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非常梦
6480300000004

第4章 半梦半醒:“活宝”君王卫灵公

初,襄公有贱妾,幸之,有身,梦有人谓曰:“我康叔也,令若子必有卫,名而子曰‘元’。”妾怪之,问孔成子。成子曰:“康叔者,卫祖也。”及生子,男也,以告襄公。襄公曰:“天所置也。”名之曰元。襄公夫人无子,于是乃立元为嗣,是为灵公。

——《史记·卫康叔世家第七》

入选理由:诞生了一个集白痴和圣人于一身的卫灵公公元前496年。一辆金碧辉煌,绘有龙凤的四驾马车从闹市中驰过。羽盖下,左边立着穿着王服的王公,只见他满含笑意地望着身边花容月貌的绝色美女南子。这一大队人马有说有笑,招摇过市,百姓唯恐避之不及。

后面一辆马车上,坐着的是五十六岁的“学术权威”孔子,眼前违礼不雅的情况使得他心如堵石,禁不住摇头感叹:“唉,我未见好德如好色者啊!”第二天,孔子就离开卫国去了曹国……孔子口中这个好色甚过好德的君主就是卫灵公姬元。

历史上为了帝王之位,许多人拼死拼活到底是“黄粱美梦”一场,可有的就“得来全不费功夫”,哪怕他是“扶不起的阿斗”。这样有傻福的“活宝”君王实在不少,卫灵公也是其中一个,他的王位就是因为上面的那个奇梦而得来的。

卫灵公之立

卫国的祖先是周武王同母弟弟姬封,姬封最早被封在“康”,后因商朝灭亡后纣王之子武庚勾结管叔和蔡叔叛乱,叛乱被镇压后,武王就将姬封改封至卫以安抚殷民。虽然卫是周的嫡系大国,可它从来就没有辉煌过,反而是风流韵事等各种荒唐丑事不断。

“历史名人”卫灵公的所作所为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卫灵公在历史上的名气不小,其原因一是其行为既荒唐透顶,又不失大度,既昏庸,又英明;二是和孔子有关,《论语》里面还专门有一章《卫灵公篇第十五》。

前面讲了是卫国祖先康叔托梦给卫襄公,襄公正室姜氏无子,才让生母并不高贵的卫灵公得以顺利继承王位,他在位长达四十二年。据《左传》记载,卫灵公之所以得立,还与“孔成子、史朝同梦康叔”有关。

孔成子梦康叔谓己:“立元,余使羁之孙圉与史苟相之。”史朝亦梦康叔谓己:“余将命而(尔)子(史)苟与孔烝鉏(孔成子)之曾孙圉相元。”史朝见成子,告之梦,梦协。晋韩宣子为政聘于诸侯之岁,婤姶生子,名之曰元。

这个梦讲的是,卫襄公的宠姬婤姶生了姬元。大臣孔成子梦见康叔对自己说:“立姬元为国君,我让你儿子羁的孙子圉和史苟一起辅佐姬元。”史朝也梦见康叔对自己说:“立姬元为国君,我让你和孔成子的孙子圉一起辅佐姬元。”由于两个人的梦相合,卫襄公死后,孔成子即立元为国君,也就是卫灵公白痴 圣人=卫灵公

历史上的卫灵公以淫乱出名,也以善于纳谏闻名。在《刘向新序·刺奢第六》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严寒的冬天,卫灵公下令挖一个大水池。大臣宛春进谏说:“在这么冷的天气进行这样大的工程,恐怕百姓会受不了的,请大王三思。”卫灵公却不解地问:“天气真的很冷吗?”宛春回答:“大王您身穿狐皮大衣,坐的是熊毛垫子,屋子内又是热烘烘的灶台,您当然不觉得冷了。而那些在户外服役的老百姓,穿的是破烂而没有来得及补的衣裳,鞋子也都磨破了,他们确实快冻僵了。”卫灵公此问与后来“白痴皇帝”晋惠帝司马衷听说有人饿死后所问的那句“何不食肉糜?”如出一辙。

如果说卫灵公前面的言行近乎于白痴,那么他后面的言行则类似圣人:卫灵公听了宛春的劝谏后,亲自到外面走了一趟,就立刻下令停工。此时左右大臣说话了:“您下令凿池,不知天寒,而是因为宛春知寒而罢役,是德归宛春,怨归于您。”而卫灵公却回答道:“不然。宛春只是鲁国的匹夫,是我用他的,大家有不知道宛春的,今天就让他们知道。宛春有善举,我有用他的善举,宛春的善举不也是我的善举吗?”所以有评论说“灵公论宛春可谓知君之道矣”。此时的卫灵公,倒是有类似伟大政治家的襟怀大度。

