妻,纵然是变卖所有的家当也毫不可惜。可见,犹太人之所以能成为全世界都佩服的最会做生意的民族,最大的秘诀就是他们酷爱读书。犹太人作为一个以流浪为生活的弱小民族,拥有最大的财富其实就是知识。正如《塔木德》所言:"那些循规蹈矩的人突然放弃了学习,去宣扬树木或休耕的土地有多么美,实际上是放弃了他的生活。这意味着过分敏感于外部世界会使人陷入歧途。"
再用一个故事说明犹太人对读书的重视程度。
一位美国妇女因为家中很多书籍把家弄得乱七八糟,这让她心烦意乱,于是决定将所有的书当废品卖掉,让自己用一个干净、整洁的房间。也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热烈追求而她女儿的犹太青年第一次到她家中做客。她们热情地将犹太青年迎进干净而明亮的家中并十分殷勤地端茶倒水。当女儿出嫁后,女婿在岳母闲聊时说他在第一次到她家做客时,竟然没看到一本书的影子,当时差点就转身离去,他的第一个感觉就是,担心和这个不爱读书的家庭没有共同的语言。
由此就能看出,书已和一部分犹太人融成了一体,书已经成了犹太人生命中最不缺少的精神食粮了。
财富箴言:
犹太商人认为,一个人想要赚到更多的钱,最该考虑的是如何合理地利用好时间,而不是单单考虑是否有足够的运作资金。有的人总认为自己还很多时间,而有的人则感到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对于每个人来说,上帝给每个人的时间是等长的,就看你如何利用了。而犹太人深谙此道理,所以他们能很好地把握住时间,致力于经商。而那些会赚钱的人,往往一些善于安排时间,惜时如金的人。
教育是犹太人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犹太人是非常优秀和完美的民族,诺贝尔各类奖项的获得者犹太人就占了30%,可见犹太人的智慧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那么犹太民族是怎么做到如此完美的境地呢?原因很简单就,因为这个民族很注重学习,在他们自己孩子只有一岁的时候,就开始对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记忆训练。
犹太人对儿童的教育方式完全不同于其他民族。很多民族对孩子的教育只是注重眼前,比如日本的教育就是为了能通过眼前的考试;而犹太人对孩子的教育则是从长远打算。也可以这么说,犹太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想培养能够振兴整个犹太民族的下一代。
犹太人在他们的孩子刚能依依呀呀地张口学说话的时候,就开始逐字逐句地教孩子阅读《旧约》。在犹太人眼中,一味担心孩子会不懂,只是父母一种不应该的过分溺爱。
为了能让孩子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犹太人便开始锻炼孩子记忆。因此,也可以这么说,犹太儿童在一岁的时候就懵懂地开始接受记忆的训练了。在犹太孩子长到三四岁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开始在学校上学了。当每个孩子走进教室的时候,都会得到很多赞美和热烈的掌声,这样让他们感觉到学习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也许在他们小心翼翼地翻开书的时候,会发现有一颗糖果,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让他们知道读书不是一件酸涩的事情。
犹太人认为孩子开始接受教育越早,对孩子未来的发展越有利,所以犹太孩子在四岁的时候就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那时候,大人会把孩子叫到身边,郑重地告诉他们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所谓的正确答案,不要被一个想法局限住,因为还有很多其他的思维可以用来思考同一件事情。与此同时,记忆的训练仍然在继续。孩子在五到六岁的时候要能将《旧约》全部背诵下来。《旧约》是一本卷帙浩繁的大部头经典,能全部记诵下来,已经很不容易了。
以色列最不缺乏的就是各类顶级人才,教育的未来就是一个国家腾飞的希望,所以在以色列最有吸引力的职业非教师莫属了。以色列大学教授的待遇比较高,平均年薪高达6万美元,加上一些福利和奖金能达到7万美元,这远远超过了部长的年薪。但这和一些欧美国家大学的教授十几万甚至更多的年薪相比起来,就显得微不足道了,这样结果是造成了大量优秀的人才外流,迄今已有大约6000人在国外大学担任教授。
授大学有约学获职几万、几十万美元年薪相比仍然逊色人。这些祷告让记者曾多次目睹以色列的各行各业的人们为了提高待遇而集体罢工,其中若是遇到交通、铁路、等要害部门罢工,政府往往很快就答应提薪。而学校师生停课游行要求提薪的时候,最长曾持续长达三个月时间。教师停课虽然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利益,但人们对这种行为理解成"为国家的未来而停课",因而得到了学生和社会的响应并极力支持,最终教师的工资会罕见地翻倍增长。
