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时尚中西医皮肤美容技术
6475100000018

第18章 头面部损容性皮肤病

一、雀斑

雀斑为黑色素增多而形成的淡褐色米粒大小的斑点,好发于面部,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本病中医称为“皯曾”、“面皯”。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引起雀斑的病因,一般认为与遗传有关,有的患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因此具有家族性,父母一方面有雀斑,子女发生雀斑的机会约为1/2.有时可见到两代在同一部位发生雀斑。中医认为本病多因禀赋不足,肾水不能上华于面,日久火郁而发为斑,或腠理不密,卫外失固,风邪外搏,客于皮肤而致。另外由于本病与日晒有关,也有人认为雀斑是一种物理性光损伤性皮肤病。

(二)临床表现

本病多见于女性,常自4~5岁开始,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多,至青春期时达到高峰,到老年又逐渐减轻,皮损为点状色素沉着斑,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一段直径在0.5cm以下,多为针头到米粒大,淡褐到褐黑色。斑点均狐立存在而不融合。最常见于面部,特别是鼻和两颊,重者可累及颈部,手背及前臂伸侧甚至胸、背、四肢,但不发生于非暴露区。夏季斑点数目增多,色加深,冬季相反,无任何自觉症状。

(三)治疗

1.西医治疗

(1)内治:口服维生素C和维生素E,可达到祛斑的作用。

(2)外治:本病以外治为主,可采用药物局部点涂,可用棉球蘸2%的柠檬溶液和3%的氧化氢水溶液,再点2~3滴氨水,每天往脸上搽3次,效果不错。冷冻疗法治疗雀斑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治愈率达99%以上。其方法是将零下196℃的液氮,接触喷到雀斑上,7~10天后雀斑脱落,而且不留痕迹。亦可应用高频电及普通CO2激光治疗和高科技Q开关激光治疗,此外还有光子嫩肤治疗。

(3)其他:

①将茄子切成片,每天擦于雀斑处3~5次,10天为一个疗程。

③每天喝一杯西红柿汁或常用西红柿,对祛斑有较好的作用。因为西红柿中含有丰富的谷胱甘肽,谷胱甘肽可抑制黑色素,从而使沉着的色素减退或消失。

③洗脸时,在水中加1~2汤匙的食醋,有减轻色素沉着的作用。

④将鲜明萝卜劈碎挤汁,取10~30ml,每日晚上洗完脸后涂抹,待干后,洗净。此外,每日喝1杯胡萝卜汁,可美白肌肤。

⑤将柠檬搅汁,加糖水适量饮用。柠檬中含有大量维生素C、钙、磷、铁等。常饮柠檬汁不仅可美白肌肤,还能使黑色素沉淀,达到祛斑的作用。

⑥香菜水:带根香菜适量,洗净加水煎煮,用菜汤洗脸,久用见效。

⑦冬瓜瓤汁:鲜冬瓜瓤适量,捣烂取汁液涂患处,每天2次。

⑧樱桃汁:鲜樱桃适量,绞汁涂患处,每日2次,有消除雀斑的作用。

2.中医治疗

(1)内治:本病一般不需内治,伴明显肾阴不足者,治宜滋阴降火,方用知柏地黄汤加减。

(2)外治:

①杏仁泥:杏仁30g(捣烂),鸡蛋清适量,二者调匀,每晚睡前涂擦患处,次晨用白酒洗掉,直至斑退。

②将白茯苓研末,加白蜂蜜调合,每夜敷之,可以连敷7日。

③将黑牵牛研末,用鸡蛋调合,夜间敷,白天洗,以3~5次为宜。冬瓜子去皮取仁,并与桃仁等分研细末,与上等蜂蜜混合成膏状,每晚睡前可涂于雀斑处,第二天清晨洗去,持续一段时间,对雀斑的消失有些效果。

④雀斑方:白僵蚕、细辛、黑牵牛,取以上三味药各等分,去杂质,黑牵牛研碎去壳,三药共研细末,每晚临睡洗脸时以粉涂面,20分钟后用温水洗净。

⑤时珍正容散:猪牙皂角30g,紫背浮萍30g,白梅肉30g,甜樱桃枝30g,鹰矢白9g。上药共研细末,鲜乳汁或水调为糊,搓面上,良久,以温水洗面。每日1~2次。

⑥玉肌散:绿豆250g,滑石、白芷、白附子各6g。共为细末,和匀。每日取10g左右,温水调,擦洗患处,再涂润肌膏。

⑦润肌膏:当归15g,紫草3g,麻油120g。上同熬,药枯滤清,将油再熬,加黄蜡15g,化尽,倾人碗中,顿冷。搽擦患处。

⑧五妙水仙膏:75%酒精消毒皮肤及擦去局部皮脂后,用消毒牙签将五妙水仙膏点在皮疹上,干后再点,反复2次,至皮疹周围皮肤出现潮红,用蘸有生理盐水的棉签抹去药物,再用砂石针轻轻地把雀斑皮疹剔除,最后扑珍珠层粉于伤口。4~7日后痂皮自行脱落而愈。勿强行撕拉,以免遗留疤痕。

