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主动服从
6487500000044

第44章 忠于职守是判断人才的首要

如今的社会发展,给每个人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自由选择职业的机会。你可以通过众多的渠道来寻找一份适合你的工作。但社会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由于种种原因,能够提供的条件是有限制的,工作的选择也就未必能那么随心所欲。

所以,对于你从事选择的职业,无论喜欢与否,你都要忠于职守,努力工作,在工作中不断培养自己的兴趣,把工作做好。你至少可以得到下面这些好处:

例如宝贵的工作经验,许多成功人士他们的第一份工作往往为他的职业生涯的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你的工作是按部就班,重复单调的,那也无妨,它至少可以使你体会到就业的气氛,锻炼你的耐性;如果你的工作是富有挑战性的,它可以使你感受到竞争的气氛,锻炼你应变的能力。

贝塔是个商品推销员,她整天不知敲开多少户人家的大门去推销新产品,尽管经常累得唇干舌燥,站得脚酸脚乏,但她自得其乐,因为她每天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向他们推荐和介绍新商品,锻炼了口才和应付各种人和说服他人的能力。她认为热爱自己的工作是非常有意思的,也很有挑战性。

很多企业家认为企业中可称之为人才的,首先应具备:忠于职守,诚恳待人。为什么要把忠诚作为衡量企业人才的首要条件呢?

首先,忠诚是竞争的需要。常言道:商场如战场。有竞争,说明就有对立面。有对立面,就要求对自己的一方忠诚,要忠于自己的团体和事业,诚恳对待同事、老板和整个企业,团结一致,共同对外。试想两军对垒,如果队伍内部人心涣散、明哲保身,只管自己,不顾别人,那是肯定要打败仗的。

其次,不要强求忠诚是付出与所得的绝对平衡:到目前为止,无论什么制度,什么管理模式,都不可能要求付出与所得是绝对相等的。相等是相对而言,不相等才是绝对的现实。原因很简单,一个人的付出会分为有形和无形(即精神和物质的),而所得也是会分为有形和无形两种。你可以计算有形,但无形怎么算?例如,一个职员为公司创下五万元的利润,这是有形的付出,公司给予他相应的工资和奖金,这是给他的有形所得。假如一个职员在公共场合听到别人讲有损于公司的话时,挺身而出,维护公司的声誉。或在公司危难时刻,也克尽职守,把公司的兴衰同自己的事业结合在一起,这些都可以算是无形的付出。公司给予合适的表扬与奖励,同事从心里佩服,对他产生好感,尊敬他,也是无形的所得。而且它们往往比有形所得的更加珍贵。因为,要想得到同事的好感是要平时一点一滴去积累的。假如一个人认为:无形的付出没有必要,或是认为无形的付出必须用有形的所得来弥补或报答。那么,这种人是绝对不会对同事真正关心,也不会对集体真正关心,当公司在遇到危难的时候,他(她)不会出来为公司辩护,也不会真正为公司的利益着想,甚至当公司的利益受到侵害的时候也会无动于衷。试想有这样雇员的公司还会有好的发展么?

因此,作为公司的一员,就必须要忠于自己的团体,要诚恳待人,否则必然走向反面,被自己的团体所抛弃。当然,就是有形的付出,往往也不可能获得完全相应的所得。管理学中主要内容——分配合理,其精髓就在让所得尽可能接近于付出。假如一个人付出100,就想要求完全得到,这是不可能的,都拿走了,企业靠什么来发展?

忠于团体,保护团体的利益,实际上也是保护了自己的利益。这是一个既简单又正确的道理。在一个优秀的团体中,作为团体中的一份子,如果你不忠于团体,而时时刻刻计较于个人的利益,那么你绝对得不到好的利益的。即使是相同的付出,个人所得也会因团体效益的不同而存在各式各样的差别。

一位经济学家曾说过:人的所得与付出就像天平,在天平的一端你能够得到你需要的任何东西,但同时你必须往天平的另一端放上相应的法码。没有了忠诚,人才还是才吗?答案是否定的。没有忠诚,这样的人才对该团体来说不但不是才,而且还可能成为企业发展的绊脚石。我们可以探究一下原因,没有了忠诚,才能的使用就已经打了折扣:比如,一个技术高超,工作能力很强的职工。一但对他所服务团体不忠,就会对工作缺乏热情、在工作中缺少创造,就会消极怠工,就会对集体漠不关心。一名话,就算是人才,他(她)要是缺乏对这个团体的忠诚,他(她)就不是才。

联想总裁柳传志曾经这样说:“企业真正要做好,总得有一批真的为国家、为民族富强把职业变成事业的人。纯粹求职的人,在联想没有大的发展。”试想,一个对自己所在团体不热爱,不忠诚的职员,怎么会把职业当事业,又怎么能贡献他的智能和力量呢?柳传志评价这种人虽有能力,只是聪明而已,达不到智能的程度。方正总裁张玉峰选拔人的是四条:有思想、会管理、能带队伍,跟公司一条心。他指有思想并不是歪想、邪想,而是指对公司发展有独到的、正确的见解,跟公司一条心是关键。

敬业精神就是对自己职业的敬重、喜爱和专注。敬业精神是职业道德的核心。敬业精神是每一个人进入社会和从业的基本资格和必备素质。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不敬业的人能够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干出好的业绩。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状元和模范,个个都是敬业的。作为个人,只有自己敬业才能不断进步;作为单位,只有职工敬业才能发展兴旺;作为国家,只有人民敬业才能繁荣富强。因此笔者认为,应该把敬业精神作为考核人、评价人、使用人的重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