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办公室实用资治通鉴 2
6496000000024

第24章 盖棺定论谈项羽

韩信婉拒了项羽之后,项羽很不开心,当然让他不开心的不仅仅因为韩信的回绝,更大的原因在于他的军粮已经全部吃光,而兵强马壮的韩信随时有可能像饥饿的猛虎一样对自己扑过来,项羽陷入了从来没有过的深深的忧虑之中。

正在项羽愁眉不展的时候,手下来报:“报告霸王!刘邦派特使求见!”

“哦?”项羽听完很是吃惊,一时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实在想不通,这个时候刘邦又派人来做什么呢?

“快快召见。”说完便正襟危坐在大厅,等候刘邦所派特使的到来。

这一次,刘邦派了一个姓侯的人作为说客前来劝说项羽,意思很简单也很明确,希望项羽能够把刘邦的父亲刘太公给放回去,同时刘邦开出的条件是二人一起平分天下,以战国时魏惠王所开的名为“鸿沟”的运河为界,鸿沟以西划归刘邦,鸿沟以东划归项羽,自此二人停止战争,和平共处。

此时的项羽当然知道,弹尽粮绝的他如果再打下去必输,所以,刘邦此时的提议对项羽是再好不过的选择,起码能够为他创造一个喘息和重整旗鼓的机会。于是,项羽便答应了刘邦。自此,东西划“沟”而治的局面正式确立。

当年的农历九月份,项羽派人将刘太公和刘邦的老婆吕雉送归汉军大营,与此同时,项羽积极履行停战协议中的条款,带着自己的全部兵力向东边的老家撤去。当然,刘邦作为签订停战协议的另一方,在和自己阔别已久的老婆吕雉相见之后,也要积极履行协议相关条款,马上下令撤军西行回国。

正在刘邦马上下撤军令时,张良、陈平突然冲了出来,对着刘邦厉声喝道:“汉王,不能撤军!”

“为何?”刘邦诧异地问道。

张良、陈平稍稍平息了一下剧烈的喘息,对刘邦劝说道:“我们汉国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已经得到了大半个天下,诸侯们都来归附我们,而你再看看那个傻冒项羽,此时已经兵疲粮尽,再也没有了往日欺负我们时的神气,这正是上天赐予我们彻底消灭楚国的大好时机啊。如果放走项羽,无异于放虎归山!对于项羽这种人,用不着讲什么道义,要怪就怪他没脑子吧!眼下最需要做的就是利用项羽对我们的信任和毫无防备,调用我军全部兵力对他来个背后大偷袭,便可以一举拿下他!”

刘邦听后想了想,决定就按照张良和陈平的建议来办,于是便把刚才的撤军令收回,同时向全体汉军将士发出进攻令,整装待发的汉军向正在忙着回老家的项羽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项羽万万没有想到刘邦竟然如此阴自己,不禁大呼上当。是啊,仔细想想,这个时候的项羽肯定心里很不是个滋味吧。第一次相信刘邦,是在鸿门宴,结果导致放虎归山,刘邦非但不念及他的不杀之恩,反而得势后对项羽率先发起了反攻。第二次相信刘邦就是这次鸿沟之约,导致的结果是项羽仍然要跟刘邦继续打仗,只不过鸿沟之约前,项羽新增了两个劣势,一个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遭受了突袭,另一个则是最重要的两个人质刘太公和吕雉竟然被自己迷迷糊糊地主动送给了刘邦。

生气归生气,愤恨归愤恨,反省归反省,都解决不了眼前汉军来势汹汹的攻击,项羽实在是招架不住,只能选择逃跑。就这样,刘邦在后面使劲追,项羽在前面使劲跑,直到追到一个叫固陵的地方时,突然间,刘邦停下了追逐的脚步。

马上就追上了,为何又突然停下呢?