(3)针灸:

①针刺疗法:主穴取迎香、印堂或神庭、巨阙。配穴取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得气后施以平补平泻手法3~5分钟,然后接G6085电麻仪,频率采用疏密波,电量适度,逐渐递增,每日30分钟,隔日1次。

②温针搔灼疗法:患者平卧,常规消毒,将火针置于酒精灯上烧热,以针尖温热为度,迅速准确地搔灼病灶局部,以雀斑完全消失为宜。根据患者雀斑数目多少,分期治疗。术后保持创面清洁,以防感染。

③耳针疗法:选取内分泌、面颊、交感、肾上腺、肺、肾等区域,每次选2~3个穴位,双耳埋针,隔周1次。

④艾灸疗法: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穴位,距离皮肤表面约2厘米左右,时间10~20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每日或隔日l次,10次为1疗程,症状好转后,改为每周1次。

(四)预防与调护

春夏季天气炎热时,避免日晒。

(五)审美评价

雀斑多与遗传因素有关,虽临床上无自觉症状,但因其面部散在性淡褐色或深褐色斑点的出现,损害患者容貌的外观美,从而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女性渴望迅速消除斑点。雀斑的临床治疗以斑点消退,恢复皮肤的本色为目标。目前多采取外用腐蚀或剥脱治疗,但l~2年后,多易复发。故外治后应坚持涂抹护肤霜、避光剂,以减少复发。

二、黄褐斑

黄褐斑,亦称肝斑、蝴蝶斑,是一种常见的色素沉着性疾病。黄褐斑多与内分泌,特别是性激素失调有关,最常见于生殖活动期的妇女。与中医文献记载的“面尘”、“黧黑斑”等相似。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不清,常认为与内分泌功能改变有关。见于妇女妊娠期或口服避孕药者及其他因素。面部色素沉着可能是由于雌激素与黄体酮联合作用,刺激黑色素细胞,而孕激素促使黑素体的转运和扩散,增加了黑色素的生成,促使色素沉着。也见于慢性胃肠疾病、肝病、结核、癌瘤、恶性淋巴瘤和慢性酒精中毒等。长期应用某此药物如苯妥英钠、冬眠灵、避孕药均可发生黄褐斑。此外,强烈的日晒、化妆品的应用也可诱发黄褐斑。黄褐斑也见于未婚、未孕的正常女性或男性,其原因不明。如果饮食中长期缺乏谷胱甘肽,可使皮肤内的酪氨酸酶活性增加,而酪氨酸在酪氨酸酶的作用下形成多巴醌,进而形成多巴素,发生色素沉着,引起了蝴蝶斑。

(二)临床表现

女性多见,尤其好发于育龄期妇女,男性也可发生。皮损常对称分布于面部,以颧部、颊部及鼻、前额、颏部为主,一般不累及眼睑和口腔粘膜。表现为淡褐到深褐色的色素斑,边缘清楚或呈弥漫性,局部无炎症及鳞屑,也无自觉症状。其色素随内分泌变化、日晒等因素可稍有变化,部分患者分娩后或停服避孕药后可缓慢消退,但大多数患者病程难于肯定,可持续数月或数年。

(三)治疗

1.西医治疗

(1)内治:

①口服或静注大量维生素C,每日1~3g,维生素E与维生素C合用有协同作用。

②茶多酚(商品名:亿福林)口服0.2g,每日3次。茶多酚为茶叶提取物,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可能是结构中的羟基氢起作用。

(2)外治:

①使用脱色剂:氢醌类制剂:3~5%氢醌霜、10~20%氢醌单苯醚霜、3%对苯二酚单丙酸脂及2,6叔丁基对苯酚霜,局部外用可有效。

②维甲酸制剂的使用:用0.1%维甲酸、5%氢醌、0.1%地塞米松放入亲水性软膏或配入等量丙二醇酒精溶液中(溶液必须新鲜配制)。每日外用2次,治疗开始时常有红斑刺激现象,约4~6周后可使色素明显减退。

