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文学名著导读
6496400000005

第5章 思想与哲学类(4)

1.无是气,则是理亦无挂搭处。(绢)

2.且如一阴一阳,始能化生万物。

3.只此气凝聚处,理便在其中。

4.道不远人,理不外事。

5.一日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日一日摄。(绢)

6.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

7.性即天理,未有不善者。

8.为学须觉今是而昨非,日改月化,便是长进。

9.为学功夫不在日用之外。

10.太极只是天地万物之理。

专家评点

《朱子语类》是朱熹思想之精华,他所提倡的三纲五常虽被后世统治者作为欺压人民的工具,但其思想本身及其爱国主义精神仍是值得后人研究学习的。阅读时要拋弃陈旧,从原著中吸吮其思想之精髓,当然也要注意其思想糟粕之处。

作者:王充

成书时间:东汉时期

论衡一语中的中国汉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巨著。

书海溯源

王充,字仲任,东汉会稽人,是东汉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也是与当时居统治地位的谶纬儒家思想相抗衡的哲学家。王充先祖曾因军功封爵,但在豪门仕族的逼迫之下,家道中落。家族的历史,加上本人在政治中的不得志,使王充转而用笔来讨伐时代。王充生活的时代,社会相当稳定,但因西汉末年的政治危机与农民战争的沉重打击,使皇帝不得不依靠豪门贵族的支持来维护自己的统治,从而形成了豪门贵族对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把持。他们在思想上的统治工具就是谶纬哲学,而迷信鬼神对国家统治及思想带来许多不健康影响,也使人民生活受到影响。因此,王充勇敢地站出来反对它,写出《论衡》一书与之抗衡。他期望得到王朝的重视,把自己的思想作为国家指导思想,但在当时根本不可能成功。

文理梗概

《论衡》最初大约有一百篇左右,但在上千年的流传中几经遗落与补救,现存三十卷,八十五篇。该书主要是针对东汉流行之谶纬儒家而作,被当时统治者视为异端。天道观是中国古代哲学基本命题之一,王充也论及此问题,并在当时哲学上处于领先地位。他认为天地是含气的自然体,此说从根本上否定了汉儒的天人感应说。王充在文章中对汉儒的理论进行无情批判,是汉代唯一与天人感应论相对立的思想体系。此外,王充还论及对人的性命、生死的看法。他认为人性的善恶决定于所禀的元气,表示人之命有寿命、禄命二种。人和万物都有寿命,寿命的长短由所禀之气决定,而后天的积善行德并不能延长寿命。禄命包括死亡与祸福,而诸多社会因素,例如朝政的失误等,都会对人的禄命产生作用。王充思想的另一个重点是无神论,他在文章中批判修道成仙与死而为鬼的谬论,从而否定世俗的鬼神论。他认为人是“精神以血气为主,血气常附形体”,精神与形体是相依而存的,这从哲学观点否定了鬼神论。

绝章赏析

【原文】

(节选自《论衡·虚篇》)子韦之言“天处高而听卑,君有君人之言三,天必三赏君。”夫天、体也,与地无异。诸有体者,耳成附于首。体与耳殊,未之有也。天之去人,高数万里,使耳附天,听数万里之语,弗能闻也,人坐楼台之上,察地之蝼蚁,尚不见其体,安能闻其声。何则?蝼蚁之体细,不若人形大,声音孔气,不能达也。今天之崇高,非直楼台,人体比于天,非若蝼蚁于人也。谓天非若蝼蚁于人也,谓天闻人言,随善恶为吉凶,误矣!……人不晓天所为,天安能知人所行。

【赏析】

这段文字直指天人感应说,论述得精彩而有说服力,文字也生动活泼。他先提出天人感应说的一种看法,然后用形象的比喻,一层层深入论述,如剥笋一般,将其论说的荒谬之处暴露无遗,让人感到天人感应说的浅薄可笑之处。天人感应是自建汉以来占据统治地位的一种思想,成为封建皇帝维护自身绝对权威的一种手段。作为天之子的皇帝,自能与天对话,知吉凶祸福。而王充则剥下其虚伪的外衣。他认为天地是含气的自然体,“气凝而成体”。万物生成,四时寒暑,雷雨暑风电等等,都各有其气,不是皇帝或其它人能决定的。而所谓靠人皇的言行感应上天,以使之感而降福、降祸的说法,是极荒谬的。

