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我和爸爸马三立
6504000000050

第50章 爸爸的最后一次演出——从艺八十周年暨告别舞台晚会

2001年12月8日星期六,那晚,天津市人民体育馆的灯火格外明亮,接踵而至的人流熙熙攘攘,笑语欢声,兴奋异常。容纳五千观众的体育馆今晚“爆棚”,不但全部坐满,连走道和其他空隙地方也被挤得水泄不通。体育馆大门外,等票的人群,明知希望不大,仍然“自信”的“坚持”着,真是一票难求呀!

由《今晚报》等单位主办的“相声艺术大师、曲坛泰斗马三立从艺八十周年暨告别舞台晚会”就在这里举行。

市委副书记刘峰岩,市委常委副市长夏宝龙,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肖怀远,市政协副主席张好生,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江绍高,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和老同志张再旺、吴振、聂璧初、刘晋峰、肖元、何国模、鲁学政等领导同志都出席观看演出。演出前市委副书记刘峰岩同志致词。

刘峰岩同志代表市委、市政府,代表市委书记张立昌、市长李盛霖向爸爸从艺80周年表示衷心祝贺,并致以崇高敬意,向专程前来参加演出活动的各位艺术家和各位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刘峰岩同志说:马老是德高望重的艺术大师,曲坛泰斗,是享誉全国的相声表演艺术家。在八十年的艺术生涯中,马老刻苦学艺,细心揣摩,向生活学习,向人民学习,大胆创新不断实践,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相声作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把相声这一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推向了一个新高潮。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繁荣曲艺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马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艺术,是当之无愧的德艺双馨的艺术楷模,深受全国人民的喜爱,也是我们天津的骄傲。最后,刘峰岩同志衷心祝愿马老健康长寿,笑口常开,生活愉快,晚年幸福。

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赵忠祥、倪萍作晚会主持。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姜昆、苏文茂、戴志成、冯巩、牛群、杨少华、杨义,当然还有大弟和黄族民先生,小品表演艺术家黄宏,歌唱家李光曦、郭颂、马玉涛,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骆玉笙老人的弟子郭兰阳,京剧表演艺术家康万生、名票刘小源等演出了精彩节目。爸爸的徒弟、老艺术家常宝华、黄枫及文化界、相声界名家都向爸爸表示祝贺。

最后爸爸走上舞台,全场爆发了最热烈的掌声。消瘦的身躯穿着合体的中山服,偌大年纪,显得修长潇洒。他习惯的向四周观众连连作揖。刹那间,他看到社会各界向他赠送的各色鲜花和硕大的花篮。摆满了舞台周围,台上台下一派热烈喜庆的气氛。八十八岁的老相声艺人,他,动情了。

第一句话是“我叫马三立。”上台来作揖报名,八十年来,爸爸在舞台上下,从不失礼节。

如果说在过去的演出中遇到宏大的场面,隆重的气氛,对于一位沙场老将来说,是轻车熟路。然而,今天不同,今天,所有的一切全是为他自己而“设”,他受宠若惊!一股感动、感激、感谢之情,骤然从心中升起,此时此刻他思绪万千。他看到了主办单位如何的鼎力相助,全国各地的著名歌唱家、艺术家不辞辛苦而来为他捧场,他看到了观众如此热情,听到了五千多名观众的经久不息的掌声。台上台下一万多只眼睛,一万多条视线,像“特写”的灯光,从四面八方集中到他的身上、脸上,甚至如屏住呼吸般地等待着“马老的惊人之语”。他的情绪有些激动,他想到自己有何德能?他想到旧社会的艺人就算活到这个年龄,早已是露宿街头乞食度日……一生低调的他把千言万语攒成一句话:“我值吗?”

没想到观众们反应极快,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值!”这巨大的声浪,震动着整个会场,更震动着爸爸激动的心,一个“值”字,不就是人民大众对爸爸一生的肯定吗!

爸爸计算机一样的大脑运算了一下,他轻松坦然地笑了,他也在用“值”字,回答了另一个属于他自己的问题——他一生忍辱负重,饱尝酸甜苦辣,历尽千辛万苦……面对观众大声疾呼的一个“值”字,他在内心也对自己的付出喊了一声“值!”人生自古谁无死,能这样画上“句号”,对爸爸来说是最大的享受,最大的满足!

爸爸在演出之前突然问一声“我值吗?”真是意味无穷。也许这三个字蕴涵着他一贯的睿智,这,就是我的爸爸马三立。

您听吧,一连串地“现挂”包袱,不知不觉他的演出开始了。“台上摆了这么多鲜花真香啊,省得往后给我买花圈了。”又是一片笑声。“真到那天,必须送真花,假的不行呀……”一句话就引起一片笑声。

“今天我告别舞台,不等于我告别相声,我还要继续努力。我们相声演员都是一家子,我们还要一起研究。现在很多观众都爱相声,你们也懂相声。真希望相声迷比球迷还多。”

“有的观众点我说段《买猴儿》说不了了,没气力了,我现在已经成了‘老猴’了。”

“倪萍叫我唱一段,我这声音怎么能比得上李光曦呢,李光曦人家是金钟儿嗓子。他为什么有这么好的嗓子呢,他平时就注意保护,不抽烟,不喝酒,干东西不吃,李光曦,光喝稀的。”

“还有郭颂,我们认识好几年了,我喜欢听他的歌,他也喜欢我的相声,他不忌口,葱、姜、蒜什么都吃,山东的火烧也吃,不噎嗓子。我一想对呀,他叫郭颂啊,不管什么吃的,端起锅来往嘴里送。”