所有人的犹太人都信奉爱因斯坦的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1992年,以色列和中国正式建交,无数犹太后裔从离开中国回到他们的祖国以色列,萨拉就是众多犹太后裔的中的一个。回到祖辈曾生活过的家乡,萨拉有一种新奇的感觉,她眼中每个人都显得那么可爱、亲切。
第二天,热心的邻居教授就亲自上门传授犹太人的教育方法:"赚钱要从孩子抓起"。她的三个孩子很快接受了这一个独特的思维,帮母亲做了大量的面包,拿到学校去卖。这不仅没影响到孩子们的成绩,反而激发了他们更多的思考力。老师让学生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在逃难的过程中什么最有帮助?答案不是"金钱"而是"教育",因为一切都可能会失去,但教育不会被夺走,它能带来无限的知识和智慧。学生们会永远铭记老师的话:"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大富豪,就要把学习这件事情做到极致,它们在将来会发挥出巨大作用的。。。。。。"
很多犹太人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会告诉他们一生必须要做的三件事情: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多到世界中历练、有优秀的后代。这看似简单的话却蕴藏这颠扑不破的真理:除能让自己有一个更好的发展,民族也会因此日益变得强大起来。
阅读虽然不能改变自己家庭和出生,却能改变人生的历程;阅读的目的既简单又纯粹,就是为了使自己的生命变得丰盈和充实,使灵魂变得更加沉静和一尘不染。
财富箴言:
商场就是一个有杀伐决断的战场。当一种为众人所熟悉的所谓的大机会出现的同时,往往能带来新的契机。能否及时抓住这一契机,取决于一个人是否有一个极其冷静的头脑和心态。因此,犹太商人的经商的箴言是:必须要有耐心去仔细分析事情的始末,然后静观其变,先不要让自己深陷竞争的漩涡,这样才能冷静下来,抓住最好的机会,实现自己的目标。
刻苦学习的犹太学者西勒尔
很多民族都认为一些官员、军人或富商的地位远远超过了学者的地位,但是,犹太人的想法却是与之截然不同,甚至是背道而驰的。他们认为学者是智慧的化身,是完美无缺的,是无与伦比的,学者的地位要远远高于国王。
在以色列,一些有知识有智慧的人,不仅备受人们的崇敬,而且还拥有很高的声望。在古代犹太社会里,一个人若是精通犹太法典, 那么,他就不用缴纳一些税收,因为大家一致认为他们已经付出了很多的智慧,对这个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不但不用缴纳税收,而且还用全部的社会力量去帮助他们。
在犹太人看来,有时候教师远比父亲还重要。假如父亲和教师同时身陷囹圄时,而且仅能救一个人出来,孩子就会力保教师,因为他们认为社会不能失去一个传授知识的人。
日后,当学者的名望从宗教领域转向世俗的领域时,高学历便成了犹太学生追求的目标。对每个犹太家庭来说,家中的孩子若是有一个或几个拥有高学历的,那是一个件引以为傲的事情。
下面这个故事就能充分能体现出犹太人对学习的态度。
流芳百世的西勒尔在年轻的时候,心中有一个最大的理想就是,能够静心研究《犹太教则》。可遗憾的是,他不仅没有多少闲暇的日子,更没有多余的钱支持他这么做,他这才发现愿望在现实生活面前,永远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他思考了很长时间后,终于发现了一个有机会达成愿望的方法,那就是拼命打工,把所得的钱留一半生活,一半给学校的守门人。当他把钱递给守门人的时候说:"钱可以给您,但您的让我进学校,我想知道这些有智慧的人究竟在讲什么。"
一连几天,西勒尔就是用这样的办法去和学生一起听课,,可是他赚的钱实在是杯水车薪们,根本支持不了多久,最后,他连买面包的钱都没了。这时候,让他感受到的痛苦不是胃因饥饿在痉挛,而是看门人义正言辞地将他挡在校门外,坚决不让他踏进校门一步。
正当他一筹莫展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的时候,他又想出一个办法,那就是沿着学校墙壁爬上去, 然后趴在天窗上就能看到教室上课的情形,也能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
当夜,大雪纷飞,寒风刺骨。当第二天一切都平静下来的时候,大地已经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学生们在雪地上留下了一长串歪歪斜斜的脚印到学校上课的时候,却发现教室外面阳光刺眼,可教室里面却黑洞洞什么也看不见。学生们感到很奇怪,为什么那么黑。原来,西勒尔趴在天窗上,身体已经被大雪掩盖住了,他被冻得昏了过去。他在天窗上趴了整整一夜。
从此以后,当有人抱怨自己的贫穷和没有时间去求学的时候,人们就会问他:"你难道比西勒尔还贫穷吗? 你难道还没有他有时间吗?"