妙言辑录

1.贤圣未之熟炼耳,奚患性之不善哉。

2.天地,含气之自然也。

3.精神本以血气为主,血气常附形体。

4.形须气而成,气须形成而知。

5.天之与地,皆体也。

6.操行有常贤,仕宦无常遇。

7.如天故生万物,当今其相亲爱,不当令其相贼害也。

8.人不晓天所为,天安能知人所行。

9.人之死生,在于命之夭寿,不在行之善恶。

10.衰世好信鬼,愚人好求福。

专家评点

《论衡》的唯物主义思想与无神论,是中国封建社会里的一道异彩,同时对破除近年来某些人的迷信、算命、邪教等有神论看法,也是极有意义的。但本书也宣扬诸如自然天命说、适遇之数一类的错误看法,在阅读时应当摒弃此类说法,而取其精华。

作者:黄宗羲

成书时间:清初

明夷待访录

一语中的清代重要学术著作,新兴民主思想代表作品。

书海溯源

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浙江余姚人,生活在明清之交,是我国早期伟大的启蒙思想家。黄宗羲生活在明王朝灭亡和清王朝入主中原这样一个巨大转型期。作为由明入清的遗民,他当然保持着自己的风节和民族的尊严。但另一方面他又清醒地认识到旧的君主专制政体的极端腐朽,已经不再适应历史发展的需要。在这种种因素影响下,黄宗羲一面批判君主专制的黑暗,一面又构想新的制度,为未来描绘一幅蓝图,从而写成了《明夷待访录》。

文理梗概

《明夷待访录》,从书名上看,已经体现黄宗羲作书的意图:希望有朝一日贤明的统治者前来访问他,使他能够献出自己的治国之策。《明夷待访录》带有浓厚的民主启蒙思想,是中国启蒙思想的早期著作之一。首先,他从明王朝的覆亡中看到了君主专制政体的黑暗、腐朽和不合时宜,因而在书中给予其无情的批判。同时,他也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未来社会的蓝图。他在书中提到了“人各得其私”、“人各得其利”的观点,这一观点的产生与市民阶层的崛起是分不开的。而他的这种私利愿望,也不排斥除公害、兴公利,这种思想明显地体现出新时代的烙印。黄宗羲还认为对国家法制不能仅仅局限于局部的变革,应进行大的变化,为国家立大法,这代表立宪思想的萌芽。《明夷待访录》后来被重印二十余次。

绝章赏析

【原文】

(节选自《明夷待访录·原君》)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我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始而惭焉,久而安焉,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汉高帝所谓“某业所就,孰与仲多”者,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

【赏析】

这段文字是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无情批判。周朝的人以无比自豪的口吻说“率士之滨,莫非王土”,而黄宗羲则以鄙夷的口气指责汉高帝“逐利”。这不仅是个人的观念变化,更是时代的变革。随着明王朝的建立,封建集权统治达到极端,其弊端也暴露无遗。而明王朝后期的争斗与政治腐朽让其覆亡,使这一君主专制的矛盾空前激化。黄宗羲清晰地认识到了这一制度的危害,于是对其进行无情的批判,同时他又比一般批判者更进了一步提出政治改革的方案。他不仅在政治、道德上批判了君主专制,还深入了经济、法律等社会的各个方面。这段文字中,黄宗羲就是从经济上对君主专制进行批判的。他认为君主将天下视为自己的,从而将天下的公产归于一人所有,使得天下人本应有的私产都被剥夺了。

