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你就是自己的奇迹
6474300000008

第8章 学会随遇而安

随遇而安,不是一种消极的态度,而是一种理智的清醒,是一种人生修养的境界。

生活中很多东西,靠人力是无法得到的,比如容貌,比如机遇,比如感情。一个真正聪明的人,不会执著于那些自己不能把握的东西,只要自己能够做到的做得尽善尽美,就是一种胜利了,至于能不能最终获得回报,则不要放在心上。

《菜根谭》里有一句话:“我贵而人奉之,奉此峨冠大带也;我贱而人侮之,侮此布衣草履也。然则原非奉我,我胡为喜;原非侮我,我胡为怒?”一个人贫也好,富也好,高也好,低也罢,都不会是一成不变的,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平常心。

很多人执著于付出与回报的平衡关系上,付出就要有所回报,如果没有回报,那就不值得付出。这种态度正是强求心态的思想基础。“不值得”态度很容易使人们变得急功近利,从而扰乱了心灵的平静。

随遇而安的人是不会强迫自己的。不强迫自己并不代表不思进取、止步不前进,更不是拒绝接受挑战,而是有所选择,抛弃那些异想天开和不切实际的想法,而是客观准确地衡量自己的能力,对于能做到的事情尽全力去完成,对于自己认为正确的意见认真接受,该争取的就要去争取,该放弃的就要放弃。

俗话说:“成固欣然,败亦可喜。”以欣赏之情来看世界,就能在任性自如的心情中将烦恼抛开,获得一种精神上的超脱。

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有一首诗,写他在西湖上与友人饮酒遇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对湖光山色的生动描写,不正是大师面对人间拂逆事镇定自若、坦然自适的人生态度的生动写照吗?晴天,我们领略它的水光潋滟;雨天,我们则欣赏它的山色空濛。不管是浓妆还是淡抹,总能看得舒心,觉得惬意,而不让变化的环境来破坏自己的心境。

苏东坡的一生可谓仕途坎坷。他34岁时,因与王安石意见不合,被贬出京到杭州做通判。44岁任湖州知府时,以文字遭谗,被控入狱。获释后,45岁被谪黄州,在黄州溪山的东坡躬耕自食,自号“东坡居士”。54岁那年,因与朝中权贵意见相左,由原来调越州改调知杭州。他在杭州颇有建树,建了至今令人称赏的苏堤。59岁那年,远调岭南边地。即使在南荒穷僻的儋耳三年,以60岁高龄,他也写了13卷书传,成就反而更大。

苏东坡一生历尽坎坷,对待生活他却没有选择消极的避世的态度,而是不甘沉沦,愈挫愈奋,使自己对外能够有用于世;对内心,能借笔墨将自己的哲思抒写出来,达到了不求被用而自用的崇高境界。不但至今各地还留有他不少遗迹,而且为世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也是他的政敌始料不及的。

随遇而安是一种智慧的生活态度,它可以使人保持一颗平静的心,使人能够理性地去看待生活和工作中的得与失,随遇而安的人不从众,他们独立、自我,不会为迎合别人而委屈自己。他们乐观、自信,并且不急功近利。他们思维不偏激,行事不过头,即不致别人于死地,也不对自己苛求。他们全力投入生活,但并不渴望生活回报自己更多,他们更多的是在做事情的过程中享受生活的充实和愉快,而不是在意生活会回报自己什么。

陶渊明辞去彭泽县令回到家乡,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在他眼里,生活的幸福极其简单。他很后悔自己陷入仕途,在黑暗的官场中消磨人生。陶渊明天性热爱自然,他的理想就是自由的生活在田园。

他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这给他心灵上莫大的安慰。看到不到十岁的儿子围绕在身边,童仆给他准备了酒菜,他觉得很知足。

陶渊明的妻子翟氏,与他可谓志同道合,甘愿与他过安贫乐道的生活。他们夫妻二人一到田里耕种,一起劳作,以此维持生活。他不仅喜欢乡间的生活,他更喜欢与相间的老百姓打交道。他觉得乡间的老百姓朴实善良,比阴险狡诈的官场中人好多了。

有一年,同乡的一个老百姓带着酒来拜访他,劝他出去做官,说:“你家境贫寒,捉襟见肘,怎么可以一直过这种隐居生活呢?现在社会就是如此不分是非,与世俗一起和稀泥又有什么关系呢?你坚持何必坚持自己理想呢,这样只能使你挨冻受饿呀!”陶渊明听了回答说:“谢谢老伯的好意,但我天生与世不合的性情是改变不了的,即使那些蝇营狗苟的处世技巧我能学会,违背了我的率真自然的本性不更是糊涂吗?我宁愿就这样老死乡间,我是不可能再出去做官了!”陶渊明谢绝了老伯的劝告。

陶渊明的一生,率真自然,淡泊名利。他又好多出去做官发财的机会,但他屡次弃官归隐。归隐后,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他依然知足常乐,坚守自己的志趣和理想。

陶渊明不计得失、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使他在文学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这样的人生态度自然为世人所敬仰与钦慕。他能够大处着眼,不计较小成小毁,故能随遇而安。他能够在别人不屑为的地方有所作为,因此不战而自胜。正合乎了“不战而善胜”的天之道,也合乎了“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和“以其不争,故人莫能与之争”的道家思想。

这种超然的人生态度,也正是我们如今所领悟的“以出世的心态做入世的事业”的人生态度。

好多人把随遇而安理解成消极地等待,或者是听从命运的摆布,这是对随遇而安的错误理解。随遇而安是寻求生命的平衡,谁能达到这种境界,谁的生活就美好,谁的生命就有质量,在生存中就能活得自在。

随遇而安是一种人生境界,有了这种境界就会产生无比强大的力量。谁能做到随遇而安,谁就有宁静的心灵,就能在各种逆境中“失之东隅,得之桑榆”。

随遇而安所提倡的不是得过且过,而是乐天知命。在周围的环境不利于我们才能的发挥的时候,我们不妨韬光隐晦,随遇而安,等待何时的时机,便可一鸣惊人。

人生的际遇千差万别,有的生于有权势有地位的家庭,有的出生在普通老百姓家;有的走到哪儿都伴随鲜花和掌声,有的无论身在何处都不受人待见。种种差别其实都是正常的,而面对同样的境遇,有的人愤愤不平,有的人却能随遇而安,皆缘于心境。只要我们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有朝一日总会创造一飞冲天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