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受生活中属于自己的那份悲伤
自古英雄多磨难。今天功成名就、大富大贵的李嘉诚,也是从苦难中熬过来的。回过头来看,早期的困苦不正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砥砺吗?
15岁那年,李嘉诚遭受了人生的第一场劫难——父亲不幸去世,为了承担起抚养母亲和弟妹的责任,他不得不忍痛中止学业,找一份工作来换取一家人的生活开支。
当然,找到合适的工作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求职的艰辛,并没有吓倒李嘉诚,反而使他很早就以成人的理性审视这个社会,并从中学些生存的本领。如果人生注定要多几分苦难,那么李嘉诚难能可贵的是,学会了忍受生活中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悲伤,并克服一切困难,直到成功。
在那段难忘的日子里,李嘉诚靠一双脚行遍香港,却屡屡碰壁。双脚跑得又肿又疼,又得忍受别人的白眼冷语,太多的辛苦和委屈只有自己心里最清楚。回首往事,李嘉诚这样描绘自己少年时的心态:“抗日战争爆发后,我随父来到香港,举目看到的都是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就感到这个世界原来是这样的。因此在我的心里产生很多感想,就这样,童年时五彩缤份的梦想和天真都完全消失了。”
但是,面对童年这样的生活,李嘉诚还不想受他人太多的荫庇和恩惠,哪怕是亲戚。在“踏破铁鞋无觅处”的时候,舅父让到他到中南钟表公司上班。但让母亲和舅父想不到的是,李嘉诚显露了自己个性倔强的一面:“我不进舅父的公司,我要自己找工作”。
商业社会是冷酷无情的,但它又是现实而理智的,这使得李嘉诚意识到,必须丢掉幻想,奋发图强,依靠自己的力量打开一片天地。就这样,一个懵懂少年迈开了商海征途中的坚毅的第一步。
◎不仅能吃苦,而且会吃苦
1946年,李嘉诚开始在一间小五金厂做推销员。与别人不同,他做推销总是用脑子,每次行动都独具心思。
当时,众多的推销员只着眼于卖日杂货的店铺,而他直接向酒楼旅馆进行直销业务,每次要货就达100只。另一方面,他向中下层居民区的老太太推销,卖一只却等于卖了一大批;因为,老太太都是他的义务推销员。结果,五金厂生意兴旺。
不久,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李嘉诚又到一间小工厂——塑胶裤带制造公司做推销员。他充分利用当茶楼跑堂时的脚步功和察言观色的本领,以及富有针对性的说服方法,让推销业绩远远超越了同事。一年后,他的销售额相当于第二名的7倍,结果自然被提拔为业务经理,那一年他刚刚18岁。
尚未成年的李嘉诚,在推销上可谓奇招迭出,炉火纯青。比如,一家新旅馆开张,李嘉诚的同事在旅馆老板处碰了一鼻子灰,可是他却冷静观察,多角度思考,最后采用迂回包抄策略,从老板儿子身上打开了缺口。
后来,由于铁桶在与塑胶桶的遭遇战中落败,李嘉诚看准塑胶业必将勃兴,毅然投身塑胶行业。在这里,他照样做得风生水起,显露了出色的商业才华。
李嘉诚主张,推销产品的同时,更要注意推销自己,强调推销员自身的包装。更为可贵的是,李嘉诚在做生意时,有意识去结交朋友,先不谈生意,而是建立友谊。友谊长在,生意自然不成问题。
结交朋友的时候,他不全是以客户为选择标准,而是注重长远的未来。“人有人路,神有神道”,是李嘉诚的座右铭,他相信:“今天成为不了客户,或许将来会是客户;这个人做不了客户,他会引荐其他的客户。即使促成不了生意,帮着出出点子,叙叙友情,也是一件好事。”
推销工作最考验人,也最锻炼人,让人吃尽了苦头。李嘉诚不怕吃苦,而且会吃苦:他总是用脑子推销,多观察,勤思考,洞悉客户的心理和利益诉求,然后找到恰当的策略达成目标。并且,他在推销工作中与人交朋友,不知不觉中编织出一张人脉大网,为日后纵横商场奠定了基础。
“创富经”办事靠脚,经商靠脑
商人能吃苦,敢创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有一颗追求卓越的心。有句话说得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一旦认准了方向,就要全力拼搏,不折不扣地把事情做好。这种执着的信念、坚定的执行,是创业者、生意人最宝贵的财富。
还有一句话也要牢记于心:“知彼知己,百战百胜”。当我们准备开创一番事业的时候,仅仅做好吃苦的准备是不够的,必须了解自己的特长和缺点,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而后用脑子做事,才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否则,吃苦的时候偏离了方向,就会使自己的努力付诸东流,只有付出而无收获。
在李嘉诚看来,要吃苦,要会吃苦。男子汉第一是能吃苦,第二是会吃苦。人无全才,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做为商人,要了解自己的优点,发挥自己的潜能,做适合自己长处的生意;要学会观察,善于思考,总结经验教训,等等。这才是会吃苦。
(1)经商需要智慧
曾有一遭到抢劫的富翁,对强盗们说过这样一番话:“你们可以抢走我的一切,只要留下我的脑袋。用不了多久,你们还是一贫如洗,我还会拥有被你们抢走的一切。”为什么呢?因为富翁有智慧,智慧可以让他重新拥有一切。
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不仅要具备一般人所具有的才干和能力,更要有一个富有思想、知识和信息的智慧头脑;不仅要具有战略家的胆识和眼光,还要有思想者和艺术家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行为。经商没有定法,只要我们敢于吃苦,认真去做,灵活应对,就能够以智取胜,甚至以小胜为大胜。
(2)将谋略运筹于商海
犹太人被世界上公认为最有商业头脑的民族,为什么?因为他们不仅在用钱做生意,更是在用大脑做生意。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也说过:“善于少走弯路的人,总是一个用头脑驾御自己人生每一步的聪明人。”
做生意,不仅仅是依靠热情、努力、勤奋就可以成功的。做生意不应该仅仅是一个体力劳动,不应该仅仅是一个“排汗工作”,应该是一个有智慧、有技巧、有思考、符合一些客观规律的逻辑过程。增加智慧,用智慧立足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运用谋略,用谋略运筹商海,这是商人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