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你最该知道的中国之名城名镇名村
6482000000087

第87章 东方小威尼斯——江苏同里

同里隶属于江苏省吴江市,位于太湖之畔,古运河之东,四面临水,八湖环抱(同里、九里、澄湖、沐庄、白砚、叶泽、南星、庞山湖)。镇内河道纵横,桥梁遍布,为太湖十三大景区之一。

同里三多

桥多:同里位于太湖之滨,大运河畔,整个镇区被十多条河道分割为15个小岛,由40多座建于不同年代的古桥所连系,形成街河并行、桥路相通的格局。桥,于是就自然成为同里的代表建筑。

最“旺”的桥:同里的桥以“三桥”,即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最具代表性。同里人有“过三桥”的习俗,取其消灾解难、幸福吉祥之意。“走三桥”是游客不可少的项目,使“三桥”成为同里人气最“旺”的桥。

最“绝”的桥:中元桥又称“赌气桥”,是一座梁式三孔石桥。传说以前有两位财主,一有腿疾,一有眼疾。一天有腿疾的财主说会建石桥,到时另一位便可托他的福,扶着他的桥梁过桥了。有眼疾的一位不服气,于是也盖了一座中元桥,抢先比泰来桥早些落成,故老百姓称它为“赌气桥”。

春秋时期,景德镇为楚国属地,秦统一中国后,改为九江郡属,汉朝和三国时期,分别为豫章郡和吴国属地。汉朝时期,景德镇境内已经开始出现了制陶工艺。

直到东晋时期,才在此设立新平镇,而且“镇民多业陶”,初步形成了陶瓷业;唐代景德镇的制陶工艺已经相当发达,出产的瓷器,被关中人称为假玉器,并且供奉于朝廷,五代之时,景德镇成为我国南方首个可以生产白瓷的地区。

北宋景德年间,因进献的瓷器贡品为当时人们所称道,且底部有“景德年制”字样,人们皆称为“景德瓷器”,而景德镇的名称则源于此时。而这时期景德镇已经可以造出有“冰肌玉骨”之誉的影青瓷器,工艺精良,手法细腻,同期,也出现了我国第一本陶瓷专著《陶记》。

元明清时代,景德镇的制陶业可谓是突飞猛进,特别是清朝时期,景德镇的陶瓷工艺已经成熟而且基本定型。

1949年4月,景德镇解放,之后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景德镇的制瓷业也开始结合许多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现在已成为了景德镇的支柱产业。

青花瓷:初创于元朝,明清时期最为兴盛,青花瓷是指在胚胎上用含氧化钴的色剂描绘花纹,施一层透明的白釉后,入窑经高温一次烧成,外观蓝白相映,耐酸经磨,永不退色,有“永不凋谢的青花”之称,同时也被人们称为“人间瑰宝”。

玲珑瓷:是采用镂空工艺制作的一种瓷器,先将胚胎雕镂,描绘上各种青花纹样,再灌釉烧制,采用著名的高岭土制作。

粉彩瓷:是在胚胎上勾画图案,以色彩填充,然后烧制而成,颜色柔和,既有国画风味,又有浮雕感,内容多以中国故事、传说为主,具有很强的民间特色,始于康熙晚年,成熟于雍正、乾隆年代。

颜色釉瓷:是在釉料里加上些氧化金属,经过焙烧而出现多种丰富多彩、自然真实颜色的瓷器,以釉料的色彩配制和烧制为工艺关键之所在,而且十分困难,有“千窑一宝”的说法。

文物古迹

在经历了1600多年的漫长岁月后,景德镇这座古镇中,还保存着一大批古民宅、古寺、古亭、古阁、古祠堂、古闾门、古牌坊等古代建筑物。此外,古镇中还留存着许多颇为珍贵的古碑石刻、古墓、古石人、古石马、古石羊、古石狮、古陶器、古瓷器等古代文物。全市现已发现30多处陶瓷历史遗址,如古代著名的瓷用原料产地及世界通称制瓷原料高岭土命名地高岭、湖田古窑遗址、明清御窑厂遗址。此外还有号称中国第二、江南第一的浮梁古县衙;有以三闾大夫屈原命名的古建筑三闾庙;有明太祖朱元璋作战时藏身的红塔和瑶里的仰贤台、洪源仙境、太阳岛、月亮湖、阳府寺、历居山、翠屏湖等。

南国的陶都——广东石湾

石湾在市郊东北距广州二十公里,历史文化殷实,魅力无限。石湾被称为“南国陶都”,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有着源远流长、底蕴厚实的陶文化根基。

历史沿革

石湾素有“南国陶都”之美誉,陶瓷文化源远流长。据石湾“河宕贝丘遗址”出土的印纹陶器,经测定距今约有五千年历史,证明早在距今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石湾先民已经开始烧陶了,开创了制陶的历史。

秦汉时期,石湾制陶技术已有较高的水平,本地出土的东汉水稻田附船模型等,证明此时已形成了初具地方特色的陶瓷艺术。在澜石大松岗、八仙岗等地发现的战国墓和汉代墓群,出土了“舞乐俑”等器形繁多的陶器,其中釉陶已普遍出现。