③2~5%双氧水外擦也可脱色。

④遮光剂的使用:在治疗黄褐斑时,合并使用遮光剂以加强疗效。遮光剂可防御紫外线光和可见光,从而保护皮肤免受损伤及防止色素沉着。如对氨基苯甲酸(PABA),易吸收中波紫外线(280~320nm)。以5%对氨基苯甲酸的50~60%酒精溶液最有效,注意可引起过敏。目前已用于临床。水杨酸苯酯(又名萨罗,Salol):常配成10%乳膏外用。二氧化钛:5%二氧化钛霜剂外用,有防晒斑的作用。

⑤抗皮肤衰老剂的使用:如1%维生素E霜:外用维生素E能抑制自由基诱导的脂质过氧化,防止皮肤衰老和色素沉着。15%沙棘乳剂:是由沙棘果实中榨取的一种混合植物油加乳剂基质混合制成。沙棘内含维生素C、E、β-胡萝卜素及多种氨基酸,具有抗衰老和减轻色素沉着作用。

⑥皮质类固醇激素外用。

(3)其他

①局部可以使用祛斑面膜粉、果酸类的护肤品、祛斑增白露、含熊果甙成分的产品均可使用。

②食疗:我国南方民间常用丝瓜络来治疗肝斑或汗斑等色素沉着性皮肤病。用丝瓜络配以僵蚕、白茯苓各10g,珍珠母20g,玫瑰花3朵,红枣10枚,组成消斑食疗汤,每日1剂,一般10天即可见效。在饮食方面,应少食咸鱼、咸肉、火腿、香肠、虾皮、虾米等腌、腊、熏、炸的食品,少吃葱、姜、辣椒等刺激性食品,多摄取新鲜水果、蔬菜和具有消退色素作用的冬瓜、丝瓜、西红柿、土豆、卷心菜、花菜、鲜枣、山楂、橘子、柠檬、豆制品和动物肝脏等,这些食品对消除黄褐斑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2.中医治疗

(1)内治

肝郁气滞型:治宜舒肝理气,方用逍遥丸加减;肾阴不足型:治宜滋阴补肾,方用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等加减;血瘀型:治宜活血化瘀,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脾虚型:治宜健脾益气,活血化瘀以二陈汤和四君子汤加减。

(2)外治

①五白消斑膏:白及、白附子、白芷各6g,白蔹、白丁香各4.5g,密佗僧3g。以上诸药共研细末,每次用少许药末放入鸡蛋清调成稀膏。晚睡前先用温水浴面,然后将此膏涂于斑处,晨起洗净。

②紫草洗方:紫草30g,茜草、白芷各10g,赤芍、苏木、红花、厚朴、丝瓜络、木通各15g。加水2000~2500ml,煮沸15~20分钟,外洗湿敷。

(3)针灸

①毫针法:在黄褐斑区域内取鱼腰、太阳、阳白、地仓、下关等穴,每次选3~4穴,施平补平泻法,留针20分钟,每日1次,连续7次为1疗程。

②耳针法:取耳主穴肾、肝、脾、内分泌,配穴在前额区,配上星、阳白,颧颊区配颊车、四白,鼻背区配印堂、迎香,上唇区配地仓。施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其间行针3~5次,2~3天针刺1次,15次为1疗程。

③拔罐法:取大椎、身柱、神道、至阳、筋缩、命门。方法:常规消毒后,取三棱针点刺穴点,立即用火罐拔之,约经5~10分钟后去罐,用棉球将血渍擦去,3日1次,连续7次为1疗程。

④耳血压豆:主穴:缘中、内分泌、心、肺、大肠、面颊。配穴:肾虚及妊娠者加内生殖器、肝、肾,血瘀者加肾上腺、风溪、交感,肝郁气滞加皮质下、肝、胆。两侧穴位交替。

(四)预防与调护

不要长时间在阳光下曝晒,如果怀疑黄褐斑是某些药物及化妆品引起的,应该停用。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少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积极治疗慢性肝肾疾病、纠正月经不调,调节内分泌功能障碍等。情志保养方面: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分忧虑和过劳,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心态。

(五)审美评价

皮肤以白里透红及色泽均匀为美,而黄褐斑却在面部出现褐黄色斑片,严重影响美貌。黄褐斑虽在体表,实则是内分泌失调或多种疾病表现于外的一种信号,故应内外兼治,标本同治,方能收到较好疗效。对于目前社会上流行的各种剥脱术应持慎重态度,剥脱术可以较快地达到祛斑增白的效果,但往往是暂时的,治疗失误反而会导致色素沉着更深,或毛细血管扩张、红脸、表皮变薄、皮肤失去弹性甚至留下瘢痕等恶果。所以黄褐斑治疗应在内调的同时辅以防晒和适度的脱色等外治方法,才有望获得根治,彻底恢复皮肤的色泽美。在外治时还要注意防止色素脱失,不要出现黑斑变白斑的医源性损害。

