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股权激励操作实务
6507200000038

第38章 伊利股份

一、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名称: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证券简称:伊利股份(证券代码:600887.SH)

所属行业:食品制造业

注册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金川开发区金四路8号

控股股东:呼和浩特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有伊利股份9.97%的股份)

经营范围:农畜产品,畜牧业,食品,饮料工业,饲料加工业,五金交电,轻化产品等

二、公司经营业绩

(一)主营业务收入及变化情况

2003~2005年公司主营收入稳步增长,2005年收入上升到121.75亿元,其年平均增长率为45.05%。

(二)净利润及变化情况

2003~2005年公司净利润随着业务收入的发展而快速增长,2005年上升到135036万元,其年复合增长率为57.8%。

(三)净资产收益率

2003~2005年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稳步上升,2005年高达12.92%,年均11.57%(算术平均值)。

(四)每股收益水平

2003~2005年公司每股收益保持在较高的水平,2005年为0.75元/股,其年均0.62元/股(算术平均值)。

(五)行业地位

综上,2003~2005年公司的经营能力及其盈利水平呈现稳步提升的发展趋势;在行业综合实力对比中,公司名列前茅。

(六)股价走势

伊利股份的股价(复权后)随着经营业绩的快速发展而稳步上升,从2003年1月2日的17.97元上升到2006年4月24日的53.83元,年增长率约为10.5%。

三、公司风险/挑战

(一)行业风险

经过前些年高速的发展,我国的乳品行业超高增长阶段已经过去;行业增长速度将趋缓,未来几年行业增长速度将保持在20%左右。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乳品消费仍具有较好的增长前景。

(二)经营风险

公司治理结构尚不完善,在2003年、2004年公司负债持续攀升、财务费用快速增长的前提下,伊利股份部分高管在其他董事,特别是独立董事不知情的情况下,动用公司“闲置资金”投资国债,导致大额亏损,引发了“独董事件”,公司的3位独立董事向传媒发表独立董事声明,称伊利集团在资金运作中存在着诸多疑点,并最终导致了证券监管部门对时任的9位高管进行调查。

(三)人力报酬问题

从工资水平看,董事长兼总裁的年薪为22.4万元,其他主要高层年薪介于10万~15万元之间。各高管没有充分分享公司快速发展带来的经营成果,其工资报酬与其为公司做出的开拓型贡献并不配比。另外,副总经理、董秘、财务总监等高层人员基本没有(或很少)持有公司的股票。总之,公司高层的报酬水平及其结构有待调整和优化。

综上,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四、公司激励计划 五、方案特点

作为乳品行业龙头企业的伊利股份虽然已经度过了行业超高速增长阶段,但仍然处于成长性周期,所以其采用股票期权的方式对高管进行激励还是一种很合适的选择。其激励计划有三个特点:

(一)激励对象覆盖面比较小

伊利股份本次股权激励的对象主要集中于高管,个人获授的比例比其他公司要高出不少,特别是总裁潘刚获得了1500万份股票期权,占公司股本总额的比例为2.9%,超出175号文规定的单人获授1%的上限。

(二)安排了限制MBO的规定

伊利股份在本次股权激励计划中,安排了限制MBO的规定,此举属于创新性的,非常值得借鉴。

(三)披露了资金来源

伊利股份在股权激励计划中,对行权时激励对象的资金来源做出了明确的披露(依靠外部资金帮助激励对象获得激励股票),提高了实施股权激励的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