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师回朝的路上,刘邦途经赵国时在赵国住了下来。当时担任赵王一职的人叫张敖,这个张敖是谁呢?说来也不是外人,正是刘邦的女婿,而且娶的是刘邦的长女鲁元公主。
作为女婿的张敖对岳父很是尊敬,不管是汇报工作还是陪吃陪喝,都十分谦卑,而刘邦则又没控制住自己的流氓习气,叉开两腿坐着,态度傲慢,动不动就责骂张敖。
张敖有两个贴身心腹,一个叫贯高,一个叫赵午,这两个人把刘邦的所作所为全部看在眼里,怒在心中,他们当晚偷偷找到了张敖,义愤填膺地说道:“大王,您没有必要如此软弱!”
赵王张敖听后很是吃惊,问道:“两位爱卿何出此言?”
贯高说道:“天下豪强并起,谁有实力谁称王。现在您对刘邦这么客气,而他却如此无礼,请让我和赵午现在就去把他宰了吧!他有什么了不起的?”
张敖听完,眼睛恶狠狠地看着前方,后槽牙咬得咯吱咯吱响,突然,张敖把自己的手指头塞到了自己的嘴里使劲咬了下去,紧接着鲜血顺着他的手背流了出来。
就在鲜血顺着他的胳膊流到肘部的时候,张敖突然换上了一幅和蔼可亲的表情,微笑并很友爱地说道:“你们俩怎么能说这种话!家父亡国后,我依靠岳父大人得以复国,我能有今天的荣华富贵,都是拜岳父大人所赐!”
说到这里,张敖看了看贯高和赵午,以一种很诡异的腔调一个字一个字地慢慢说道:“我张敖的这双手怎么能干杀害岳父大人的事儿呢?二位懂我的意思吧?”
贯高、赵午互相对视一下,立马微笑着对张敖说道:“明白,明白!这
确实是我们的不是,大王您是一位忠厚老实的人,绝不会亲手干忘恩负义的事情。”
不知道为何,贯高、赵午两人在说“亲手”二字的时候故意提高了说话的声调,大概他们俩是想强调什么吧。
张敖听完,一边满足地笑着,一边低头撕大汉白药创可贴包扎自己的伤口。
公元前199年的冬天,刘邦再次率军去攻打韩王信的余党,打完仗后再一次经过赵国,并在赵国一个叫柏人城的地方住了下来。
得到刘邦要来留宿的消息后,贯高派人提前藏在厕所的夹墙中,准备等刘邦上厕所的时候对其进行刺杀。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有点不怎么符合科学精神。
刘邦本想留宿在柏人城中,忽然觉得心头一阵不安,忙问身边的仆人:“这个县叫什么名字?”
仆人回答说:“叫柏人。”
刘邦自言自语念叨起来:“柏人,柏人,谐音就是害人,太不吉利了。
不在这里住了,换个地方吧!”
刘邦马上率领随从离开了柏人,贯高的刺杀计划就这样流产了。
贯高有一个仇家,总是时时刻刻在暗地里观察他,以希望随时找到贯高的小辫子对其打击报复,让贯高始料未及的是,他刺杀刘邦的意图竟然被他的仇家发现并于第一时间向刘邦进行了秘密举报。
刘邦听后勃然大怒,即刻下令逮捕赵王张敖及其部下。张敖的部下赵午等十几个人听说朝廷要缉拿自己的消息后,第一反应便要选择自杀,因为刘邦这个人心狠手辣,与其被其虐杀,还不如自己做个了断。
贯高看到这些人要自杀,马上对他们怒骂起来。贯高痛斥道:“你们这群白痴!我们一口咬定赵王张敖不知道这件事,就说是我们自己的主张,这样刘邦也就拿不到张敖谋反的证据,也就不会杀死他。如果你们都死了,谁来替赵王申明和承担?各位一定要讲良心啊!”
大伙一听,贯高讲得确实有理有节,于是便不再选择自杀,最后大伙和张敖一起被关进木栏囚车,押往长安接受审讯。
来到长安后,紧张的审讯工作马上展开。在审讯室内,贯高对审讯官员说:“我们认罪!确实是我们干的,但是与赵王张敖无关。”
审讯官员一看,这分明是刻意袒护张敖,于是命令监狱的行刑人员对他们动刑,先抽了几千鞭子,然后又用刀子在他的皮肤上划来划去直至体无完肤。要说贯高还真是个纯爷们儿,奄奄一息的贯高始终不改口。
面对如此残酷的刑讯逼供,有一个人再也坐不住了,读者您能猜到是谁吗?此人便是吕雉。
自古以来,中国人都有丈母娘疼女婿的传统,吕雉当然明白照这样打下去,最后的结果无非就是屈打成招,到时候女婿张敖也就性命不保,这样一来,自己的女儿也就变成了寡妇。
在现实生活中,女人和男人在人事斗争中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往往有着很大的差别,男人喜欢嗜血和杀伐,而女人往往更喜欢从感情的角度来看待人和事,所以,伤害一个男人千万不要伤害他的自尊,伤害一个女人千万不要伤害她的感情,否则,这两种情况下男女的报复心是最强的。这一点在未来吕雉的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完美体现。
在杀韩信这一问题上刘邦有些犹豫,吕雉则十分果断决绝,而此时此刻的吕雉却为自己女儿的幸福生活焦虑起来,最后吕雉决定亲自找刘邦求情。
吕雉见到刘邦后哭诉道:“既然张敖娶了咱们的公主,那他就是咱们家的女婿,常言道,一个女婿半个儿,而且张敖平时见到你都那么客气、谦卑,我相信贯高说的都是真的,张敖是绝对不会干这种丧心病狂的事情的!”
