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名称:有研半导体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证券简称:有研硅股(证券代码:600206.SH)
所属行业:半导体产品与设备
注册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中路43号
控股股东: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持有有研硅股39.48%的股份)
经营范围: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单晶硅、锗、化合物半导体高新材料及其制品。半导体行业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和技术咨询服务。经营本企业和成员企业自产产品及技术出口业务;本企业和成员企业生产所需的原辅材料、仪器仪表、机械设备、零配件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等;进料加工和“三来一补”业务。
二、公司经营业绩
(一)主营业务收入及变化情况
2003~2005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较为快速地增长,2005年收入达到3.24亿元,比2004年增长了12.62%。
(二)净利润及变化情况
由于2003~2005年度公司一直处于微利状态,期间公司净利润虽然有一定幅度的增长,但绝对数值很小,净资产收益率水平也很低,2005年净利润只有366.32万元,净资产收益率仅为0.56%。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研发投入大、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造成的生产成本高,导致公司主导产品的毛利率比较低。
(三)净资产收益率
由于2003~2005年公司一直处于微利状态,净资产收益率相对较低,2005年为0.56%,年均值为0.38%(算术平均值)。
(四)每股收益水平
2003~2005年公司处于微利状态,2005年的每股收益仅为0.025元,但每年都保持了一个增长的态势。尤其是从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可以看出,2003年公司每股收益还亏损了0.174元,但在2005年就已经扭亏,说明公司的主营业务的发展态势比较好。
(五)行业地位
综上,公司在半导体产品与设备行业综合实力对比中,公司处于下游水平。但由于有研硅股主业主要是从事单晶硅的开发和生产,与其他公司的可比性比较差。该行业划分中仅有一家公司浙江海纳是从事与有研硅股相同的主业,而有研硅股的各项指标均要优于其竞争对手。
(六)股价走势
有研硅股的股价在2003~2006年基本上保持了下降后回升的走势:从2003年1月2日的11.32元到2006年12月26日的9.17元,这与近三年公司的业绩表现不佳有很大关系。
三、公司风险/挑战
(一)行业风险
根据全球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的资料:2004年全世界半导体产业规模为2130亿元,2005年为2275亿元,增长6.8%。预计未来5年将会以6%~8%的速度增长,不过其增长主要来自12英寸产品,而4、5、6、8英寸产品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亚太地区2004年的增长率为22.8%,2005年达到41.3%,但预计未来五年内亚太地区的增长率会下降到10%的水平。半导体产业是我国重点扶持的产业,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加快,在未来五年内国内半导体市场会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不过与国际市场趋势一致,8英寸以下的利润空间会逐渐降低,12英寸的产品发展空间较大。另外,近年来由于太阳能电池产业的高速发展,生产单晶硅的主要原料多晶硅受此影响价格大幅度上扬,对于单晶硅制造企业来言影响不利。
(二)经营风险
有研硅股是中国领先的半导体材料生产商,公司5英寸、6英寸单晶硅抛光片每月的产量大约为4万~5万片,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在40%左右。2006年上半年,公司99.17%的营收来自于半导体材料,其中约一半的营收由大尺寸单晶硅棒贡献,单晶硅抛光片和太阳能电池用单晶硅片分别贡献三分之一和六分之一的主营业务收入。
有研硅股的硅片制造技术虽然在国内属于一流水平,但与国际先进水准相比尚有较大差距。目前公司只能比较稳定地生产5英寸和6英寸单晶硅抛光片。在12英寸单晶硅抛光片方面,有研硅股虽然拥有1万片/月的中试生产线,但离大批量工业化生产还有一定差距。就国际硅片产业的发展趋势而言,随着半导体产品业的发展,5英寸和6英寸硅片的需求已经饱和甚至出现一定程度的萎缩,8英寸硅片已经成为硅片应用的主流,而12英寸硅片则是需求增长最快的品种。
成本压力巨大有研硅股的主要原材料是多晶硅,由于全球太阳能电池行业对多晶硅的需求在过去两年内大幅成长以及半导体对硅片的需求在2004年、2005年连续两年创下历史最高水平,全球范围内多晶硅的供给持续吃紧,多晶硅的价格也相应持续上扬,半导体级多晶硅的价格已经从2004年时的30美元/公斤上涨到目前的大约110美元/公斤。由于5英寸、6英寸单晶硅抛光片的市场几近饱和,公司很难将多晶硅价格的上涨传递到下游客户,因此多晶硅价格上涨直接对公司5英寸、6英寸单晶硅抛光片的获利能力构成压力。
(三)财务风险
有研硅股由于在过去几年中受到原材料价格上涨和行业整体不景气等原因而业绩不佳,经营毛利率出现下降,净利润很低。
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已经较高,近年的平均值达40%左右。债务结构中,短期负债比例较高,2006年第三季度末达到近九成之多,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指标值均要低于一般水平。这与公司的业务结构有直接关系,存在着一定的流动性风险。
(四)人力报酬问题
从工资水平看,董事、董秘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年度报酬均相对比较低,年度报酬最高的董事、总经理仅为16万元,其他高管的薪酬水平相差不大均为12万元。另外,有研硅股的总经理、副总经理、董秘、财务总监等高层人员基本上没有持有公司的股票。综合以上情况来看,公司高层的报酬水平及其结构简单,不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有待调整和优化。
四、公司激励计划 五、方案特点
(一)合规性较强
有研硅股的股权激励计划是自2006年10月国务院国资委和财政部联合出台《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国资发分配[2006]175号文)以来,公开披露股权激励计划草案的方案中最为合规的一个。其不论从行权限制期、有效期的设置,还是从行权价格、行权规定和股权激励预期收入等方面的设置,均严格按照175号文的相关规定来设计,可以称得上是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典范。
(二)考核指标设定合理
有研硅股在本次股权激励计划的业绩考核指标设计上,充分考虑了行业周期和公司发展的实际情况,设定了有相对难度但通过公司管理层和业务层的共同努力有可能达到的业绩目标,能够充分调动激励对象工作的积极性,促进企业提高业绩,为股东带来丰厚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