唐代,石湾已出现陶瓷商品性的生产。宋代,石湾陶瓷产品已由圆型窑生产向龙窑生产过渡,逐渐形成了陶瓷商品专业化、规模化的生产体系。

明代,石湾陶瓷业进入繁荣时期。石湾陶瓷制造技术日趋完善,美术陶瓷艺术的出现,又极大地提升了石湾陶瓷的艺术品位。《明诗综》有载:“石湾瓦,甲天下”,概括反映了当时石湾陶瓷生产的地位。

清代,石湾陶瓷业进入鼎盛时期,大量各式日用陶瓷品的生产和风格独特的陶塑瓦脊、建筑装饰构件、陶塑神仙佛像、园林用品、室内外陈设品、文房用具、艺术人物以及花鸟虫鱼等美术陶瓷的生产,经“海上丝绸之路”大量远销东南亚和欧美各国市场,成为当时生产技术和商品经济都相当发达的陶瓷生产营销基地,当时的佛山被列为全国“四大名镇”和商品集散中心“四大聚”之一。

陶都的繁荣

石湾的制陶业的繁华不光从历史上可以得知,从一本《石湾六景记莲峰昼市》中我们也能想象的到当时的场景。

清朝末年,石湾人梁照葵看到家乡的制陶业如此发达,萌生了用文字记录这一盛况的想法,让后人“读之可窥古代石湾风物之概貌”。

在《石湾六景记莲峰昼市》中写下这样的句子:“山光树色,林条荫之,到其中茶肆三五。每当正午,鱼蔬杂逐,日用货品及医卜占算之属,罗列院前与庙内,外乡人及四乡人之来此,老少男妇,万头攒动,市声如洪,熙来攘往,络绎不绝,直至夕阳西下,乃各携所求而归。地处荒野而每日自午时至哺,喧闹逾于城市,百余年如一日,亦胜地也。”

新中国成立之后,石湾依托“南国陶都”的传统优势,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创新与拓展,石湾陶瓷工业特别是现代建筑陶瓷工业,成为全国最大、知名度最高的陶瓷产区。成为中国陶瓷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

四大商埠重镇之一——河南朱仙镇

河南开封县的朱仙镇,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南20公里处,与广东的佛山、江西的景德、湖北的汉口同为我国的四大商埠重镇。

朱仙镇的由来

传说,朱仙镇是战国朱亥的故里,因朱亥的祖宗原来住在镇北一个名叫仙人庄的村子里,故称朱亥为朱仙,遂又把朱亥的故里称为朱仙镇,至今,镇里还有仙人街、仙人桥之说。镇中还有繁盛时期保留下来杂货街、曲米街、油篓街、炮房街、估衣街、京货街等许多街道名称,镇里最著名的商品有“西双泰”的竹竿青酒、“玉堂号”的豆腐干、“天义德”的红纸和门神等。

繁华朱仙镇

朱仙镇自唐宋以来,一直是水陆交通要道和商埠之地,明朝时是开封唯一的水陆转运码头,朱仙镇因此而迅速繁荣。朱仙镇的全盛时期是明末清初。当时全镇面积为25平方公里,人口二十多万,民商四万多户。镇内街道纵横、百货云集。贾鲁河将全镇分为东镇和西镇。明清两代东镇是重要市街。乾隆以后,因黄河决溢,镇中屡遭水患,东镇地势较低,商贾多由东镇移至西镇。

岳飞破金

历史上的朱仙镇,不仅是商业重镇,也是有名的古战场,宋朝民族英雄岳飞大破金兵的战斗就在这里。 1139年夏,金兀术撕毁和议,倾巢而出,发动大规模的对宋战争。岳飞力主抗战,在战场上不断取得胜利,他一直准备着的施展收复中原抱负的时机到来了。

岳家军进入中原后,受到中原人民、忠义民兵的热烈欢迎。这年七月,岳飞亲率一支轻骑驻守河南郾城,和金兀术一万五千精骑发生激战。岳飞亲率将士,向敌阵突击,大破金军“铁浮图”(侍卫亲兵)和“拐子马”(左右两翼钳攻的骑兵),把金兀术打得大败。岳飞部将杨再兴,单骑闯入敌阵,想活捉金兀术,可惜没有找到,手杀敌人数百,身被几十处创伤,豪勇无比。岳家军将士具有“守死无去”的战斗作风,敌人以排山倒海的兵力,也不能把岳家军阵容摇动。郾城大捷后,岳飞乘胜向朱仙镇进军,金兀术集合了十万大军抵挡,又被岳飞打得落花流水。岳飞这次北伐中原,一口气收复了颍昌、蔡州、陈州、郑州、郾城、朱仙镇、消灭了金军有生力量,金军全军军心动摇,金兀术连夜准备从开封撤逃。南宋抗金斗争有了根本的转机,再向前跨出一步,沦陷十多年的中原,就可望收复了。岳飞兴奋地对大将们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破掉酒戒庆祝)”而金军则发出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

人们为了纪念民族英雄岳飞,全国先后在武汉蛇山(现为岳飞亭)、杭州、河南汤阴和朱仙镇修建了四座岳庙。朱仙镇的岳飞庙坐落在镇西北隅,建于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庙内前院正殿中供有岳飞及其部将的塑像,后院大殿里有岳飞夫妇的塑像,东西厢房里分别供着岳飞的儿子和儿媳的塑像。庙院里保存有岳飞亲笔书写的送紫岩张先生北伐诗和《满江红》词两座碑刻。