妙言辑录

1.有生以来,人各自私,人各自利也。

2.天之生斯民也,故教养托之于君。

3.贵不在朝廷,贱不在草莽也。

4.必使话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

5.大者以治天下,小者以为民用。

6.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不疑则不悟。

7.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益皆本也。

8.使封疆之内,常有千万财用流转无穷,此久远之利也。

9.人于实一字,当念念不忘。

专家评点

《明夷待访录》提出的反对独裁建立国家的民主、平等、自由等观念及经济、法律、政治的措施,对于今天从事国家建设也有相当借鉴作用。读者阅读时应尤其注意其民主思想的萌芽,这是黄宗羲思想中精华所在。

作者:章炳麟

成书时间:公元一九一○年

国故论衡一语中的国学大师章炳麟的重要哲学著作。

书海溯源

章炳麟,字梅叔,号太炎,浙江余杭人,初名学乘,因仰慕顾炎武,改名为绛(顾炎武名绛)。章炳麟生活在一个激烈动荡的时代,幼年在家跟随外祖父朱有虔学习儒家经典,接受文化启蒙和思想熏陶。后赴杭州诂经精舍学习,师从朴学大师余荫甫,潜心典籍,精研故训,博考事实,以小学为基础,从校订经书扩大到史籍、诸子,从解释经义扩大到考究、地理、天文历法、音律和典章制度等。时局的急剧变化促使他开始思考出路,他走出书斋,参加了康有为、梁启超等倡导的维新变法运动,主张变法。变法失败以后,他四处奔走,大力鼓吹民主、自由。章炳麟一生著述颇丰,他的小学根底极为深厚,是清代最后一位杰出的语言学家。他于哲学、史学、音律、历算等方面都很精通。其哲学贯穿于各种著作之中,而于一九一○年写出了彪炳史册的《国故论衡》。

文理梗概

《国故论衡》是章炳麟先生的重要著作,反映了他的哲学和史学思想。章炳麟的哲学思想体系很庞杂,其哲学是他政治思想、学术思想的理论基础,也是其为人处事的最高准则。在前期,他认为原子、自然界是世界的本源,认为只有当感官接触外界才能产生认识;到了后期,他把阿赖耶识、真如当作世界的本源本体,把阿赖耶识中的“种子”当作认识的基础,认为“认识”就是“以自造之境与自识更互缘生”,外界事物并不是客观存在。在前期,他高唱“竞争”、“进化”、“公理”;到了后期,他否认进化、公理,把进化、公理称为“惑”,痛斥进化论是“戏论”、“进化教”,于是自己发明“俱分进化论”以代之。作为自幼受儒学浸染的思想家,《国故论衡》也反映出章炳麟的国粹精神,他倡导民族主义,褒重国语,褒重民族的历史。

绝章赏析

【原文】

春秋所以独贵者,自仲尼以上,《尚书》则阔略无年次。百国春秋之志,复散乱不循凡例,又亦藏之故府,不下庶人。国亡则人与事偕绝。太史公云:“史记独藏周室,以故灭。”此其效也。是故本之吉甫史籀,纪岁时月日,以更尚书、传之其人,令与诗书礼乐等治,以异百国春秋,然后东周之事,粲然着明。令仲尼不次《春秋》,今虽欲观定、哀之世,求五伯之迹,尚荒忽如草昧。夫发金匮之藏,被之萌庶,令人人不忘前王,自仲尼、左丘明始。

【赏析】

这段话比较突出地反映章炳麟的史学思想和哲理见解。章炳麟自幼饱读儒家经典,受儒家思想影响很深,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一心发扬国粹,想方设法褒重中国的语言文字及悠久历史。他提倡民族主义,发扬孔氏教育,把历史放在首要位置。这使我们想起一句话:谁若忘记了自己的民族和历史,他就不属于人类。从上面的话也可以看出,章炳麟对孔子的敬重,也足见儒学思想在他心头的份量。

妙言辑录

1.国之有史久远,则亡灭之难。

2.故令国惟不堕,民自知贵于戎狄,非春秋孰纲维是?