爸爸表演的“正话”是要说一段京剧中的数板儿。鼓师上台后爸爸嘱咐他:“您实在逮不着我,咱们就庙上不见,顶上见啦。”八十八岁的老人竟有这么好的记忆力,一大段“数板”在鼓师的伴奏和观众的击掌合拍中,不洒汤不漏水的“奔”下来,观众热烈鼓掌欢迎,爸爸马上迎上前去和鼓师握手,生活中处处能看到他的仁义。

演出结束了,在等候大家上台向爸爸祝贺的空间,主持人倪萍问爸爸:“马老今天穿得这么帅,太漂亮了。”爸爸接话说:“我长这么大,没人夸我漂亮。”倪萍说:“现在都在减肥,您这么瘦,所以是最漂亮。”“我不敢减肥了,没的减了,我长这么大,没超过一百斤。”说着还指指旁边的赵忠祥说:“他的袜子能给我改一背心。”场内哄堂大笑。

马季走上台来,首先表示祝贺。他说:马老是当代相声艺术的一座丰碑,内行外行一致公认的相声泰斗。马老用一生的经历为后人铺就了宽广的相声之路,八十年的心血和汗水,浇灌着文艺百花园中“相声”这样一朵绚丽的鲜花。相声从地头到舞台,从舞台到荧屏,每一步都有马老的足迹,马老,我们永远忠于你!马老我爱你!说着他展开一幅他亲自写的书法。献给爸爸。“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八个大字显示了马季先生书法的功底。

爸爸一方面表示感谢,一方面拉着马季先生的手对大家说:“我和马季,还有马玉涛是一家子,都是‘马大哈’的后代。”场上又是一阵大笑。

苏文茂先生说:今天是马老从艺八十年的大喜日子,也是告别舞台的时刻。我作为相声界的小辈,真为马老高兴。马老一生非常坎坷。但他没有一天放弃相声艺术,因而受到广大观众的尊重。他很独特,作品、表演以及外形都很独特,观众一见他就喜欢,他是“国宝”级艺术家。今天办这样一个活动,不但是马老的骄傲,也是整个相声行业的骄傲。

姜昆说:对于马老来说,生活是笑声的创作源泉,在相声艺术上他走自己的道路,有自己的风格,真正达到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地,他的相声不是一句一个乐,但每个段子都回味无穷,观众需要这种高档次的相声。

刘伟给爸爸献花时,爸爸说:“1978年第一次跟你见面,我记住你叫刘伟,不叫‘牛尾’,要不然早就把你吃了。”

牛群献上一个大照片,是爸爸、常宝华、牛群三代师徒的合影。引起了大家的兴趣。

爸爸的母校——万全道小学的两位小学生,他们把同学们折叠的89只纸鹤和2001颗星星献给马老,表达母校的一份心意。爸爸非常高兴,忙介绍说:“我当初在这所学校上过学,他们都是我的小校友。倪萍接话说:您当初学习成绩一定很好。爸爸说,我当时总考第二名。倪萍说,第二名太不错了。爸爸说:因为班里就俩学生。”

晚会结束后,市领导同志与来自京津等地的表演艺术家登台向爸爸祝贺并合影留念。

第二天我去看爸爸,并带去了一首古稀老人写的诗。署名是:五十年前老观众乔晋厚。诗是这样写的:

观“告别舞台演出”有感——赠相声大师马三立老人

马老先生德艺优,

八十竹扇走春秋。

台上台下情交融,

幽默谦虚空前后。

五十年前台下客,

祝君百岁无何求。

愿借别时台前语,

鲜花永驻纸花抛!

乔晋厚先生是我女儿的公公,十几年前得知未来的儿媳是马老的外孙女时,风趣地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乔先生自幼家境丰厚,酷爱马氏相声。这次看了告别舞台演出后,连夜写诗。一早送到我家,让我转交爸爸。

总之,爸爸从艺八十周年暨告别舞台演出,不但十分成功,而且意义非常深远。我再次感谢《今晚报》及其他主承办单位,感谢各位著名艺术家到场表演,感谢所有观众和大会工作人员,您们功德将和珍贵的录像资料一样,流传到永远。

这次晚会有不少耀眼的花絮,爸爸是当时相声辈分最大,年龄最长,从艺时间最长的相声演员。(“寿”字辈的最后一位相声艺人)在这次晚会上,上海吉尼斯世界纪录审评的工作人员专门在演出后,给爸爸颁发了证书,创了个相声中世界之最。

爸爸来到体育馆门前下车和进入体育馆贵宾室以前,周围都挤满了围观的群众、记者甚至还有演员,大会工作人员不得不出动许多民警来维持秩序。

市人民体育馆临时搭建起的舞台四周坐满了观众,但蓝票区这一侧,只能看到演员的背面。演出开始时倪萍问这一侧观众:“你们买到蓝票时,知道是背面吗?”观众说:“知道。”“那为什么还来?”观众答:“不看脸也是享受。”

记者在晚会前几天就到体育馆内外进行采访。馆内正在装台,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马老身体不好,所以设备都力求简洁,包括常用的烟雾都严格禁用。

演出前五六天窗口就贴出布告:“票已售罄。”一个人走过来问要票吗?记者问:“多少钱一张?”回答:“八百元。”嘉宾请柬要价两千元。

在晚会的前几天北京突降大雪,京津公路被封,所以北京演员都乘火车来津,主持人倪萍到津后,出租车司机将她送到爸爸住的公寓。听说是来采访马老,司机执意不要钱,倪萍说,这就是马老在天津的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