三、血管瘤

血管瘤是一类发生于人体血管及其附属结构组织的良性肿瘤,主要表现为病损区血管的数量,结构及功能的显著异常。多在出生时或生后不久出现。与祖国医学记载的“血瘤”相似。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人体胚胎发育过程中,特别是在早期血管性组织分化阶段,由于其控制基因段出现小范围错构,而导致其特定部位组织分化异常,并发展成血管瘤。也有学者认为,在胚胎早期(8~12月)胚胎组织遭受机械性损伤,局部组织出血造成部分造血干细胞分布到其它胚胎特性细胞中,其中一部分分化成为血管样组织,并最终形成血管瘤。

(二)临床表现

1.鲜红斑痣

又名毛细血管扩张痣或葡萄酒样痣,表现为一或数个暗红色或青红色斑片,边缘不整,不高出皮面,压之易褪色,头颈部多见、常在出生时出现,可随人体长大而增大,发生于枕部及额部或鼻梁部者可自行消退,较大或广泛的病损常终身持续存在。

2.毛细血管瘤

又名草莓状痣,表现为一个或数个鲜红色、柔软、分叶状肿瘤,压之不褪色。好发于头颈部,通常不在出生时出现,而是在出生后数周内出现,数月内增大,生长迅速,甚至可达数厘米。大多在1岁以内长至最大限度,以后可自行退化,数年内可完全或不完全消退。

3.海绵状血管瘤

损害一般较大,自行发生,在原有毛细血管瘤处发生或位于皮下,呈圆或不规则形,可高出皮面,呈结节状或分叶状,边界不太清楚,质软而有弹性,多呈淡紫或紫蓝色,挤压后可缩小,表面皮肤正常或与肿瘤粘连而萎缩。出生时或生后不久发生,好发于头皮和面部,可累及口腔或咽部粘膜。

4.混合血管瘤

以上种类同时存在。

(三)治疗

1.西医治疗

(1)内治

在血管瘤快速生长阶段可口服皮质类固醇激素。

(2)外治

①手术切除,适用于较大的血管瘤。

②冷冻治疗,液氮冷冻。根据血管瘤的大小和形状,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③放射性同位素治疗。

④硬化剂治疗,适用于小血管瘤,常用硬化剂为5%鱼肝油酸钠溶液或1~10%柳酸盐溶液。

⑤激光治疗:铜蒸气激光及氩离子激光对鲜红斑痣效果较好。

(3)其他

①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指在“X”线透视机导引下将动静脉导管导入血管瘤部位,然后将栓塞剂注入瘤体,让其产生无菌性炎症,以期达到使瘤体血管闭塞作用。

②血管瘤铜针疗法。

③血管瘤超声高能电生化效应场治疗。

④皮质激素:瘤体增大不适宜手术者,可用醋酸强的松龙局部注射,每周1~2次,缩小后减量。

⑤光敏激光疗法(又称光动力激光疗法),是先将光敏剂注入患者血管中,然后用黑光灯或长波段激光照射血管瘤区域。光敏剂激活后产生光化学反应并导致血管瘤部血管内膜及间质出现光性过程,使血管管腔闭塞,以达到治疗目的。

2.中医治疗

(1)内治

本病为气滞血瘀证,治宜活血化瘀,行气通络。方用活血散瘀汤加减。

(2)外治

瘤体较小者,可外敷五妙水仙膏。

(3)针灸

电针微创疗法治疗血管瘤:根据电生物化学电场形成的原理,合理插布特制金属电极针于应治疗的血管瘤组织区,然后连接BK9系列电化学治疗仪通电后进行治疗。

(四)预防与调护

有的血管瘤触碰后易破溃出血,因此要注意保护。出血时可无菌加压包扎。

(五)审美评价

血管瘤一般为良性,但随年龄增长而影响局部美观,或向周围增长挤压邻近组织而影响生理功能。面部血管瘤,常使面部变形,局部肿胀,颜色改变,影响美观。临床治疗要求迅速有效地消除血管瘤,无明显的疤痕,无畸形、功能障碍等后遗症,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四、太田氏痣

太田氏痣又称褐青色痣,这是由于它呈淡青、淡褐或蓝黑色的缘故。它常在眼周及一侧面部发生,巩膜有时也有同样色斑。它和其他的色素痣一样,均为先天性疾病之一。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本病是由于胚胎时期一些色素细胞向表皮移动的过程中,没能穿过表皮与真皮之交界处而停留在真皮所引起的。