说卫灵公是集白痴和圣人一身,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蘧(qú)伯玉贤达却不被任用,不肖的弥子瑕却因为是卫灵公的“男朋友”而得到重用。卫国的忠臣大夫史鱼多次力谏,卫灵公就是不听。史鱼重病临死,依然对儿子说:“我死之后到时候就在内室治丧吧。我不能成功举荐蘧伯玉,不能成功罢免弥子瑕,说明我不能纠正君王。生前不能正君,死了就不应当在正堂办丧礼。”成语“寿终正寝”里的“正寝”,就是停尸在正堂,以示尊重,史鱼认为自己没有尽忠尽责,没能向君主成功举荐贤人,却任由不肖者当道,所以不配享用正寝。

这个蘧伯玉到底是何方神圣,以至于史鱼 “生以身谏,死以尸谏”?蘧伯玉是个品德高尚、才能突出的人,孔子能瞧得起的不多的几个人,于齐是晏婴,于郑是子产,于卫就是蘧伯玉。孔子先后几次到卫国,多是住在他家。一次,卫灵公跟南子在王宫对坐,突然听见外面的马路上有一辆马车远远驰来,发出很大的震动声;到了王宫门外马车声音变小,这是主人从马车上下来;走过王宫大门以后,马车又恢复了巨大的声响,这是主人又回到了马车上。卫灵公就对南子说这人一定是蘧伯玉。第二天一问,果然如此。南子问卫灵公是怎么知道的?卫灵公说依礼坐车的人经过王宫门外要下车步行。当时已是深更半夜,除了蘧伯玉这样的君子,谁还肯守这个规矩?

卫灵公去吊唁史鱼时,很奇怪为何没在正堂治丧。得知原因后,当即叹道:“是寡人错了啊!先生在世时就一心想推举贤才、罢免不肖,到死都还不懈怠,竟然‘尸谏’,真可以说是忠贞不渝啊!”说完马上把蘧伯玉升为国卿,罢免弥子瑕,把史鱼的灵位迁到正堂,办完丧礼,这才离开。

在蘧伯玉等大臣的治理下,卫国被治理得日益强大。晋国权臣赵简子原本想伐卫,派人到卫国侦视,探子回报说:“蘧伯玉在卫国当政,不可以加兵。” 赵简子马上就取消了攻卫计划。所以《淮南子·泰族训》里称:“璩伯玉以其仁宁卫,而天下莫能危也。”可见,卫灵公虽然不是雄主,却也能做到“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好色之徒

卫灵公在历史上最有名的一点是他的好色。在孔子第二次到卫国时,他见卫灵公没有像武丁之对傅说、周文王之对姜子牙那样以最高礼遇,把自己请到头车里,而是把南子放在头车里,因此感到很失望。于是,和卫灵公打过多年交道的孔子无比郁闷地说出了那句历史上著名的怨言:“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所以当卫灵公向孔子问军队列阵之法时,孔子没好气地回答说:“祭祀礼仪方面的事情,我还听说过;用兵打仗的事,我从来没有学过。”第二天,孔子就离开了卫国。但后来孔子在其他国家四处碰壁,一度连吃饭都成大问题了,这才知道卫灵公的好,再度投奔卫灵公。

卫灵公不仅好女色,更好男色。弥子瑕是卫灵公十分宠爱的漂亮男宠。有一天,弥子瑕听说母亲得了重病。居然目无卫灵公,也不怕遭受断足之刑,连招呼都不打就私自驾着卫灵公的马车出宫去探望母亲。但出乎大家预料的是,当卫灵公得知消息后,非但不怒,反而大声赞叹道:“多么孝顺的人啊,为了母亲甘愿冒这等危险!”还有一次,弥子瑕陪伴卫灵公游园,看见桃子初熟诱人,弥子瑕就摘下一个桃子吃了一口,把剩下的递给了灵公。灵公几口便将桃子吃下肚,还洋洋得意地说,弥子瑕是怕桃子不够熟,所以先替他尝尝是否酸涩,此举乃是关心的表现。后来“私车”、“分桃”就成为同性恋的代名词。

然而伤心总是难免的,美人还有迟暮时。当弥子瑕年老色衰,被卫灵公疏远时,以前的那些行为就成为卫灵公对他秋后算帐的证据——这个家伙,以前居然不请示就敢狗胆包天私驾我的专车出宫,还把吃剩不要的桃子塞到我手里……得,好坏都是卫灵公说的,弥子瑕自然完蛋了。