朱仙镇的木版年画,在全国享有盛名,是我国木版水印年画的发源地,它产生在唐代,盛行于明清。生产年画的作坊,最多时达300余家。年画种类繁多,有门画、灶画、中堂、桌裙、门头、影壁、斗方、对联等。内容有历史戏剧、演义小说、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如长坂坡、铜锤换御带、撞山、岳飞大破金兀术、祭塔、哪咤闹海、罗焕跪楼等,并点缀很多美好雅致的吉庆图案,而且以色彩艳丽深沉、庄重浑厚、经久耐晒等优点著称。每年出售的年画多达300万张,行销全国。

原汁原味的江南小镇——浙江乌镇

乌镇位于浙江北部桐乡市,地处桐乡、嘉兴、湖州和江苏吴江市交界处,春秋时因吴国曾经在此屯兵防御越国,故得名乌戍。唐咸通年间建乌镇,乌镇有东、西、南、北4条大街。古朴的石板路,店铺的旧门板,街道两旁的老当铺、大药房……乌镇据称是江南古镇中最原汁原味的小镇。

乌镇历史

乌镇的历史悠久而灿烂,六千多年前,就有先人在此创造着那个时代的文明,镇东郊潭家湾古文化遗址可以作证。

春秋时,乌镇为吴疆越界,战事频繁,吴国曾驻兵于此以防御越国,故得名乌戍。从此,纳入国家的政治建制。唐咸通十三年始建镇。

宋嘉定年间,以车溪(今市河)为界分为两镇,市河以西为乌镇,属吴兴县(今湖州市)市河以东称为青镇,属桐乡市。

新中国成立后,即1950年,乌青两镇合并,统称乌镇。

乌镇,曾是周边地区的集商重地,规模鼎盛时达十万人之多,从现存的清末民初的建筑格局与整体风貌来看,就足见当时街肆的繁华。历史上也曾有“一观二塔三宫六院九寺十庵”之说。同时,茅盾故居,潭家湾遗址,六朝遗址,唐代银杏,修真观戏台等都在向我们诉说着她的古老与文明。

乌镇,是浙北杭嘉湖平原上的一方古朴、清雅之地,气凝而土沃,地厚而人稠,为浙北殷庶之区,历史悠久。

乌镇自古繁华,民风淳朴,极盛时“商贾四集、财赋所出甲于一郡,丛塔宫观周布森列,桥梁阛匮。”而桐乡拳船、花鼓戏、皮影戏、香市等独特的民俗风情,原汁原味的水乡风貌和千年积淀的文化底蕴,使乌镇成为目前江南古镇中独具风韵的佼佼者。

乌镇地当水陆之会,四方来水,争流竞秀,纵横交织,四通八达。京杭大运河绕镇而过,镇内河网密布,港汊纵横。千百年来,民居临河而建,傍桥而市,静卧千余米的古帮岸、水阁和廊稝透出水乡的悠悠韵味,形成了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情。

乌镇名人

乌镇钟灵毓秀,文人荟萃 ,人才辈出。自宋至清出过64名进士,161名举人。

乌镇的文化人,顶顶有名的当然是梁昭明太子萧统,他曾在乌镇筑馆读书,他编辑的一部文集,世称《昭明文选》,它和《古文观止》、《唐宋八大家文钞》一起成为古代读书人手头必备的文学范本。

乌镇历史上可称“第一乡贤”的张杨园是明末清初著名的理学家,一生以教授学生为业,中年经营农务,以实践所得,写成《补农书》一书,所以又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农学家。

清代著名藏书家、乌镇人鲍廷博有知不足斋,他不仅藏书可观,还将所藏之孤本、善本校刊、辑成《知不足斋丛书》计三十集,世称善本。乾隆编《四库全书》,鲍廷博贡献的藏书居全国私家之冠,先后受到乾隆、嘉庆帝的多次奖谕。

还有,文化名流文徵明、祝枝山等的足迹亦常履乌镇,留下了珍贵的诗文墨迹……古时多英才,现代更不乏俊杰。诞生在乌镇观前街的茅盾被誉为现代文学巨匠,是新中国第一任文化部长,其著作《子夜》等是我国现代文学宝库中的不朽之作。如今,他的故居尚保存完好。其弟沈泽民既是文学家,又是中国革命的先驱。茅盾内弟孔另境早年也从事革命事业,后因与组织失去联系而转向教育事业和文学创作,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重要作家。

千年古镇——浙江西塘

西塘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内,地处江浙沪三地交界之处,素有“吴根越角”之称。西塘始建于唐,盛于明清,为江南最大的古镇。西塘谓之曰“生活着的千年古镇。”

历史地位

西塘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西塘就是吴越相争的交界处,故有吴根越角之称。西塘在元代就已沿河建屋,依水成市,9条河流在镇内交汇,镇区各部分由众多桥梁连成一体,水陆交通极为方便。

明清时代西塘发展为江南的手工业、商业重镇。

西塘是一座已有千年历史文化的古镇,地势平坦,河流密布,自然环境十分幽静。有9条河道在镇区交汇,把镇区分划成8个板块,而众多的桥梁又把水乡连成一体。古称“九龙捧珠”、“八面来风”。