(二)临床表现

太田痣多发生于青少年,其中50%是先天性的,女性多见,占发病率的80%。表现为限于面部一侧的淡青、淡褐、或蓝黑色斑,面积可达5平方厘米或更大,成年后皮损很少自己消失,也很少恶变。

(三)治疗

1.西医治疗

(1)内治

本病尚无有效的内治方法。

(2)外治

①冷冻治疗。

②磨皮术或植皮。

③红宝石激光治疗。

2.中医治疗

尚无特效疗法。

(四)预防与调护

保持心情舒畅,夏季注意防晒。

(五)审美评价

发于面部一侧,俗称“阴阳脸”,严重影响面部、眼部美容,治疗后要求不留瘢痕,不复发。

五、黑变病

黑变病是发生在以面部为主的灰褐色色素沉着病,多见于中年妇女,属中医“黧黑斑”范畴。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皮肤黑变病可由使用粗劣化妆品引起,或是长期接触石油类或润滑油有关,或是内分泌紊乱,妇女卵巢机能障碍所致。

(二)临床表现

表现特点为:不对称的黑色或黑褐色的色素沉着斑块。如Riel黑变病,开始时长斑的部位有些发红,以后逐渐变为暗褐色及青灰色。席瓦特氏异色症则多见于中年妇女,特点是皮肤黑变处同时有毛细血管扩张及色素脱失的白斑,色斑形同网状,往往大片出现。焦油性黑变病,开始时可出现红斑,轻微痒感,继之出现色素沉着,大多数则伴有明显的毛囊角化,以后则色素沉着呈弥漫性,还可见表皮萎缩及毛细血管扩张,或伴见痤疮。妇女颜面黑变病开始时瘙痒、潮红,随后逐渐出现黑色色素沉着斑。

(三)治疗

1.西医治疗

(1)内治

维生素C,每日1~3g,静脉点滴,或长期口服。亦可服用维生素B族及烟酸、甲状腺素片。

(2)外治

外用3%氢酮霜,或5~10%自降汞霜。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如肤轻松等也有效。

(3)其他

黑红糖20g、鲜牛奶15ml,加热溶化搅拌令匀,涂于脸上,10~15分钟再以清水洗净,每天1次,连用30~50次见效。

2.中医治疗

(1)内治

脾虚证治宜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肾虚证治宜养血益肾,调和气血,方用六味地黄丸加减。亦可长时间口服六味地黄丸合逍遥丸。

(2)外治

①生白术100g,经年陈醋200ml,放于密闭容器中(忌铁)浸泡1周后,局部涂搽1日3次,较长时间使用有较。

②牙皂、绿豆粉、花粉、白附子、僵蚕、藁本、防风、白薇、白芷、香薷、山奈、甘松各25g碾磨为极细末,每日晨起洗完脸,以5份香脂、1份药末的比例调涂于面,有良好效果。

③针灸:主穴取迎香、印堂或神庭、巨阙。配穴取合谷、足三里、三阴交,每日30分钟,隔日1次。

(四)预防与调护

在治疗的同时,还要注意病人的生活要有规律,心情要愉快,尽量避免情绪的过大波动,并注意多食高蛋白和高维生素的食物。

(五)审美评价

皮肤以白里透红及色泽均匀为美,黑变病却在面部出现色素沉着斑,严重影响女性美容,有时还是某些肝肾疾患的信号,对于目前社会上流行的各种剥脱术应持慎重态度,剥脱术可以较快地达到祛斑增白的效果,但往往是暂时的,治疗失误反而会导致色素沉着更深,皮肤失去弹性甚至留下瘢痕等恶果。

六、汗管瘤

汗管瘤又称汗管囊瘤或汗管囊肿腺瘤。是表皮内小汗腺导管的一种腺瘤。部分患者有家族史,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遗传,多见于女性。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因本病多见于女性,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常在青春期出现或显著增多,妊娠期、月经前期或使用女性激素时皮疹增大。女性多于男性2倍。故考虑与内分泌有关。

(二)临床表现

呈肤色、淡黄色或扁平的小而硬固的丘疹,大小1~3cm,皮损密集而不融合。常对称分布于下眼睑,亦见于前额、两颊、颈部、腹部和女阴。慢性病程,很少自行消退,常无自觉症状,发生于女阴者常可伴剧痒。有的病人在夏季因出汗困难有瘙痒或灼热感。