那是因为刘邦有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需要解决,而且已经到了必须去解决的最后日期,这就是刘邦与韩信、彭越二人约定共同攻击项羽的最后日期到了,而刘邦却迟迟未兑现当初对韩、彭二人的政治承诺。

按照当初的承诺,刘邦答应封原齐国的领地给韩信,封原魏国的领地给彭越,作为交换条件,韩、彭两位将军需要按照约定的日期前来配合刘邦合力攻打项羽。当刘邦到达固陵时,也是按照约定韩、彭二人出

军攻打项羽的日子,可是刘邦却迟迟没有看到他们的身影,所以刘邦意识到,韩、彭两个人极有可能会爽约。刘邦意识到,追击项羽不是眼前最需要解决的事情,确认韩信和彭越不会背叛自己投向项羽才是最重要的,因为一旦出现了韩信、彭越外加项羽合起来反攻自己的情况,自己将必死无疑。

刘邦每次遇到这种无法解决的难题时先想到的就是张良。刘邦把张良叫过来,问道:“据我观察,韩信和彭越有可能会不遵守当初的约定,你说该怎么办呢?”

张良很镇定地答道:“我等汉王你问我这个问题已经很久了。我认为,韩信、彭越二人在没有把你承诺的领地拿到手之前不来帮忙,是合乎正常人的思维的。你想啊,齐王韩信被封做齐王并不是你的本意,聪明的韩信自然不会百分之百放心,而彭越本来就在梁地,当初你因为魏豹还活着的缘故,暂且封彭越为魏国相国,而今魏豹已死,彭越理应称王,但你却迟迟没有下令满足彭越。现在,你可以把睢阳以北的地区都封给彭越,把从陈县以东的地区全部划给韩信,这样他们相当于不仅仅为你刘邦而战,更多的是为自己的利益而战,那么项羽就很容易被打败了!”

刘邦听完,表示绝对赞同,即刻按照张良的建议对韩信和彭越给予了正式的册封,并详细规定了划分给他们的具体领地的范围,而韩信、彭越在收到刘邦的册封令之后不久便率军前来,以配合刘邦全力攻打项羽。

原本就弹尽粮绝的项羽,在撤军时遭遇了刘邦的变脸和突袭,这时已经很难扛得住刘邦的进攻,此时刘邦又有彭越和韩信的鼎力相助,项羽的日子更加难过了。

到了公元前202年的农历十二月,项羽被逼到了一个叫垓下的地方,此时的他已经兵少粮尽,只能退入营垒之中固守不出,以暂时保全性命。

追随而来的汉军很快便将项羽的军营里三圈、外三圈地重重包围起来,刘邦确信,这一次项羽势必插翅难逃!

在这里,我要问读者您一个问题:如果您是现在的刘邦,您是希望速战速决快速消灭项羽甚至对其鞭尸以解私恨呢,还是希望像猫玩耗子一样玩玩项羽再杀他呢?

或许您有属于您自己的答案,但是刘邦接下来的作法给人的感觉倒像是后者。

可能是从军事角度的考虑出发吧,为了对项羽及其军队进行精神意志上的瓦解,或是为了对项羽这个瓮中之鳖进行一番戏弄,刘邦下令全体汉军对着包围圈内的楚军唱起了项羽老家的民歌。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群弹尽粮绝的残兵败将,面对着外面密密麻麻的包围圈,在这种恐惧和绝望肆意蔓延的时刻,突然又响起了自己家乡的歌谣,这对大家内心最脆弱部分的触碰是极大的。

在黑暗中听到了凄惨的四面楚歌,项羽的内心再也无法平静,他大声自言自语道:“难道汉军已经全部攻陷楚国了吗?为何这么多楚人在唱歌啊?”说完便起身,在帐中独自喝起了闷酒,边喝还边跟着一同轻轻唱了起来,不一会儿,两行热泪便流了下来,只是不知道这泪水的味道是悔恨、是羞辱,还是对项梁、范增的怀念呢?