只要还活着,只要身体的血液还未凝固,只要还能呼吸,犹太人绝对不会停下学习的脚步。因为在犹太人看来,,学习已经成为一种神圣的使命了。犹太人认为在到天国见上帝之前,人必须要有丰富的学识和智慧才能无愧于上帝。对学问的追求是没有尽头的,犹太人一向认为肯学习的人必将成就一番大事业,即使到了今天,所有的犹太人仍然秉着、遵行着这种信念。
如果有人问犹太人:"人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犹太人一定会毫不迟疑地回答说"智慧。"
财富箴言:
犹太人认为,再打算做生意前必须制定一个较为明确的目标,在犹太人看来,目标一定要不能好高骛远,不仅要切合实际,还要有实现的可能性。在一家犹太人创建的公司大门口,拉了一条横幅:"有自信未必会赢,但没有自信一定会输;有行动未必能成功,但没有行动一定会输。"这条标语就是想告诉员工:"只有敢想才会去做,想要成功才会去拼,爱拼才会赢。"
把学习当作一生的事业
"活到老学到学到老" 出自古代雅典著名政治家梭伦之口。这句话简单明了,却又充满真理,它是一种生命姿态,总能让人保持谦逊,但并卑微;它是一种成熟,总能散发出耀眼的光芒,但不刺眼;它是为人们打开一扇智慧的大门,总能保持着真实不虚的本来面目。
犹太人认为,人活着,有时候除了赚钱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做,那便是不断地学习。不论何时何地,不论地地位高贵还是卑贱,不论贫穷还是富有,他们永远都不会忘记学习。
多年前的一天阳光明媚散淡,一个额头微微有些汗珠的基督教徒走遍大街小巷想租一辆马车。最后,他在一大处草地上发现了很多马车。他走近一看,马儿悠闲地吃草,但不见车夫的踪迹。他就问在一旁玩耍的小孩:"车夫去哪了?"小孩抬起头眨眨眼睛告诉他说:"在车夫俱乐部学习呢。"于是,基督教徒就在深深的小巷中七拐八拐,终于找了一家门牌上写的"车夫俱乐部"的小屋子,他看到狭窄的屋子中,车夫们都在低头诵读《塔木德》。虽然他们是车夫,生活也并不富裕,但他们一有时间就会学习。这就是犹太人出传统信仰的真实写照。
还有一个犹太人纽特·阿克塞波也是将学习奉为终身的必修课。
纽特·阿克塞波青年时代非常渴望读书,以让自己更加敏锐和聪慧。当他刚参加工作时候,他白天在一家磨房工作,晚上就挑灯读书。但没过多久,他就爱上了一个名叫娜·威斯里的姑娘,不久就举行了婚礼,那一年他十八岁。此后,他再也没有时间去学习了,他必须把全部精力都放在经营农场上,一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多年过去了,他不再欠别人的债了,他的农场水草鲜美,牛羊膘肥体壮。但这时他已经65岁了,让人感觉他已经走了坟墓的边缘,没有人再需他了,是他感觉失去了生命的意义。
他的儿子请求他在一起生活。但纽特·阿克塞波坚决地说:"不,你们应该过独立的生活。以后你们就搬到我的农场住吧。我把农场让你们来打理,你们每天付给我一些租金就行了。但是,我不会和你们一起住,我要搬到山上住,这样也能看到你们。"
他在山上用木头修建了一座小屋,便住了进去。他一个人,做饭给自己的吃,自己照顾自己,有时候回去图书馆借一些书回来阅读。白天他都用来读书,晚上他就一个他出来散步,长久仰望星空,直到脖子酸了,腰也困了,他发了黑夜的奥妙。他看到了在月光的映照下,草原变得影影绰绰、虚无缥缈,他听到了风儿轻抚草面的沙沙声,他望着这片沉睡的土地,张开双臂,极力呼吸和享受。他忽然觉得,一种空虚的感觉袭上心头,他不明白这是一种什么感觉,为何会有这种感觉。后来,他突然明白过来了,他这是一种生命的空虚感,需要用学习来填补这无尽的空虚,于是他决定上大学,他要把所有的时间用在学习上。