古镇布局依水而缘,因水成街,因水成路,因水成市,因水成园,家家临水,户户舟楫,桃红柳绿,小桥流水人家,一派水乡风光。西塘的水,巧妙地将河桥、街路、宅园融汇成景。镇上街河并行,桥路相接,通幽有径,有“绿意红情,春风夜月;小桥流水,琴韵书声”的意境。

西塘四多

一多桥:一座座古桥造型精美,体态轻盈,大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桥型分为拱桥、梁桥两类。桥,在水乡天然秀美的图画中联芳济美,拱型者如彩虹飞架,平卧者如长笛横吹。散于水港上的玲珑小桥,以为拙朴,或跨或卧,娉婷多姿中透出几分灵气。从此岸到彼岸,人行于桥上,会生出无数美丽的遐想。西塘最有名的古桥有环秀桥、卧龙桥、送子来凤桥三座。环秀桥东西两侧均有桥联,东侧桥联曰:“船从碧玉环中过,人步彩虹带上行”,西侧桥联曰:“往来人度水中天,上下形摇波底月”。桥联极言桥景的雅致。

二多弄:古镇的宅院、商肆大多临河而建,形成一条条或与河道并行或沿河道延伸的曲折幽深的小巷和街道。这些小巷有的极长,有的极窄,全镇长短不一的120条弄中,百米以上的宅弄有5条。宁静的氛围,清淡的生活,百姓的淳朴,展现了西塘独特风采。

三多廊棚:西塘不仅桥多、弄多,廊棚也多。所谓廊棚,其实就是带屋顶的街。西塘的廊棚有的濒河,有的居中,沿河一侧有的还设有靠背长椅,供人歇息,廊棚的顶有“一落水”、有“二落水”,也有过街楼形成廊棚的屋顶,虽然不同但都可使商界贸易、行人过往免受日晒雨淋之苦。古镇的廊棚长达千米。

四多老屋:西塘多老屋,镇上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时期的砖木结构,屋楼叠榭,鳞次栉比,几经风雨凄凄,虽有破败,但经修缮基本保持原状不变。老屋中有金门绣户的宅第园、粉墙黛瓦的深宅大院、香烟缭绕的寺庙,较有名的有西园、薛宅、王宅、圣堂、倪天增祖居、尊闻堂、护国随粮王庙等。

此外,西塘还有精美诱人的传统食品,如善酿酒、八珍糕、“六月红”河蟹、水豆腐烧卖、粽子、青团子、立夏塌饼、粉蒸肉等。

诗画水乡——浙江南浔

南浔位于杭嘉湖平原北部,湖州市东部,其东与江苏省吴江市震泽镇接壤,西距湖州市区30.3公里,陆路至上海市120公里,至嘉兴市96公里,至杭州市124公里,至苏州市97公里,距太湖9公里。历来是江苏与浙江边贸城镇之一,又系湖州至上海水陆路主要通道。

南浔镇历史悠久,南宋以来已是“水陆冲要之地”,“耕桑之富,甲于浙右”,因滨浔溪河而名浔溪,后又因浔溪之南商贾云集,屋宇林立,而名南林。至淳祐十二年建镇,南林、浔溪两名各取首字,改称南浔。

由于蚕丝业的兴起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明万历至清中叶南浔经济空前繁荣鼎盛,清末民初已成为全国蚕丝贸易中心,民间有“湖州一个城,不及南浔半个镇”之说,南浔由此一跃成为江浙雄镇,富豪达数百家,民间俗称“四象八牛七十二黄金狗”是中国近代最大的丝商群体。

如今水乡古镇的景色风韵依旧,镇北运河东西横延,镇中市河南北穿镇而过,河街相交桥梁通便,黛瓦粉墙绿柳拂水,组成了一幅原汁原味的江南水乡图。南浔古镇以其格局独特、风貌完好、文化深厚、民风淳朴而成为江南水乡众多城镇的典范和代表。南浔镇政府从1982年开始着手对古镇进行保护性开发,使大批的古民宅、民居、园林等古建筑得以保存。

畅游南浔

南浔的古镇旅游大致可分为三大块:

第一块:以南市河及其两岸的南东街、南西街为主的南浔旅游景点富集区,张石铭故居、刘氏梯号、南浔丝业会馆、求恕里、南浔史馆(南浔商会旧址)、江南丝竹馆、广惠桥等景点分布其中。

第二块:是由小莲庄、嘉业堂、文园、江南水乡一条街等景点组成的中心景区。南浔素以园林和藏书楼闻名天下,小莲庄和嘉业堂就是其典型代表,碧水环绕,园内绿木深深,粉墙黛瓦,莲池曲桥,奇峰怪石,让人品位到“虽由人作,宛如天开”之意境,内有御赐牌坊、匾额、碑廊、家庙、净香诗窟、叔蘋奖学金成就展览馆等景点。

嘉业堂与小莲庄仅一河之隔,为清末著名藏书家刘承干所建,其园林造法和小莲庄异曲同工,而园内的藏书楼则闻名天下,内藏有书籍60万卷,共16万余册,其中有不少海内珍本、孤本。