项羽身边的侍从是不敢相信眼前的这一幕的,因为他们眼中的项羽是霸气的、爷们的、阳刚的,今天竟然也像只可怜的小绵羊一样难过地哭了起来,大家实在不忍心看到自己心目中的偶像如此难受的样子,于是纷纷低着脑袋抹眼泪,没有人忍心抬头看项羽。

面对着身边一直跟随自己的众位部下,项羽突然想明白一个道理:反正都是死,与其做刘邦这个下三滥的阶下囚,倒不如最后搏一搏,说不定真能突围出去!

擦干眼泪的项羽重新穿好战袍,骑上他那匹名叫“骓”(念“追”

音)的骏马,率领着八百多个将士,准备突围。让汉军无奈的是,项羽的个人战斗力实在是太强大了,以至于汉军的包围圈很快便被他突破,项羽当夜便成功杀出一条血路往南奔驰而去。

刘邦得知项羽突围后,为之一惊,即刻命令一代骑将灌婴率五千名骑士追赶,而此时的项羽已经成功渡过了淮河,项羽身边的八百多将士在突围后仅仅剩下一百多人,其余的近七百人已经丧生的丧生,走丢的走丢了。项羽领着这一百来号兄弟继续前进,直到到达一个叫阴陵的地方后,项羽一行人迷了路,此时恰好有一个农夫路过,项羽便向前问路。

众所周知,之前刘邦在和项羽的对战中,除了做好军事方面的对抗之外,他还有一点做得非常好,那就是特别注重对自己道义方面的宣传和包装,而项羽一直很不重视这方面的工作,所以天下人都觉得刘邦这个人仁义厚道,项羽则是个动不动就坑杀几十万老百姓的屠夫、刽子手,简言之,天下人心在刘邦这边而不在项羽那里。

此时,这个农夫通过衣服大概猜出了这是楚军的重要将领,自然不会诚心诚意地指路,便对项羽说道:“往左边走就是大路。”

等到项羽等人走到路的尽头时却发现再也无法前进了,因为左边路的尽头是一片沼泽,而这时尾随在后面追杀的汉军也越来越近了。项羽一边骂街,一边马上调头又领着众兄弟向东边的小路逃跑,不久便到达了一个叫做东城的地方,这时项羽回头看了看身后的兄弟,仅仅剩下二十八个骑兵了。

正在这时,至少有几千人的汉军先头部队突然杀到,项羽一看,再逃跑也不是个办法,料定这次终究无法脱身了,便对他身后的二十八个骑兵发表了一个简短的演讲,项羽说道:“我项羽从起兵到现在,已有八年,亲身经历了大约七十多次战斗,不曾有过一次战败的记录,终究得以称霸天下。但是今天我却被困在这里,这不是我项羽有问题,是老天爷不长眼,偏向刘邦那个流氓!今天恐怕一定要一决生死,我愿意和你们一起肩并肩痛快地打上一仗,而且我要让你们看到我项羽是如何斩杀敌将、砍倒汉旗的,而且我要连砍三次,我要亲自证明给你们看,这是天要亡我,而不是我项羽能力有问题!”

随即项羽便把他的人马分为四个小队,向四个方向同时冲杀,但人数众多的汉军已经将他们重重包围,这无异于以卵击石。

项羽扭头对身后的骑兵们自信地说道:“哥几个给我瞧好了,看我如何为你们斩杀汉军一员将领的!”

说完便命令骑兵们从四面狂奔而下,并约定在山的东边会合,接着项羽自己大声呼喝着策马飞奔了出去,所到之处汉军随即死伤一片。

汉军将士们刹那间都傻眼了,心想:“我去,从来没见过一个人单枪匹马主动往几千人的人堆里面扎的!而且他到了哪里,哪里就大片大片地死

人!真猛啊!”

就这样,项羽硬生生地在几千人围成的包围圈内斩杀了一员汉军的将领。

这时,一直在远处观战的汉军将士中有一个叫杨喜的人再也看不下去了,他决定亲自上去拿下项羽,只见杨喜手拿利刃乘着快马很快便于人群之中冲到了项羽的面前,正当他要举起武器对项羽袭击之时,项羽突然转过身瞪着双眼对着他恶狠狠地厉声呵斥起来:“你丫敢动手试试!我今天弄不死你!来啊!别犹豫,来啊!”

