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你最该知道的中国之名城名镇名村
6482000000010

第10章 临海城市——天津

天津市简称津,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渤海西岸,地处海河五大支流汇合处,京沈、津沪两大干线和津蓟线的交会点,为京都门户,华北最大的水陆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

历史沿革

“天津”之名源于明朝,为明成祖朱棣所取,因为时为燕王的朱棣由此渡过海河前往京城,并最终夺取了王位,成为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故为此地起名为“天津”,意思是“天子的渡口”。天津地处渤海湾,是京师的门户所在,故又称“津门”,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于永乐二年(1404年)设卫(明朝的军事建置),称为“天津卫”。

天津文化

佛教文化:隋唐时期佛教文化已传布北疆。唐贞观年间李世民率师远征辽东,奏捷回朝途经直沽,元至正年间,有天竺(印度)僧人海会结庵于城西北海会寺,说明直沽当时的佛教已形成一定气候。明清时期,佛寺香火日炽,城厢内外寺庙多如繁星。

清康熙年间,天津有两位诗僧:一是大悲院的世高,一是海光寺的成衡,结交名士,吟诗作画,传为禅林佳话。近代又出现两位高僧:一是弘一(李叔同),一是倓虚(王福廷),修持谨严,造诣厚重,前者被尊为“南山律宗第十一世祖”,后者被列为“天台宗第四十四世法嗣”,声名远播海内外。因此,天津的佛教文化渊源不容忽略。

妈祖文化:元朝定都于大都(今北京),粮食、布帛皆仰给于江南,为此开辟了海上运输线,漕运文化、妈祖文化伴随而来。直沽是漕运的终点码头,为祝福航行安全,在大、小直沽先后建造了两座天妃宫,古谚有云:“先有天后宫,后有天津城。”天妃即妈祖,传说中的护航“女神”,在“落户”直沽以后,又演化为兼司护佑妇婴包括生儿育女的“子孙娘娘”,后来又被颂为“三津福主”,俨然天津城的保护神了。

曲艺文化:自清代中叶以来,码头周边陆续出现了许多茶馆、书场、戏园,外地伶人纷至沓来,名曰“跑码头”。原来农村的野台子戏班走进城市舞台,评戏、河北梆子等地方戏扎根天津,唱遍北方,因此视天津为“发祥地”。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各种鼓曲走俏津门,名角辈出,为此赢得“曲艺之乡”美誉。

在“康乾盛世”时代,天津文坛欣欣向荣,道光年间,诗人梅成栋编成《津门诗钞》一书,内收元、明、清以来四百多位诗人、三千多首诗作,毓秀钟灵,蔚为大观,堪称天津文坛的诗品总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