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约会要去必胜客
6495000000066

第66章 附录 关于婚恋经济学的名家精彩观点链接

1.婚姻的作用:一是可通过劳动分工实现比较利益和递增报酬,比如女主内男主外,或女主外男主内,要比每个人既主内又主外,效率要高。二是互相提供信用,协调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比如一人工作供养另一人读书,最后共享荣华富贵。三是可分享家庭共有品,如调女弄子的天伦之乐。此外还有彼此的知识和智慧,也是可分享的共有品。所以人们常发现,妻子教育程度上升,有助于提高丈夫工资。四是防灾保险,如生病不至于无人照顾。若问在印度和中国农村,女儿一般远嫁外地,为的是什么?一个合理的解释是为了更有效地防范农业歉收的风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副部长李志军《理想婚期的经济学分析》

2.婚姻契约是“终生批发的期货合同”。男女结婚,图的就是长期的合作和保障。婚姻契约是“终生批发的期货合同”。一个52岁的已婚者,是否应该为自己25岁时签定的婚姻契约负责呢?当然应该负责!所谓“负责”,就是指破坏婚约的人应该承担较重的代价。不管《婚姻法》修改成多严厉还是多宽松,受影响最大的只是颁布法律时已经结婚的人。对于尚未结婚的人,他们会审时度势,调整策略,合理预期,保护自己。离婚变得更难以后,离婚的人的确会减少,但结婚的人也会减少,而现在不结婚或推迟结婚的人,或许就是法律修订前容易离婚的人。——经济学博士薛兆丰《婚姻的契约本质》

3.世间没有免费的性事:性是参与者互有所得的生产和收获,性行为的生产过程和其他生产过程相同,同时亦有“成本会计”,其中包括机会成本、直接支出、间接开销(如饮食)、怀孕风险、努力的支消、违反道德标准的精神负担及可以扣税的支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同理,世间亦没有免费的性事!做爱必须是要参与者充分合作才能产生“效应”的人生经验,臻此境界须有2个先决条件,其一是对方不能逃避其应付的责任;其一是彼此都明白身兼施受双重角色。换句话说,性行为的伙伴都在追求同一目标,这种特性令性爱和一般日常活动尤其是商业交易有所不同。——《信报财经新闻》社长林行止《性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4.性行为是富理性的。“道德”和“感情”这类抽象名词,无法解释性行为;性欲是与生俱来,但具有强烈的理性成分,唯有经济学才能做出合理解释。艾滋病令人们在性生活方面较为谨慎,这足以说明性行为是富理性的。野花为何会比家花香,拈花惹草为何更具吸引力?妻子或女朋友(丈夫或男朋友)对性服务不取分文,收费妓女便不能靠“大出血”招徕顾客(没法比妻子或女朋友便宜),因此,她们唯有花样百出提供与妻子或女朋友不同(用经济学术语是“差别化”)的服务,才不致床第冷落……——美国“经济法学”先驱波茨纳《性和理智》

5.人们结婚的目的是获得最大化收入:人们结婚的目的是在于希望从婚姻中获得最大化的收入。如果婚姻收入超过单身收入,那么人们会选择结婚,否则就会宁愿选择独身。结婚有收益,比如两个人可以互相照顾,或者获得社会的“正常”评价和认可,由于规模效应而节约生活开支等——曾经有位学生要我具体说说结婚的规模效应,我说:“两个人单独生活要两套厨具,两个人结婚后只需要一套厨具,这就是规模效应。”结婚也有成本,比如搜寻婚姻产品信息,请客吃饭,在恋人身上的投入、下聘金、负担责任等等。人们结婚与否,总是在婚姻的成本和收益间权衡。婚姻是一种商品。如同所有商品可以在市场上交易一样,婚姻也存在一个交易市场——一婚姻市场的存在也表明人类的婚姻具有高度的系统性和组织性。现代社会独身的人越来越多,可能有很多原因,但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现代人很忙,搜寻婚姻信息的机会成本很高。而且,实际调查发现,白领阶层比蓝领阶层独身更多,结婚更晚,其原因也很大程度上在于白领阶层更忙,有更多赚钱机会,因而进行婚姻信息搜寻的成本更大。——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董志强《婚姻的经济分析》

6.缩小贫富差距比限制离婚更解决问题。我国已一跃而成为“离婚大国”。每年都有100多万对劳燕分飞。换句话说,每两分多钟就有一宗离婚案。离婚者的婚龄在缩短。在提高婚姻质量方面,与其从法律上大加限制,不如从缩小贫富差距上多下功夫。从统计数字上知道,婚姻质量最差的大多是暴富的富人,破坏他人婚姻的也大多是暴富的富人(包括以权致富者)。多收些利息税、遗产税、所得税、购物税、限制富人收人才是釜底抽薪,比限制离婚更能解决问题。高低悬殊不大了,谁还在婚姻上“这山望着那山高”呢?离婚率是有极限的。说我们的离婚多,是多在绝对数上。从离婚率上看,中国比美国、俄国低得多。等到离婚率过高的时候,没有那么多幼儿园容纳孩子,没有那么多适合单身家庭住的房屋,在离婚、再婚的过程中出现“新人不如旧人”的概率多了,社会自然承受不了,自然会有人叫起来。如果人们再发现频繁的离婚不利于家庭财富的积累,离婚率就会“涨定板”。——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邓伟志《判断婚姻存亡的标尺只能是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