杨喜突然被项羽强大的气场给镇住了,更要命的是,杨喜发现了一件很丢人的事情,那就是他胯下的战马竟然被项羽给吓惊了。杨喜意识到自己真的不是项羽的对手,尴尬地调转马头,借着马被惊了之后的那股子疯劲,一口气跑出去好几里地才停下。

项羽一看杨喜已经被自己吓跑了,汉军将领的首级也已经被自己亲手砍下,便不再恋战,调头杀出包围圈,以期望同他的骑兵们在事先约定好的地方会合。

就在项羽和他的骑兵们会合的瞬间,后面尾随而来的汉军又黑压压地追了过来,不一会儿便把项羽再次包围。

项羽一看这阵势,当时就恼了,大喊道:“别给脸不要脸啊!老子不想杀你们,你们反而过来找死!告诉你们,就算你们包围我了,我也照样可以一边保护我的兄弟们,一边取你们都尉的首级!”

说完,项羽便再次单枪匹马冲入了汉军将士之中,所到之处依然是大片大片的死尸,站在外圈的一位汉军将士不禁低声嘀咕道:“上帝不会给项羽开外挂了吧!”

正在这位将士嘀咕着的时候,项羽竟然冲到了汉军都尉的面前,手起刀落,噌的一声便把都尉的脑袋砍了下来,然后左手提着人头,右手拿着大刀,继续扭头厮杀,不一会儿又放倒了一百来个汉军士兵。

看到这里,刚才那位犯嘀咕的外圈的汉军将士身边的另一个将士马上补充道:“不用猜了,肯定是开外挂了!我方装备无效,攻击力无效,项羽在没有魔法没有超级装备更没有攻击性宠物的情况下,竟然秒杀我们一群

人!这外挂开得也太明显了吧!”

项羽拿着汉军都尉的首级,又重新回去聚拢了他的骑兵,至此仅损失两名骑士而已,可见项羽确实做到了既能保护众兄弟,又能在包围圈中多次取敌人将领的首级。

项羽自豪地对着他的骑兵们说道:“怎么样啊,哥几个?哥哥我厉害吧?”

骑兵们都已经吓傻了,嘴巴张的老大,一边流着哈喇子一边佩服地说道:“您要是早露这一手,我们就五体投地了!羽哥,咱们接下来往哪跑?”

项羽决定东渡乌江,于是便领着众兄弟向乌江江畔奔去。来到江畔后,只见有一个人正把船停泊在乌江岸边,早就等着他们来了。此人是乌江的亭长,素来是项羽的粉丝,他料定项羽会走这条路,便提前把船准备好,以希望在关键时刻搭救项羽。

乌江亭长见到了心目中的偶像,激动地说道:“霸王,这江东虽然狭小,但是土地方圆也有千里,民众至少几十万人,也足够让您称王。望大王您火速渡江,现在整个乌江江面只有我这一艘船,汉军到来,根本无船渡江。到了江东,您重整旗鼓,天下早晚还是您的!”

项羽听完,突然冷笑起来,说道:“如果上天要亡我,我渡江也没有什么用!而且让江东的父老乡亲看到我失败的样子,多丢人啊!即便他们表面不说什么,我也知道自己没脸再见他们了!”

乌江亭长意识到项羽这是被重重地打击了,便故作温柔,拿出港台腔调劝说道:“发生这种事,大家都不想的。职场的事呢,是不能强求的。所谓吉人自有天相,做人呢,最要紧的就是开心。饿不饿,我给你煮碗面?”

