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论语的提醒
6472700000006

第6章 骄吝之心不可有

“原 文”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论语·泰伯》

“译 文”

孔子说:“即使一个人具有周公那样完美的才能,只要骄傲而悭吝,其余的才能也就不值一看了。”

有人总觉得自己有才干,狂一点儿,傲一点儿,对人不好一点儿,都是细枝末节的小事。古人说过,大丈夫成大事不拘小节。我既然有才,肯定能成大事,跟那些谦虚谨慎的人,理所应当有所区别,不然怎么体现我与众不同啊!你们跟随我或者想重用我,就得忍受我的脾气,迁就我,谁让我有本事呢?

孔子的看法跟这种人恰恰相反。孔子说,你再有才能,再完美,只要自己骄傲,对别人吝啬,也就不值一看了。有才能却骄傲,不足取;有才能却吝啬,也不足取。

想当年,项羽武艺何等了得,却 “骄且吝”,要给部下封官了,官印拿在手里,左摸右摸,都快把棱角摸秃了,还舍不得给部下。难怪打不过刘邦——人才都跑刘邦那里去了。为什么?刘邦大方!韩信要做“假齐王”,刘邦说:大丈夫干嘛做假王,要做就做真的!于是,封韩信为真齐王。当然,刘邦的大方也是别人提醒的。不过,刘邦知错就改,说明他不那么骄傲。所以,楚汉相争,最后是刘邦的“汉”胜利了。

曾子曾经说过:“自己才能高,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学识丰富,却向学识不多的人请教。有才能,却像没有才能的样子;学识很充实,却像学识空虚的样子。别人触犯自己,自己并不与之对抗。从前,我的一位朋友就这样做了。”正所谓“满招损,谦受益”,做个谦虚的人,对自己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

三国人物当中,曹操最强的对手是刘备。从个人能力上来观察,刘备确实是没有多大能耐,曹操参战的获胜率为八成,而刘备只有两成,可以说是败多胜少。结果,曹操顺利地扩充势力,而刘备却时沉时浮,举兵20年后仍无建树。为什么最终刘备能成为曹操最强的对手与之抗衡多年呢?

根本原因在于刘备拥有一种弥补个人能力不足的秘密武器——“谦德”。刘备聘请诸葛亮为军师时,不惜三次亲自到诸葛亮的茅屋去请他。当时,两个人地位相差悬殊,刘备虽然在争霸的过程中不太顺利,但也颇有名望。刘备特地三次造访孔明,以崇敬的态度请求孔明做他的军师。在孔明应允之后,又马上将全部作战计划等国家大事都委任于他。这实在是最彻底的谦虚态度以及深切的信赖。

临终前,刘备曾经留给幼主刘禅一封遗书来训诫他,其中有“唯贤唯德,能服于人”的名句。“贤”指聪明,“德”指仁德,“德”可谓人之所以为人的魅力所在。如果在位者缺少贤德,便无法推动臣下。刘备又说:“你的父亲是一个缺乏贤德的人,你千万不要像我一样。”刘备认为自己没有德,实际上是他的自谦。

到了晚年,刘备终于建立了自己的势力范围,这种成就与其说是刘备自己的才智所获得的,不如说是来自部下们的奋斗更为恰当。像孔明、关羽、张飞、赵云等人甚至可以为了刘备赴汤蹈火而在所不辞。他们之所以忠心耿耿,完全是因为刘备所具有的优秀品质,尤其是谦德。

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文化的象征。你表现谦虚的时候,不仅体现了自身的高素质,也展示了国人的内涵。

蔡元培先生曾有过这样一件轶事:

有一次,伦敦举行中国名画展,组委会派人去南京和上海监督选取博物院的名画,蔡先生与林语堂都参与其事。法国汉学家伯希和自认是中国通,在巡行观览时滔滔不绝,不能自已。

为了表示自己的内行,伯希和向蔡先生说:“这张宋画绢色不错,那张徽宗鹅无疑是真品。”蔡先生不表示赞同和反对意见,只是客气地低声说:“是的,是的。”一脸平淡冷静的样子。

后来,伯希和若有所悟,闭口不言,面有惧色,大概从蔡元培的表情和举止上他担心自己说错了什么,出了丑自己还不知道呢!林语堂后来在谈到蔡元培先生时,还就伯希和一事感叹说:“这是以中国人的涵养来反映外国人卖弄的一幅绝妙图画。”

谦受益,满招损。勿以己之长而比人之短,勿以己之短而妒人之能。须知五岳之外,别有他山之尊。我们应该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学习态度。只有这样,人生之旅才能受益无穷。

有才能,却像没有才能的样子;学识很充实,却像学识空虚的样子。别人触犯自己,自己并不与之对抗。做个谦虚的人,自己有百利而无一害。