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香港十大企业家财富传奇
6485000000018

第18章 以钱生钱才是经商的真谛

一次偶然的机会,霍英东看到当时香港政府的宪报,刊有不少拍卖战时剩余物资的通告。霍英东脑袋一转,心想:“有不少物资是目前市面上需要的,一买一卖,也许能赚些钱。”

他随即开始打听有关情况,谁知很多人都不知道政府拍卖物资的消息。原来港府的宪报全是英文,一般市民即使见过,也不一定明白上面的内容。霍英东中学时读的是英文书院,自然一看就明。从此,霍英东就时时留意宪报上的招标通告。

有一次,他看中40部轮船机器,这些机器略经修理,就可使用。参加投标,须付100元。他向妹妹借了100元参加投标,出价1.8万元港币。几天后,港府通知霍英东,他中了标,要他准备1.8万元去取货。

接到中标通知,霍英东又发愁了:这1.8万元去哪拿?为了能够把握住这次机会,他到九龙去找一位好朋友。这位朋友一听,很感兴趣,就一起去仓库看机器。看了机器,这位朋友对霍英东说:“别到处找人借钱了,干脆4万元,把这些机器卖给我算了。”霍英东一听,喜不胜收,一口答应。

这宗无本生意,霍英东净赚2.2万元。在那时,2.2万元可是个不小的数目,于是他开始琢磨怎样以钱生钱,由此进入了经商的另一层境界。

“创富经”滚雪球式的财富增长秘诀

做生意就像滚雪球,要越做越大。开始的时候,创始人要埋头苦干,深入第一线劳动。但是发展到一定规模,尤其是手里有了资金,而行业经验也相当丰富的时候,就要以钱生钱了。

“钱生钱”,也就是通过资本实现产业整合,或者在资本市场上套利,让自己的财富水涨船高。以钱生钱,可以进行投资、理财,而在商业世界中最迷人的方式则是用“资本”撬动“产业”。对此,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说:“产业运作是加法,而资本运营是乘法”。会做生意的商人都会借用“资本”的力量完成“产业”的腾飞,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

宜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绍喜,靠800元起家,从一个小作坊开始,发展成以木制品、房地产为龙头,兼营投资和文化产业的集团,总资产达30多个亿,员工3000多人。

谈到宜华集团的成就,刘绍喜颇有心得,他说:“宜华木业股份公司是汕头市民企第一股,也是国内木地板行业第一股,这是我们的本业。但是,生意做到一定程度,必然要纵向发展,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于是我们选择了房地产,后来有进军文化产业,成为一家现代化大型综合性民营企业,在汕头市五十强企业中名列第二。”

从李嘉诚到霍英东,无不是以“资本”撬动“产业”的高手。他们从无到有,由弱到强,都是以钱生钱,才实现了滚雪球式的发展。而这种财技的高低,恰恰表明了他们经商本领的大小。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进行资本运作的时候不能忽视最后的利润。也就是说,任何时候做生意的目的都是获取更多利润。这提醒我们,如果过于迷信资本运营,不重视产业经营,把生意做大却没有利润,这反而是一种负担。因为,你的规模越大,亏得会越多,任何时候“盈利”都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