3.春和所以独贵者,自仲尼以上,《尚书》则阔略无人。

4.孔子不布春秋,前人往,不能语后人,后人亦无以识前。

5.王弼《易例》,鲁胜《墨序》,裴?《崇有》,性与无道,布在文章。(绢:裴松)(和原书有出处)

6.夫致命遂志,与金鼓之节相依。

7.文生于名,名生于形,形之所限者分,名之所稽者理。

8.夫忽略名实,则不足以说典礼;浮辞未剪,则不足以穷远致。

9.国亡则人与事偕绝。

10.言能经国,诎于笾豆有司之守;德音孔胶,不达形骸智虑之表。

专家评点

章炳麟先生的《国故论衡》所体现出来的民族精神,直到今天仍然让我们肃然起敬;先生于文字、音韵之学根底深厚,更是让人高山仰止。先生之书,当精研细读,于潜移默化之中,必将受用无穷。

作者:程颢、程颐

成书时间:北宋

二程集一语中的以复兴孔孟之道为宗旨的,是理论性和思辩性都较强的新儒学著作。

书海溯源

北宋时期,一方面生产技术日益提高,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思想文化相对繁荣,学术和人才较受尊重。但另一方面,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也逐渐加深。二程兄弟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生气和危机的时代里。程颢,字伯淳,生于公元一○三二年~一○八五年,又称明道先生;程颐,字正叔,生于公元一○三三年~一一○七年,又称伊川先生。二程生于世家,幼年受到周敦颐的影响,对道学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创立二程理学。二程兄弟重视授徒讲学,弟子众多,程学因而得以广泛传播,终成官方哲学,影响了几个朝代。

文理梗概

《二程集》为程颢、程颐兄弟的主要学术著作,其反映了二程的理学思想。二程理学是理论性和思辩性俱强的新儒学,它以复兴先秦孔孟之道为宗旨。此外并融会、综合了佛、道的不少观点,认为客观自然的天理是宇宙的唯一本体,而天理既是自然界的法则,也是人的先验的道德本性和社会的纲常伦理。二程之术宗旨基本相同,都把“理”作为天地万物的本源,以“理”为最高范畴。二程学说最显著的差异在于:程颢宣称“只心便是天”,而程颐则认为“吾儒本天,释氏本必”,将心与天对立起来。二程之学兼具人伦和物理,但人伦是重点,伦理思想处于主导地位,而天道观为从属。他们主张“敬以直内,义以方外”,要进行道德涵养和道德实践,以便恢复和保存心中固有的天理。同时主张通过学习成为圣贤,修复完善的人格。在伦理观上,他们提倡存天理、灭人欲;在政治观上,他们崇尚仁义道德而避谈功利。

绝章赏析

【原文】

(节选自《二程集》)

天下之害,无不由末之胜也。峻宇雕墙,本于宫室;酒林肉池,本于饮食;淫酷残忍,本于刑罚;穷兵黩武,本于征讨。凡人欲之过者,皆本于奉养,其流之远,则为害矣。先王制其本者,大理也;后人流于末者,人欲也。损之义,损人欲以复天理而已。

【赏析】

二程兄弟把人们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以及人与人关系和谐化、稳定化的行为准则称作天理;把破坏这种规范和准则的个人的过度欲望称为“人欲”、“私欲”。天理和人欲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并非完全脱离人的感情欲望。他们认为人们正当而本然的感情欲望是天理的体现,只有那种过分的、损害他人正当利益的欲望才是人欲。正当的欲望,比如人们的饮食、居室等奉养要求以及国家的刑罚、征讨的欲望是符合天理的,是维持人们生命和国家生存发展所必需的。这种正当的欲望是本,但由这种本而产生的末(即过分的欲),就会远离先前正当欲望的界限,而产生峻宇雕墙、肉林酒池、淫酷残忍、穷兵黩武等各种欲望,这就是人欲。应当减损这种不正当的人欲而复归本来的天理,这实际是讲如何处理公欲与私欲的关系。本然的、合理的私欲是允许的;当二者发生冲突时,应当以公欲为先,减省私欲,不使私欲过度膨胀。

妙言辑录

1.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己,莫非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