项羽的脸上流下了两行热泪,对着乌江亭长说道:“你对我的规劝,我很感激,不过,我要给你一个小小的建议,你作为国家的公职人员,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为国家和人民群众服务上,平时少看点TVB的电视剧!”说完,便把自己所骑的骓马送给了这位好心的亭长,以感激他的救命之恩,随即便和他的骑兵下马手持短兵器,准备步行与汉军决战!

大家注意看,项羽明明有一批一流的战马可以骑,偏偏不骑,故意手

持短刃以步行状态来抵挡数以千计的汉军将士,按照常规来讲,他相当于对自己开启了自杀模式。

正在这时,大量汉军尾随而至,项羽提起一把短刀就迎着冲了过去,只见项羽所到之处依然是大面积的汉军将士应声倒地,不一会儿几百人的尸体就陈列在了乌江的岸边,不过这一次项羽也受了重伤。毕竟,项羽是人而不是神,他再厉害也不可能一个人杀光汉军几十万大军而毫发无伤,当然,客观地讲,能够做到现在这么彪悍,已经可以算得上是战神级的人物了,项羽对得起这个称号。

负了重伤的项羽回过头来,恰巧看见了担任汉军骑司马一职的吕马童,项羽说道:“这不是我的老朋友吕马童吗?没想到,你也被刘邦派来杀我呀?”

这个吕马童和项羽自幼便有交情,后来跟着项羽一起打仗,此人在战场上也是个狠角色,曾经创下过在战场上一人杀百人而毫发无伤的辉煌战绩。当然大家都知道,项羽有一个毛病,那就是只信任和提拔他自己家的亲朋好友,而其他的人即使再有能力也不会予以重用,于是吕马童和当年的韩信一样,咬了咬牙便去投奔了刘邦,当然到了刘邦那里也就找到了适合自己发挥的平台。吕马童这一次就是被刘邦专门派过来诛杀项羽的。

吕马童发现项羽认出了自己,马上背过脸,指给当时担任汉军中郎骑一职的王翳(念“意”音):“这孙子就是项羽!”

项羽听后,冷笑一声,擦了擦自己脸上的血,梳理了一下头上混着血和汗的乱发,对着王翳和吕马童说道:“我听说刘邦悬赏千金和万户的封地来买我这颗人头,好啊,没想到我项羽在死的时候都可以有如此身价,这天底下也没有第二个人了吧!好,今天我就成全你俩,就算你们两个臭小子运气好吧!”

项羽说完,快速拿起手中的利刃横在喉咙前,双眼一闭,顷刻间脖子便使劲向利刃滑去……

就这样,一代英雄西楚霸王项羽被他今生最大的对手刘邦逼死在了乌江畔,当然,可以确认的是,其宿敌刘邦这一次并没有一丁点想要放他一

条活路的意思,尽管当年在鸿门宴上项羽完全可以轻松杀死刘邦,而他偏偏念及旧情给刘邦留了一条活路。

躲在一边观察的王翳静静地看着项羽胸口的起伏越来越趋于平静,最后终于确认项羽是真死了,这才敢提着刀慢慢走了上去,照着项羽尸体的脖子狠狠砍了下去,不一会儿,项羽的首级便被王翳提着给周围的将士们展示起来。大家一看项羽真的死了,便一窝蜂的冲了上去,争着拿刀去砍项羽的尸体,当然,大家这样做的目的绝对不是为了替他们的主子刘邦解恨,而是为了抢得一块尸体好向刘邦讨赏。

最后,项羽的尸体被砍成了五块,除了王翳提着的脑袋之外,其余的四块躯体分别由惊了马的杨喜、项羽的老部下吕马童、汉军的吕胜和杨武四个人各自持有,最后五个人又把每个人手里的那块尸体一起拼凑起来,恰好能够对得上,最终,刘邦让他们五个人均分了原来悬赏的万户封地,并同时封他们五个为列侯。

见到项羽尸体后的刘邦,给项羽办了一场较高礼仪规格的葬礼,并亲自主持了项羽的发丧仪式,特别值得玩味的是,在项羽下葬的时候刘邦还大哭了一阵,而后才在众兄弟们的劝说下缓缓离去。刘邦如此大哭的原因到底是因为喜极而泣呢,还是因为惺惺相惜呢,或是因为作秀以突显自己的仁慈呢,这就不得而知了,史书也没有具体记载,就留给读者自己去评定和体味吧!

