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是企业管理好坏的重要指标,也是关系到企业能否顺利发展的大事,是服从文化的前提。但是如何认识员工的忠诚问题,如何使员工更加忠诚于企业,却是不少企业领导者希望解决而又不得要领的一个问题。
1、老板不容忽视的忠诚度滑坡
目前,企业员工忠诚度降低甚至滑坡已经是一个事实,那种“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踢开碗走人”的现象在各类企业中屡见不鲜,主要表现在:
(1)跳槽频繁,流动加剧。
过去,人们习惯于终身工作于一个企业,从学校毕业走进单位大门,退休后还从这个企业领取退休金。现在不仅年轻人换工作如同走马灯一样,连一些中年人也不甘寂寞,隔一段时间再见面时,也会拿出与以往不同的名片。
(2)缺乏主动,责任心差。
以往人们讲究“个人服从集体”,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不惜加班加点,却不向组织索取热和报酬,总觉得是自己份内的事。而如今的员工将自己的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之间划分得清清楚楚,个人利益斤斤计较,工作表现出例行公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很难看出为企业付出智慧和体力的那种忘我精神。
(3)多种兼职,“私活”为主。
一位出版社编辑告诉我,他有三份工作:他本身是某大学出版社的在职职工,自己担任学校的教授,晚上回家独立为别的单位写稿子。我问他现在你不要上班吗?他说每天到社里报个到,如果事情忙的话,自己就做点份内的工作,如果不忙的话,就利用社的设备查阅一点关于自己“私活”的资料,然后回家在编写,不过一般的时候单位是不怎么忙的,经常在单位里做属于自己的事。像这样典型的例子可能不是太多,但是搞多种兼职主要精力以从事副业为主的人,不能说是个别的。
(4)不忠不义,损公肥私。
以各种名目多报销医疗费,与自己家人吃饭却用单位的名义记账,出差在外多开交通、住宿费等等,往往是一些白领职工的伎俩。而“以个人市单位的一分子”,下班回家手不空,家里缺啥单位里找,这些都是一些员工利用单位获取个人的需求,这也是不忠之举。
(5)利用公职,收受回扣。
现在企业职工在与客户往来的过程中收受回扣,索取好处,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从公款中揩油似乎已经成为一些人发财致富的捷径。至于说对于企业内部需要保密的情报,又于我何干?如果能以此为自己换来金钱,又何乐而不为呢?
2、认识忠诚度滑坡的原因
企业员工忠程度滑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企业领导对此应当有充分的认识,充分的考虑问题,把创造出使员工更加忠诚于企业的内部环境为己任。
当前引起企业员工忠诚度降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观念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第一,人们由以往以领导的旨意为自己的思想,转变为相对较多的独立思考,自己拿主意;第二,人们由以单位及整个社会的利益为着眼点,转向以个人发展为主旨,这里不仅有追求个人经济利益的成分,也包括寻求更多的人生体验,使个人的价值为社会所承认;第三,一些人不再满足于做企业的螺丝钉,而希望自己当老板,正所谓“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第四,以往人们将“绝对服从”视为天经地义的事,而现在人们将一辈子窝在一个单位里的人视作没有能耐,而讲究“树挪死,人挪活”,在流动中觅机遇,于变化中求发展。
其二,个人需求的追求。
商品经济加速了社会财富的积累,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激起了人们对金钱的渴望。人们不仅为生计而奔波,他们还想拥有自己的汽车、房子,要到国外去旅行、度假,人们要为自己准备医疗费、养老金,也希望自己的子孙含着金匙出生。诸多的欲望,使得金钱在人们的眼中愈加珍贵,驱使人们为此不惜触犯法网,逾越道德。
其三,管理不善。