关于弥子瑕之败,还有一个“灶君之梦”的故事。弥子瑕和宦官雍疽因受卫灵公宠爱,两人就联合起来蒙蔽卫灵公,使下情不能上达。有个杂技艺人就在表演完毕后借机对卫灵公说:“前几天,我梦见了灶君,现在果然见到君王了。”卫灵公听了愤然作色说:“胡说八道!我听说,梦见太阳,就会见到人君。现在你说梦见了灶君就见到了我,真是岂有此理!”艺人巧妙地回答说:“太阳普照大地,任何东西也遮蔽不了。而在灶口烧火,有人遮住了火,后面的人就烧不到火。我现在很怀疑,有人也像在灶口遮火一样蒙蔽君王啊,因此我梦见了灶君就见到了君王您啊。” 之后,恍然大悟的卫灵公就罢免了雍疽和弥子瑕,而任用了司空狗。

除了弥子瑕,卫灵公还有一个男宠,就是宋国逃来的美男子大夫公子朝。南子本来就是宋国的公主,还待字闺中时就和公子朝私通,嫁给比她大近三十岁的卫灵公后,又与弥子瑕通奸。公子朝因政治斗争失败逃亡到卫国,因姿容出众受到卫灵公的宠爱做了大夫,并和老情人南子藕断丝连,同时还与卫灵公的母亲太夫人有“不正当男女关系”,这就在卫国引发了一场动乱。

据《左传·定公十四年》记载:卫灵公为夫人南子召公子朝约会于洮。太子蒯聩到齐国去的路上,经过宋之野,田野里的人唱到:“既然已经满足了你们的母猪,何不归还我们那漂亮的种猪(公子朝)?”太子蒯聩闻言羞愧难忍,回国后就与戏阳速合谋乘上朝之机杀南子,但关键时刻戏阳速却怜香惜玉后悔了。太子数次目示他下手,被南子发觉,恐惧之下就大呼:“太子欲杀我!”灵公大怒,还“执其手以登台”,救了她一命,太子却不得不逃亡到宋国去,天下居然还有这样的父亲和君王!

卫灵公对南子虽是“君王肚里能撑船”,但对方却不这样想,因为做贼心虚,公子朝心中恐惧,就和齐豹、北宫喜等作乱,发动宫廷政变将灵公赶出国境;卫灵公这才如梦初醒,赶紧打复国的主意。

但,更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还在后头。灵公复位后,卫灵公竟以母亲思念媳妇的理由将一起出逃公子朝跟南子又召回了卫国卫灵公和孔子

行事如此搞笑的卫灵公和一代圣人孔子的关系,可用一句话形容,那就是“剪不断,理还乱”。

卫灵公三十八年(公元前495年),孔子第一次来卫国时,卫灵公立马就给了他不低的“奉粟六万”大手笔待遇,但一听到有人说孔子的坏话,就起了疑心,派人带着武器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孔子受到威胁,只得带着弟子一起离开。第二次是因为孔子见不惯卫灵公好色超过了好德而离开。第三次离开是因为已经垂垂老矣的卫灵公对政事不是那么关心了,而孔子还壮志未酬,想“老有所为”。一天,卫灵公和孔子两个人一起边晒太阳边聊天时,正好一只大雁从天空中飞过,卫灵公就抬头紧紧盯着大雁,把孔子搁在了一边置之不理。孔子知道卫灵公不可能再用自己了,非常伤心,就第三次离开了卫国。不久,卫灵公就死了。

尽管如此,孔子还是比较瞧得起卫灵公的。毕竟,走南闯北这么多年,再没有第二个君主会在见到他第一面就问他在鲁国的俸禄是多少,并给他同样“奉粟六万”的高薪、给他亲自郊迎的待遇的。

《论语·宪问篇》里记载,孔子说起卫灵公的昏庸,季康子就奇怪地说:“既然如此,他为何没有败亡呢?”孔子解释说:“有仲叔圉接待宾客,祝鮀管理祭祀,王孙贾整治军队,有这样的人才怎么会败亡呢?”和刘邦重用张良、萧何、韩信三杰得天下类似,因为有此三位能臣,所以卫灵公在位多年基本上能够高枕无忧得到善终。

《说苑·尊贤篇》中,鲁哀公问孔子:“当今之时,君子谁贤?”孔子回答:“卫灵公。”哀公说:“我听说他和姑姊妹乱交。”孔子说:“臣观于朝廷,未观于家里。灵公之弟公子渠牟,其智慧足以治千乘之国,其信义足以守之,而灵公爱之。有士王林,国有贤人,必推荐之。如不能用,就退而与他分其俸禄,而灵公尊之。又有士庆足,国有大事,则进而治之,无不成功,而灵公悦之……臣是以知其贤也。”

孔子认为卫灵公一是注意到了朝廷之公与闺门之私的区别,二是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疏,唯贤是举。看来虽然孔子曾因为卫灵公好色甚过好德之举愤而离卫,但就事论事还是颇见公允的。

卫灵公就是这样一个半梦半醒、毁誉参半的“活宝君王”。能够得到孔子这样的高度赞誉,他如地下有知,恐怕也会笑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