值得一提的是,刘邦倒是下命令要求所有人不得对项羽的家族亲属予以任何的欺负和迫害,仅从这一点来看,我们也能够看得出,刘邦在收买人心这方面确实比项羽要高明很多。根据项羽前面屡次出现的做法来看,如果此时刘邦和项羽对换位置,估计项羽早就把刘邦全家杀光了,而且有可能要么水煮,要么坑杀。

还有一个人也不得不提,那就是刘邦安插在项羽身边的高级卧底项伯。项羽死后,刘邦当然不能忘记这位虽然其人姓项,但是其心却姓刘的高级“无间道”,刘邦把他也封为列侯,并赐给他刘姓,自此项伯便改名叫刘伯,与此同时,刘邦把原楚国的老百姓也划归项伯统治。

既然项羽已经死了,那么我们就应该从现代职场的角度来对其进行一

个剖析和点评,首先,让我们先看看《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是如何评价项羽的。

在《资治通鉴》中,司马光引用了司马迁的原话,特摘抄如下:

“羽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试着给大家解释一下司马迁所要表达的意思。司马迁说,项羽虽然祖宗辈上是贵族,但是就他个人而言其实是出身社会底层,作为一个年轻人,他仅仅用了三年时间就率领着齐、赵、韩、魏、燕这五个诸侯国的军队打败了秦朝,而后分割天下并分别予以封王封侯,自此天下政令全由项羽一个人发布,虽然他在王位上并没有善终,但是在此之前的历史上是没有如此强悍的人的!可是不久项羽就贪恋楚国故土放弃关中这块战略要地,放逐了义帝楚怀王并取而代之自立为王,此时诸侯王们纷纷背叛他,于是项羽自己找倒霉的日子开始了。项羽自我标榜战功,一味逞个人小聪明而不效法古人,认为霸王的功业只需要用野蛮的武力来实现,结果仅仅五年时间便亡了国,自己也死在了东城。可惜他临死时也没有觉悟,丝毫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所在,反而一味找“是上天要亡我,而非我个人的过错”这样愚昧的理由,这难道不荒谬吗?

司马迁的这段评价还是相当中肯的,也能够看得出来,司马迁对项羽持有的是否定的态度,当然这与他的身份有关。他是汉朝的臣子,他当然不能赞扬汉高祖的死对头,否则就不是对他进行阉割那么简单了吧。即使如此,单就司马迁的话本身来看,他说的是正确的。

在引用完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后,司马光又引用了西汉著名学者扬雄对刘邦、项羽二人胜负做出的评价,特摘抄关键部分如下:

“汉屈群策,群策屈群力;楚憝群策而自屈其力。屈人者克,自屈者负;天曷故焉!”

话不长,但是在笔者看来,干货十足!扬雄想要表达的意思是,刘邦尽量让大家一起出谋划策,然后用集体的智慧调动集体的力量来打仗;而项羽讨厌群策群力,只喜欢在众人面前大秀个人能力。职场中的真理是:

善于利用众人聪明才智和力量的人往往能取得成功,只凭借一个人的智力和力量的人必然会失败,这与老天爷、耶稣、上帝、佛祖、天使大姐、玉皇大帝、圣母玛利亚、真主阿拉他们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既然项羽已经自杀,那我们就很有必要研究一个楚汉争霸的终极问题:从职场的角度看,赢家刘邦到底赢在哪里,而输家项羽又到底输在哪里呢?