(三)治疗

1.西医治疗

(1)内治

无特效疗法。

(2)外治

微波治疗、二氧化碳激光凝固碳化、药物剥脱或冷冻。

2.中医治疗

(1)内治

无特效疗法。

(2)外治

可用五妙水仙膏外涂。

(四)预防与调护

汗管瘤的生成不能完全预防,夏季尽量避免汗出。

(五)审美评价

汗管瘤本身虽然不大,不痛不痒,也不会发生癌变或其它变化,但是由于常长在眼周,因而十分影响美观。治疗后应以不留疤痕和色素沉着为目的。

七、斑秃

斑秃是一种骤然发生的局限性斑片状的脱发性毛发病。少数严重患者可累及眉毛,胡须,腋毛,阴毛等,全部脱光称普秃。中医称为游风、鬼剃头、鬼舐头。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精神神经因素,是诱发性原因,这类患者伴有失眠梦多,或精神受到某些刺激、精神紧张等。另外与内分泌障碍,内脏疾患有关,由于血管运动中枢机能紊乱,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失调,引起患部毛细血管持久痉挛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二)临床表现

初起为一个或数个边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脱发区,直径约1~2cm或更大。脱发区的边缘处常有一些松而易脱的头发,有的已经折断,近侧端的毛往往萎缩。脱发现象继续增多,每片亦扩展,可互相融合形成不规则形。如继续进展可以全秃。严重者眉毛、睫毛、腋毛、阴毛和全身毳毛也都脱落,即为普秃。脱发也可停止,此时脱发区范围不再扩大,边缘毛发也较牢固,不易拔出,经过若干月,毛发可逐渐或迅速长出。

(三)治疗

1.西医治疗

(1)内治

①若有明显的精神因素,可给与镇静剂。

②口服胱氨酸、维生素B族及维生素E。

③对全秃或普秃者:强地松口服,每日15~30mg,以后逐渐减量,须服用3个月。

(2)外治

①激素外用及皮损处去炎松混浊液皮内注射,每次0.2~1ml,加等量0.5%普鲁卡因溶液,每周1~2次。

②米诺地尔外用。

③理疗:光化学疗法,氦氖激光等。

④紫外线照射。

(3)其他

除去可能找到的诱因,消除患者思想负担,树立治愈的信心。

2.中医治疗

(1)内治

补肾、祛风、养血为治则,常用养血生发胶囊,神应养真丸,二至丸等。

(2)外治

①刺激局部引起充血的药物如斑蝥酊、辣椒酊。

②虫草100g加白酒400g,浸泡1周后外搽。

③制首乌10g,川椒5g,白酒250g,泡后搽,1日3次。

(3)针灸

①针刺法:取穴百会、风池、太渊、阿是穴,毫针刺,补泻兼施,每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10次为l疗程。

②皮肤针法:选穴阿是穴,轻叩患部,潮红即可,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③艾灸法:选穴阿是穴,用艾条在患部熏灸,至皮肤微呈红晕时为止。

(四)预防与调护

均衡膳食,缓解压力,保持头皮清洁,按摩头皮。

(五)审美评价

发病迅速,治愈时间长而慢,轻者呈斑状脱发,重则呈全秃,此病虽无致命危险,但因影响美容,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精神痛苦。临床治愈不仅要求生出秀发,还要求不复发。

八、脂溢性脱发

脂溢性脱发(简称脂秃),又称雄激素性秃发、弥散型秃发、男性型秃发、常见型秃发、遗传性秃发等。它是在皮脂溢出的基础上引起的一种秃发,多发生于成年以后。中医称之为“蛀发癣”和发蛀脱发。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脂溢性脱发的真正原因,目前尚不清楚,有人认为与雄性激素的敏感性增加或过多有关。皮肤分泌旺盛引起的毛囊口角化过度,从而影响毛囊的营养,致毛囊逐渐萎缩、毁坏引起秃发。与遗传因素、年龄、环境等均有一定关系。此外,睡眠失调及精神因素也是引起脂秃的重要原因。

(二)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为患者皮脂溢出旺盛,常伴有头屑增多,头皮油腻,瘙痒明显。多发生于皮脂腺分泌旺盛的青壮年。患者一般头发细软,有的还伴有头皮脂溢性皮炎症状。开始逐渐自头顶部脱发,蔓延及额部,继而弥漫于整个头顶。头皮油腻而亮红,结黄色油性痂。脂溢性脱发是一种永久性脱发,有些男性在发育后,即开始出现脱发,进而头发油腻发亮,头皮屑慢慢增多,经常出现奇痒,有时头发干枯无光泽,只要用手抓一抓,头发就会脱落,特别是两侧额角还会发生慢性弥漫性脱发。