文园与小莲庄和嘉业堂毗邻,内有文昌阁、徐迟纪念馆、吴寿谷艺术馆和南浔名人长廊等景点。

第三块:是以东大街以东的张静江故居和百间楼为主的东北区块,此外还包括尚待开发的庞宅、金绍城故居及东圆、宜圆遗址等。

东大街原是南浔古镇的第一商业街,街南即为市河,街两侧有五福楼、大庆楼、天云楼、长兴馆、大陆旅馆、“野荸荠”茶食南货店等一大批百年老店。而“民国奇人”张静江的故居就坐落在街北,更令人流连的要数明代礼部尚书董份为其女眷家仆而建的百间楼。百间楼沿河而建,即充分利用空间,又富于想象,显得很有层次,她与不远处的洪济、通津二桥组成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风景。

人才辈出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南浔人质朴善良,具有豁然聪慧、维和积福的性格特点,又具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人才辈出,素有“文化之邦”和“诗书之乡”之称。明代时就有“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之谚。

宋、明、清三朝,南浔籍进士41人,宋、元、明、清时期,浔籍京官56人;明、清两代全国各地州县官56人。

在南浔古镇上出现了很多历史人物:民国奇人张静江;“西泠印社”发起人之一张石铭;近代著名藏书家、嘉业堂藏书楼的主人刘承干;以经营生丝发家的南浔“四象”,刘镛、张颂贤、庞云曾,顾福昌;我国著名诗人、散文家徐迟……至今都留下了他们的踪迹。

袖珍小城——山西张壁

张壁位于介休市城区东南10公里龙凤乡张壁村,背靠绵山,面对绿野,面积约12万平方米。

古堡建于公元619年,为隋末刘武周抗击李世民所筑。

公元617年,刘武周趁隋末天下大乱之机,杀死马邑太守王仁恭,进而攻占隋炀帝的行宫汾阳宫,换取军事援助和“定杨可汗”的封号,自称皇帝。武德二年夏,得知李渊于长安称唐皇帝,他附突厥南移平天下,在介休遇李世民堵截。次年,李世民于“柏壁”挑战宋金刚成功。宋金刚、尉迟恭连续败阵,刘军落入“雀鼠谷”(介休西南汾河经过的山谷),一日八战,八败于李世民。后宋金刚弃“介州”逃走,刘武周从太原弃城北窜突厥,622年在突厥被杀,举兵六年而亡。传说他驻兵张壁,做过明修堡、暗筑道、拒防李世民备战工程。这才有了今天的袖珍小城张壁。

袖珍小城

张壁古城堡呈长方形,这是世界建筑史上罕见的袖珍小城,0.1平方公里的面积,古堡地道,宫殿庙宇各种建筑一应俱全,军事宗教、民俗历史多种文化融为一体,可进可退。方寸小城规划高超,处处可见心思奇巧。用一句话来概括,如一位专家的题词:古庙神佛异,明堡暗道奇。

整座古堡顺塬势建造,南高北低。从堡北向下俯视,左、中、右各有一条深沟向下延伸。堡南则有三条向外通道,堡西为窑湾沟,峭壁陡坡,深达数十丈。堡东居高临下,有沟堑阻隔,可谓“易守难攻,退进有路”。

堡有南北二门,北堡门为砖砌,筑有瓮城,瓮城城门面向正东偏北开设,与北堡门构成了两道堡门。两道堡门不在一条中轴线上,这既是遵循古代军事防御的原则,同时又寓有风水不外流之意,并使瓮城城门指向800 米外的一座小山丘“照壁”和“照壁”上的象征北斗七星的七棵槐树。南堡门为石砌,堡门上有一座石雕龙头,象征龙首;门外有九条红石铺路,象征龙须。

进入城堡,是一条连接南北两个堡门的交通主干道,这条长约300米的街道以石板铺地,象征龙身;清朝年间,堡中居民出于谐调风水和兴盛文运的考虑,由堡外花费人力财力运入石材,将街道中央的青石板挖起,铺设了三列平行的红色长石条,一直从南堡门延伸到北堡门,它象征着龙脊。南北两座堡门是相互看不见的,它们并不在一条贯穿的直线上,因为连接两座堡门的主街道在两端被有意加上了弧度,略呈“S”型,这样的设计也是出于“风水不外流”的考虑。

张壁古堡也是一座军事城堡,地下遍布地道,规模宏大,结构奇特,与堡内四通八达,构成一个地下军事防御设施。堡外南北面沟中有洞口,既可作为进出口,又可用作哨位。古堡内现有水井六眼,每眼井的井壁上均开有洞口或洞门。

张壁古堡地道设计原理暗含“六壬奇门”之术,设计思想超前。地道内既有规模较大的屯兵洞、粮仓、马厩,又有陷井、伏击坑、射箭坑、淹水道、通讯道、了望孔等攻击设计,还有排水道口、逃跑出口,并有直井从顶层直通底层,进、退、攻、防、藏、逃灵活多变。

最令人称奇的是在宗教建筑方面,小小一个张壁古堡,竟然建有唐代以来的近十座寺庙宫观,宗教及其他古建筑密度之高,极为罕见。古堡内目前保留的古代宗教、民俗建筑主要:有“关帝庙”,道教“真武殿”、“二郎庙”、佛教“空王佛行宫”和“兴隆寺”五座宗教建筑,并有“地藏王菩萨殿”,“吕祖阁”遗址等。更为难得的是,真武庙和空王殿碑为国内仅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古堡有一尊奇特的佛像,这尊佛像究竟是谁?为何采用泥包铁的形式,又为何被藏匿于墙壁之中呢?至今仍然是个谜,等待着后人来解!