不敢耽误读者的宝贵时间,直接整干货。

第一,有一个客观事实是我们不能否认的,那就是刘邦和项羽的年龄差。刘邦出生于公元前256年,项羽出生于公元前232年,死的时候年仅30岁,根据他们的出生年份得知,刘邦年长项羽24岁,整整大了两旬。项羽当上义军首领的时候大约23岁的样子,此时的刘邦已经48岁,马上逼近50岁了。可以想象一下,一个23岁的青年跟一个逼近50岁的中年老油子比较起来,做事情的圆滑程度、考虑问题的周到程度等差别还是蛮大的。所以项羽总是会表现出容易冲动、过分仰仗暴力的倾向而刘邦则善于给人留面子,善于用恩惠来收买人心,二者形成这样鲜明的对比是符合人成长的基本规律的。我们不能够因为项羽输了就把项羽说的一无是处,我们得对项羽有一种理解的情怀在里面。

但是在现实职场中,年轻人却不能够老拿年龄作为自己不能够做到视怒为敌的理由,否则就是不敢正视自己的缺点,拒绝进步的表现。虽然容易冲动是年轻人的通病,但是作为同龄人,不同人之间的情商差异却往往比较大,所以,恰恰因为你是年轻人,才更应该刻意修炼一下自己的持重和理性,外加适当收敛自己过于锋芒毕露的性格。

要保持年轻人独有的旺盛精力,与此同时也要尽量削减自己不够内敛的脾气,在工作中多照顾别人的面子,别把自己太当回事儿,你得到的好处肯定会比同龄人要多许多。项羽并不是输在他年轻,而是输在别人针对他的缺点劝他的时候他不听,刘邦则刚好相反。

第二,根据项羽临死时说的话可以看出,他始终认为成功靠两点,一点是个人能力的强大,另外一点就是“天”,也就是所谓的运气,因为他的个人能力极其强大,所以也就顺理成章地认定自己输的原因是运气不好而已。他到死也没有想明白一个问题,那就是要想成大事,个人能力的突出恰恰不是最重要的,驾驭一大批人才都为你服务才是最重要的。

刘邦刚好相反,他个人能力还真没啥突出的,军事上他不如韩信,聪明才智上他不如张良,但是他有一个优势,那就是能够拢住这些人的心跟着他混,为他卖命。

在现实职场中,大部分人只注重个人能力的提高和展现,因为受传统思维定势的影响,你只有好好表现,别人才佩服你,领导才赏识你,进而让你晋升、给你加薪。

事实上,有一定职场经验和生活阅历的人都深有体会,当你真的把你的个人能力表现得很突出时,并不一定会过得很顺利。恰恰相反,反而会因为你过于锋芒毕露而招小人记恨,他们给你背后使绊子,让你马失前蹄,死在由暗处发出的冷箭之下。

古往今来,不管是历史人物还是现今职场人士,什么人最容易吃香?

不是那个满身是刺,走到哪里都散发着可以把别人一切光芒都掩盖掉的那个人,而是把自己放的很低的人。你可以审视一下自己的四周,看看是不是这个样子的?

从这一角度来讲,项羽是个很优秀的将才,但他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他永远不会成为帅才,刘邦的思维方式则决定了他是一个很棒的帅才,而在现实职场中,思维方式决定性格,性格则决定命运。

第三,刘邦懂得给战友施以恩惠,也就是笔者反复提到的“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韩信向他要个假齐王的封号,他则给人家一个真齐王干。项羽在这方面确实手有点把的太紧,只管大肆重用自己的

亲戚,对于有功的外姓人则不予封赏,更不重视,致使很多人才原本就是投奔他来的,结果最后都去了刘邦阵营。韩信就是一个典型,可以想象,如果他大力提拔韩信,两个人在军事上来个珠联璧合,刘邦恐怕还真不是他的对手,因为刘邦阵营内除了韩信一直没有军事能力特别突出的将军。

说的直白一点,只想让人家给你卖力,却不想给人家回报,人家凭什么帮你?大家可以看看现在社会上,凡是那些给员工足额缴纳五险一金并按时发放薪水且工资水平不低的企业,他们效益也好,越是那些死抠门儿,以克扣员工福利待遇为常规做法的企业老板反而没有几个赚到大钱的。效益好的公司,员工福利待遇也好,反过来,员工福利待遇好的公司,效益也绝对不会差,这都是相辅相成的。