(三)治疗

1.西医治疗

(1)内治

①那雄胺(保法止)口服。

②安体舒通每日40~60mg,连续1~6个月。

(2)外治

①2~4%黄体酮酊外用。

②皮质类固醇制剂外搽。

③1%敏乐啶霜或溶液外用。

(3)其他

①毛发移植。

②激光生发梳梳头。

2.中医治疗

(1)内治

风热者治以凉血消风,选用凉血消风散;湿热者,治宜清热利湿,方选萆薢渗湿汤;肝肾不足者,以补益肝肾为治法,选用七宝美髯丹加减。

(2)外治

生发酊外搽。生发酊组成:鲜侧柏叶(包括种子及带叶的枝)350g,丹参、桂技各100g,生姜、葱白各160g,生半夏80g,蛇床子40g,明矾10g。

(3)针灸

①主穴:防老(百会后1寸)、健脑(风池穴下0.5寸)。配穴:两鬓脱发者加头维,瘙痒者加大椎,油脂多者加上星穴。得气后留针20分钟,起针时施以雀啄,隔日1次。

②百会、头维、生发穴(枕下旁线)为主治疗。

(四)预防与调护

脂秃患者应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应少食动物脂肪、甜食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除饮食及药物治疗外,生活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调整胃肠功能,治疗慢性消耗性疾病,增强体质,保持情绪稳定,精神愉快,心情舒畅,均对促进头发生长有重要作用。

(五)审美评价

脱发先从两额角、前额和头顶中间开始,继而弥漫于整个头顶,症状严重者脱发区变得油光发亮,剩余的头发变得细软枯黄,严重影响美容。临床治疗后不仅要求不再继续脱发,皮脂分泌减少,而且重新生出新发。

九、少白头

年少时毛发全部或部分的变白称为少白头。中医称为“须发早白”。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少年白发可分先天性与后天性两种。先天性白发与遗传或与头发的色素减少或缺乏有关,后天性白发则可能与精神创伤、情绪激动、较长时间的悲观抑郁有关。

(二)临床表现

青少年出现白发或白发增多,部位多局限在两鬓部。起初头发少数散在性稀疏白发以后逐渐或突然增多,一般是分散存在,亦有部分是成束变白。无自觉症状。部分有家族史。

(三)治疗

1.西医治疗

(1)内治

可试服胱氨酸、维生素B族。

(2)外治

无特效疗法。

(3)其他

如果为了美容化妆可进行染发,但要注意染发水过敏。

2.中医治疗

(1)内治

①取霜桑叶或鲜桑叶500g,除去梗茎,研末;另取黑芝麻250g,炒熟研末。二者加白糖调匀,或制成大蜜丸。早晚服可使白发转黑。

②用清水浸泡桃仁约3天,然后取掉外皮,放入白糖水中煮成桃仁糖每日两次,每次8~10粒,连服2~3个月。

③将首乌、当归、女贞子、菟丝子、旱莲草等量混均,碾碎后制成10g重的蜜丸,每日3次,每次1丸,连服3月。

(2)外治

①60%酒精100ml,侧柏叶40g,浸泡7天,此后用其药液擦头皮,每日2~3次,连用2~3个月。

②用中药当归、干松、石膏、滑石、酸石榴皮、母丁香、白檀香、没石子、白及等药,研末,用米醋调成膏状,涂于头发上,用荷叶包紧,次日早晨洗去黑色。用此方可以染发。

(3)针灸

选取百会透双侧太阳穴,神庭透上星穴,风府透哑门穴,双风池透风池穴,采用快速进针和快速捻转法。

(四)预防与调护

保持乐观,加强营养,按摩头皮,勤于梳头。

(五)审美评价

每个人都渴望有一头乌黑亮泽的秀发,尤其是爱美的年轻人,而白发的早生无疑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严重影响视觉美感,临床美容治疗应减少白发的发生,或采用染发等掩饰。

十、痤疮

痤疮是发生于颜面、胸背等处的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其特点是多发生于青年男女,丘疹如刺,可挤出白色碎米样粉汁。相当于中医的粉刺。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发病主要与雄激素、皮脂分泌增多、毛囊口上皮角化亢进痤疮丙酸杆菌及遗传等因素有关。

(二)临床表现

初起损害多为黑头粉刺,加以挤压,可见有头部呈黑色而体部呈黄白色半透明的脂栓排出。皮疹顶端可出现小脓疱,破溃或吸收后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或小凹状疤痕。严重者,可见到炎性结节或囊肿。好发于颜面、胸背多脂区,多无自觉症状,炎症显著时可有疼痛或触痛。青春期后多数病人均能自然痊愈或症状减轻。

