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职业修养
6501000000002

第2章 唯物辩证法

(一)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名言录”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

———恩格斯

在回答世界的本质和本原是什么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回答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上,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辩证法就是用普遍联系、运动和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有机整体。辩证法的基本问题就是对立与统一的关系,绝对与相对的关系问题。辩证法认为对立是第一位的、绝对的,而统一是第二位的、相对的,而绝对与相对的关系又不是绝对的,相对中有绝对,绝对是相对的总和,绝对中有相对,绝对的对立存在于相对的统一中。

形而上学就是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世界,其所描绘的世界图景只不过是零散的、绝对的、孤立的画面拼凑而已。形而上学认为统一和静止是第一位的、绝对的,不承认对立和运动或者认为对立和运动是第二位的、相对的,而绝对与相对的关系又是绝对的,或者只有绝对,没有相对;只有片面,没有全面;只有各自孤立,没有普遍联系。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永远在争论中存在。只有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争论中才能深刻领会唯物主义的本质,也只有在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争论中才能深刻理解辩证法的本质。

坚持唯物主义观点的辩证法是唯物的辩证法,而唯物的辩证法的高级形式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它既不同于形而上学片面的、孤立的、静止的思维方式,又不同于唯心辩证法。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处在相互作用的普遍联系之中,都处在不断产生、不断消亡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永恒的过程之中。世界充满着矛盾,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矛盾着的两个对立方面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不断发展。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互相渗透密不可分的,它们的有机统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基础。

(二)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唯物辩证法认为,每个事物在它的内部以及外部都存在着其固有的各种矛盾,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是事物双方的既对立又统一,并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同的作用。物质世界由于矛盾的推动而永恒发展,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过程。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要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必须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对具体矛盾进行具体分析,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看资料”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具体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的事物时,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两点论和重点论是密切相连的。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离开两点谈重点或离开重点谈两点,都是错误的。我们应当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起来,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

(三)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都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复杂多样的,是相互普遍联系的。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第一个总特征。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与发展都说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同时也揭示出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对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名言录”

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

———恩格斯

事物的联系大体上说有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主要联系和次要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等等。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主要的和直接的联系,决定事物的根本性质及发展的基本趋势;而外部的、非本质的、偶然的、次要的和间接的联系,则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事物的进程。我们必须对事物多种多样的复杂联系进行具体分析,抓住那些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主要的和直接的联系,从而深刻地认识事物和有效地改造事物。

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青年人,要学会运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德、智、体三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使自己全面发展。

(四)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既是普遍联系的,又是运动的、变化的和发展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所以,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要树立新观念,坚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过去,把握现在,面向未来。

“议问题”

世界上有绝对静止不运动的事物吗?“刻舟求剑”中的楚国人错在哪里?

当我们谈事物的联系、矛盾、发展诸因素的时候,必然涉及到质和量。质和量互相依赖,互相制约。一方面,质是量的基础,世界上没有无质之量,量总是一定质的量,质还规定着量的活动范围。离开了质,量毫无意义。当我们说量的多少的时候,即是指某种东西质的多少。另一方面,质总是一定量的质,没有一定的量,也就没有质,量制约着质。例如,没有一定数量的水,就形成不了湖泊;没有一定数量的树木,就不成其为森林。

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形态。在哲学上,量变是事物在原有质的基础上,在度的范围内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表现为急剧的、根本性质的变化,它突破了度的范围。在量变阶段,事物的根本性质没有改变;而质变则是事物根本性质发生改变,是由一种性质的事物向另一种性质的事物的根本转变。

(五)事物变化的趋势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

事物的变化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方向是前进、上升的,但是具体道路是迂回曲折的。

要正确认识前进性和曲折性的关系,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永远保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每个人都希望在人生道路上能一帆风顺、直线前进,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世界上没有直路可走,有顺境也有逆境。在顺境时,我们要居安思危,准备走曲折的路,这样,在逆境时才能处变不惊,坚信光明的前途,不悲观、不动摇,始终乐观上进,奋发进取,满怀信心地战胜困难和挫折,向着人生目标迈进。

“听故事”

古往今来,凡取得重大成功者,几乎都是经历磨难,战胜种种挫折的强者。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一生饱经忧患,然而,他最终振作起来,发出了“要扼住命运喉咙”的坚强呼声,创作出了《第九交响曲》等不朽的作品。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文革”中曾三次被打倒又三次复出。当然,因为不能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而一蹶不振,乃至酿成人生悲剧的事例也比比皆是。

(六)事物的对立统一性

唯物辩证法科学地揭示出一切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不同的、相互对立的,同时又是相互依赖、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七)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首先,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或叫事物变化的根据。其次,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无论是只看到外因作用的“外因论”,还是只看到内因作用的“内因论”,都是错误的。我们在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时,既要重视内因,又要把握外因,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

(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所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矛盾和解决矛盾的科学方法。“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等都说明:要具体地分析事物的特点,并根据事物的特点去办事情,也就是要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列宁称之为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之所以重要,在于它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事物千差万别的原因,就在于它们各有其内部的特殊矛盾,这种特殊性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只有从实际出发,具体地研究事物内部矛盾的种种特殊情况,才能把握事物的特殊本质和规律,从而把不同事物区别开来。如果不对矛盾的特殊性具体分析,就无法区分事物,也就谈不上科学地认识事物了。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之所以重要,还在于它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科学地认识事物是为了正确地解决事物的矛盾。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解决矛盾的方法也就不能千篇一律。如果不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试图用一种模式去解决不同的矛盾,是注定要失败的。

“名言录”

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邓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