有的私企老板是这么想的:我少发他500块他也是那个能力,他也干同样的工作,我多发他500块他的能力也不会突然就激增,我干嘛不少发呢?我是商人啊,在商言商嘛。

他的这种想法到底是对还是错,我们不予置评,可以确认的是,他的企业肯定不是个大企业,将来也不会变成大企业。理由不是因为他过于抠门儿,而是他输在做老大的格局上。

他也许能够做到从字面上理解“小舍小得,大舍大得”,甚至也会从观点上赞同这句话,但是他从灵魂深处是不会接受这句话所表达的真正含义的。

以上就是笔者对项羽之死的三点拙见,主要是从职场实用性的角度来谈的,可能和大家曾经阅读过的历史专业人士给出的点评不太一样。仅供各位读者参考,并希望读者能提出宝贵意见。

古往今来,赞扬项羽而贬低刘邦的人还是蛮多的,尤其是很多有分量的才子佳人更是把项羽的自杀解读为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当然,文人看待英雄的视角往往是带着才情的,跟我们这些每日在钢筋、水泥、混凝土的丛林里为老婆、孩子、房子、车子而打拼的职场人士的视角是不同的。

比如,山东济南章丘出了个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李清照,照姐就有一首很有名的、专门称赞项羽的诗。

公元1127年,强悍的金兵入侵中原,整个朝廷的人都仓皇南逃,李清照夫妇也就开始了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

不久,李清照的老公赵明诚同志被任命为京城建康的知府,就在他上任不久的一个深夜,建康城里发生了叛乱,身为地方父母官的赵明诚一时贪生怕死,不但没有担当起保家卫国的责任,反而撒丫子逃跑了。就在赵老师逃跑后不久叛乱便被平定,赵明诚理所当然的也就被朝廷罢了官。作为太太的李清照为丈夫的临阵脱逃感到特跌份儿,从此就从感情上疏远了赵明诚,用《大话西游》中牛魔王的话讲就是“感情破裂了”。

随着动乱的加剧,他们夫妻二人继续逃亡,一路上两口子除了面对面低头吃泡面充饥外,再也无话可说,当到达乌江时,李清照站在项羽当年自刎的地方,不禁浮想联翩并伴随着心潮澎湃。面对着波涛汹涌的浩浩乌江水,李清照首先想到的并不是榨菜,而是创作灵感爆发,随口念了一首名叫《夏日绝句》的诗:

“生当做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此时的赵明诚恰恰就站在李清照的身后,听了之后觉得特没面子,这相当于老婆指着自己鼻子骂自己不是个男人,一时愧悔难当,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从此以后便开始郁郁寡欢,不久就因为急病发作而去世了。

由此可以看得出项羽在李清照的眼中有着何等高的地位!

羽泉有一首好听的歌,名字叫《飞蛾》,是由胡海泉老师作词,陈羽凡老师作曲的,这是一首爱情歌曲,但是笔者觉得里面的歌词单独拿出来倒是很像是项羽自己的内心独白,特摘抄部分如下,以作为对项羽这一伟大英雄的怀念。如果笔者将来有幸能够导演一部以楚汉争霸为题材的电影,我会在借着夕阳西下反衬项羽自刎的身影后,渐渐响起下面几句略带激昂和悲凉的演唱,可能更能让观众走入项羽自恋而又悲凉的

灵魂:

“我像一只飞蛾拼了命地往那火里飞,

最终看不到有谁为我落泪,

一往情深粉身碎骨其实都已无所谓,

有谁愿品尝化成灰的美?

我像一只飞蛾拼了命地往那火里飞,

最终盼不到有谁与我相随,

直到灰飞烟灭让我拂去所有的伤悲,

有谁会用爱抚平我的累,我的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