钟灵毓秀之地——广西兴安

兴安地处“湘桂走廊”中部,古属百越之地。春秋、战国为楚国疆土,秦始皇戍五岭时曾驻军于此。汉元鼎六年属始安县,唐武德四年设临源县,后晋三年改昌得,宋太平兴国二年改兴安,后沿用至今。

三十六陡下兴安 一陡一个天地——古灵渠

兴安是连接湘水、漓水的咽喉要塞,而一条灵渠则成就了中国的统一大业,更显示了中国人开山开河的智慧。

灵渠的建造始于公元前214年,分南北两渠,主要工程包括铧嘴、天平、渠道、陡门和秦堤。石块相扣相衔砌成的500米长“人”字形大坝乃“铧嘴”,内高外低,斜坡状的坝面像鳞片一样镶嵌着一方方片石,远看去,大坝活像一条降服急流狂涛的巨龙,紧锁在湘江的源头里。大坝既可拦水,又能泄洪,不用设闸起闭就能自动调节水量,保持渠水相对平稳。这分水岭中,三分湘水携一路稻香橘红,七分漓水挽八里桃红柳绿,水鸟低掠、鲤鱼小跳,一番古朴清幽的景致让游人赞叹不已。据介绍,灵渠的泄水天平,采用侧堰溢洪控制入渠流量,使蓄水缓缓而进,能保渠堤安全。而这一巧妙的设计,与埃及巴拿马运河有异曲同工之妙。

由于灵渠的开挖是舒缓而行的,不搞突然的降坡,所以迂回灵秀的渠道就像一篇律清韵长的诗文,和谐婉转。“三十六陡下兴安”,这该是对灵渠最好的赞誉,水路、云路,一陡一个境界,一陡一个天地。

水街有10座古桥,比较有名气的是娘娘桥、万里桥、马嘶桥、接龙桥。娘娘桥的出处已经无从考证,万里桥是秦军从南往北时经过最多的一个桥;马嘶桥则是水街的骄傲,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二桥跨二水的“水立交”。据说是因当年汉代将军马远之马不肯过桥而得名;接龙桥则因其仅半边台阶而得名,是目前广西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据说此桥乃当年足智多谋的怀丙和尚的智慧,其一改古法将桥的重心放在渠的西面,桥东修有九级石台阶上桥,而桥西不留石阶,成就了接龙桥的千古之谜。在早上的雾气朦胧中看桥,这桥就像一只龙身隐没于身后的三台岭中,张开大口将上颚轻搭在渠东岸的龙头,悠然地任人抚摸。

秦风古韵之古建筑

水街的迷人之处还在于水街两岸的民居,鳞次栉比,均为青瓦白墙,木雕花门窗。水街的秦风古韵,表现在北门的“秦文流觞”。觞是古代的酒杯,“流觞”是中国古代一种趋吉避灾的祭祀仪式,秦文流觞取“代承秦汉文化、祝愿百姓吉祥”之意,由一品居、三槐第、九井坊三组古建筑群组成。

城内的建筑则依形取势,层层跌落,杜牧《阿房宫赋》中“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便是其真实的写照。古朴的建筑中处处渗透着秦朝威武的气息,三条古街更是尽显秦汉风情,而酒肆茶楼,百年老店亦让游人不觉迷失其中。九井坊中的个个商铺亦是别具一格、无奇不有,店内之物每一件都令人爱不释手。

此外,兴安还是银杏之乡,产的白果量非常大,用白果制作的菜肴不少。除此之外,兴安盆地是一座巨大的葡萄园,有“岭南吐鲁番”之誉,也是柑橘之乡。

九百岁的古镇——江苏周庄

周庄镇位于苏州城东南38公里,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水镇,著名古画家吴冠中撰文说“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海外报刊则称“周庄为中国第一水乡”。

周庄镇已有九百年的历史,镇内河流呈井字型,镇中桥梁很多,其中历史在四百年以上的古桥的就有八九个,明代时这里住着江南首富沈万三。

周庄巨富:沈万三

沈万三,名富;字件荣,俗称万三。万三者,万户之中三秀,所以又称三秀,作为巨富的别号,元末明初人。

沈万三在致富后把苏州作为重要的经商地,他曾支持过平江(苏州)张士诚的大周政权,张士诚也曾为沈万三树碑立传。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沈万三助筑都城三分之一,朱元璋封了他两个儿子的官;在南京还建造了“廊庑”一千六百五十四楹,酒楼四座……有了舒适的住宅;但不久,沈万三被朱元璋发配充军,在云南渡过了他的余生。

沈万三在周庄、苏州、南京、云南都留下了足迹。沈万三始终把周庄作为他立业之地;尽管他受到张士诚、朱元璋的封赏,但他不愿离开这块宝地。甚至连自己的子孙都要留在这块富裕之地,不惜重金加以培养,使沈家久盛不衰。