(三)治疗

1.西医治疗

(1)内治

①维生素类:可口服维生素B族、维生素A和维生素E。

②维甲酸类:如维胺脂25mg,每日3次。

③内分泌制剂:如性激素、抗雄激素、皮质类固醇激素。

④抗生素:以红霉素、四环素使用最广泛。

⑤锌制剂。

(2)外治

①可用0.05%维甲酸霜或维甲酸酒精外搽。

②抗生素类:如红霉素软膏。

③过氧化苯酰乳剂。

④硫磺和雷琐辛制剂

(3)其他

①自血疗法。

②蜡疗法。

③蒸气浴。

④倒模面膜。

⑤皮肤磨削术。

⑥紫外线照射等

2.中医治疗

(1)内治

肺经风热证,治宜疏风清热宣肺,方用枇杷清肺饮加减。肠胃湿热证,治宜清热化湿通腑,方用茵陈蒿汤加减。脾失健运证,治宜健脾化湿,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

(2)外治

颠倒散以水调敷。

(3)针灸

主穴取曲池,配穴大椎、肺俞、足三里、三阴交,留针半小时。

(四)预防与调护

1.充足睡眠,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尽量减少熬夜,避免因情绪或压力造成的失眠。

2.保持开朗愉快的心情,减少情绪激动或心理压力。

3.均衡的饮食,在长有青春痘期间要尽量少吃或不吃辛辣的、带有强刺激性的食物和酒精类食物。

4.选择适宜的化妆、保养、清洁用品。

(五)审美评价

炎症性丘疹是皮肤呈不均匀的鲜红或暗红点、块;过多的皮脂分泌使面部异常光亮而刺眼,且易沾染灰尘,使面部皮肤显得污秽不清;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瘢痕破坏皮肤的平滑、柔嫩、弹性之美。美容临床治愈不仅要求皮损消退,而且要消除色素沉着及瘢痕,恢复面部皮肤原本的光洁。

十一、酒渣鼻

酒渣鼻是一种血管舒缩神经机能失调引起的慢性皮肤病,因鼻色紫红如酒渣而得名。损害特点为颜面中部皮肤潮红,伴发丘疹、脓疱及毛细血管扩张。中医称为“酒渣鼻”。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本病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了,可能是在皮脂溢出的基础上,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使患部血管舒缩神经失调,毛细血管长期扩张所致。毛囊虫感染亦在本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此外,嗜酒、辛辣刺激、高温及寒冷刺激、情绪激动、内分泌障碍等均可促使发病。

(二)临床表现

皮损以红斑为主,根据病程发展可分为三期:红斑期皮损呈弥漫性潮红,开始为暂时性,继而持久不退,并伴有毛细血管扩张,呈细丝状,分布如树枝,常以鼻尖部及两侧鼻翼处最为明显。丘疹脓疱期病情继续发展,在红斑的基础上成批出现痤疮样丘疹、脓疱,但无粉刺形成。毛细血管扩张更为明显,纵横交错。鼻赘期病期长久者,鼻部结缔组织增殖,皮脂腺异常增大,致使鼻尖部肥大,形成大小不等的结节状隆起,称为鼻赘。表面凸凹不平,皮脂腺口明显扩大,压挤有白色粘稠皮脂分泌物溢出,毛细血管显著扩张。

(三)治疗

1.西医治疗

(1)内治

①维生素B族药物如维生素B2、B6及复合维生素B。

②灭滴灵,每次0.2g,每日3次。

③四环素,每次0.25g,每日4次。

(2)外治

①1%灭滴灵霜、5%过氧化苯酰乳剂。

②冷冻治疗:适用于毛细血管扩张显著者。

③锶放射治疗:适用于毛细血管扩张显著者。

④手术治疗:对毛细血管扩张期和鼻赘期可用切割术。

2.中医治疗

(1)内治

红斑期多系肺胃积热,治宜清泻肺胃积热,用枇杷清肺饮加减;若斑丘疹、脓疱者为热毒,治宜清热解毒,用五味消毒饮或黄连解毒汤加减;鼻赘期多为血瘀凝结证,治宜活血化瘀,清热散结。用通窍活血汤加减。

(2)外治

①用5~10%硫磺霜或黄连膏外用。

②颠倒散外用。

(3)针灸

①可用0.5%普鲁卡因迎香穴封闭,每次每穴各1ml。

②可用七星针轻刺患处,每日1次。

(四)预防与调护

1.平时常用温水肥皂洗涤,每次服药前先用温水洗脸。

2.避免过冷过热刺激及精神紧张,忌饮酒及辛辣食物,少饮浓茶和咖啡。

3.保持大便通畅。

(五)审美评价

酒渣鼻起病初为鼻部出现的片状红斑,以后进一步发展为丘疹,脓疱甚至结节,破坏了皮肤的光泽、细腻、弹性等美感。美容临床治愈的标准是红斑、丘疹、脓疱、毛细血管扩张等消退,且不留痕迹,恢复人体皮肤本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