为了能通过大学严格的考试,他积极、努力地准备着。就这样用了一年时间,他感觉自己积累的差不多了,于是买了火车票,直奔耶鲁大学参加入学考试。
他的努力没有白费,他通过了这次考试,被耶鲁大学正式录取了。他和一些足以当他孙子的学生住到了一起。但纽特·阿克塞波发现自己很难做到和这些学生融入一起。不仅因为在上课时,他那一头白发显得很抢眼,还因为他来上学的目的很特别。那些学生努力学好每门功课的目的就是为了以后能挣更多的钱,而他却不是,他对一些有助于挣钱的科目并不感兴趣。他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他只想弄明白别人是用什么方式生活,生命的存在意义是什么,是自己的余生过的更加充实一些并不在空虚。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能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和快乐。
人就应该用这样的态度去生活,把生活看成是一条漫长的、永无尽头的、充满岔口的道路,你只有坚持不懈地学习,坚持走下去,才不会迷失前进的方向。
财富箴言:
犹太人认为,顾客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即便是事先没有得到任何一点关于质量的保证,顾客也有权力要求购买的商品最好的质量。在做生意的过程中,犹太人信奉"交易要讲求公平"这一从商诤言,也可以说,犹太商人是世界上最讲求公平的商人。其中所谓的公平,指的就是讲道理、不欺诈。
让知识变成财富的犹太人
一个人商人若是能有博古通今的学识,那么,这不仅能提高对生意的判断力,而且还能在无形之中增加他的修养和风度,从而能在残酷的商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如果,由一个温文尔雅的人和一个粗俗不堪的人,分别去去谈一桩生意,结果不言自明,自然是前者成功机率会比后者的要大许多。
犹太人认为,一个没有知识和文化的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商人,既然你不是真正的商人,我就没有和你一起合作做生意的必要。犹太人最不愿意和没有知识的商人接触,而犹太商人则大多数知识渊博、头脑灵活。也正因为犹太商人拥有渊博的知识,才造就了他们高智商的头脑,从而在生意场中频频获利,成为人们公认的"世界第一商人"。
《塔木德》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次,一艘巨型客船航行在平静的海面上,船上所有的乘客中,除了拉比外,剩下的全是百万富翁。富翁们一边喝着茶一边闲聊,就开始卖弄自己有多少钱。正在他们互相争论不下的时候,拉比开口说话了:"你们吵什么啊,在我看来你们全是穷光蛋,要数我最富有,只是我的财富现在无法拿出来。"富翁们看着拉比的穿着打扮,表示不屑一顾。
客船走到中途,突然,一群杀气腾腾的海盗从天而降,将富翁们的金银财宝洗劫一空。等海盗们满足地带着战利品离去后,这艘船好不容易行驶到一个港口停泊了下来,但再也没有足够的钱继续向前航行了。
上岸后,这位拉比因为拥有渊博的知识,很快得到了当地居民的爱戴,并请他当学校的教师。一次,拉比在街上碰到了那些同行的富翁。这时,他们已是到了穷苦潦倒的地步,只好为别人打工挣钱养活自己,伺机东山再起。富翁们深有感触地说:"只有知识才是别人夺不去的财富啊!"