沈万三富得连朱元璋都眼红,但在遭受朱明王朝三次沉重的打击后,又很快衰落了。

第一次打击是在明洪武六年(1373年)前后。据《周庄镇志》记载,“《明史·马后传》洪武时,富民沈秀者助筑都城三分之一,请稿军,帝忍曰:匹夫稿天下之军乱民也,宜诛之。后谏曰,不祥之民,天将诛之,陛下何诛焉!乃释秀,戍云南。”

除沈万三充军云南之外,他的第二个女婿也被流放潮州。在此之前,沈万三除筑洪武门至水西门城墙外。还以龙角贡献,并献有白金两千锭,黄金两百斤,甲士十人,甲马十匹,建南京廊庑、酒楼等。这次打击不仅使沈家失去了沈万三这个当家人,而且富气也减去了大半,可谓人财两空。不仅如此,沈万三当时被捕时,周庄镇上株连甚多,有尽诛周庄居者之说。幸亏镇人徐民望不避斧钺,台御状至京城,才救下周庄全镇老小。

第二次打击是在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洪武十九年春,这次沈万三子沈旺的两个儿子沈至、沈庄(伯熙)又为田赋坐了牢,伯熙当年就死在牢中,后移葬于周庄杏村。这样,从根本上动摇了沈家的基业。

第三次打击是在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奏学文与蓝玉通谋,诏捕严讯,诛连妻女,及其仇七十二家,“洋武三十一年二月学文坐胡蓝党祸,连万三曾孙德全六人,并顾氏一门同日凌迟”,这次沈万三女婿顾学文一家及沈家六口,近八十余人全都被杀头,没收田地,可谓是满门抄斩了。沈万三苦心经营的巨大家业,急剧地衰落了。“沈万三家在周庄,破屋犹存,亦不甚宏大”,沈家大族遭受如此三次沉重的打击,只能家破人亡。

就这样,号称江南第一豪富的周庄沈万三,由兴盛走向了衰落,但他毕竟是一个值得研究和借鉴的人物,他在周庄的遗迹,也使中外旅游者及专家学者深感兴趣。

快船异彩

周庄的摇快船始于清初。顺治年间,江南各地风起云涌,纷纷起兵反清;邻镇陈墓(今锦溪)的秀才陆兆鱼仗义响应,组织抗清水军,日夜操练于周庄、陈墓毗邻的澄湖和明镜荡,顺治二年(1645年)六月,陆兆鱼率师进军苏州,千舟竞发,摇着快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攻占南门,直捣巡抚衙门。凯旋时突遭清军伏击,陆兆鱼只身得脱,隐居为僧。事后,乡亲们为了纪念他,周庄等地每年在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七月十五日举行庙会,在水上进行摇快船比赛。经过悠悠数百年的沿袭,摇快船已成为民间良辰佳节、喜庆丰收、婚嫁迎亲时群众喜闻乐见的大型娱乐活动;农民自备船只、服装、道具、锣鼓,自娱自乐,具有浓郁的水乡风情。

每逢节汛,周庄南湖或急水江等地锣鼓喧天,人声鼎沸,使宁静的水乡变得亢奋了。来自周庄附近农村的数十条花快船竞放异彩。云集在碧波荡漾的水面上。帆樯如林,篙橹对峙。岸上人头攒动,摩肩接踵,观者沉浸在一片喜气洋洋的氛围之中。

如今为了抒发水乡人民的壮志豪情,水乡古镇周庄将摇快船列为民俗风情旅游活动项目,特制了五彩缤纷的花快船,组建了橹手队伍,水乡健儿释放出奇伟磅礴的能量,使情浓意浓的古老民俗风情充满了青春的活力,为古镇旅游开发增色生辉。在表演时,他们豪壮的情怀,奋力的搏击,使快船成了光和影的变幻,中外游客叹为观止。

江南第一古镇——梅村

梅村位于无锡东南六十里处,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古镇,它拥有千年之久的历史。

梅村历史

梅村的名声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至吴地祖先——吴泰伯(或作太伯)。相传3200年前,商周文化在黄河流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农业生产的耕种技术也较前迈进了一大步。当时在陕西渭水流域歧山下周原地方的周太王,有着三个儿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三子季历。泰伯勤奋好学,为人宽厚,孝敬父母,兄弟之间和睦相处。周太王非常喜欢季历的儿子姬昌,想将来让姬昌继承王位。泰伯为了成全父亲的这个愿望,就三让王位带着弟弟仲雍,从中原到了现无锡市郊的梅村。

这段故事在《史记》里有多处记载:“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自号勾吴。”(《史记》卷册一《吴太伯世家》)。因此,梅村又被称作“勾吴古都”。同时,梅村也被誉为江南第一古镇。

泰伯治梅村

泰伯开发了江南地区后,建立了吴国,吴文化从此而产生。为了表示他不再回去继承周太王王位的决心,他开辟荆蛮之地。把黄河流域先进的科学文化和先进经验,传授给荆蛮部落。又总结当地经验,在生产上改“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种了水稻又种麦子,粮食产量大为增加。同时率领当地居民兴修水利,改“以堵为疏”,开挖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条“人工运河”——伯渎港和九条文流、河浜,这大大便利了农田灌溉,又发展了交通运输。由于伯渎港的开凿和“九泾”的开挖,梅里一带旱涝无灾,连年丰收。