有些企业管理不够严密,没有员工可以找到忠诚的氛围;有些老板急功近利,使员工得不到应有的报酬;有的企业盲目套用国外的企业管理办法,使员工感觉不到应有的尊重,心理上产生极大的反感;有的企业内部管理体系不够严密,给员工造成了一些容易犯错甚至于犯罪的机会。诸如此类,无一不是导致员工不服从、不忠诚的消极因素。
3、重新认识忠诚的价值
忠诚,不是对老板个人的忠诚,而应是对自己企业事业的忠诚。因此,忠诚的表现是多方面的。
第一个方面,忠诚是效率。
尽管在管理理论中有所谓适用于蓝领员工的X理论和Y理论之分,但是通过管理使员工忠诚于企业却是二者的共同之处,也是考察领导的管理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因为企业的运营是依靠全体员工每日每时忠诚地工作来维持的。企业经营是以赢得利润为第一要义,而降低成本、增加营业额便是其基础,而这些都需要员工们尽心尽力、齐心协力地努力来完成各自的工作,发挥出各自的主观能动性,使之做到尽善尽美。
第二个方面,忠诚是竞争力。
企业员工忠诚必然在工作上表现出高效率、高效益,像《三国演义》里描述的徐庶那样,虽然很有才能,曹操却无法得到他的任何妙计。在此特别应当指出的是,即使是一般员工也同样应当受到企业的尊重,他们是企业的基本成分,他们的热情最能代表企业的士气,他们的工作自觉性也最能于潜移默化中体现企业的实力。
最后,忠诚是员工的无价之宝。
在这个世界上,并不缺乏有能力的人,那种既有能力又忠诚的人才是每一个企业企求的最理想的人才。那些忠诚于老板,忠诚于企业的员工,都是努力工作,没有任何借口的员工。
他的忠诚是提升自身高度的标志。
4、新形势下再建忠诚是必要的
忠诚对于企业的价值可以说是重中之重的,那么老板将如何在新形势下再树员工忠诚呢?
(1)更新观念。
市场经济下的企业经营者的观念应当随形势变化而变。以前那种把老总当官当,将企业中的人才当作自己的私人财产,以封建家长式的作风压抑员工的思想,禁锢人才流动的作法应当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尊重员工、理解员工,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机制,依据双向选择的原则,合理地设计和实行人性化的员工管理体制。
(2)企业文化。
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都由于每位员工价值观的一致,而有着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在这个环境中每一个员工都感到自己的工作是有价值的,他们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尊重,他们自身可以伴随着企业的发展而成长。企业就像一个家庭,其中每个成员既遵循一些基本的行为规范,又能够得到彼此的关心和爱护,他们发自内心地愿意使这个大家庭发展壮大。
(3)经济利益。
使员工的工作业绩与自身的经济利益挂钩是企业激励员工的重要方法,这其中既包括及时兑现的奖金或补贴,还要考虑到员工长远利益的保险、年资加薪。而让员工参股或者以企业股票的形式奖励员工,使他们成为企业股东的办法也是一些成功企业屡试不爽的经验,既是员工又是老板将会焕发更旺盛的工作积极性,这必将形成商品经济中的新主人翁精神。
5、人尽其才
企业尊重人才使每个人特别是那些确有专长的员工发挥所长是稳定人心的根本方法。根据马斯洛对人类需求的划分,人们在满足对于生存的基本需求之后,必然渴望得到更高层次的需求满足,人们希望发挥其所学,为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人生价值。因此,企业为他们提供适当的舞台,使他们得以一展抱负,才是留住人才的最根本的方法。
此外,对员工进行适当的培训也是一个不应忽视的问题。经验表明,有不少人才是因为没有与企业的行为规范或企业运营和发展方向相吻合而失去其发挥出应有作用的机会,而这些本来是可以通过适当的培训课程来解决的。
6、管理制度
订立严格的劳动管理制度对于每个企业都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在我国的劳动法规不够完善的情况下,通过细致的企业规章制度和劳动合同以及其他的相关规定(如保密规定、考勤制度)来规范员工的行为往往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这种效果不仅仅是由于在亡羊补牢时于法有据,更重要的是其具有防患未然的督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