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成功的发源地,奋斗是成功的保证。
——李俊琪
学习是成长中的能力的信号和象征。
——杜威
日本教育学家木村久一强烈地推崇个人兴趣在个人成长中的决定性作用。在他看来,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他说:“制造凡人的方法是极为简单的,那就是不让孩子热衷于某一事物,只这一点就够了。对任何事物都不着迷,都不感兴趣,这就是凡人的特征。”但是,如果一个人的兴趣和热情一开始就得到顺利发展的话,大多数青少年都可能成为英才或天才。因此,对于中学生来说,保持和提高对学习的浓厚兴趣,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在学生时代就对物理有了浓厚的兴趣。20岁时就带着仅有的100美元,远涉重洋到美国一所大学学习数学和物理。在三年多的时间里,他刻苦读书,把全部精力都倾注于学业。有人问他:“你这样刻苦,不觉得苦吗?”
丁肇中笑着回答道:“不,一点儿也不,没有任何人强迫我这样做。正相反,我觉得很快乐,因为我有兴趣,我急于要探索物理世界的秘密。”
正因为如此,丁肇中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被留在普林斯顿从事研究工作,又成为哥伦比亚大学的助理研究员,后来他与里奇特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我国青年速算专家史丰收,速算赛过电子计算机。他在小学二年级时就想到了一个“怪”问题:读、写、看都是从左到右,从高位开始,而运算为什么偏要从右到左,从低位算起呢?这个问题引起了他对数学的强烈兴趣。从此,他把玩的时间都用到思考和计算中。正是这种入迷的兴趣,使他创造了快速计算法,被誉为速算天才。
在文学方面也不乏这样的典型事例。郭绍虞先生是中国语言文学专家、中国文学批评史专家,新中国成立后任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郭绍虞先生晚年时每天起得很早,午饭后略微休息一下,就继续工作到傍晚。郭先生很少料理家务,将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自己的专业上。有人问他:“你这样一年到头,一天到晚地钻在书本里,不感到枯燥吗?”郭老回答说:“与古人交友,其乐无穷。”可见他对学问是如何地有感情,有兴趣。正因如此,他才在学术上取得了极大的成绩。
孔老夫子的那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对于中学生来说已是耳熟能详。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知道它的人不如喜欢它的人,喜欢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这也就是告诉我们,学习有三种境界,即“知道——喜欢——乐在其中”。“知道”偏重理性,你是你,我是我,只是被动学习知识,不能把握自如。因此,“知之”只是最初级的层次。要使学习变得有吸引力,还要引起主体的情感反应。“喜欢”则触及情感,代表了个人的志趣,只要发自内心地喜欢,就能积极地投入学习,持之以恒,卓然有成。但是不喜欢就轻易放弃,过于率性而为。因此,“好之”也仅仅是次级境界,远远不够。要使学习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享受,就必须要提升至“乐之”。“乐在其中”才是学习的最佳境界,“乐之者”学习起来非常“投入”,几乎是“陶醉”,丝毫不感到疲倦。
正是孔子“乐学”的治学境界,使得他在带弟子周游列国期间,留下不少勤学好问的佳话。对他而言,处处是学习之处,时时是学习之时,事事是学习之事。
有一次,孔子进入鲁国的太庙。太庙是古代帝王祭祀祖先的地方,里面陈列着许多文物古器,还常举行祭祀活动。在这里,可以了解历史和有关的典章制度。孔子进太庙后,就下工夫认真地进行考察,对每一件不明白的事情都要虚心地向别人请教。从庙里陈列的件件文物古器到举行仪式时的伴奏和音乐,样样都要找人问个究竟。
活动结束后,他还拉住别人继续问一些自己不明白的问题。他这样做,曾被人看不起。有人说:“谁说这个年轻人懂得礼貌呢?他跑进太庙,什么事都要问。”孔子听了说:“不懂就问,这就是礼啊!”
孔子的一生,实现了治学与人生的完美相融。在他的治学思想中,行万里路,也读万卷书,因为人生就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巨著。
作为中学生,在我们紧张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正确理解和懂得学习兴趣和学习成果、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我们对学习充满热情,能主动克服各种困难,全力以赴地实现自己的学习愿望和人生理想。如果对学习不感兴趣,仅仅由于强制而求知,则味同嚼蜡,苦不堪言。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将名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略作修改——“书山有路情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也就是说,学习绝不应是苦役。“苦”学固然可能学有所成,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只有当一个人在积极的状态下,大脑神经才能活跃起来,学得的知识才能更扎实,更有效,记忆才能更牢固,更灵活。
有人说,假如成为“天才”是一种人生的幸福,那么获得幸福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培养自己的兴趣并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