由此就能看出,犹太人十分看重一个人是否有知识的。一个拥有渊博知识的人,在十分了解自己的商品之外,还能懂得根据自己的商品分析顾客的心理,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必要时,还会选择一些适合的场合,不卑不亢地与顾客周旋,做的得体、大方、滴水不漏,并能取得顾客的信任和重视。用商品把顾客的目光吸引了过来,就意味着生意成功了一半。
相反,如果是一个才智平平,且又不懂得学习的粗俗的商人,他既不懂得怎么去设置会场,营造气氛,也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招揽顾客,更不懂的包装自己的产品,不修边幅,张口便是粗话,这样的话,顾客也许还未进门就被吓跑了。
犹太人阿尔伯特用他的成功佐证了知识巨大的不可忽视的力量。
阿尔伯特刚刚参加工作仅仅是一家银行普普通通的业务员,他像所有有上进心的年轻人一样,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的各种知识和能力严重匮乏,于是便产生了重返大学深造的想法。阿尔伯特通过一年的学习,专业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为以银行拿下一笔又一笔的订单。不久,阿尔伯特便晋升为这家银行的总经理,没过多长时间,他再次晋升成这家银行的总行的经理,没到三十岁便成了一家大型银行的高级管理人员。
你看,阿尔伯特之所以能年少多金,就是因为他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的结果。
所以,犹太人把知识当作一笔无形巨大的财富,认为知识是任何时候可以随身携带的东西而且别人永远无法夺走,所以他们十分重视教育。在犹太人看来,人一辈子要尽三大义务,第一义务就是教育好子女。他们教育子女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后代能有一个更好的将来,壮大自己的民族力量。
犹太民族正是在这样的宗教力量和传统习惯的驱使下,几乎整个民族把学习当作一件仅次于朝拜的重大事情,更值得一提的是,不论好似在流亡的年代中还是今天和平度日的时候,他们勤奋学习的传统从未间断过。也正是所有的犹太人继承了这种民族的传统,使犹太人不论流散到哪里,其民族的整体素质都比较高。
财富箴言:
商业经营中最理性的计算就是,如何合理地达到最高效率或者叫做投入和产出比的问题。说到底,就是同样的投入就看能有多大的产出。犹商人在经营活动中,追求的不仅仅是一个高产出,而且还要计算一次或一项投入,能有几次或多次的产出。
精通语言而致富的犹太商人
语言是商人纵横商海的利器,掌握一种或多种语言是能赚更多钱的资本,是成为世界性商人的必备素质。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全世界商务的互相来往越来越密切。与外国人谈生意的时候,在用本国文化语言的思维思考一个问题的时候,同时也能用外国的语言文化思维推敲同样的问题,这就意味着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得出结果,所以判断就会更为深刻和准确。
犹太人属于一个世界性的民族,很早就懂得语言的对他们的重要性,他们认为,一个人越是能多掌握一种语言,做生意的胜算就会多一分,犹太商人大部分能熟练掌握两门以上的语言,在与外商谈生意的时候,根本就不要带翻译,这已是犹太商人成功的一个公开秘密了。《塔木德》是犹太民族5000多年的智慧结晶,它就强调和提醒人们要重视对多种语言的运用。《塔木德》由于本文和注释两部分组成。注释部分除了希伯来文之外包括了世界各国的文字,所以这部书成了人类文化史上的瑰宝,为世界各国广泛阅读。
有很多商人认为,外语只是从事涉外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这种观念很主观。语言是商人行走世界不能缺少的利器,现代社会,世界中的文化和科技的发展早已经不受国界的拘泥,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互相交流开始日渐密切。这种交往,最能让一个进行准确、迅速的判断。
跟犹太人做生意的时候,首先让你大吃一惊的是犹太人有着异常准确而迅速的判断。那么,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原因就是他们每个人至少通晓两国语言。比如说,在犹太人举办的一些商务活动中,经常谈论英语的"nibbler"这个词,它是从动词延伸而来,变成一个名词的。指的是在钓鱼的时候,鱼儿咬饵上钩的动作。聪明的鱼儿会非常巧妙地吃到鱼钩上的饵食,而且不被钓到,而笨的鱼则会被钓住。犹太商人把能巧妙吃到饵食的鱼儿来告诫自己经商的时候要做一条聪明的鱼。犹太人就是能将各国语言的精华运用到自己生意当中,使自己既能赚到钱,又不赔本。
从事科学研究和艺术创造的犹太人,更是努力学习一门或多门语言,这样,他们就能克服不同语言的障碍,在全人类的智慧精华中自由汲取、吸收,因而提升了自己的智慧。爱因斯坦是一个地道的犹太人,这是众人皆知的,他除了精通自己民族的母语之外,还精通英语,这样他才能做到能博采众长,成为了20实际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弗兰克尔是一位德国犹太人,著名的音乐家和法官。在大部分人的眼中看来,法律和音乐是两个完全不同领域的事物,但弗兰克尔却在两方面同时做出了惊人的成就。他在柏林做了十多年的法官,成为德国颇有影响力的人物。后来,弗兰克尔决定到美国定居,由于他能说一口地道的英语,很快在好莱坞找到了一份为电影普词作曲的工作。外语不但成了他谋生的工具,还让他在事业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犹太商人大多精通多种语言,这注定了他们必然会成为世界性商人。
财富箴言:
犹太人认为,商人就应该以赚钱为天职。在赚钱中立足、生存,指的就是商人天职的所在。他们认为,钱是赚来的,而不是靠勤俭节约攒出来的。犹太富豪至少有一半都是白手起家,他们把白手起家当成一种传统和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他们从不赞成靠攒钱来发家致富的方法。犹太人是一个十分尊崇知识的民族,犹太商人能经常灵活用智慧巧妙地做成一笔又一笔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