泰伯还教民种桑养蚕,饲养鸡鸭猪羊,使江南一带的生产逐渐发达起来。“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就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对当地植桑养蚕的生动描绘。

直至现在梅村的蚕桑事业仍然较为发达,著名于世。又传说现在无锡县梅村镇西北的鸭城桥、猪羊巷即是泰伯当年教民饲养禽畜的遗址。在生活上,泰伯教化乡民改“半生为食”为全熟全食,使人们的体质得到了不断增强。居住条件也有改善,改“搭棚为窝”为建村立巷,把分散的土著居民适当集中起来,建立了著名的江南第一村——荆村,江南第一巷——蛮巷,这对教育群众,组织生产甚为有利。直至现在那里两个村巷。仍以“荆村”、“蛮巷”为名。

泰伯之念

到了唐代元和八年,刺史孟简重浚伯渎,改名孟渎,然百世之后,人民但知伯渎,不知有孟渎,由此可见泰伯之功绩在人民群众中的深远影响。泰伯四十多岁到梅里,教化乡民49年,95岁寿终。由于泰伯尊父三让天下,并在促进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文化交流,开发江南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为世代吴地百姓所爱戴与崇敬。人们为了纪念他,从汉代起,分别在泰伯建吴和开拓的梅村镇,以宅为祠和庙,在铁山上建造了泰伯的墓——皇坟,在惠山建了泰伯殿。

同里隶属于江苏省吴江市,位于太湖之畔,古运河之东,四面临水,八湖环抱(同里、九里、澄湖、沐庄、白砚、叶泽、南星、庞山湖)。镇内河道纵横,桥梁遍布,为太湖十三大景区之一。

同里三多

桥多:同里位于太湖之滨,大运河畔,整个镇区被十多条河道分割为15个小岛,由40多座建于不同年代的古桥所连系,形成街河并行、桥路相通的格局。桥,于是就自然成为同里的代表建筑。

最“旺”的桥:同里的桥以“三桥”,即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最具代表性。同里人有“过三桥”的习俗,取其消灾解难、幸福吉祥之意。“走三桥”是游客不可少的项目,使“三桥”成为同里人气最“旺”的桥。

最“绝”的桥:中元桥又称“赌气桥”,是一座梁式三孔石桥。传说以前有两位财主,一有腿疾,一有眼疾。一天有腿疾的财主说会建石桥,到时另一位便可托他的福,扶着他的桥梁过桥了。有眼疾的一位不服气,于是也盖了一座中元桥,抢先比泰来桥早些落成,故老百姓称它为“赌气桥”。

最富神话色彩的桥:镇上最富神话色彩的是富观桥。在桥的龙门石上,有一幅“桃花浪里鱼化龙”的石雕,传说这鲤鱼在3月桃花水发的时候,欲跳过龙门进入仙界,却于奋力跳跃时被桥上走过的美女分了心,结果鱼头变了龙头,鱼身却保留不变。

此外,还有最“勤奋”的桥——普安桥(又称小东溪桥),最短的桥——独步桥,最老的桥——思本桥等等。

明清建筑多:由1271年至1911年间,镇上先后建成宅园38处、寺观祠宇47座,并有数百户士绅豪府之家。

现全镇仍保存有三谢堂、承恩堂、待御第、五鹤门楼等十多处明代建筑。清代建筑有退思园、耕乐堂、崇本堂、嘉荫堂、务本堂、世德堂、庞氏宅祠、陈去病故居等数十处。

崇本堂:位于富观街长庆桥北逸,坐北向南,面水而筑,主人是钱幼琴,整个建筑分五进,由门厅、正厅、前楼、后楼和厨房等组成。最吸引人的是各种雕刻,庭院有暗喻升官发财的“鲤鱼跳龙门”深浮雕,也有“望子成龙”砖雕。第一进门楼,刻有“崇德思本”四字,寓意德乃世人安身立命之本。自正厅至内宅堂楼共三进,记载《西厢记》、《红楼梦》等家喻户晓的故事。后楼共58幅木雕,以江南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为主,栩栩如生,令人赞叹。

名人雅士多:同里古镇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自宋淳四年至清末,先后出状元1名、进士42名、文武举人90名,还有不少为人熟知的名人雅士。

叶茵:宋代著名诗人,藏书万卷,诗格清矫,作《水竹墅十景》赋其别业景观。

倪瓒:元代著名诗人,至元避兵吴江,寓同里,留下赞美同里田园风光的千古绝唱:“一水东西云窈窕,几家杨柳木芙蓉。”

陈去病:出身于商人家庭,有“江湖任侠之风”美誉,受康、梁维新思想影响,后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革命,是辛亥革命时期的风云人物,也曾参加过中国教育会、拒俄义勇队、中国同盟会等革命团体,组织过“神交社”和“秋社”,是革命文学团体“南社”的创办人之一,历任国民政府参议院秘书、大本营前敌宣传主任、江苏省博物馆馆长等职。

此外还有明代著名造园艺术家、《园治》作者计成,国学大师金松岑,建国初期民进中央副主席,财政部副部长王绍鍪等名人名士。而这些名人名士在各个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至今仍有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