刘邦一听,当时就火了,拍着桌子对吕雉骂了起来:“别他妈在这里瞎搅和!要是张敖真的夺取了天下,还缺女人吗?到时候你女儿照样守活寡!”
刘邦骂完扭头就走,只剩下吕雉一个人站在那里失声痛哭。
面对着敌人的严刑拷打,贯高同学就一句话:“打死我也不说。”最后,审讯小组的人发现实在无法从贯高嘴里套出别的话来,就写了一份审讯报告递交给了刘邦审阅。
看完审讯报告后的刘邦不无感慨地说道:“没想到这个贯高还真是个纯爷们儿。对了,再去查查谁平时和他走得比较近,说不定会有新的突破口。”
看来刘邦这次是一定要找出张敖是幕后指使的证据。
当时担任中大夫一职的人叫泄公,他站了出来,对刘邦说道:“禀告陛下,我和贯高是老乡,我很了解他的为人,他在从政之前就是个非常信守诺言的人。”
刘邦听后,略有所思,而后对泄公说道:“既然你们有交情,那就亲自跑一趟,套套他的话,看看能否有什么新的发现。”
泄公领命后便赶往贯高的住处。
躺在床上不断呻吟的贯高看到老乡来看望他,很是欣慰,两人仍然像平时一样融洽地交谈。随着沟通的深入,泄公便开始试着套贯高的话,泄公漫不经心地问道:“你说,这赵王张敖是不是真有谋反的想法呀?”
贯高的警惕性一下就上来了,他突然想明白了这一次泄公来看望自己的真实目的之所在,连忙乐呵呵地回答说:“绝无可能。你看,我的三族都被定成死罪了,我有必要为了一个赵王把我全家的人都牺牲掉吗?这事与他没一丁点关系。”
然后,贯高又把他们几个如何背着赵王搞谋反的过程全部详细描述了一遍,泄公也没能找出任何纰漏。
第二天泄公入朝向刘邦汇报了昨日面谈的内容,刘邦发现确实找不到张敖是幕后指使的实证,便下令赦免了张敖,同时废了他的赵王王位,贬为宣平侯。
刘邦越来越觉得这个贯高的为人很令人钦佩,便派泄公去告诉他张敖已经无罪释放,同时也对贯高予以赦免。
听到这一消息后的贯高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对着泄公反复地问道:“我的大王真的放出去了?”
泄公说:“是的,我骗你干嘛?圣旨都下了。皇上很敬重你的为人,所以也赦免了你。”
贯高听了这个消息后非但没有表现出很开心的样子,反而很忧郁地说
道:“我之所以被打得遍体鳞伤都不自杀,就是为了证明张敖没有谋反,现在他已经安全了,我也算尽到了该尽的责任,就算是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啦。我作为臣子有谋害皇帝的罪过,即使他老人家不杀我,我也愧对天下!我愿意以死来向天下的官员们证明一点,那就是对国家和皇上的忠诚比我们的生命还重要!”
泄公意识到贯高这是想要自杀,马上去劝阻,岂料贯高早就有所准备,没等泄公反应过来便拿出利刃割断了脖子的血管自杀了。
一场刺杀刘邦的闹剧终于落下了帷幕。
在这场闹剧中,负首要责任的应该是刘邦。因为这场闹剧的起因就是刘邦对张敖的跋扈和傲慢,这深深地刺激了张敖以及他的部下。而刘邦能够逃过这次暗杀仅仅因为他的运气好而已,所以他能捡回这条命完全是侥幸,要知道这可是低概率事件。刘邦就不应该因为自己当上了帝王或者看不起张敖就在人家面前臭得瑟。
在现实职场中,当领导的官职越高越应该表现出和蔼可亲,不要仗着自己的官职高就对底层员工飞扬跋扈有恃无恐。底层永远在暗处,高层永远在明处,高层对付底层可以使用自己手中的权力,而底层要想打击报复高层则没有什么固定的法则和手段,这种情况下对于高层是很危险的。
所以,聪明的人会有一种感觉,越是当官反而越受约束,生怕有一点做得不好得罪了人被人在暗处使绊子。只有小市民一样眼界和心胸的人才会当上官之后膨胀得像只横行的螃蟹,张牙舞爪,以欺负自己的手下为快感之来源,觉得这样才能充分满足自己当官后的虚荣心。这种人最后连自己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刘邦这样做是非常错误的。
再谈谈张敖。
张敖这个人也有问题,他有点耍小聪明。他觉得只要是下属咬定与他无关,哪怕是失败了也不会殃及到他,这是十分错误的。毕竟是你的手下干的,别说是张敖提前暗示贯高等人进行的谋杀,就算是张敖真的不知道,贯高等人确实是瞒着张敖干的,那也不行。作为他们的直接领导张敖有着绝对不可推卸的责任。
刘邦最后没有取张敖的性命并继续封他为侯,这就已经很给面子了,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把刘邦换做项羽的话,张敖早就变成水煮肉片了。
所以张敖不值得同情,而刘邦在这个问题上也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最终两个人斗争的结果是,张敖彻底完蛋仅仅保留一个虚职,而刘邦和他的女儿鲁元公主、皇后吕雉之间会产生很大程度上的感情裂痕。
结合以上史料,得出以下两个结论:
第一,永远不要因为内心膨胀在言行上有所傲慢,你极有可能因为这一点点的傲慢无礼而搭上身家性命。
第二,作为领导,永远不要觉得出了问题可以往你的手下身上推卸,你的兵一旦出事你肯定有逃不掉的责任,责任只能承担而无法彻底推卸。
凡是想着推卸的人短期内会受益,长期终将得到因果报应。古往今来,无人能逃掉这一因果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