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奢侈品营销
6488900000015

第15章 后记

《李飞定位研究丛书》的前三本书《定位地图》、《定位案例》、《定位故事》都没有写后记,是模仿国外的著作体例。这本书写完后,总感觉有话要说,只好写了这篇后记。

推迟近一年的书稿终于完成了,虽然不是十全十美,但也算是国内奢侈品营销方面较早的一本专著了,还是感到一点宽慰。最近几年,自己的一些研究计划很少提前或按时完成,总是拖延,一是由于自己教学和科研任务有增加的趋势,包括高级经理培训项目的增加和EMBA的新开课;二是社会工作也难以减少,诸如学院中国零售研究中心的日常管理,商务部相关内贸政策的讨论,以及大学百年校庆的营销筹划等都是不能也不应该推脱的;三是由于自己已过知天命的年龄,虽然身体健康,但是体力和精力远不如从前,效率变低。因此,能做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并时不时看到自己的成果,还是件挺高兴的事。

当我完成书稿写这篇后记时,学院正处于寒假假期,静悄悄的,让人感到有点寂寞和孤独,但是这种难得的寂寞和孤独,有时真的是一种享受和奢侈。其实,这本书稿的草稿在2009年暑假就已经完成,但是总不太满意,由于杂事耽搁一直没能腾出时间来修改完善。伴随着一场罕见的大雪,寒假来临了,给了我静心修改的机会。我每天早晨从家里步行30多分钟来到校园,学生回家了,校园沉静了,车子没有了,有时走在校园的主干道上,前后一看就我一个人,偶尔会听到喜鹊的鸣叫声,挺享受的,静心并且洗耳。能在春节前寒假的这些日子静下心来一点点地修改我的书稿,感觉很惬意,也很自豪,自己没有辜负时光,也没有辜负那些选择自己的人。

在这些日子里,十分感激清华大学清芬园餐厅的师傅们,我常常早晨6:30就进了食堂,有时就我一个人,但是次次都能不用等待就能吃上可口的饭菜,就像清芬园是为我一个人开的一样,我不禁感慨:清芬园真好,清华大学真好!从而想到北京真好,中国真好,社会主义真好!有时特小的一件事,往往让人感慨很多,就像石块落入水中产生的涟漪一样,不断延伸,一直延伸到不相干的劲头。

说来奇怪,研究了几年的时尚和奢侈品,像女孩儿一样阅读了大量的时尚类杂志,也参加了诸多的北京、上海和巴黎的时尚活动,但是我自己一直也没时尚和奢侈起来。时尚是一种流行,当时尚真正形成时,就标志着时尚的死亡,它是短命的,要时尚,就得追;奢侈品是长命的,但长命的奢侈标准是社会给你划定的,要奢侈,就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来适应别人的标准。无论时尚,还是奢侈,对于不喜欢或喜欢而没有条件的人来说,都很累、很苦、很烦。

其实,最牛的人,是那些懂得时尚、奢侈而不时尚和不奢侈的人。我崇拜考古学家,他们懂得文物却没有收藏文物,这需要何等的定力呀。当今社会,就是诱惑太多,诱惑太强烈,而人的定力一天天在衰退,结果突破了自己的爆点或极限,病了,哀了,拘了,死了,玩儿完了。

我喜欢时尚,也喜欢奢侈,但我不想时尚,也不想奢侈,只想把自己对时尚和奢侈的喜欢变为没有止境的对其学习、思考和研究的行动——这就够了!

幸福是一种感觉,源自心态,时尚和奢侈何尝不是如此呢!还是过好每一天吧,这岂不是活在世上的每一个人的最大奢侈吗?

李飞

2010年2月8日

感于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舜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