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电视剧城市意象研究
6487400000002

第2章 文献综述

无论是由于悠久的历史还是自身的体验,人们对这种清晰独特的形态渐渐产生了强烈的依恋,每一处景象都清晰可辨,引起人们潮水般的联想。

——[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

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环境设计理论家凯文·林奇(Kevin Lynch)的《城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的出版被看作是城市意象研究的里程碑。此后,地理学家、规划学家以及心理学家对感知环境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展开。与此同时,文艺学科理论研究也引入城市意象这一个重要视角,许多研究者从城市空间、城市符号体系、城市文化传播等多方面来研究文本的深层含义。本书试图把中国当代电视剧与城市意象结合起来,进而从美学、符号学及传播学等多个视角来探讨电视剧文本。

城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是美国环境设计理论家凯文·林奇在对波士顿(Boston)、泽西城(Jersey City)及洛杉矶(Los Angeles)等城市进行周密的研究分析后,提出的一种城市规划设计理念。“城市意象”的提出一反过去貌似客观的学院派构图法则,引入了市民的心理因素,开创了现代城市空间研究的先河。

对于城市意象的认知模式往往具有类似的构成要素,凯文·林奇将其概括为路径(paths)、边界(edges)、区域(districts)、节点(nodes)和地标(landmarks)五个要素,这五个要素构成了共同的城市意象。林奇在《城市意象》的序言中指出:“在城市中,首先意蕴的问题非常复杂,比之对实体和关系的认知,有意蕴的群体意象在这一层次上步态连贯。此外,与另外两者相比,意蕴易受到物质操作的影响。如果我们的目的是建造城市,供众多背景千差万别的人们享用,而且要适应将来的发展需求,那么明智的做法就是着重意象的物质清晰性,允许意蕴能够自由发展……含义与形态相脱离……我们的研究将主要集中于意象的个性与结构。”很明显,林奇以研究个性与结构,巧妙地回避了较难把握的城市意蕴的研究,对意义则采取基本不干涉的态度。换句话说,林奇的研究偏重于能指层面,而没有涉及所指层面。

国内规划设计界在进行城市设计和分析时,大多运用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北京城市意象空间及构成要素研究》(顾朝林、宋国臣,《地理学报》2001年第1期)、《北京城市意象空间调查与分析》(顾朝林、宋国臣,《规划师》2001年第2期)、《城市意象研究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顾朝林、宋国臣,《城市规划》2001年第3期)、《中国古代村落意象的空间研究》(刘沛林,《地理研究》2000年第4期)、《传统村落选址的意象研究》(刘沛林,《中国地理历史论丛》1995年第1期)、《武汉城市意象研究》(林玉莲,《新建筑》2001年第1期)、《虚拟与实在城市空间互动中的城市意象》(冰河、潘志国,《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4年第3期)、《城市空间的形态、形象和意象》(赵源,《山西建筑》2004年第3期)等。可以说,这些研究成果基本上都是基于林奇理论的运用,偏重于从城市的结构元素来分析城市意象。

同时,国内一些学者也运用美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的角度和研究方法对城市意象进行了研究,如《城市意象——城市形态及其情态语义》(沈福煦,《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建筑与文化的焊接——论中国建筑的意境鉴赏指引》(侯幼斌,《华中建筑》1995年第3期)、《论城市意象的模糊性及对策》(李东、许铁诚,《华中建筑》2000年第3期)、《城市特色与城市意象形态》(王羲,《规划师》2006年第6期)、《城市特色与城市意象》(沈益人,《城市问题》2004年第3期)、《城市特色与城市意象形态》(王曦,《规划师》2000年第6期)、《城市空间的形态、形象和意象》(赵源,《山西建筑》2004年第3期)、《古韵今风——论苏州城市意象元素》(邵靖,《现代城市研究》2007年第1期)、《城市意象要素的本土化文化认知》(张鸿雁,《城市问题》2004年第5期)、《城市意象——“城郭话语”系列座谈之一》(周建秋等,《东方艺术》1998年第5期)等。这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对城市意象的概念和运用层面提出了一定的系统理论。

近年来,城市意象的理论逐步运用到了文学及影视学科上。文学作品主要有:《城市意象:虚构中的契合与超越——颜纯钩小说主题的一种解读》(朱崇科,《哈尔滨师专学报》,2000年第2期)、《南国都市的意象——解读广州城市消费主义生活时尚》(佘姝姝,《社会科学家》2006年第2期)、《张爱玲小说中的都市意象与文化本质》(刘青,《现代语文》2006年第6期)、《卑微的幻想 放纵的欲望——试析当下都市文学中的酒吧意象群》(叶立新,《当代文坛》2003年第5期)、《张爱玲作品中的都市意象》(肖红娜,《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浅论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中的城市意象》(张谦芬,《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诗词歌赋与杭州城市意象》(冯静,《规划师》2004年第2期)和《对现代文明的多维反思——艾青前期诗歌中的现代城市意象分析》(郑鹏飞,《钦州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影视作品主要有:《退隐的城市 无家的路——论张扬影片中城市意象的流变》(黄望莉,《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电视艺术:意象的世界》(施旭升,《中国电视》2000年第8期)、《简论电视新闻的意象传播》(赵国平,《新闻爱好者》1999年第3期)、《老屋的意象——电视系列片〈江南〉编导阐述》(刘郎,《中国电视》2000年第2期)、《乡土中国与法治中国——解读电视电影〈法官老张轶事〉中的意象体系》(李国芳,《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影视剧的内在戏剧性及诗的意象》(洪忠煌,《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生成的身体与身体意象——影视传播中的虚拟人物》(陈月华、郑春辉,《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中国早期电影里的都市形象及其文化含义》(李道新,《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文化·镜像·诗学》(鲁晓鹏,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异质空间与都市意象——一种对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电影中“都市空间呈现”的研究》(张一玮,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年版)等。

城市意象具有城市的外在形象,即城市建筑、人文景观、自然风光等,这些外在形象具有较高的辨识度和不可复制性,易于唤起观众对某一城市的表层认识。同时,城市意象还蕴涵着理念层面的对于某座城市的内在感知,包括城市人、城市精神和城市文化等。可以说,就中国当代电视剧与城市意象进行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本书试图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继续从城市意象的角度出发来解读电视剧中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